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莫碧瑶 肖璐 +3 位作者 詹宇威 杨洋 刘莉 林书典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2-800,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滑膜清理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4例RA患者及3例创伤性关节炎废弃滑膜组织,分离...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GAPLINC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滑膜清理术或膝关节置换术的4例RA患者及3例创伤性关节炎废弃滑膜组织,分离培养并鉴定FLS细胞。通过qPCR法检测RA组和创伤组滑膜细胞内Ln⁃cRNA GAPLINC表达水平。利用siRNA干扰技术靶向敲低GAPLINC表达,通过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通过qPCR法与WB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PCNA及周期抑制蛋白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通过qRCR验证发现,RA组LncRNA GAPLIN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创伤组(P<0.05);特异性siRNA对GAPLINC的干扰效率为(85.96±1.76)%(P<0.05)。敲低GAPLINC后,EdU细胞增殖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6.02±0.48)%、溶剂对照组(6.32±1.48)%和阴性对照组(6.12±1.51)%相比,GAPLINC干扰组S期细胞占(2.89±1.53)%,较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GAPLINC干扰组PI值,即S+G2/M期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14.92±5.3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9.68±8.48)%、溶剂对照组(28.97±6.82)%、阴性对照组(31.13±5.13)%(P<0.05)。敲低GAPLINC后,与增殖表型正相关的基因Cyclin D1和PCNA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而与增殖表型负相关的基因p21表达上调(P<0.05)。【结论】Ln⁃cRNA GAPLINC在RA-FLS细胞中高表达,敲低GAPLINC表达后,能显著降低RA-FLS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周期转化,提示LncRNA GAPLINC可能影响RA-FLS细胞增殖表型,导致滑膜异常增生,参与RA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增生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法的痛风患者疾病管理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2
作者 黄玮 陈建强 林书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2381-2386,共6页
目的分析近10年痛风疾病管理的相关研究热点。方法检索并筛选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关于痛风的文献,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合作网络、文献引用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及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近10年痛风疾病管理的相关研究热点。方法检索并筛选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关于痛风的文献,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合作网络、文献引用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检索文献共2250篇,发文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教授是Nicola Da,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最多的机构是University of Auckland。关键词热度最高的为管理、高尿酸血症。结论痛风患者的疾病管理仍较热门,研究热点集中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规范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疾病管理 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PLR、NLR、MLR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3
作者 王玲玲 詹宇威 杨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SLE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SLE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9例)和非感染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PLR、NLR、ML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T细胞、PLR、NLR、MLR对SLE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总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总B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CD4^(+)T细胞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PLR、NLR、MLR值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CD4^(+)T细胞、PLR、NLR、MLR是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四项联合诊断SLE患者感染的AUC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均P<0.05)。结论:SLE合并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PLR、NLR、MLR水平异常,CD4^(+)T细胞、PLR、NLR、MLR是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且四项联合对SLE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风湿免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婵媛 李慕聪 +14 位作者 段新旺 李洪斌 王艳红 李芹 罗卉 徐健 武丽君 王永福 赵铖 方勇飞 林书典 徐东 田新平 李梦涛 曾小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2-1113,共12页
