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知识转化”: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建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知识转化"是指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条件,将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PCK)。师范生"知识转化"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育实习中,... 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知识转化"是指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条件,将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PCK)。师范生"知识转化"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知识转化"具有水平不均衡、路径单一、形式"粗糙"、理论"失语"等特征。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师范生"知识转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实习 学科教学知识 知识转化
下载PDF
循证教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25
2
作者 崔友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2-90,共9页
循证教学是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及循证医学影响下的产物,核心在于基于证据实施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理性化、科学化与可视化。通过对循证教学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循证教学研究有待加强,循证教学的价值、内涵、方法、实践尚需澄清、深化和... 循证教学是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及循证医学影响下的产物,核心在于基于证据实施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理性化、科学化与可视化。通过对循证教学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循证教学研究有待加强,循证教学的价值、内涵、方法、实践尚需澄清、深化和拓展。为此,需要从立体化、开放化和多样化的角度深化循证教学理论研究;加强对循证教学证据的搜集、分析、整理和归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循证教学数据库;紧贴实际,扎根式推进循证教学实践;营造循证教学文化氛围,构建循证教学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 证据 教育科学化 展望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师教学获得感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友兴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五育融合”的实质在于基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假设,通过“五育”协同,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教学获得感是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促进“五育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育人目标转化为育人实效,亟需提升教师的教... “五育融合”的实质在于基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假设,通过“五育”协同,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教学获得感是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促进“五育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育人目标转化为育人实效,亟需提升教师的教学获得感。教学获得感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主体性存在感,强化自我效能感,而且还有助于教师将内在积极体验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力量。一般而言,教师教学获得感由教学事实获得感、教学价值获得感和教学意义获得感构成。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既要注重教学事实的给与,教学价值的生成,还要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反思,在内化体悟中促进意义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教学获得感 构成要素 提升路径
下载PDF
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友兴 彭桂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
通过对H省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发现,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职业意愿与期望较高,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认同度有待提升,职业意志亟需加强;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职业意志、职业效能高... 通过对H省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发现,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职业意愿与期望较高,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认同度有待提升,职业意志亟需加强;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职业意志、职业效能高于非公费师范生;非独生子女型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职业意志、职业效能高于独生子女型职前卓越小学教师;父母从事教师职业的职前卓越小学教师在职业意志和职业效能水平上高于父母未从事教师职业的职前卓越小学教师。基于此,为了提升职前卓越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需要深化教师职业认识,形成合理的教师职业观;进一步实施与完善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针对不同类别职前卓越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引导”“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在见习实习中增进认知体验与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卓越小学教师 职业认同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背景、概况及特征(1928—1937年)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建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第8期1-13,共13页
1928-1937年,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社会政治、思想认识、政策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下艰难发展。以这一时期著名的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三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例,进行概况介绍并分析,发现这一阶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 1928-1937年,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社会政治、思想认识、政策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下艰难发展。以这一时期著名的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三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例,进行概况介绍并分析,发现这一阶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呈现如下特征:课程目标注重养成学生共同专业基础;课程结构基本成型;课程内容小同大异;课程实施呈现自由创生取向;课程管理全面而不统一;课程评价完善而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通识教育 背景 概况 特征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内涵、构成与价值 被引量:22
6
作者 崔友兴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89,共6页
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获得感的生成。乡村教师获得感是指乡村教师在获得与自身存在与发展有关的物质资料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体现出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既得性与发... 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获得感的生成。乡村教师获得感是指乡村教师在获得与自身存在与发展有关的物质资料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体现出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既得性与发展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征。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人学思想,结合乡村教师存在与发展实际分析,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主要包括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获得感是对乡村教师存在感的确证,是对乡村教师责任感的强化,并为乡村教师幸福感生成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教师 获得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