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昌化江河谷隔离对海南岛特有植物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歌
凌少军
+2 位作者
陈伟芳
任明迅
唐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5-1513,共9页
为评估盾叶苣苔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格局,探索影响盾叶苣苔遗传变异地理分布的因素,该研究采集盾叶苣苔(Metapetrocosmea peltata) 11个种群172份材料,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变异式样。结果表明:(1)盾叶...
为评估盾叶苣苔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格局,探索影响盾叶苣苔遗传变异地理分布的因素,该研究采集盾叶苣苔(Metapetrocosmea peltata) 11个种群172份材料,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变异式样。结果表明:(1)盾叶苣苔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很高(HT=0.998,π=0.023 5),种群间基因流很弱(Nm=0.04)且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GST=0.375)。(2)单倍型分析显示,盾叶苣苔的单倍型大多是种群特异的,仅白马岭与南茂岭种群有共享单倍型。(3) Mantel test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322,P=0.010)。(4) Structure聚类分析将盾叶苣苔划分为6种遗传成分,其地理分布与昌化江河谷导致的隔离样式基本一致,基于Nei遗传距离的种群聚类分析支持这一结果,显示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分布受到昌化江河谷的隔离作用。(5) AMOVA分析确定67%的变异来自地区间,表明地理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分化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昌化江及其支流所引起的海南岛山地内部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发生强烈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盾叶苣苔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海南特有苦苣苔资源盾叶苣苔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将有助于理解海南岛特有植物和其他海岛植物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苣苔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地理隔离
岛屿特有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血叶兰开花物候及其繁育系统
被引量:
7
2
作者
吴文碟
何淑慧
+2 位作者
宋希强
张哲
钟云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7-1672,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血叶兰繁育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状况,本研究通过观察海南岛昌江霸王岭血叶兰开花动态,采用MTT法测定花粉活力及花粉寿命,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并对其杂交指数及不同授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血叶兰群体...
为进一步研究血叶兰繁育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状况,本研究通过观察海南岛昌江霸王岭血叶兰开花动态,采用MTT法测定花粉活力及花粉寿命,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并对其杂交指数及不同授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血叶兰群体花期为1月至4月初,花苞出现在1月中旬,现蕾期在2月初,始花期在2月中旬,约3~5 d后进入盛花期。开花整齐度高,3月中下旬花量大幅减少,4月初花期基本结束;(2)血叶兰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1天具有活力,花后2~6 d花粉活力均大于85%,其柱头活力每阶段都高于花粉活力;贮藏温度和时间显著影响血叶兰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降低,贮藏60 d后4℃的花粉活力为68.49%;(3)血叶兰杂交指数(OCI)为4,判断其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人工栽培与野外人工异花异株授粉结实率为57.5%与100%,野外居群自然授粉结实率为26.3%,表明血叶兰还是倾向于异交授粉,人工授粉可提高血叶兰结实率。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血叶兰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及繁育系统,可为血叶兰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工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
开花动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人工授粉
原文传递
血叶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文碟
钟云芳
+2 位作者
宋希强
何淑慧
赵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19-4126,共8页
为了解血叶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揭示其菌群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血叶兰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血叶兰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血叶兰不同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出来66株内生...
为了解血叶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揭示其菌群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血叶兰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血叶兰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血叶兰不同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出来66株内生真菌,通过r DNA-ITS序列分析将其归为4纲18属,其中以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33.33%;茎中分布的菌群和菌株数量均最高,分别占61.11%和36.26%,根部与茎段菌群都以刺盘孢属最多;不同组织中叶片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最高,分别为2.75和1.19;茎与叶部位内生真菌相似程度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381。因此,血叶兰内生真菌资源组成丰富,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又有一定组织的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
内生真菌
多样性
原文传递
2种原生蝴蝶兰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哲
何婧
+3 位作者
宋希强
吴姝漪
吴文碟
邓佳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74-2981,共8页
本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分析了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和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大尖囊蝴蝶兰染色体数目为2n=2x=38,染色体长度公式为8S+10M1+10M2+10L,核型公式为28m+10sm,核...
