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与CHADS2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何扬利 曾敏 +6 位作者 吴智勇 郑茵 蒙绪卿 符秀虹 陈积雄 王萍 刘肖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意义及与CHADS2的关系。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88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尿酸水平,并了解其在CHADS2评分中的变化。... 目的了解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尿酸、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意义及与CHADS2的关系。方法对入住该院的188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尿酸水平,并了解其在CHADS2评分中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BNP及尿酸水平较非急性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均P=0.000)。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BNP水平逐渐升高(P=0.036),但尿酸无类似趋势。结论 BNP、尿酸增高可能是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随着CHADS2分值升高,BNP水平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脑梗死 脑钠肽 尿酸
下载PDF
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扬利 曾敏 +6 位作者 吴智勇 郑茵 蒙绪卿 符秀虹 陈积雄 王萍 刘肖君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53-454,共2页
目的了解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56例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13例(23.2%),小面积脑梗死37例(66.1%),腔隙性脑梗死仅6例(10.... 目的了解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56例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13例(23.2%),小面积脑梗死37例(66.1%),腔隙性脑梗死仅6例(10.7%)。38例(67.9%)合并有高血压病,28例(50.0%)合并有冠心病,20例(35.7%)合并有糖尿病,10例(17.9%)合并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1例(1.8%)以头晕起病;46例(82.1%)以肢体偏瘫起病,其中伴有言语障碍或吞咽呛咳40例,9例(16.1%)以突发意识障碍起病。有26例(46.4%)合并了肺部感染;预后方面,仅1例(1.8%)患者完全恢复,8例(14.3%)出现梗塞后出血转化,7例(12.5%)因病情危重自动放弃出院。40例(71.4%)患者的肢体及言语障碍无明显恢复。结论高龄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症多,肺炎并发症比率高,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房颤 脑梗死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萍 郑茵 +4 位作者 曾敏 蒙绪卿 符秀虹 何扬利 陈积雄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年AMI患者60例为青年组,老年AMI患者60例为老年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程度...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青年AMI患者60例为青年组,老年AMI患者60例为老年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程度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男性(75.0%比100.0%)、吸烟(43.33%比76.67%)、冠心病家族史(18.33%比46.67%)及肥胖比例(30.00%比53.33%)显著升高,高血压(63.33%比33.33%)和2型糖尿病比例(50.00%比13.33%)显著降低(P<0.05或<0.01);明确诱因(30.0%比60.0%)、典型胸痛(58.33%比86.67%)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43.33%比76.67%)显著升高;陈旧性心肌梗死史(13.33%比0)、不典型胸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比例显著降低(P均<0.01);单支病变(18.33%比63.33%)、中度狭窄比例(16.67%比40.00%)显著升高,多支病变(61.67%比20.00%)、重度狭窄比例(45.00%比20.00%)显著降低(P均<0.01)。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8.33%比13.33%)显著降低,P=0.001。结论:与老年患者比较,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及心电图表现均较典型,血管病变范围局限,并发症少,早期干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老年人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CHADS2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扬利 曾敏 +6 位作者 吴智勇 郑茵 蒙绪卿 符秀虹 陈积雄 王萍 刘肖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CHADS2评分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的20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按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水平并进行CHADS... 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CHADS2评分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的208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按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及非急性脑梗死组,测定BNP水平并进行CHADS2评分调查,分析两组BNP水平差异及BNP与CHADS2的关系。结果 (1)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脑梗死组BNP水平[(2 866.9±4 130.3)ng/L]较非急性脑梗死组[(1 494.8±2 801.8)ng/L]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BNP逐渐升高,行相关分析,并在校正年龄后,BNP水平与CHADS2仍呈正相关(r=0.212,P<0.01)。结论 BNP水平与CHADS2评分具有相关性,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梗死 利钠肽 CHADS2
下载PDF
肌钙蛋白I水平检测对急诊房颤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古升 卢冰 +2 位作者 陈韩 王俏梅 陈海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2期6325-6327,6370,共4页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急诊入院时检测肌钙蛋白I(Tn I)水平的临床作用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3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资料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患者分为三组:1组患者Tn I轻度升高;2组患者Tn I正常;3组患者未检测Tn I,分...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急诊入院时检测肌钙蛋白I(Tn I)水平的临床作用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3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资料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患者分为三组:1组患者Tn I轻度升高;2组患者Tn I正常;3组患者未检测Tn I,分别就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以及就诊时的症状展开数据比较,并且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Tn I升高的预测因子。设置主要终点为1年内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及心肌梗死(MI),患者从入院时起随访1年,记录期间的MI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173例患者(33%)Tn I轻度升高(均值0.56 ng/m L),225例患者(43%)Tn I正常,125例患者(24%)未检测Tn I。住院期间1组患者(50%)的心功能检查异常明显高于组2和组3(28%和29%,P≤0.001),1组患者(22%)主要终点发生率明显高于2组(10%)和3组患者(15%)(P=0.00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钙蛋白I轻度升高与冠脉疾病(CAD)发生率增加及MI发生率增加有关,但对于总体死亡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肌钙蛋白I 心肌梗死 冠脉疾病
