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体会
1
作者 许明山 《北方药学》 2011年第5期20-20,共1页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 目的:通过不同用药方法的比较,找出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将80例>65岁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为雷米芬太尼-异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雏库溴胺的用量。结果:静吸复合组在术后恢复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能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异氟醚 丙泊酚 静吸复合全麻
下载PDF
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卞惟炜 陈运佑 王梦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ASA 2~3级),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E、G两组,E组48例行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G组42例行全身麻醉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 目的:研究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ASA 2~3级),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E、G两组,E组48例行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G组42例行全身麻醉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麻醉前(T1)、切皮前(T2)、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12 h(T4)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根据应激评定量表(SAM)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编制氧化应激反应调查表,分析氧化应激反应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结果:E组T1、T2、T3及T4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T2、T3及T4时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T1至T4时血糖变化明显,由(6.59±1.02)mmol/L升高至(7.34±0.86)mmol/L,氧化应激评分由(75.63±8.28)降至(60.38±5.58)分,波动明显,而E组变化不大。E组情感、躯体及行为应激反应因子是影响血糖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两组血糖水平与氧化应激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8896)。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水平与氧化应激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并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腹部手术 氧化应激 血糖
下载PDF
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脑外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卞惟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5期93-94,共2页
目的:比较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脑外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在某院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4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前,为研究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为对... 目的:比较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脑外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在某院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4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前,为研究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结果:在进行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麻醉效果维持的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进行脑外伤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均可以确保患者在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但用舒芬太尼对此类患者进行麻醉,可有效地缩短其进行气管插管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脑外伤手术 麻醉 应用效果 比较
下载PDF
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卞惟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比较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在某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为七氟... 目的 :比较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在某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为七氟醚组患者使用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为丙泊酚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前、进行麻醉的第5 min及术后的第10 min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 O_2)的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注射完毕至意识消失的时间、术毕至意识清醒的时间。结果 :统计的结果显示,七氟醚组患者术毕至意识清醒的时间早于丙泊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物注射完毕至意识消失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麻醉前,两组患者DBP、SBP、Sp O_2及HR的水平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麻醉的第5 min,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七氟醚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均高于丙泊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第10 min,两组患者DBP、SBP、Sp O_2及HR的水平均高于进行麻醉后第5 min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麻醉前及术后的第10 min,两组患者DBP、SBP、Sp O_2及HR的水平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七氟醚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人工流产手术 麻醉 效果对比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泵注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明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2期282-283,共2页
目的比较三组镇痛镇静药物联合应用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疗效,以探讨满意的镇痛镇静方法。方法 60例需镇痛镇静治疗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1μg/kg后,... 目的比较三组镇痛镇静药物联合应用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疗效,以探讨满意的镇痛镇静方法。方法 60例需镇痛镇静治疗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1μg/kg后,持续微泵输注咪达唑仑0.04mg/(kg·h),芬太尼0.6μg/(kg·h);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静脉滴注丙泊酚1.5mg/kg+芬太尼1μg/kg后,持续泵注丙泊酚1.5 mg/(kg·h),芬太尼0.6μg/(kg·h);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静脉滴注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0.1μg/kg后,持续泵注丙泊酚1.5mg/(kg·h),瑞芬太尼0.8μg/(kg·h)。记录3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4h、48h、72h、96h等各时间点镇痛、镇静评分,各组出现的躁动、谵妄、人机对抗等不良反应,观察停药后达到唤醒标准的等待时间。结果三组患者镇痛效果均满意,无统计学意义。PF组、PR组镇静效果优于MF组。唤醒等待时间上,PR组等待时间少于PF、M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MF组明显高于PF组、PR组。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泵注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疗效好,镇静满意,唤醒时间短,不良反应低,可控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镇静 咪达唑仑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每日唤醒
下载PDF
异氟醚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翔 许明山 +2 位作者 祝波 郑其山 郑育秀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分组为:①对照组,未处理的H9C2心肌细胞;②高糖组(35 mmol/L葡萄糖);③异氟醚低浓度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1%异氟醚);④异氟醚高浓度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2%异氟醚);⑤异氟醚高浓度+LY294002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加入2%异氟醚+50μmol/L LY294002)。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Beclin1)、凋亡(Bax)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明显可见形成的自噬小体,增殖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细胞凋亡率、Bax、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高糖组相比,经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处理后,细胞增殖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增加,自噬小体减少,细胞凋亡率、Bax、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异氟醚高浓度组相比,异氟醚高浓度+LY294002组细胞增殖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降低,自噬小体增多,细胞凋亡率、Bax、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异氟醚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损伤,可能与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PI3K/Akt/mTOR通路 高糖 细胞凋亡 自噬 心肌细胞损伤
下载PDF
舒芬太尼经鼻给药与静脉给药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明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5期65-6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经鼻给药与静脉给药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ug/kg,观察组经鼻滴入舒芬太尼0.1ug/kg...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经鼻给药与静脉给药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ug/kg,观察组经鼻滴入舒芬太尼0.1ug/kg,舒芬太尼均用0.9%氯化钠稀释至1ml。分别监测给药前(T0),给药后2、3、4min(T1~T3)及清醒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普鲁泊福用量、术中警觉,镇静评分、体动反应、检查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检查时间、清醒时间、普鲁泊福诱导量和总量、警觉/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体动反应均为I级,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与T0时比较,两组T1~T4时MAP均降低(P〈0.01或〈0.05),对照组T1、T2 SpO2降低(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时SpO2升高(0.993±0.016比0.954±0.024,P〈0.01)。结论纤维结肠镜检查患者舒芬太尼0.1ug/kg经鼻给药较静脉给药对呼吸功能的抑制轻,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投药 鼻内 胃肠道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沙滩椅体位下胸腔镜治疗手汗症术中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患者脑氧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志洪 许明山 周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沙滩椅体位下行胸腔镜治疗手汗症患者术中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患者脑氧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沙滩椅体位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8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在沙滩椅体位下行胸腔镜治疗手汗症患者术中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患者脑氧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沙滩椅体位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8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观察组),每组各42例。取沙滩椅体位后,对照组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 35~45 mm Hg,观察组调整通气频率使Pa CO2维持45~55 mm Hg。分别在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沙滩椅体位后5、10、15、20 min时(T2-5)采取桡动脉血及颈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动脉-颈静脉血氧差、脑氧摄取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T2-5时颈静脉球部的血氧含量[T2:(72. 6±6. 2)%vs (62. 3±6. 1)%,T3:(73. 4±7. 0)%vs (63. 0±5. 7)%,T4:(74. 1±6. 2)%vs (63. 3±7. 1)%,T5:(73. 5±5. 2)%vs (63. 4±6. 2)%]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动脉-颈静脉血氧差[T2:(41. 2±7. 7) ml/L vs (54. 1±7. 6) ml/L,T3:(40. 3±6. 9) ml/L vs (53. 1±7. 2) ml/L,T4:(40. 6±7. 3) ml/L vs (54. 2±7. 9) ml/L,T5:(41. 1±7. 5) ml/L vs (54. 0±6. 7) ml/L]、脑氧摄取率[T2:(27. 4±6. 7)%vs (37. 1±6. 7)%,T3:(27. 1±6. 1)%vs (36. 9±7. 1)%,T4:(26. 4±7. 0)%vs (37. 1±5. 8)%,T5:(27. 3±6. 1)%vs (37. 2±7. 2)%]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沙滩椅体位下行胸腔镜手术中给予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胸腔镜检查 麻醉 全身 高碳酸血 气腹 人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