本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分析了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和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大尖囊蝴蝶兰染色体数目为2n=2x=38,染色体长度公式为8S+10M1+10M2+10L,核型公式为28m+10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12%,核型类型为2B型。海南蝴蝶兰染色体数目为2n=2x=38,染色体长度公式为8S+8M1+14M2+8L,核型公式为28m+10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74%,核型类型为2B型。与其他已发表的原生蝴蝶兰的核型比较分析发现,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染色体总长相较于其他蝴蝶兰短,染色体着丝粒类型组成与大部分蝴蝶兰一致,核型较为对称,属于比较原始的类群。本研究结果为蝴蝶兰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尖囊蝴蝶兰
海南蝴蝶兰
核型特征
染色体
原文传递
题名
昌化江河谷隔离对海南岛特有植物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歌
凌少军
陈伟芳
任明迅
唐亮
机构
海南大学
热带
农林学院
海南大学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5-151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10,31670230)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8CXTD331)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kyqd1613)。
文摘
为评估盾叶苣苔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格局,探索影响盾叶苣苔遗传变异地理分布的因素,该研究采集盾叶苣苔(Metapetrocosmea peltata) 11个种群172份材料,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变异式样。结果表明:(1)盾叶苣苔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很高(HT=0.998,π=0.023 5),种群间基因流很弱(Nm=0.04)且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GST=0.375)。(2)单倍型分析显示,盾叶苣苔的单倍型大多是种群特异的,仅白马岭与南茂岭种群有共享单倍型。(3) Mantel test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322,P=0.010)。(4) Structure聚类分析将盾叶苣苔划分为6种遗传成分,其地理分布与昌化江河谷导致的隔离样式基本一致,基于Nei遗传距离的种群聚类分析支持这一结果,显示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分布受到昌化江河谷的隔离作用。(5) AMOVA分析确定67%的变异来自地区间,表明地理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分化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昌化江及其支流所引起的海南岛山地内部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发生强烈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盾叶苣苔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海南特有苦苣苔资源盾叶苣苔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将有助于理解海南岛特有植物和其他海岛植物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盾叶苣苔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地理隔离
岛屿特有种
Keywords
Metapetrocosmea peltata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constructure
geographic isolation
island endemic species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血叶兰开花物候及其繁育系统
被引量:
7
2
作者
吴文碟
何淑慧
宋希强
张哲
钟云芳
机构
海南大学
热带
农林学院
海南大学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67-1672,共6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16146)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8CXTD331)
+2 种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
海南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Hsy2017-69)
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201810589096)共同资助
文摘
为进一步研究血叶兰繁育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状况,本研究通过观察海南岛昌江霸王岭血叶兰开花动态,采用MTT法测定花粉活力及花粉寿命,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并对其杂交指数及不同授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血叶兰群体花期为1月至4月初,花苞出现在1月中旬,现蕾期在2月初,始花期在2月中旬,约3~5 d后进入盛花期。开花整齐度高,3月中下旬花量大幅减少,4月初花期基本结束;(2)血叶兰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1天具有活力,花后2~6 d花粉活力均大于85%,其柱头活力每阶段都高于花粉活力;贮藏温度和时间显著影响血叶兰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降低,贮藏60 d后4℃的花粉活力为68.49%;(3)血叶兰杂交指数(OCI)为4,判断其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人工栽培与野外人工异花异株授粉结实率为57.5%与100%,野外居群自然授粉结实率为26.3%,表明血叶兰还是倾向于异交授粉,人工授粉可提高血叶兰结实率。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血叶兰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及繁育系统,可为血叶兰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工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血叶兰
开花动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人工授粉
Keywords
Ludisia discolor
Flowering dynamics
Pollen vigor
Stigma receptivity
Artificial pollination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原文传递
题名
血叶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文碟
钟云芳
宋希强
何淑慧
赵莹
机构
海南大学
热带
林学院
海南大学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19-4126,共8页
基金
海南省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8CXTD331)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16146)
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201810589096)共同资助
文摘
为了解血叶兰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揭示其菌群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以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血叶兰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方法,对血叶兰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血叶兰不同组织部位中共分离出来66株内生真菌,通过r DNA-ITS序列分析将其归为4纲18属,其中以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33.33%;茎中分布的菌群和菌株数量均最高,分别占61.11%和36.26%,根部与茎段菌群都以刺盘孢属最多;不同组织中叶片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最高,分别为2.75和1.19;茎与叶部位内生真菌相似程度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381。因此,血叶兰内生真菌资源组成丰富,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又有一定组织的专一性。
关键词
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
内生真菌
多样性
Keywords
Ludisia discolor
Endophytic fungi
Diversity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种原生蝴蝶兰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哲
何婧
宋希强
吴姝漪
吴文碟
邓佳丽
机构
海南大学
热带
农林学院
海南大学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研究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74-2981,共8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18CXTD331)
海南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第一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233)共同资助
文摘
本研究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分析了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和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大尖囊蝴蝶兰染色体数目为2n=2x=38,染色体长度公式为8S+10M1+10M2+10L,核型公式为28m+10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12%,核型类型为2B型。海南蝴蝶兰染色体数目为2n=2x=38,染色体长度公式为8S+8M1+14M2+8L,核型公式为28m+10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74%,核型类型为2B型。与其他已发表的原生蝴蝶兰的核型比较分析发现,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染色体总长相较于其他蝴蝶兰短,染色体着丝粒类型组成与大部分蝴蝶兰一致,核型较为对称,属于比较原始的类群。本研究结果为蝴蝶兰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关键词
大尖囊蝴蝶兰
海南蝴蝶兰
核型特征
染色体
Keywords
Phalaenopsis deliciosa
Phalaenopsis hainanensis
Karyotype characteristics
Chromosome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昌化江河谷隔离对海南岛特有植物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李歌
凌少军
陈伟芳
任明迅
唐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南血叶兰开花物候及其繁育系统
吴文碟
何淑慧
宋希强
张哲
钟云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原文传递
3
血叶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
吴文碟
钟云芳
宋希强
何淑慧
赵莹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4
2种原生蝴蝶兰的核型分析
张哲
何婧
宋希强
吴姝漪
吴文碟
邓佳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