原文传递
不同内科科室对住院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方案选择的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扬利 曾敏 +6 位作者 吴智勇 郑茵 蒙绪卿 符秀虹 陈积雄 王萍 刘肖君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内科科室对住院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方案选择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990例不同内科科室住院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CHADS2评分及所选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的比例。结果990例患者多分布在心内科、老年病... 目的了解不同内科科室对住院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栓方案选择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990例不同内科科室住院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CHADS2评分及所选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的比例。结果990例患者多分布在心内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神经内科,分别为357例(36.1%)、131例(13.2%)、162例(16.4%)、138例(13.9%),而分布在急诊留观病房、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和肾内科的患者相对较少,分别为70例(7.0%)、56例(5.7%)、38例(3.8%)、20例(2.0%)、18例(1.8%)。CHADS2评分≥2分的573例患者中,单联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患者比例58.1%(333/573)、双联应用抗血小板聚集24.1%(138/573)、抗凝药物(华法林j新型口服抗凝剂)比例仅14.0%(80/573)。在CHADS2评分≥2患者中使用抗凝(华法林)的比例心内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相对较高,分别是20.1%(43/214)、17.2%(10/58)、13.1%(11/84)。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比例较低,心内科、老年病科、干部病房相对于其他内科科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原文传递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后趋化因子CXCL16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曾敏 李伟 +4 位作者 符秀虹 蒙绪卿 陈积雄 王萍 熊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κB(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后趋化因子CXCL16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5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κB(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后趋化因子CXCL16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5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min后换正常培养液再培养4h)、缺血再灌注+0.1mmol/L PDTC组、缺血再灌注+0.25mmol/L PDTC组和缺血再灌注+0.5mmol/L PDTC组。后3组均于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前1h在培养液中添加相应浓度PDTC。观察各组NF-κB p65及CXCL16mRNA表达水平,通过ELISA检测CXCL16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存活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刺激CXCL1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0.1mmol/L、0.25mmol/L和0.5mmol/L PDTC均显著降低NF-κB mRNA和CXCL16mRNA(均P<0.05)。0.5mmol/L PDTC显著降低上清培养液CXCL16蛋白表达水平(P<0.05)。0.1mmol/L、0.25mmol/L和0.5mmol/L PDTC均促进细胞存活(均P<0.05)。结论:PDTC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CXCL16表达,有利于细胞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 CXCL16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
原文传递
儿童1型糖尿病外周血中微小RNA-155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晓燕 陈积雄 +1 位作者 郑丕媚 罗海伶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7-601,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T1DM患者外周血微小RNA 155(miR-155)、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65例儿童T1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1DM组),同期选取儿童体检正常者64名为正常对照(NC)组... 目的分析儿童T1DM患者外周血微小RNA 155(miR-155)、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65例儿童T1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1DM组),同期选取儿童体检正常者64名为正常对照(NC)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55及单核细胞中miR-155、Tim-3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155、单核细胞miR-155、Tim-3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单核细胞miR-155对儿童T1DM的预测作用。结果与NC组相比,T1DM组HbA1c、FPG、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IL-4、IL-5水平和Tim-3表达水平均升高(P<0. 05),血清、单核细胞miR-155表达水平降低(P<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单核细胞miR-155与FPG、HbA1c、IFN-γ呈负相关(r=-0. 476、-0. 515、-0. 559、-0. 755、-0. 684、-0. 632,P<0. 05);Tim-3与FPG、HbA1c、IL-2、IFN-γ呈正相关(r=0. 724、0. 657、0. 545、0. 611,P<0. 05);血清miR-155与单核细胞miR-155表达呈正相关(r=0. 592,P<0. 05);单核细胞miR-155与Tim-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 613,P<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55曲线下面积为0. 797(敏感度为87. 5%,特异度为79. 5%),单核细胞预测T1DM曲线下面积为0. 876(敏感度为87. 5,特异度为86. 2%)。结论儿童T1DM患者外周血血清及单核细胞中miR-155低表达、Tim-3高表达,二者呈负相关,miR-155可能通过调控Tim-3表达参与儿童T1DM的发生发展,其血清miR-155可能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儿童T1DM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糖尿病 1型 MIR-155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