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志国 陈卫军 +1 位作者 张伟敏 陈文学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8期117-120,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关注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育。“食品化学”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索“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关注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育。“食品化学”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索“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对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内涵基础上,侧重对“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培育更多契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食品类优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
2
作者 蒋志国 陈卫军 +1 位作者 张伟敏 陈文学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239-242,共4页
课程思政背景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融合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食品化学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为实现食品类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 课程思政背景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融合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食品化学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为实现食品类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必须充分地深入挖掘食品化学课程中蕴含地丰富思政元素,将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重构课程思政下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海南大学为例,在阐述课程思政背景下重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从加强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挖掘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完善食品化学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重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最后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可以为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提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食品化学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金课建设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人体生理学》为例
3
作者 陈健夏光华姜珂杜晶晶曹献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2期146-149,共4页
21世纪高等教育一流课程建设给高校教师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灵感,文章在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方面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方位考核,打造海南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基础课《... 21世纪高等教育一流课程建设给高校教师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灵感,文章在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方面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方位考核,打造海南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基础课《人体生理学》,通过适应新时期增长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在金课程中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人体生理学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饮料工艺学》课程教改初探——以海南大学为例
4
作者 商文婷 陈健 +2 位作者 杜晶晶 姜珂 曹献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期9-11,共3页
《饮料工艺学》作为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存在多方面的不足,理论教学内容空洞和实践教学与实际脱离是主要的原因。使得学生缺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不扎实也使得学生无法在实践... 《饮料工艺学》作为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存在多方面的不足,理论教学内容空洞和实践教学与实际脱离是主要的原因。使得学生缺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不扎实也使得学生无法在实践教学中掌握饮料生产工艺操作,同时也不利于向饮料行业输送专业型人才。文章从《饮料工艺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操作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讨论,寻求《饮料工艺学》创新创业应用型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工艺学 海南大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志国 张伟敏 +1 位作者 陈卫军 陈文学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期124-127,133,共5页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协同培养。在“食品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中,以创新能力培育为目标,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形成科研与...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协同培养。在“食品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中,以创新能力培育为目标,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形成科研与教学相长教学模式。在阐述培养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侧重从创新能力培育视角出发,提出从合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实验评价形式等方面改革食品类专业“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升“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实效,助力新形势下高校食品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学分制下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
6
作者 张家超 云永欢 陈健 《进展》 2024年第10期254-256,共3页
在“学分制”视野下,如何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创新和优化,是目前我国食品类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海南大学“学分制”教学模式的研究,确定了“学分制”教学模式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 在“学分制”视野下,如何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创新和优化,是目前我国食品类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海南大学“学分制”教学模式的研究,确定了“学分制”教学模式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优化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分制”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其他类似学校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食品质量与安全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副干酪乳酪杆菌HNU502和粪菌移植缓解抗生素副作用的机制
7
