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现状及季节变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新元 李建龙 +9 位作者 章翔 陈孟玲 吴沛霖 马文刚 彭思颖 张玺 谢建军 高菲 许强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7-1566,共10页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为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评估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的资源养护效果,进而为下一步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采用渔业资源水声学调查方法,对蜈支洲海洋牧场近岛人工鱼礁区及海棠湾湾区的渔业资源现...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为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评估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的资源养护效果,进而为下一步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采用渔业资源水声学调查方法,对蜈支洲海洋牧场近岛人工鱼礁区及海棠湾湾区的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季节变动进行了研究。2019年4月、8月、12月进行了3次调查,结果显示:4月近岛人工鱼礁区域共捕获游泳生物63种,平均资源量密度为63.71t/km^(2),8月、12月海棠湾湾区共捕获游泳生物68种和120种,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8.29 t/km^(2)和7.21 t/km^(2)。4-12月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值分别为3.532、3.478、4.414。三次调查中,鱼类优势种中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短鳄齿鱼(Champsodonsnyderi)、宽条鹦天竺鯛(Ostorhinchus fasciatus)均出现2次,其余种类均只出现一次。4-12月重要经济生物占总资源量的比重依次为72.46%、64.74%、57.59%。综上所述,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近岛人工礁区及海棠湾湾区渔业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尤其是海洋牧场建设对于渔业资源的聚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重要经济鱼类少,个体较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渔业水声学 蜈支洲岛
下载PDF
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近岛区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文刚 夏景全 +7 位作者 魏一凡 尹洪洋 覃乐政 刘相波 胡雪晴 许强 李秀保 王爱民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46,共12页
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拥有丰富的岛礁生物资源。为掌握海洋牧场近岛区的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评估海洋牧场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本研究于2020—2021年进行了底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季节变动的调查。结果表... 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拥有丰富的岛礁生物资源。为掌握海洋牧场近岛区的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评估海洋牧场底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本研究于2020—2021年进行了底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季节变动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岛珊瑚礁区共鉴定出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3大门类90种,其中秋季种类数最多为55种,夏季种类数最少为16种;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0.87±0.26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76.99±34.32g·m^(-2)。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与多维排序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表明,该区域群落结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各站位间群落结构受沉积物性质以及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的影响,形成北部与南部区域2个聚类组。全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2.7±1.16,多样性指数H′为3.14±0.88,均匀度指数J为0.76±0.11。基于多样性指数H’及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ultivariate-AZTI′s marine biotic index, M-AMBI)评价指标,海洋牧场近岛区环境除夏季为轻度污染外,其他季节均为无污染状态。采用动物丰度与生物量比较曲线(abundance-biomass curves, ABC曲线)法评价底栖动物群落稳定性状况得出,除冬季以外,其他季节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干扰,尤其是夏季群落结构稳定性较低。