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院内发生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邱勋定 廖天安 +1 位作者 邓伟 甘成文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2707-271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院内出现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者的病因分类及院内发生并发症的构成比进行收集统计,并对发生院...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院内出现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者的病因分类及院内发生并发症的构成比进行收集统计,并对发生院内不良结局(住院时间延长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中有4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9.3%,122例患者以牙源性感染为主(70.5%),其发生院内并发症的构成比为87.5%(42/48),单因素分析中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与合并系统性疾病、症状发作到入院时间、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浓度、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关(P<0.05),而并发症与年龄、合并系统性疾病、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浓度、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水平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80)、合并系统性疾病(OR=1.814)、累及间隙数量(OR=2.024)、入院时血糖浓度(OR=1.137)、入院时白细胞计数(OR=1.532)是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出现院内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间隙数量、入院时血糖浓度、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与治疗转归密切相关,临床应当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加强干预治疗措施,积极扭转不良转归趋势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 预后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海南汉族PLAG1基因rs6474051多态性与腮腺良性肿瘤的关联性
2
作者 黄香 邱勋定 +1 位作者 孙明磊 何升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0-1361,1365,共3页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PLAG1基因rs6474051多态性与腮腺良性肿瘤的关联性。方法以65例海南汉族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69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对所有入选者行PLAG1基因rs6474051多态性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CT、TT三种基因型的检出...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PLAG1基因rs6474051多态性与腮腺良性肿瘤的关联性。方法以65例海南汉族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69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对所有入选者行PLAG1基因rs6474051多态性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CT、TT三种基因型的检出例(率)在实验组中为33(50.8%)、25(38.5%)、7(10.7%),对照组中为44(63.8%)、24(34.8%)、1(1.4%),统计学分析P=0.05。等位基因C/T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0%/30%和80.6%/19.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PLAG1基因rs6474051多态性与海南人群腮腺良性肿瘤可能存在关联,等位基因T可能是其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多形性腺瘤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rs6474051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口腔癌术后疼痛应用效果的分析
3
作者 赵渭娟 周美红 何爱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677-2678,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口腔癌术后疼痛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48例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24)以及对照组(n=2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口腔癌术后疼痛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48例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24)以及对照组(n=2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实施优质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SAS评分、QOL评分、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强度NR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QOL评分以及疼痛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以及疼痛强度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癌术后实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其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口腔癌术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和血管内皮因子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旭斌 陈坤 +2 位作者 周昊 张铁柱 王敬雯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MTA1)和血管内皮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OS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TA1、VEGF在OSCC癌灶、癌周边缘及癌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MTA1)和血管内皮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OS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TA1、VEGF在OSCC癌灶、癌周边缘及癌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TA1、VEGF在癌周正常组织和OSCC癌灶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以及MTA1 mRNA和VEGF mRNA在OSCC癌灶、癌周边缘及癌周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高、中、低分化OSCC的MTA1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MTA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MTA1和VEGF以及MTA1 mRNA和VEGF mRNA在OSCC组织中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8、0.826,P<0.05或0.01)。结论 MTA1在OSCC中的表达与其病理学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MTA1和VEGF可能在OSCC侵袭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TA1 VEGF 实时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晚期鳞状细胞癌CAPO方案联合化疗的临床Ⅱ期研究
5
作者 周宗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1-223,共3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对口腔颌面部晚期、复发、转移的鳞状细胞癌联合化疗的治疗经验,我们选用顺氯铵铂(Cisplatin CDDP,C)、氨甲喋呤(Metho trexate MTX.A),平阳霉素(Pingyangmcin.PYM.P)和长春新碱(Vincr-
关键词 口腔 颌面部肿瘤 鳞状细胞癌 化疗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埋伏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井鑫 邓伟 +2 位作者 王鸿 符良斌 甘成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839-840,共2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并根据"i-Vi ew"软件分析最佳手术入路后均顺利拔除埋伏牙。结论:锥形束CT是检查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埋伏牙拔除的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埋伏牙 临床价值
下载PDF