作者 陈琳 李敖 +2 位作者 黎嘉和 张增 张家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但是会使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腹泻、胀气和消化不良等副作用。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因具有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并缓解各种病症的功能引起广泛关注。本实验以常见的抗生素... 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但是会使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腹泻、胀气和消化不良等副作用。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因具有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并缓解各种病症的功能引起广泛关注。本实验以常见的抗生素头孢噻肟为代表,结合宏基因组学、病理学分析和气相色谱技术开展FMT和益生菌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HNU502)缓解抗生素副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FMT通过恢复紊乱的肠道菌群缓解抗生素副作用,而HNU502通过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发挥作用。FMT和益生菌补充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肠道菌群组成,并能够防止杯状细胞缺失,增加黏蛋白2和紧密连接蛋白1含量,从而帮助肠道黏膜恢复。这两种手段也能改善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尿素氮分泌,有效减少毒力因子的富集。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健康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可为缓解抗生素副作用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粪菌移植 副干酪乳酪杆菌HNU502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添加对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孙家会 房佳琪 +1 位作者 杨维 夏光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为探索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以罗非鱼MP为原料,以质构、持水、分子间作用力等为指标研究了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添加对罗非鱼MP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浴条件下,加入0.7%的... 为探索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性能的影响,实验以罗非鱼MP为原料,以质构、持水、分子间作用力等为指标研究了真空热处理与谷蛋白添加对罗非鱼MP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浴条件下,加入0.7%的谷蛋白显著提高了MP的硬度、凝胶强度。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谷蛋白使MP凝胶网络趋于平整,孔洞减小,有利于凝胶的形成。与水浴加热相比,经过一段式真空热处理1 h后,MP凝胶的内聚性、弹性、凝胶强度显著提高,真空热处理2 h后,MP凝胶的内聚性与凝胶强度进一步提高。另外,真空热处理和谷蛋白添加改善了MP凝胶的水分状态,T22固定水的含量下降,同时T22固定水与T23自由水的迁移受到限制,使凝胶内水分趋于稳定。分子间作用力结果显示,离子键与疏水相互作用增强,促进了MP的凝胶化。综上所述,真空加工和谷蛋白添加促使MP结构伸展,形成更加致密的三维凝胶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 真空热处理 谷蛋白
下载PDF
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中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魏静 朱治 +1 位作者 王亚生 吴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337-6345,共9页
食品重金属污染事件常见报道,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后,可通过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酶的运输而产生生理毒性。因此,重金属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因其方法构建灵活、特异性强、检测效率高和易于便携化等... 食品重金属污染事件常见报道,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后,可通过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酶的运输而产生生理毒性。因此,重金属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因其方法构建灵活、特异性强、检测效率高和易于便携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领域。尤其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中,生物传感方法可提供灵活多变的检测策略,且易于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本文总结了食品重金属污染的传统检测方法和新型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荧光、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场效应晶体管等生物传感器的优缺点,为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检测新技术的发展,为规范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揭示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云青 马臣臣 +4 位作者 陈锦雄 熊伟 常海波 张增 张家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15,共6页
目的:对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微生物组特征进行注释鉴定,寻找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来自海南地区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病人6例,健康对照7例,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揭示结直肠癌病人的肠道细菌组成结构和代谢通路,潜在代谢产物,抗生素抗... 目的:对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微生物组特征进行注释鉴定,寻找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来自海南地区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病人6例,健康对照7例,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揭示结直肠癌病人的肠道细菌组成结构和代谢通路,潜在代谢产物,抗生素抗性基因富集特征。结果:结直肠癌病人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共有6个富集菌种,分别是:Parvimonasmicra,Flintibacter sp. KGMB00164,[Ruminococcus] gnavus,Fusobacteriumnucleatum,Porphyromonasasaccharolytica和Flavonifractorplautii。通过对代谢通路注释,发现在结直肠癌病人中共有4个通路富集,与有氧呼吸,3-苯丙酸和3-(3-羟基苯基)丙酸的降解和L-赖氨酸发酵生产乙酸和丁酸酯有关。通过代谢产物预测,显示结直肠癌病人肠道丁酸盐含量较低。通过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注释发现,所有差异性抗生素抗性基因均在结直肠癌病人肠道中富集,主要包括磺胺类,β-内酰胺酶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结论:海南地区结直肠癌病人的肠道细菌标志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结直肠癌病人的生物标志物相似,但又有地区特征。细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生物标志物或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宏基因组 结直肠癌 肠道微生物组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OBE教学模式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晓苹 林雪 +1 位作者 王露 云永欢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4期159-161,共3页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培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培养掌握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本科毕业生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OBE教育理念概况、《食品添加剂》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食品添加剂》教改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分析了OBE教学理念下《...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培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培养掌握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本科毕业生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OBE教育理念概况、《食品添加剂》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食品添加剂》教改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分析了OBE教学理念下《食品添加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证明,OBE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知识、合法合规使用相关检测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食品添加剂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海南山柚油感官特性及抗氧化抑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海阳 谭海生 +2 位作者 杨劲松 郑小燕 盛占武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2,69,共8页
