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
作者 李丹 陈哲 沈秀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开展了诸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本文从实践教育的角度,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存...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开展了诸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本文从实践教育的角度,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提出从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教学体系、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等方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浅谈《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淑静 王兰英 +1 位作者 张云飞 骆焱平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对食物的需求已由"吃饱"向"吃好"转变,急需农作物全程绿色种植,以降...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对食物的需求已由"吃饱"向"吃好"转变,急需农作物全程绿色种植,以降低农药残留。因此,生产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植物化学保护课程重要讲授内容。结合海南大学《植物化学保护》理论与实践教学现状,论述"双一流"视域下《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学》 教学方法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豆大蓟马在海南的发生动态及其卵和蛹的防治药剂初筛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灵杭 吴圣勇 唐良德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330-337,共8页
为明确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在海南的时空动态、种群体型差异及筛选高效卵和蛹杀灭剂,笔者系统调查了豆大蓟马在海南豇豆主产区的全年发生动态,测量了不同地理位置种群成虫的体型大小,并采用浸渍法和POTTER喷雾法分别测定... 为明确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在海南的时空动态、种群体型差异及筛选高效卵和蛹杀灭剂,笔者系统调查了豆大蓟马在海南豇豆主产区的全年发生动态,测量了不同地理位置种群成虫的体型大小,并采用浸渍法和POTTER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多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卵和蛹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豆大蓟马在海南可全年发生,种群动态受寄主生育期和温度双重调控;儋州种群的雌雄个体的体长和体宽显著大于三亚种群和澄迈种群;螺虫乙酯对豆大蓟马卵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18.51 mg·L^(−1)),而乙基多杀菌素和溴虫腈则对蛹具有较高的活性,LC50分别为26.18和27.71 mg·L^(−1),可推荐作为豆大蓟马卵和蛹的田间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体型大小 杀虫剂 致死中浓度 海南
下载PDF
海南白沙和儋州油梨叶部及果实炭疽病菌的鉴定
4
作者 李晶 仇芳 +2 位作者 张超 王玉梓 谢昌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43-1454,共12页
【目的】明确海南省白沙县和儋州市油梨种植基地的油梨叶片和果实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准确鉴定和田间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海南省白沙县和儋州市的油梨种植基地调查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叶和病果,通过组织分... 【目的】明确海南省白沙县和儋州市油梨种植基地的油梨叶片和果实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准确鉴定和田间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海南省白沙县和儋州市的油梨种植基地调查炭疽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叶和病果,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化分离株,并对纯化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所得菌株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结果】从采自白沙县的14份病叶种分离的得到3株菌株,儋州市的10份病叶中分离获得6株分离物以及自白沙市采集的5份病果中分离出的1株真菌,经致病性测定,菌株HNBSL01、HNDZL02和HNBSF03为致病菌,且均与田间症状一致。根据3种致病菌的菌落、分生孢子和附着胞的形态特征可初步判断引起油梨叶片和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均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多基因(ITS-ACT-TUB2-CHS-1-GAPHD-HIS3)联合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HNBSL01与暹罗炭疽菌(C.siamense)的同源性为81%、HNDZL02与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的同源性为100%、HNBSF03与长直孢炭疽菌(C.gigasporum)的相似性达100%。【结论】引起海南白沙县和儋州市油梨种植基地叶片和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C.siamense)、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和长直孢炭疽菌(C.gigasporum),其中,C.gigasporum为国内首次报道引起油梨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梨 炭疽菌 致病性 多基因联合分析