TGF-β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作用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符良斌 廖天安 +3 位作者 王鸿 邓伟 周斌 王友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0-793,I0005,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舌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并探讨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舌鳞癌细胞SCC9和CAL27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TGF-β1(5和10μg·L-1)组,TGF-β1刺激...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舌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并探讨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舌鳞癌细胞SCC9和CAL27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TGF-β1(5和10μg·L-1)组,TGF-β1刺激24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中间质相关标记蛋白Vimentin和上皮相关标记蛋白E-cadher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舌鳞癌SCC9和CAL27细胞形态从多边形上皮样结构、成簇生长、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状态变为单个分散的长梭形细胞,细胞间连接消失,呈现间质细胞表型。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SCC9和CAL27细胞中Vimentin表达强度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SCC9和CAL27细胞中p-AKT表达强度降低。结论:TGF-β1可诱导舌鳞癌细胞发生EMT,并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舌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PI3K/AKT
下载PDF
开窗负压引流术在下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3 位作者 蒋封运 符良斌 胡广伟 邓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开窗术治疗方法相比较,探讨下颌骨囊肿治疗中保存颌骨功能及颌面外形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采用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病例32例,平均负压引流1...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开窗术治疗方法相比较,探讨下颌骨囊肿治疗中保存颌骨功能及颌面外形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采用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病例32例,平均负压引流18个月,通过摄X片及CT观察术后病灶变化,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角化囊肿14例,造釉细胞瘤12例,含牙囊肿6例,30例术后囊腔有明显缩小,2例无变化。结论: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能够消除病变引起骨膨隆破坏所致的颌面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减压 负压引流 颌骨囊性病变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2 位作者 蒋封运 邓伟 刘海英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包括鼻尖、鼻翼、鼻背、上下唇等,沿鼻唇沟行走方向设计皮瓣,最大缺损范围约3.0cm×4.0cm。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对术后... 目的探讨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包括鼻尖、鼻翼、鼻背、上下唇等,沿鼻唇沟行走方向设计皮瓣,最大缺损范围约3.0cm×4.0cm。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对术后外形、颜色、触痛觉、温度觉满意,供区瘢痕隐蔽无畸形且皮瓣颜色和受区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就近取材,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缺损 鼻唇沟皮瓣 修复
下载PDF
颌面部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的快速重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曲戎梅 焦培峰 +3 位作者 邓伟 黄文华 戴景兴 原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颌面部骨性结构与血管快速重建探讨其对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例志愿者和2名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头颅血管造影扫描,层厚0.6 mm,将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0.01和3D-Doctor4.0,对颌面部...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颌面部骨性结构与血管快速重建探讨其对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例志愿者和2名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头颅血管造影扫描,层厚0.6 mm,将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0.01和3D-Doctor4.0,对颌面部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进行快速重建三维模型。结果重建的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颌面部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的详尽立体解剖形态,所得重建图像逼真,可观察任意剖面并且多角度变换,显示其空间位置关系和定量测量分析。重建过程简单,无须专业三维重建人员进行操作,且结果可以导入CAD软件,进行快速成模。结论利用三维软件进行颌面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快速重建能为颌面部的手术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快速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血管 快速重建 三维模型
下载PDF
下颌智齿拔除11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勋定 廖天安 邓伟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7期2614-2615,共2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智齿拔除患者的年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规律,为临床下颌智齿的拔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颌面外科进行下颌智齿拔除的1 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智齿拔除原因、并发症发生等特... 目的了解海南省智齿拔除患者的年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规律,为临床下颌智齿的拔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颌面外科进行下颌智齿拔除的1 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智齿拔除原因、并发症发生等特点进行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年龄为17~58岁,阻生、正畸需要两个群体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其余患者的平均年龄均超过33岁。智齿拔除的原因主要有阻生(30.63%)、邻牙病变(28.70%)、龋坏(13.82%)、冠周炎(11.00%),有少数患者是由于正畸需要(7.13%)、无对牙(5.11%)、神经痛怀疑对象(1.14%),另有28例(2.46%)患者的拔牙原因不在上述范围内。有203例(17.87%)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拔牙后出血30例,占2.64%,拔牙后感染44例,占3.87%,拔牙后疼痛102例,占8.98%。其他并发症合计27例占2.38%。将各种拔牙原因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总体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龋坏引发的并发症高于整体水平(P=0.025),而正畸需要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整体水平(P=0.003)。结论海南省下颌智齿拔除患者年龄跨度大,智齿拔除原因复杂,要根据年龄特点及智齿拔除原因针对性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齿拔 阻生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颌骨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甘成文 廖天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20-220,共1页
颌骨囊肿为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解剖结构上的原因,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常会遗留较大创面或死腔,故术后渗血及水肿明显,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手术摘除囊肿后残腔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自2008~2010年对78例颌骨囊肿患者采用... 颌骨囊肿为口腔颌面部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解剖结构上的原因,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常会遗留较大创面或死腔,故术后渗血及水肿明显,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手术摘除囊肿后残腔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自2008~2010年对78例颌骨囊肿患者采用生物蛋白胶填塞残腔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摘除术 医用生物蛋白胶 应用 口腔颌面部 解剖结构 术后渗血 生长缓慢 肉芽组织
下载PDF
颌间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郑长泰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42-43,共2页