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海南山柚油的感官特性、抗氧化活性以及抑菌作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海南山柚油的预处理方式。采用感官评定技术对不同预处理方式山柚油进行评价;应用DPPH法、ABTS法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技术测定山柚油的抗氧化特性... 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海南山柚油的感官特性、抗氧化活性以及抑菌作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海南山柚油的预处理方式。采用感官评定技术对不同预处理方式山柚油进行评价;应用DPPH法、ABTS法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技术测定山柚油的抗氧化特性,并用牛津杯法测定山柚油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能显著影响山柚油的感官品质,微波、培炒、烘烤处理均能增强山柚油的抗氧化效果;山柚油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综合分析最佳预处理方式为微波处理。本实验为山柚油的感官特性及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提供了参考,并对山柚油的预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柚油 感官评定 抗氧化 抑菌效果
下载PDF
海南黎族发酵海产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臣臣 姜帅铭 +2 位作者 彭倩楠 霍冬雪 张家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0-277,共8页
基于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采自海南各黎族自治县的24份发酵海产品(虾酱、蟹酱、鱼酱)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5个属,20个种,180株菌。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含量(89.4%)最高,为样品中的... 基于传统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采自海南各黎族自治县的24份发酵海产品(虾酱、蟹酱、鱼酱)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5个属,20个种,180株菌。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含量(89.4%)最高,为样品中的优势菌属,其次是片球菌属(3.9%),葡萄球菌属(3.3%),肠球菌属(1.7%),魏斯氏菌属(1.7%)。在种水平上,植物乳杆菌(44.7%)和发酵乳杆菌含量(33.5%)较高,为样品的优势菌种。以菌株分离鉴定结果为依据,通过16S rRNA V3-V4高通量测序,从宏基因组角度分析9个发酵海产样品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18.5%)、片球菌属(9.91%)、魏斯氏菌属(9.53%)、半乳糖产己酸菌属(8.37%)、芽孢杆菌(4.17%)等丰度较高。微生物群落差异性最大的是蟹酱与鱼酱。本研究揭示了海南发酵海产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丰富度,为热带有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微生物多样性 发酵海产品 16S rRNA测序 宏基因组
下载PDF
海南黑山羊肠道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凯 杨劲松 +3 位作者 杨天澍 谭海生 字学娟 李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153,共5页
采用经典乳酸菌筛选法从黑山羊小肠和直肠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乳酸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耐受性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2株乳酸菌,可归为5类,从中... 采用经典乳酸菌筛选法从黑山羊小肠和直肠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乳酸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耐受性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2株乳酸菌,可归为5类,从中选取5株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1株为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其中,菌株HCA5-3长势较好;菌株HCS4-1产酸速率较快,菌株HCA6-2产酸能力较强;菌株HCS4-3耐酸性(pH 3.5)较好;菌株HCA6-2、HCA5-3和HCS4-3耐高温(45℃)能力较强,菌株HCA6-2、HCS4-3耐低温(10℃)能力较强;5株代表菌株耐盐性(NaCl 6.5%)能较好,对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肠道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毕继才 刘四新 李从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32-336,345,共6页
细菌纤维素具有低能量、高机械强度、高持水性、低固形物含量、高胶体强度、超细纤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口感等优良的食品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本文综述了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调控方式、分泌、组装和结晶过... 细菌纤维素具有低能量、高机械强度、高持水性、低固形物含量、高胶体强度、超细纤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口感等优良的食品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本文综述了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调控方式、分泌、组装和结晶过程以及其在食品中作为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食品 生物合成 调控
下载PDF
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包昆鹭 许琪 +2 位作者 曹宏梅 刘星 陈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6-661,共6页
共振能量转移(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RET)是一种发生在供体和受体之间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过程。RET的能量转移效率对供体和受体间的距离变化非常敏感,可被用于开发新型的光学生物传感器。与传统光学生物传感器相比,基于RET的生物传... 共振能量转移(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RET)是一种发生在供体和受体之间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过程。RET的能量转移效率对供体和受体间的距离变化非常敏感,可被用于开发新型的光学生物传感器。与传统光学生物传感器相比,基于RET的生物传感器无需洗涤及分离过量标记物等步骤,可大幅简化检测流程。因RET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及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医学诊断、生命科学研究、环境监控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备受关注。该文根据能量供体的不同,将RET分为3种类型: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RET)和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hemi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CRET)。并分别对基于上述3种RET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能量转移 食品安全检测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动物源食品中脂质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宸成 王佳媚 +2 位作者 陈姑 桑晓涵 蔡志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535-6544,共10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非热杀菌技术,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在食品杀菌保鲜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但因低温等离子体含有大量活性自由基,在杀死微生物的同时能够促进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对产品品质造成一定影响。