建议应持续关注底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动,调整、优化涉海休闲旅游活动,以保证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珊瑚礁 底表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海口市售6种海洋贝类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及其潜在致癌风险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春霖 严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海口市售6种贝类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含量,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7种指示性PCBs在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的含量为17.51~47.43 ng·g-1(以干重计),平均含量为32.78 ng·g-1。...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海口市售6种贝类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含量,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7种指示性PCBs在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的含量为17.51~47.43 ng·g-1(以干重计),平均含量为32.78 ng·g-1。贝类中指示性PCBs的组成以中、低氯代PCBs为主(三氯-PCBs、四氯-PCBs和五氯-PCBs),其中四氯-PCBs占总PCBs的38.49%。与我国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PCBs的总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成人通过贝类摄入途径暴露指示性PCBs对消费者的5%、50%以及95%致癌风险均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表明海口市售海洋贝类中指示性PCBs对成人消费者的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多氯联苯(PCBs) 污染水平 致癌风险
下载PDF
热带典型珊瑚岛礁海洋牧场花刺参底播增殖容量及其生态效应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刚 尹洪洋 +7 位作者 孙春阳 王兆国 魏一凡 冯博轩 奉杰 许强 李秀保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3-1584,共12页
为改善热带珊瑚岛礁型海洋牧场的珊瑚礁生境,实现生物资源的养护和渔业资源的产出功能,在对海参等高值经济种开展底播增殖前,科学评估其生态容量是防止引发海洋牧场生态风险的重要保证。运用生态系统模型法评估了三亚蜈支洲岛热带珊瑚... 为改善热带珊瑚岛礁型海洋牧场的珊瑚礁生境,实现生物资源的养护和渔业资源的产出功能,在对海参等高值经济种开展底播增殖前,科学评估其生态容量是防止引发海洋牧场生态风险的重要保证。运用生态系统模型法评估了三亚蜈支洲岛热带珊瑚岛礁海洋牧场花刺参(Stichopus monotuberculatus)的底播增殖容量。根据2020~2021年蜈支洲岛海洋牧场近岛区渔业资源调查与环境因子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6软件构建了该海域的生态系统营养通道模型。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介于1~3.52,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以牧食食物链为主,总能流中有43%的能量来源于碎屑功能组,其在系统总能流中有重要地位。系统的总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9.353%,略低于林德曼能量传递效率(10%)。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3.726,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为28.834,系统连接指数为0.256,杂食性指数为0.120,系统Finn’s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2.485%和2.379,表明近岛区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较为简单,且系统稳定性和成熟度偏低,易受外界干扰。根据模型评估的花刺参增殖生态容量为110.21 t/km2,是现存量的206倍,有较大增殖空间,并且达到生态容量后碎屑组的能量再循环利用效率将显著增加,营养级结构能得到进一步优化,系统稳定性及成熟度将有所提高。基于研究结果,可适当采捕与花刺参生态位相近的生物,同时增殖放流其他处于不同营养层次的经济种,从而减少种间竞争,有效利用系统冗余能量,进而扩大花刺参的生态容量,实现海洋牧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刺参 生态容量 ECOPATH模型 海洋牧场
下载PDF
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生物学参数估算
5
作者 刘飞 梁智策 +3 位作者 潘帅 孙安俯 蔡杏伟 郭志强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目的】开展海南长臀鮠(Cranoglanis multiradiatus)的生物学及种群资源评估,为南渡江下游的海南长臀鮠的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本研究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南渡江下游进行逐月采样,共采集677尾海南长臀鮠样... 【目的】开展海南长臀鮠(Cranoglanis multiradiatus)的生物学及种群资源评估,为南渡江下游的海南长臀鮠的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本研究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南渡江下游进行逐月采样,共采集677尾海南长臀鮠样品。利用FiSATⅡ软件中的ELEFAN I法对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的种群参数进行估算,利用Beverton-Holt动态模型对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的资源动态进行评估。【结果】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体长,体质量关系为:m=0.000007L3.16(R^(2)=0.97;P<0.05);海南长臀鮠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各参数为渐近体长L∞=299.25 mm、生长参数K=0.41,起点年龄t0=-0.09龄;根据生长方程推算出生长拐点年龄为3龄,拐点体长约为226.38 mm,拐点体质量为164.45 g。利用Pauly经验公式计算出自然死亡系数(M)为0.51,体长变换渔获曲线法分别计算出总死亡系数(Z)为1.23,捕捞死亡系数(F)为0.72,捕捞开发率(E)为0.58;动态综合模型估算南渡江下游海南长臀鮠的开捕年龄为1.47龄,对应开捕体长为149.5 mm。【结论】海南长臀鮠的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长臀鮠 生物学参数 过度捕捞 南渡江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非致死性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陈一 刘二田 +2 位作者 战欣 顾志峰 王爱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2,共8页