下载PDF
海南稻作区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监测与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危艺可 王倩 +4 位作者 吴伟怀 陆英 贺春萍 梁艳琼 易克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4,共8页
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 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海南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及多样性,本研究从海南稻作区采集穗茎瘟病样,通过单孢分离获得100株稻瘟病菌株。利用AvrPik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病原菌DNA,所得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从100株菌株中鉴定出AvrPik_A、AvrPik_B、AvrPik_D、AvrPik_E和AvrPik_F共5种等位基因类型。其中AvrPik_D类型最多,出现频率为50.00%;其次为AvrPik_E类型,出现频率为32.08%;第三为AvrPik_B类型,出现频率为8.49%。在AvrPik等位基因核苷酸多样性方面,非信号肽区域多样性要明显高于信号肽区域。就群体受到的选择压而言,南繁种植区与常规种植区的稻瘟病菌群体的Ka/Ks值均大于1,分别为2.7031和1.2366,表明,无论是南繁区还是常规种植区,AvrPik等位基因均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压,且南繁区群体受到的选择压更强。上述5种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中菌株20MG48(AvrPik_F)长势最快,其产孢量却最少。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海南稻作区AvrPik等位基因的群体结构,为本稻作区抗性品种的布局以及抗瘟育种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AvrPik等位基因 多样性
下载PDF
海南荔枝资源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林祺英 李芳 +4 位作者 蔡汝鹏 张蕾 黎瑶 李焕苓 王家保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628-635,共8页
为了给评价海南荔枝资源多样性提供更多基础资料,对193份海南荔枝资源叶片的6个质量性状、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品种间变异较大,仅叶基形状与小叶形状、叶尖形状有显著相关关系。... 为了给评价海南荔枝资源多样性提供更多基础资料,对193份海南荔枝资源叶片的6个质量性状、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说明品种间变异较大,仅叶基形状与小叶形状、叶尖形状有显著相关关系。9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面积(21.74%),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比叶重(11.31%);除叶形指数与个别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外,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3份荔枝资源可分为4大类,第Ⅰ类有7份,是所有分类中叶片最为厚实宽大的种质。第Ⅱ类有40份,比叶重最低,其余指标大小仅次于第Ⅰ类。第Ⅲ类有10份,是属于叶片窄小且薄的种质,其比叶重最高。第Ⅳ类有136份,是处于中间态的资源,性状间变异的范围较大。上述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叶片性状多样性丰富,可以用于评价资源的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海南荔枝资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叶片 多样性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海南3种相思树红根病病原菌的鉴定
7
作者 朱清亮 李增平 +2 位作者 丁婧钰 张宇 程乐乐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为进一步明确引起海南相思树根腐病的病原灵芝菌种类,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对发生于海南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 Merr.)、马占相思(A. mangium Willd.)和耳叶相思(A. auriculiformis A.Cunn. ex Benth.)等3种相思树上的... 为进一步明确引起海南相思树根腐病的病原灵芝菌种类,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对发生于海南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 Merr.)、马占相思(A. mangium Willd.)和耳叶相思(A. auriculiformis A.Cunn. ex Benth.)等3种相思树上的红根病的病原灵芝菌进行了种类鉴定。从海南省海口、儋州、昌江等市县采集3种相思树红根病病原菌的担子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菌株,完成了3种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构建了基于ITS、SSU与LSU基因的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这3种相思树红根病病原灵芝菌均为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 (Jungh.) B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 红根病 热带灵芝 海南
下载PDF
橡胶树HbLFG2蛋白对植物免疫防卫的调控机理
8