为降低低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非热杀菌技术,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在食品杀菌保鲜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但因低温等离子体含有大量活性自由基,在杀死微生物的同时能够促进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对产品品质造成一定影响。为降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脂质氧化的促进作用,减弱因脂质氧化对产品品质造成的负面影响,添加抗氧化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重点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畜禽肉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乳及其制品中脂质氧化的影响,总结了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处理电压、贮藏时间及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因素对脂质氧化的影响。同时针对添加天然抗氧化剂降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食品中脂质氧化程度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深入研究及食品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动物源食品 脂质氧化 自由基 处理参数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海南特色米中营养成分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梦 刘金光 +2 位作者 康学栋 商文婷 周中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38,共8页
以海南5种特色大米为原料,将其由外到内依次碾磨成3层,测定其营养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探究大米中风味物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米中非淀粉营养组成成分主要集中在外层;... 以海南5种特色大米为原料,将其由外到内依次碾磨成3层,测定其营养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探究大米中风味物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米中非淀粉营养组成成分主要集中在外层;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随着层数的递进逐渐降低,其中2-乙酰-1-吡咯啉仅在黑色稻谷和山兰香中检出;基于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发现1-辛烯-3-醇、2-戊基呋喃和2-乙酰-1-吡咯啉对米饭风味具有重要贡献;通过对其主体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大米各层分离良好,6-甲基-5-庚酮-2-酮、2-戊基呋喃、1-辛烯-3-醇和庚醛可作为区分不同粒层风味的重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特色米 营养成分 挥发性风味物质 分布
下载PDF
点击化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桂芳 苏本超 +4 位作者 谢晓霞 孙志昶 陈奇 曹宏梅 刘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8-655,共8页
点击化学因具有反应模块化、无有毒有害副产物、反应效率高等出色的反应性能备受关注,是继组合化学之后又一新型合成技术,在材料表面功能化、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生物标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点击反应试剂的活性基团易于修饰在其他... 点击化学因具有反应模块化、无有毒有害副产物、反应效率高等出色的反应性能备受关注,是继组合化学之后又一新型合成技术,在材料表面功能化、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生物标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点击反应试剂的活性基团易于修饰在其他化学基团上,表明点击反应有望作为中间反应介导特定反应的信号转换或放大。近几年出现了大量基于点击化学构建的一系列分析检测方法,此类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广、可对目标分析物进行准确定量的优势,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经典的点击反应——“叠氮-炔环加成(CuAAC)”是点击反应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反应,具有传感反应所需的几个独特优势:(1)以Cu^(+)作为催化剂可极大提高反应效率以及反应灵敏度;(2)炔烃和叠氮基间的正交反应决定了良好的反应特异性;(3)反应对环境条件(温度、水、pH值等)不敏感,能够在室温和水溶剂条件下进行。这些良好的反应性能使得利用CuAAC反应构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稳定性强的传感检测方法成为可能。食品安全检测是控制食品中危害物、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当前食品安全监测常用的技术手段几乎都依赖于一些笨重的仪器设备而无法具有较高检测效率,点击化学的优越性能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综述了点击化学的概念、主要反应类型、反应原理以及特点,对基于点击化学的一系列快速检测方法如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进行列表比较,并着重介绍了CuAAC反应在检测食品成分及添加剂、农残兽残、真菌毒素、重金属以及食源性致病菌方面的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现阶段CuAAC反应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在食品安全检测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化学 食品安全 分析检测 应用
下载PDF
海南桑叶资源营养指标及危害因子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震 许永进 +3 位作者 张善英 符笃韩 章程辉 王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27-233,240,共8页
本研究对海南省三个桑树主栽区的25个桑种质桑叶的主要营养物质、危害因子及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品种桑叶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参照其农药残留量,最终计算出桑叶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表明:琼中地区和万宁地区... 本研究对海南省三个桑树主栽区的25个桑种质桑叶的主要营养物质、危害因子及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品种桑叶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参照其农药残留量,最终计算出桑叶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表明:琼中地区和万宁地区桑叶样品粗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26.81%和27.04%,均高于儋州地区桑叶样品粗蛋白的平均含量23.39%;琼中地区桑叶纤维素平均含量最高,琼中地区纤维素平均含量为43.54%;25个品种桑叶Cu含量分布在6.45~9.90 mg/kg,平均值8.18 mg/kg;Zn含量分布在23.30~41.30 mg/kg,平均值35.52 mg/kg;Pb含量分布在0~0.500 mg/kg,平均值0.103 mg/kg;Cd含量分布在0.0014~0.0220 mg/kg,平均值0.0052 mg/kg;As含量分布在0.028~0.230 mg/kg,平均值0.099 mg/kg。三个地区不同品种桑叶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很大,但检测量均未超出食品国家安全标准的污染物限量值。经因子分析后提取出前4个公因子能较好的反映桑叶综合品质的全部信息,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4.96%。在对桑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所有供试桑叶样品中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样品桑叶中检出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共有四种,分别是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六氯苯、毒死蜱;上述四种农药的残留量均小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中所规定的对应农药种类的叶类食品最大残留限量,经过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后经计算综合排名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廉选”5号、007、009三个桑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营养指标 重金属 评价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