在企鹅珍珠贝遗传育种研究中,为保证在贝类存活的条件下获得其DNA信息,采用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贝壳边缘和足丝研究非致死性DNA提取方法。不同于贝壳获取过程中会对实验贝体产生一定损伤,足丝是无生命的细胞外纤维束,其获取方法... 在企鹅珍珠贝遗传育种研究中,为保证在贝类存活的条件下获得其DNA信息,采用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贝壳边缘和足丝研究非致死性DNA提取方法。不同于贝壳获取过程中会对实验贝体产生一定损伤,足丝是无生命的细胞外纤维束,其获取方法简单且属于非损伤性取样,对实验贝几乎无伤害,是潜在的获取具足丝贝类基因组DNA的优良材料。本研究采用脱钙与未脱钙两种处理方式,并结合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及有机溶剂萃取法(OSE)提取贝壳及足丝DNA,对获得的贝壳DNA及足丝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足丝有机溶剂法(OSE法)提取效率显著高于贝壳DNA提取方法,脱钙足丝与未脱钙足丝的DNA提取效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0.0167±0.0029)μg/mg和(0.0161±0.0031)μg/mg。未脱钙足丝的OSE法获得的DNA产物纯度最优,A260/280值为1.4000±0.0400,A260/230值显著高于贝壳DNA及足丝DNA的其他提取方法,为0.9100±0.0800。除脱钙贝壳OSE法外,其他所有DNA提取方法均可用于后续PCR扩增,测序结果表明产物DNA来源于企鹅珍珠贝,且贝壳及足丝取样方式均未导致企鹅珍珠贝死亡。综上,未脱钙足丝的OSE法优于其他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非致死性DNA提取提供参考,也为企鹅珍珠贝的选择育种研究及珍稀贝类保护奠定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非致死性 贝壳DNA提取 足丝DNA提取
下载PDF
企鹅珍珠贝足丝蛋白3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7
作者 杨蕾 陈一 +1 位作者 张佳谊 战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621,共9页
为探明企鹅珍珠贝足丝黏附的分子机理,基于企鹅珍珠贝转录组序列,应用RACE-PCR技术获得足丝蛋白3(BP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P3基因在有足丝企鹅珍珠贝各组织及有/无足丝个体足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企鹅... 为探明企鹅珍珠贝足丝黏附的分子机理,基于企鹅珍珠贝转录组序列,应用RACE-PCR技术获得足丝蛋白3(BP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P3基因在有足丝企鹅珍珠贝各组织及有/无足丝个体足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企鹅珍珠贝BP3基因cDNA全长为601 bp,开放阅读框长453 bp,共编码150个氨基酸,该基因5′端非编码区为71 bp, 3′端非编码区为77 bp。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6.81 ku,等电点为7.33,是一种亲水性稳定膜外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基质。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企鹅珍珠贝足丝蛋白3与厚壳贻贝同源性最高,为30.3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组织中均有BP3基因mRNA表达,表达量在外套膜组织中最高,与足、闭壳肌、珍珠状袋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与鳃、唇瓣差异不显著(P>0.05),且在有足丝企鹅珍珠贝个体足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无足丝个体足(P<0.05)。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企鹅珍珠贝足丝黏附的分子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足丝蛋白3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模式
下载PDF
利用海洋微拟球藻生产蜂王浆主效成分24-亚甲基胆固醇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湘子 周文序 路延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9,共10页
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微藻生物技术正处于十字路口,但仍在不断发展。微藻衍生的多产品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提高经济可行性,特别是结合生产高附加值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敲除海洋微拟球藻中的DWARF1(DWF1)基因的突变株具有比野生型更高的色素... 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微藻生物技术正处于十字路口,但仍在不断发展。微藻衍生的多产品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提高经济可行性,特别是结合生产高附加值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敲除海洋微拟球藻中的DWARF1(DWF1)基因的突变株具有比野生型更高的色素含量和光合效率,并且还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积累(这可能是人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使其从原本占总甾醇(TSs)超过70%的含量减少至零。相比之下,其前体24-亚甲基胆固醇(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蜂王浆的关键微量营养素)的产量则从零增加到60%以上。结合海洋微拟球藻中ω-3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我们预计在工业规模上开发该菌株将带来可观的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拟球藻 DWARF1基因 胆固醇 24-亚甲基胆固醇 植物甾醇 蜜蜂人工饲料蜂王浆
