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塘还林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尹连政 秦永强 +4 位作者 苏园园 雷俊 曾若菡 黎平 刁晓平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6期780-790,共11页
为揭示红树林修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本研究于2022年12月(旱季)和2023年6月(雨季)随机选择5个不同修复阶段(2017—2021年)的红树林区域和1个原生红树林区域作为采样点,通过五点采样法采集沉积物的样品,... 为揭示红树林修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本研究于2022年12月(旱季)和2023年6月(雨季)随机选择5个不同修复阶段(2017—2021年)的红树林区域和1个原生红树林区域作为采样点,通过五点采样法采集沉积物的样品,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指南》(GB/T12763.6—2007)对沉积物中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获得并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0种,隶属4纲9目18科。原生区和修复区红树林均以腹足纲和软甲纲动物为主,主要优势种有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纵带滩栖螺(Batillaria zonalis)、红树林招潮蟹(Uca rhizophorae)等。与原生区红树林相比,修复区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优势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随修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表明通过生态修复使红树林生境的质量得到改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栖息密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栖息密度旱季高于雨季;而优势种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旱季却低于雨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pH和总氮是影响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显示退塘还林的红树林修复工程在一定程度改善了修复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修复年限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本研究为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修复 红树林 理化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