颌间牵引钉配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是一种新型简单的方法,与传统牙弓夹板牵引的治疗疗效相当,是一种快捷、安全、卫生且有效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不但术后病人主观舒适度好,易保持口腔卫生,而且并发症少,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 颌间牵引钉配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是一种新型简单的方法,与传统牙弓夹板牵引的治疗疗效相当,是一种快捷、安全、卫生且有效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不但术后病人主观舒适度好,易保持口腔卫生,而且并发症少,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 牵引钉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显示下牙槽神经几何的准确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伟 黄代营 +2 位作者 陈松龄 陈井鑫 廖天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4期3840-3844,共5页
背景:MRI弥补了X射线及CT难以显示神经的软组织方面的不足,可以清晰直接显示下牙槽神经。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显示下牙槽神经的几何准确性。方法:新鲜尸体头颅1个去除软组织附丽,MRI、CT扫描获得数据,分别测量下颌两侧第2前磨牙与第1磨... 背景:MRI弥补了X射线及CT难以显示神经的软组织方面的不足,可以清晰直接显示下牙槽神经。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显示下牙槽神经的几何准确性。方法:新鲜尸体头颅1个去除软组织附丽,MRI、CT扫描获得数据,分别测量下颌两侧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第1磨牙与第2磨牙、第2磨牙与第3磨牙之间3个部位下牙槽神经与骨皮质之间距离,利用电锯切开两侧同样位置下颌骨体部,游标卡尺测量神经与骨皮质之间距离,将MRI、CT、游标卡尺测量3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与结论:通过3种方法测量18个点骨皮质距离,下牙槽神经距离平均值分别为(4.894±1.692),(4.906±1.715),(4.861±1.718)mm,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MRI显示下牙槽神经具有良好的几何准确性,为进一步应用于种植等术前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磁共振成像 下牙槽神经 种植 测量 准确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韦伯氏切口结合离断颧弓入路切除颞下窝肿瘤1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鸿 黄志权 +2 位作者 符良斌 廖天安 陈井鑫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865-1866,1867,共3页
目的探讨韦伯氏切口联合离断颧弓复合体切除颞下窝肿瘤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1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韦伯氏切口联合离断颧弓复合体方式切除肿瘤... 目的探讨韦伯氏切口联合离断颧弓复合体切除颞下窝肿瘤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1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韦伯氏切口联合离断颧弓复合体方式切除肿瘤,并采取颊脂垫充填术区空腔,同时随访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神经鞘瘤4例,混合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转移性鳞癌1例;术后患者随访6个月,无肿瘤复发。恶性淋巴瘤和转移性鳞癌患者转肿瘤科行化疗。结论韦伯氏切口联合离断颧弓复合体切除颞下窝肿瘤具有创口暴露充分,可直视下操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肿瘤 韦伯氏切口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后遗症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放射治疗后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涛 廖天安 +2 位作者 王鸿 邓伟 于大海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观察其是否能改善放射治疗损伤区组织的生长情况。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大鼠右后肢,在照射结束后第1天,将VEGF165基因修饰的BMSC注射至照射区肌肉组织细胞,共注射2次,间...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观察其是否能改善放射治疗损伤区组织的生长情况。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大鼠右后肢,在照射结束后第1天,将VEGF165基因修饰的BMSC注射至照射区肌肉组织细胞,共注射2次,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行检测VEGF165mRNA、VEGF蛋白含量,并观察其血管神经的显微结构。结果注射VEGF165基因修饰的BMSC治疗后,照射区组织中的VEGF165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高,血管、神经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VEGF165基因修饰的BMSC能有效修复肌肉组织的放射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放射损伤
下载PDF
下颌后窝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井鑫 廖天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软骨黏液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骨来源的良性肿瘤,绝大部分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的长骨干骺端,很少发生于颌面部,发生于下颌后窝区者国内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关键词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下颌后窝 CMF
下载PDF
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鸿 李海凤 +2 位作者 黄子贤 李世豪 黄志权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与舌鳞状细胞癌(T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5例TSCC和42例癌旁非瘤上皮组织中MACC1的蛋白表达,分析MACC1与T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另外,跟踪随访65例TSC...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与舌鳞状细胞癌(T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5例TSCC和42例癌旁非瘤上皮组织中MACC1的蛋白表达,分析MACC1与T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另外,跟踪随访65例TSCC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MACC1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结果 MACC1在T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瘤上皮组织(P<0.05)。MACC1在T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03),另外,MACC1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比MACC1低表达患者短(P<0.05)。结论 MACC1的表达与TSCC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对TSC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 舌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颌面部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广伟 廖天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面颈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钙化上皮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患者以青少年居多,其中9~20岁占60%(9/15),男女之比为2:3,临床误诊率... 【目的】探讨面颈皮肤钙化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钙化上皮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患者以青少年居多,其中9~20岁占60%(9/15),男女之比为2:3,临床误诊率达60%(9/35);组织病理表现为影细胞及嗜碱性细胞片状排列为特征,经外科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结论】皮肤钙化上皮瘤好发于青少年,且女性占多数。钙化上皮瘤临床易发生误诊,手术切除可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肿瘤 皮肤肿瘤
下载PDF
颌面骨骨内静脉畸形九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王鸿 廖天安 +3 位作者 王涛 符良斌 胡广伟 邓伟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669-1671,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骨内静脉畸形(IVM)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9例颌面部骨IV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内静脉畸形(IVM)的临床症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其中... 目的探讨治疗骨内静脉畸形(IVM)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9例颌面部骨IV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内静脉畸形(IVM)的临床症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其中刮治术5例,骨切除术4例,分析两种不同术式的治疗结果。结果 9例颌面部IVM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平均随访36个月无复发,2例患者在行骨切除术后出现颌面部畸形。结论目前临床上对IVM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和CT特征进行,诊断较困难,IVM应与其他颌骨内病变鉴别;刮除术也是一种相比骨切除术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静脉畸形 骨内血管瘤 动静脉畸形 诊断 刮治术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