原文传递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检测对虾中重金属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严峰 杨路瑶 汪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4-258,264,共6页
本文建立一种微波辅助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方法用于测定海南市售对虾中重金属的含量并评估其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0.4、1.0和2.0μg/g的加标水平,9种重金属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处于可接受范围之间。此外本文利用该方法分析了G... 本文建立一种微波辅助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方法用于测定海南市售对虾中重金属的含量并评估其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0.4、1.0和2.0μg/g的加标水平,9种重金属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处于可接受范围之间。此外本文利用该方法分析了GBW10050(GSB-28)大虾成分标准物质中的9种重元素含量(Cr、Mn、Co、Ni、Cu、Zn、As、Cd、Pb),各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9种重金属元素在所有的海口市售对虾样品中均有检出,Zn、Cu和Mn三种常量元素的检出率与检出浓度最高,检出率均为100%,其他6种元素为32.2%~96.4%。对虾中Cr和As对消费者的5%、均值、中值和95%致癌风险分别为4.16×10^-6、1.06×10^-5、9.05×10^-6和2.14×10^-5,表明存在潜在的风险但尚不严重。对虾中9种重金属对消费者的5%、均值、中值和95%非致癌风险均远小于1,表明市售对虾中的9种重金属对消费者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因此微波辅助消解ICP-MS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对虾中重金属的含量的测定;海口市售对虾中重金属含量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重金属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不同氮源供体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布 梁晶 +5 位作者 廖晓言 臧战 VASQUEZ Hebert Ely 王爱民 郑兴 顾志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1,共8页
【目的】探寻适合湛江等鞭金藻规模化低成本培养的氮源。【方法】以宁波3#微藻培养液为基础培养基,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无机氮[尿素(35.33 mg·L^(-1))、化肥尿素(复合肥)(76.14 mg·L^(-1))、氯化铵(62.94 mg·L^(-1))、... 【目的】探寻适合湛江等鞭金藻规模化低成本培养的氮源。【方法】以宁波3#微藻培养液为基础培养基,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无机氮[尿素(35.33 mg·L^(-1))、化肥尿素(复合肥)(76.14 mg·L^(-1))、氯化铵(62.94 mg·L^(-1))、乙酸铵(90.95 mg·L^(-1))]和有机氮[胰蛋白胨(63.54 mg·L^(-1))]为氮源供体,研究不同氮源供体对湛江等鞭金藻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为10.0×10^(4)mL^(-1),培养周期为21 d。【结果】以化肥尿素为氮源供体培养下湛江等鞭金藻生产力、比生长速率、藻密度、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浓度显著优于硝酸钠、尿素、氯化铵、乙酸铵和胰蛋白胨(P<0.05);培养水体中化肥尿素总氮和总磷的吸收率分别为94.2%和99.0%。【结论】化肥尿素氮源供体是培养湛江等鞭金藻最优质的培养基配方氮源,显著优于硝酸钠和其他氮源供体(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湛江等鞭金藻 配方优化 化肥尿素 生长特性 生产成本
下载PDF
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文慧 单鳞茜 +3 位作者 韩邦 骆剑 齐鑫 林浩然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5-841,共7页
通过RT-PCR克隆并得到了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基因的全长,共3514bp,编码75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有3个结构域,即转录激活区、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与贝氏隆头鱼、西氏拟隆头鱼和欧... 通过RT-PCR克隆并得到了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基因的全长,共3514bp,编码75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有3个结构域,即转录激活区、DNA结合区和配体结合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与贝氏隆头鱼、西氏拟隆头鱼和欧洲舌齿鲈的雄激素受体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分别为85.0%、82.5%和79.5%。组织表达分析表明,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基因在波纹唇鱼的前脑、中脑、后脑、垂体、下丘脑、心脏、肝脏、性腺、脾脏、肾脏、前肠、后肠、肌肉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有所差异,肾脏中表达量最为丰富,前肠中表达量最少。波纹唇鱼雄激素受体基因的成功克隆与分析,为波纹唇鱼生殖调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唇鱼 雄激素受体 克隆 组织表达
下载PDF
Class2 CRISPR-Cas系统发掘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晓菲 黄娇媚 +1 位作者 原昊 万逸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1期115-123,共9页