作者 聂雪纯 李思鹏 +2 位作者 刘玉涵 缪卫国 李潇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380-388,共9页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分别在烟草和拟南芥中进行瞬时转染和永久转染。结果表明,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上组成型表达HbLFG2抑制了细菌flg22(flagellin domain of a synthetic 22-amino-acid peptide)诱导的活性氧迸发和胼胝质积累等免疫反应,作用类似HbLFG1基因。但与HbLFG1不同的是,HbLFG2不能抑制疫霉激发子INF1和药物DTT(dithiothreitol)激发的过敏性反应,却能抑制细胞坏死诱导蛋白(Bax)激发的过敏性反应。综上,基因HbLFG1和HbLFG2都具有负调控植物免疫防卫反应的功能,但两者作用的机理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白粉菌 植物免疫 LFG蛋白
下载PDF
海南北部蔬菜生境天敌瓢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良德 赵海燕 郭灵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4-1062,共9页
为了解海南北部主要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本文利用黄板诱集法于2019年对茄子、豇豆和辣椒生境的天敌瓢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生境共采集获得瓢虫标本4993头,隶属于16个属28种,其群落多... 为了解海南北部主要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本文利用黄板诱集法于2019年对茄子、豇豆和辣椒生境的天敌瓢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生境共采集获得瓢虫标本4993头,隶属于16个属28种,其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茄子、辣椒和豇豆生境,其中茄子生境拥有28种,辣椒和豇豆生境分别为10种和11种。茄子生境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58、3.40、0.27和0.47,明显高于豇豆和辣椒生境。无论哪种生境,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cius)和龟纹瓢虫Propylae japonica(Thunberg)均是优势种类,分别占整个瓢虫数量相对多度的45.26%和19.67%。两种优势瓢虫时序变化特征表明,瓢虫数量呈多峰型分布,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一时段总体发生数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北部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作物生境 瓢虫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施用茚虫威饵剂后红火蚁的蚁巢迁移及弃尸行为
10
作者 韩冬银 马泽文 +4 位作者 朱俊洪 李磊 王建赟 符悦冠 张方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1,326,共6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施药后5~10 d,新蚁巢大量出现,随后蚁群趋向稳定,新增蚁巢减少,至处理后25~30 d,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药后30 d,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至14 d,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至药后10 d,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茚虫威 蚁巢 迁移 弃尸
下载PDF
红脉穗螟雌成虫生殖系统形态特征与卵巢发育分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都梓萌 崔广超 +2 位作者 李志东 周祥 郭技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预测预报其发生期以推断防治适期是有效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我们采集红脉穗螟幼虫饲养后,解剖其雌成虫生殖系统,观察分析其生殖系统结构,进行卵巢发育分级,可为红脉穗螟...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预测预报其发生期以推断防治适期是有效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我们采集红脉穗螟幼虫饲养后,解剖其雌成虫生殖系统,观察分析其生殖系统结构,进行卵巢发育分级,可为红脉穗螟的生物学研究和田间预测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红脉穗螟雌成虫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似,外生殖器主要由产卵器、导精管、交配囊及其附属结构组成,内生殖器包含卵巢1对、侧输卵管2根、中输卵管1根、受精囊、附腺和生殖腔。红脉穗螟卵巢发育可分为5个级别,即Ⅰ级.乳白透明期,Ⅱ级.卵黄沉积期,Ⅲ级.成熟待产期,Ⅳ级.产卵盛期,Ⅴ级.产卵末期。红脉穗螟3日龄雌成虫卵巢普遍为Ⅳ级卵巢,进入产卵盛期;4日龄时日均产卵量达到最高,为42粒/头。本研究明确红脉穗螟雌性生殖系统结构,建立了红脉穗螟卵巢发育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脉穗螟 雌成虫 生殖系统 卵巢等级 卵巢结构
下载PDF
葡萄褐纹病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李杰 陈浩宇 +4 位作者 郝敬喆 钟海霞 张付春 伍新宇 范咏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2-1398,共7页
为明确褐纹病菌侵染葡萄叶片的过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葡萄褐纹病菌在‘无核白’和‘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葡萄褐纹菌分生孢子在‘无核白’‘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接种1 ... 为明确褐纹病菌侵染葡萄叶片的过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葡萄褐纹病菌在‘无核白’和‘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葡萄褐纹菌分生孢子在‘无核白’‘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接种1 d后均可萌发;后期发育过程,‘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上菌丝细长,生长停滞;‘无核白’葡萄叶片表面初生菌丝密布,持续在寄主体表生长扩展;接种3 d,‘无核白’葡萄叶片的表面形成了密集的菌丝网,同时观察到菌丝从气孔或直接入侵方式进入叶片表皮组织内部,随后,菌丝以胞间和胞内生长的方式扩展;接种6 d,菌丝达到上表皮,随菌丝在叶片组织内不断地生长扩展,使得寄主细胞坏死、解体。可见:‘无核白’是亲和葡萄褐纹病菌品种,而‘克瑞森无核’葡萄非亲和褐纹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褐纹菌 ‘无核白’ 克瑞森无核 侵染过程 细胞学研究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豆中6种典型农药残留