近年来,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系统(CRISPR-Cas)作为基因编辑手段在动植物基因编辑中已广泛应用。现已被证实的Class2类CRISPR-Cas系统CRISPR-Cas12、CRISPR-Cas14等均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被发掘出来,因此,生物信息学成为发现新CRISPR-Cas... 近年来,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系统(CRISPR-Cas)作为基因编辑手段在动植物基因编辑中已广泛应用。现已被证实的Class2类CRISPR-Cas系统CRISPR-Cas12、CRISPR-Cas14等均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被发掘出来,因此,生物信息学成为发现新CRISPR-Cas系统及其子类型的重要方法。笔者综述了Cas酶两类生物信息学发掘手段,一类方法是通过已知Cas酶建立隐马尔科夫模型(HMM)预测可能的同类Cas酶;另一类方法是以标志序列Cas1或CRISPR识别为基础分析上下游可能的Cas酶,同时讨论了两种方法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Cas蛋白和CRISPR序列进一步分析方法,包括Cas蛋白同源性、进化分析及CRISPR序列间隔序列(spacers)、前间隔序列(protospacers)前间隔序列临近基序(PAM)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酶发掘 CRISPR-Cas系统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UTEVA树脂分离纯化珊瑚中铀、钍的改进研究
13
作者 汤震宇 瞿建国 +2 位作者 张安余 李秀保 杜金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0,共10页
珊瑚是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载体之一,测定其U/Ca比值可重建海水温度或测定Th/U同位素比值可计算年龄重建海平面高度等。准确测定珊瑚中U、Th含量及同位素比值是提取所记载的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前提,其难点在于高Ca基体分离和痕量U、T... 珊瑚是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载体之一,测定其U/Ca比值可重建海水温度或测定Th/U同位素比值可计算年龄重建海平面高度等。准确测定珊瑚中U、Th含量及同位素比值是提取所记载的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的前提,其难点在于高Ca基体分离和痕量U、Th富集纯化。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UTEVA树脂改进了一步富集分离珊瑚中U、Th的前处理方法,并联合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U、Th含量。结果证明:上样介质HNO_(3)浓度由3 mol/L降至2 mol/L不影响U、Th的吸附效率,用2 mL Milli-Q水可将U完全洗脱,U、Th的全流程空白值(mean±1σ,n=12)分别为(1.32±0.65)pg、(2.05±0.63)pg,显著降低了U的全流程空白值。测定了3个海南滨珊瑚中U含量(mean±1σ,n=6),分别为(3.46±0.02)μg/g、(2.67±0.05)μg/g、(2.15±0.07)μg/g,Th含量(mean±1σ,n=6)分别为(10.12±0.24)ng/g、(4.82±0.10)ng/g、(5.62±0.12)ng/g,测定精度均在3.3%以内,U、Th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9%~100.9%、97.3%~99.7%,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本研究可为测定珊瑚等碳酸盐类样品中U、Th含量及其同位素提供准确、简便和快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UTEVA树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六价铬在斜带石斑鱼胚胎中的生物累积及其对igf2、glut2和pparg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小芳 张鹏飞 +6 位作者 曾会玲 叶恒振 冯浩 李慧莹 靳方方 梁智策 郭志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1198,共8页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中不同浓度梯度六价铬(0、0.20、0.60、1、5、10、20、40、60和80 mg/L)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末期、脑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的生物累积及其对细胞生长基因i... 以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中不同浓度梯度六价铬(0、0.20、0.60、1、5、10、20、40、60和80 mg/L)在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末期、脑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的生物累积及其对细胞生长基因igf2和营养代谢基因glut2、pparg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中Cr6+生物累积量和吸收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吸收率随胚胎发育时期的延伸而降低。在桑葚期时,斜带石斑鱼胚胎吸收Cr6+能力最强,是心脏跳动期的20倍。在桑葚期、囊胚期和原肠末期,Cr6+对胚胎中igf2和glut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对ppar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在原肠末期和脑泡形成期,Cr6+对胚胎中ppar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研究表明水中Cr6+暴露在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生物累积,且对细胞生长水平和营养代谢有明显的影响,研究为斜带石斑鱼早期生活史阶段适宜生境和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生物累积 斜带石斑鱼 胚胎 IGF2 GLUT2 PPARG
下载PDF
热带珊瑚礁区红腹海参及绿刺参食物来源分析--脂肪酸标志法
15
作者 吴沛霖 黄端杰 +3 位作者 马文刚 高菲 王爱民 许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8,共11页
沉积食性海参通过大量摄取沉积物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其食物来源组成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海南三亚近岸典型珊瑚礁海域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及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脂肪酸组成,利用脂肪酸标志... 沉积食性海参通过大量摄取沉积物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其食物来源组成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海南三亚近岸典型珊瑚礁海域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及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脂肪酸组成,利用脂肪酸标志法探讨了夏季和冬季两种海参的食物来源异同。结果表明,红腹海参与绿刺参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种间和季节差异。7月份时,鞭毛藻及原生动物是绿刺参的重要食物来源,而12月份绿刺参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涵盖鞭毛藻及原生动物、异养细菌、褐藻和红藻等。红腹海参7月份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褐藻和红藻等,12月份异养细菌和绿藻在红腹海参的食物组成中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红腹海参及绿刺参摄食活动的生态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海参 绿刺参 脂肪酸标志 食物来源
下载PDF
潮汐式水流方式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氮磷的净化
16
作者 陆伟强 顾志峰 《热带生物学报》 2018年第3期287-294,共8页
为探究潮汐式水流方式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对水质净化的效果,采用水质国标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潮汐式与溢流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模式对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潮汐组氨氮浓度从1. 11 mg·L^(-1)降低到0. 01 mg·... 为探究潮汐式水流方式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对水质净化的效果,采用水质国标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潮汐式与溢流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模式对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潮汐组氨氮浓度从1. 11 mg·L^(-1)降低到0. 01 mg·L^(-1)以下只需12 d,溢流组需要15 d;潮汐组与溢流组对磷酸态磷处理速度相差不大;潮汐组实验过程中亚硝酸盐氮最高浓度为0. 05 mg·L^(-1),溢流组最高浓度为0. 22 mg·L^(-1)。因此,潮汐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氨氮、亚硝酸盐氮处理效果比溢流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式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氨氮 磷酸态磷 亚硝酸盐氮
下载PDF
禁食及进餐前后对布氏鲳鲹缩胆囊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恒振 欧阳冬冬 +4 位作者 王海洋 严耿杰 王茜 骆剑 陈国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06-3510,共5页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 CCK)是生物体中抑制生物食欲的饱食信号因子,布氏鲳鲹属于摄食代谢十分旺盛的鱼类,揭示其CCK的表达规律能够进一步揭示鲳鲹的代谢机制。本研究开展了布氏鲳鲹禁食及餐前餐后养殖实验,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 CCK)是生物体中抑制生物食欲的饱食信号因子,布氏鲳鲹属于摄食代谢十分旺盛的鱼类,揭示其CCK的表达规律能够进一步揭示鲳鲹的代谢机制。本研究开展了布氏鲳鲹禁食及餐前餐后养殖实验,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布氏鲳鲹的缩胆囊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在餐前餐后实验中,结果表明布氏鲳鲹下丘脑中的CCK的表达量在餐后0 h迅速上升达到峰值,随后在餐后1 h、3 h逐渐下降,并在+3 h下降至对照组水平。在禁食实验中,下丘脑中CCK的表达量在禁食阶段逐渐降低并在第5天下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投喂后在第7天又上升到对照组水平并保持至第11天。布氏鲳鲹CCK的表达对于饱食的信号反馈非常迅速,CCK的高表达与鲳鲹食欲控制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布氏鲳鲹CCK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 缩胆囊素 禁食 进餐前后
原文传递
布氏鲳鲹VEGFA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岩强 郭辰浩 +4 位作者 叶恒振 朱凡 王茜 周智 骆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0-1027,共8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主要生理功能是增加小静脉血管与微血管的通透性,是血管生成过程最重要的正向调控因子。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布氏鲳鲹VEGFA基因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进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主要生理功能是增加小静脉血管与微血管的通透性,是血管生成过程最重要的正向调控因子。