13
作者 任业双 王宽 +5 位作者 魏龙兵 潘兴鲁 吴小虎 徐军 董丰收 郑永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4,266,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豆中灭草松、三氟羧草醚、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唑醚菌酯、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喹禾灵酸的多残留分析方法,为监测大豆生产中的农药应用风险提供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豆中灭草松、三氟羧草醚、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唑醚菌酯、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喹禾灵酸的多残留分析方法,为监测大豆生产中的农药应用风险提供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样品经1%甲酸-乙腈振荡提取后,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流动相为甲酸铵-水溶液(含0.01%甲酸)和甲酸铵-甲醇溶液(含0.01%甲酸),采用苯基色谱柱进行分离,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农药及代谢物在0.001~1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8.1%~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0.5%,该方法在0.001~1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1),定量限(LOQ)可达0.001 mg/kg。基于此方法对内蒙古产区的大豆样品进行测定,发现大豆中灭草松、氯虫苯甲酰胺、吡唑醚菌酯有检出,残留量在<0.001~0.024 mg/kg之间,喹禾灵酸、三氟羧草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均<0.002 mg/kg。采集的大豆样品中6种目标农药残留量均符合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药残留 除草剂 杀虫剂 杀菌剂
下载PDF
无核荔枝僵果病的病原菌鉴定、入侵途径及快速检测技术
14
作者 王伟博 李松刚 +5 位作者 胡美姣 曹学仁 李敏 李焕苓 李芳 高兆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08,共7页
2022年在海南无核荔枝上发现一种僵果病,与海南常见的荔枝病害炭疽病、酸腐病等病症差别明显,主要为害幼果,发病时幼果果实外观无明显变化,但无核荔枝完成疏果后,果实长至蚕豆大小时,发病果实的外果皮颜色变暗,剖开后内果皮发生不规则褐... 2022年在海南无核荔枝上发现一种僵果病,与海南常见的荔枝病害炭疽病、酸腐病等病症差别明显,主要为害幼果,发病时幼果果实外观无明显变化,但无核荔枝完成疏果后,果实长至蚕豆大小时,发病果实的外果皮颜色变暗,剖开后内果皮发生不规则褐变,果实不再膨大,形成僵果,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对入侵途径和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ITS、RBP2和TEF1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引起无核荔枝新型僵果病的病原菌为伯氏镰刀菌(Fusarium pernambucanum)。无核荔枝幼果期果实果皮受农事操作、风、刺吸性昆虫为害等损伤后,易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发病,而果实表面无伤口时不发病。病原菌入侵主要集中在果实纵经3.2~4.8 mm的幼果期,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皮保护组织的增加和伤口的减少,病原菌难以入侵,果实发病率快速降低。基于TUB基因序列,以伯氏镰刀菌及其他分离获得的镰刀菌属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筛选出一对伯氏镰刀菌的特异性引物,构建了基于普通PCR的快速高效分子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灵敏、高效,可用于指导无核荔枝僵果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荔枝 僵果病 病原菌 鉴定 检测
下载PDF
一株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不同品种香蕉的促生特性
15
作者 徐云龙 周游 +3 位作者 汪军 郭立佳 黄俊生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6-943,共8页
为了筛选获得香蕉根际土壤中的高效固氮菌,本研究利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海南省霸王岭野生香蕉(Musa nana Lour.sp)根际土壤中分离了一株固氮菌,并命名为BWLY3X-6,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 RNA和gyr B序列分析、固氮特性及对... 为了筛选获得香蕉根际土壤中的高效固氮菌,本研究利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海南省霸王岭野生香蕉(Musa nana Lour.sp)根际土壤中分离了一株固氮菌,并命名为BWLY3X-6,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16S r RNA和gyr B序列分析、固氮特性及对不同香蕉品种的促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经鉴定,菌株BWLY3X-6属于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其胞外分泌氨态氮含量为(17.98±1.88)μg/m L,固氮酶活性为(220.51±8.21)ng/L;菌株对不同香蕉品种的促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和0.5%尿素处理相比,在BWLY3X-6菌体10^(6)CFU/mL与10^(8)CFU/mL浓度下,南天黄与巴西蕉的各项生物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根长变化量更加明显,分别增加43.5%和54.6%。本研究筛选获得了具有良好固氮能力的固氮菌,且该菌株对香蕉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为其后续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ebsiella variicola 胞外氨态氮 香蕉 促生长作用