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布氏鲳鲹VEGFA基因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进行组织分布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该VEGFA基因cDNA序列全长1 470 bp,5’UTR、3’UTR长度分别为617 bp和208 bp,ORF为645 bp,共编码214个氨基酸,其中包括一个信号肽和两个N-糖基化位点。理论分子量为25.23 kD,等电点为8.91。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布氏鲳鲹VEGFA基因与同属鲈形目鱼类高体鰤的同源性最高(96.1%)。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VEGFA在布氏鲳鲹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心脏,在小脑、胃、肠表达较低,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说明布氏鲳鲹VEGFA基因在生理代谢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布氏鲳鲹VEGFA基因的生理代谢调控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鲳鲹 VEGFA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原文传递
温度与振荡速度对锌镉还原法测定硝酸盐还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贤良 许强 +2 位作者 薛英楼 石耀华 王爱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57-4563,共7页
锌镉还原法是测定水质样品中硝酸盐含量最常用的方法,相对于铜镉还原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目前该方法在海洋水质测定中的操作规程主要依据是《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调查》(标准号:GB/T 12763.4-2007,以下简称《规范》),但该规范对... 锌镉还原法是测定水质样品中硝酸盐含量最常用的方法,相对于铜镉还原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目前该方法在海洋水质测定中的操作规程主要依据是《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调查》(标准号:GB/T 12763.4-2007,以下简称《规范》),但该规范对操作过程中的多个实验条件给出的范围较为宽泛,难以保证还原率测定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规范》给出的测定方法,研究了0~1.5 mg/L硝氮浓度下,反应温度20℃~30℃和振荡速度200~300 r/min因子对海水中硝酸盐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振荡速度下,硝酸盐还原率随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同一温度下,硝酸盐还原率随振荡速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同一温度和振荡速度下,不同硝氮浓度对硝酸盐还原率无显著影响。在多个温度、振荡速度组合中,20℃和300 r/min的振荡速度硝酸盐还原率可达到最高为83.4%,而在25℃和200 r/min的条件下硝酸盐还原率最低为(49.7%)。本研究结果证实,温度和振荡速度是影响硝氮还原率的重要实验条件。研究结果为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优化锌镉还原法的测定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测定 锌镉还原法 反应温度 振荡速度
原文传递
布氏鲳鲹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组织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祎 刘伊凡 +3 位作者 王怡 叶恒振 符丹凤 骆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0-2028,共9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通过歧化反应催化超氧化物转化为O_(2)和H_(2)O_(2)的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是两种主要存在形式。本研究通过RACE法和RT-qPCR技术对布氏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的SOD-1、SO...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通过歧化反应催化超氧化物转化为O_(2)和H_(2)O_(2)的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是两种主要存在形式。本研究通过RACE法和RT-qPCR技术对布氏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的SOD-1、SOD-2进行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组织分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布氏鲳鲹SOD-1(icCuZnSOD)基因的ORF长486 bp,编码16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6.676 kD,蛋白结构预测无信号肽,含有1个SOD-CU结构域。布氏鲳鲹SOD-2(mMnSOD)基因的ORF长6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4.261 k D,蛋白结构预测无信号肽,含有1个SOD-FE蛋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表明,布氏鲳鲹SOD-1有1段与其他鱼类显著差异的精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酰胺-异亮氨酸序列,且与鲈形目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CuZnSOD同源性较高;SOD-2与鲈形目的红甘鲹(Seriola dumerili)MnSOD同源性较高且聚为一支。组织分布结果表明,SOD-1和SOD-2在布氏鲳鲹的心脏和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在脑和鳃表达量相对较高,表明SOD-1和SOD-2可能在免疫反应和维持新陈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今后布氏鲳鲹的抗逆、免疫的研究提供了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 超氧化物歧化酶 序列分析 组织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