下载PDF
2株有效抑制剑麻斑马纹病菌的生防细菌鉴定
16
作者 侯会霞 郑肖兰 +4 位作者 易克贤 习金根 李慧 吴伟怀 陈河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剑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导致剑麻出现叶斑、茎腐和轴腐的症状,对剑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为主,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 剑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导致剑麻出现叶斑、茎腐和轴腐的症状,对剑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为主,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但是农业防治人工成本高,工人操作技术参差不齐;抗病育种难度大,周期长;化学防治受剑麻叶片表面带有蜡质层的影响,存在药液不易吸附的问题,而且大量施药也容易造成病原抗药性提高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发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生防菌资源,探索综合防控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烟草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五点对峙法筛选,获得2株生防菌PpHyHNCJ2和PpHyHNCJ5,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5.92%和83.10%。通过对烟草疫霉菌菌丝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均抑制了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生防菌对峙的烟草疫霉菌出现菌丝体膨大增粗、分枝畸形、缠绕等现象。基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进一步研究显示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均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很好地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a)、大豆疫霉菌(P.sojae)、瓜疫霉菌(P.melonis)、棕榈疫霉菌(P.palmivora)、豇豆疫霉菌(P.vign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等11种病原菌的生长。此外,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具有解有机磷能力、解无机磷能力、解钾能力、固氮能力和产铁能力,可为作物的良好生长提供条件。结果表明,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对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潜力,可为剑麻斑马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斑马纹病 烟草疫霉菌 生防菌 促生特性
下载PDF
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捕食作用及选择偏好
17
作者 李金磊 王建赟 +4 位作者 韩姗妮 符悦冠 叶政培 周世豪 韩冬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0-558,共9页
为评价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测定了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的捕食能力和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1龄若虫不取食茶黄蓟马,2龄若虫可取食少量的茶黄蓟马1龄和2... 为评价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 Ghauri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测定了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的捕食能力和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1龄若虫不取食茶黄蓟马,2龄若虫可取食少量的茶黄蓟马1龄和2龄若虫,3龄若虫至成虫均可取食茶黄蓟马各龄若虫及成虫;海岛小花蝽3龄若虫至成虫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由大到小均依次为5龄若虫,成虫,4龄若虫,3龄若虫,其中5龄若虫最大,取食量分别为茶黄蓟马2龄若虫31.60头/d、成虫30.80头/d;海岛小花蝽3龄若虫至成虫对茶黄蓟马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搜寻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下降;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干扰反应符合HasseⅡ模型方程,当茶黄蓟马密度不变时,随着海岛小花蝽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逐渐降低;海岛小花蝽3龄若虫至成虫均对茶黄蓟马1龄若虫的喜好指数Ci>0,对茶黄蓟马成虫喜好指数Ci<0,表明其对茶黄蓟马低龄若虫有较高的捕食偏好。本研究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小花蝽 茶黄蓟马 捕食功能反应 干扰反应 捕食偏好
下载PDF
短时高温胁迫对六点始叶螨繁殖能力和子代适合度的影响
18
作者 刘雅 郑丽旧 +2 位作者 符悦冠 张方平 陈俊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3,共8页
为明确短时高温胁迫对六点始叶螨雌成螨发育繁殖特性和子代适合度的影响,本研究以33、36、39、42、45℃高温处理六点始叶螨雌成螨1、2、4 h,观察并统计各短时高温处理下雌成螨的寿命、产卵量、子代发育历期和性比。结果显示:经33~42℃... 为明确短时高温胁迫对六点始叶螨雌成螨发育繁殖特性和子代适合度的影响,本研究以33、36、39、42、45℃高温处理六点始叶螨雌成螨1、2、4 h,观察并统计各短时高温处理下雌成螨的寿命、产卵量、子代发育历期和性比。结果显示:经33~42℃高温胁迫1、2、4 h及45℃高温胁迫2、4 h后六点始叶螨的产卵期延长,单雌产卵量增加;其中39℃高温胁迫对六点始叶螨的种群增长最有利,39℃胁迫1 h后其产卵期最长,为12.67 d,单雌产卵量最高,为32.65粒,39℃胁迫1、4 h后其实验种群内禀增长率最高,为0.29,种群倍增时间较短,分别为2.42、2.38 d;短时高温胁迫对六点始叶螨子代性比无显著影响。45℃高温胁迫1 h六点始叶螨的存活率降低,单雌产卵量减少,寿命延长,内禀增长率减小,因此六点始叶螨经45℃高温胁迫1 h会抑制其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点始叶螨 短时高温胁迫 繁殖能力 子代适合度
下载PDF
山芝麻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财 陈颖 +4 位作者 李昌恒 宋祥民 谢昌平 朱朝华 孙然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5-726,共12页
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山芝麻根、茎和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在1.5 mg·mL^-1浓度下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用孢子萌发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用离体... 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山芝麻根、茎和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在1.5 mg·mL^-1浓度下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用孢子萌发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用离体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测试了其中8种主要化合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芝麻各部分萃取相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在1.5 mg·mL^-1浓度下,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7.00%和86.14%,其EC 50分别为0.062 mg·mL^-1和0.052 mg·mL^-1;浓度在2、4、8 mg·mL^-1时,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均在70%以上;在10 mg·mL^-1浓度下,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2%和59.77%。通过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进行了分析,在山芝麻根石油醚相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6种主要化学成分,在山芝麻根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共鉴定出17种主要化学成分。对选取的8种主要化合物,在100μg·mL^-1浓度下,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显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5.12%和68.07%,EC 50分别为56.66μg·mL^-1和37.04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芝麻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下载PDF
水淹-盐胁迫对两耐淹树种生理生态及Na^(+)、K^(+)和Cl^(-)离子积累的影响
20
作者 陈柏燊 苗灵凤 杨帆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6,共10页
滨海河口河岸带植物易受到水淹和盐复合胁迫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水翁(Syzygium nervosum A.Cunn.ex DC.)和乌墨(Syzygium cumini(L.)Skeels)具有较强的耐水淹能力,然而两种植物对水淹-盐复合胁迫的耐受性尚不清楚。本研究设置水淹、盐(... 滨海河口河岸带植物易受到水淹和盐复合胁迫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水翁(Syzygium nervosum A.Cunn.ex DC.)和乌墨(Syzygium cumini(L.)Skeels)具有较强的耐水淹能力,然而两种植物对水淹-盐复合胁迫的耐受性尚不清楚。本研究设置水淹、盐(350 mmol/L)及水淹-盐(175 mmol/L)复合胁迫3种胁迫处理,比较两物种对不同胁迫的生长、生理生化和盐胁迫相关离子积累的响应。结果显示,经过24 d处理,3种胁迫处理均低了两物种的生物量,提高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水淹胁迫下两物种的超氧阴离子(O_(2)^(·-))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下降,根系K^(+)含量上升,K^(+)/Na^(+)下降;盐胁迫下乌墨幼苗O_(2)^(·-)含量下降,水翁幼苗O_(2)^(·-)含量上升,两物种幼苗的脯氨酸含量、H_(2)O_(2)含量、Na^(+)、Cl^(-)含量上升,K^(+)/Na^(+)下降;水淹-盐复合胁迫下两物种的O_(2)^(·-)、Na^(+)、Cl^(-)含量上升,K^(+)/Na^(+)下降。此外,与水淹相比,水淹-盐复合胁迫降低了两物种的生物量,提升了两物种的O_(2)^(·-)、Na^(+)、Cl^(-)含量。与水翁相比,乌墨幼苗在盐、水淹-盐复合胁迫下有较高的生物量、脯氨酸含量、GR活性和K^(+)/Na^(+),以及较低的H_(2)O_(2)、Na^(+)和Cl^(-)含量,具有更强的盐、水淹-盐复合胁迫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盐复合胁迫 水翁 水淹 乌墨 盐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