目的分析常见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方法横断面调查。患者来自2011至2021年在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CRDC)平台登记注册的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强直性脊柱炎(AS)、... 目的分析常见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方法横断面调查。患者来自2011至2021年在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CRDC)平台登记注册的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等)、肝功能检查结果(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等)、抗风湿免疫药物和保肝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肝功能异常率。结果共纳入116308例患者,其中RA患者49659例,SLE患者17597例,SS患者9039例,AS患者11321例,痛风患者28692例。RA患者肝功能异常比例最低[11.02%(5470/49659)],其次是SS患者[17.97%(1624/9039)]和AS患者[18.22%(2063/11321)],而SLE患者[21.14%(3720/17597)]和痛风患者[28.73%(8242/28692)]最高。肝功能异常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且大多数为1级,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比例最低。服用保肝药物的患者中,肝功能正常比例痛风患者最低[7.45%(36/483)],余为21.7%~30.34%。RA、SLE、SS、AS、痛风患者中,男性肝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女性[RA:13.8%(1368/9906)比10.3%(4102/39753);SLE:33.6%(479/1424)比20.0%(3241/16173);SS:25.4%(111/437)比17.6%(1513/8602);AS:20.1%(1629/8119)比13.6%(434/3202);痛风:29.3%(8033/27394)比16.1%(209/1298)]。RA、SLE、AS患者中,各年龄段的肝功能异常率相似;SS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40岁者为14.9%(294/1979);40~59岁者为18.1%(858/4741);≥60岁者为20.4%(472/2319)];痛风患者肝功能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40岁者为34.9%(4294/12320);40~59岁者为25.5%(2905/11398);≥60岁者为21.0%(1042/4971)]。结论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但保肝药物的使用率低。风湿免疫病的诊疗过程中需提高对肝功能监测的重视,可考虑适时应用保肝药物,优化保肝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关节炎 类风湿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燥综合征 脊柱炎 强直性 痛风 肝功能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及软骨损伤分级:MRI与关节镜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国 李建军 +1 位作者 陈峰 詹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研究髌内侧滑膜皱襞及软骨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对30例MRI检查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阳性者分四型,软骨损伤分五级,分析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A型(n=3)呈线条状,紧... 目的:研究髌内侧滑膜皱襞及软骨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对30例MRI检查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阳性者分四型,软骨损伤分五级,分析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A型(n=3)呈线条状,紧贴股骨内侧髁;B型(n=13)呈棚架状,未覆盖股骨内髁前内侧;C型(n=8)呈棚架状,部分或全部覆盖股骨内髁前内侧;D型(n=2)表现与C型相似,但皱襞内有裂隙样异常信号。软骨损伤MRI分级为0级(n=10)、Ⅰ级(n=2)、Ⅱ级(n=7)、Ⅲ级(n=7)、Ⅳ级(n=4)。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作为滑膜皱襞术前评估的可靠手段,且对形态学异常的软骨损伤定量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内侧滑膜皱襞 软骨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中附着点相关炎症的MRI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国 李建军 +1 位作者 詹峰 陈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83-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确诊为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13例患者的MRI图像行回顾性分析,将MRI表现分为肌腱或韧带附着点炎、骨髓水肿、滑膜炎、滑囊炎、腱鞘炎五种。结果:膝关节MRI表现:附着点炎8膝,主... 目的:探讨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确诊为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13例患者的MRI图像行回顾性分析,将MRI表现分为肌腱或韧带附着点炎、骨髓水肿、滑膜炎、滑囊炎、腱鞘炎五种。结果:膝关节MRI表现:附着点炎8膝,主要位于髌韧带髌骨附着点、髌韧带胫骨附着点、股四头肌肌腱髌骨端附着点;骨髓水肿8膝;滑膜炎5膝;滑囊炎3膝;腱鞘炎4膝。踝关节MRI表现:附着点炎3踝,位于足底筋膜跟骨附着点、跟腱跟骨附着点;骨髓水肿1踝;腱鞘炎4踝。结论 :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下肢关节,结合HLA-B27检查,MRI的附着点相关炎症可对其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外周关节 附着点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国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选择:基于CSTAR队列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白炜 段新旺 +16 位作者 李芹 徐健 詹锋 赵铖 姜振宇 李志军 武丽君 刘升云 杨敏 魏蔚 李鸿斌 赵久良 王迁 冷晓梅 田新平 李梦涛 曾小峰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目的分析总结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初始治疗选择,提高对中国LN患者的认识。方法基于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研究协作组(Chinese SL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group,CSTAR)建立的... 目的分析总结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初始治疗选择,提高对中国LN患者的认识。方法基于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研究协作组(Chinese SL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group,CSTAR)建立的SLE起始队列,分析2009年2月至2021年3月登记注册的确诊时间在3个月内的8713例SLE患者及其中LN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选择。结果在初始诊断的SLE患者中,LN发生率为33.3%(2900/8713)。LN患者肾脏病理活检以Ⅳ型LN最多见(35.1%)。LN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12.0%vs.7.7%,P<0.001),SLEDAI评分更高(11.7±8.5 vs.6.6±6.2,P<0.001),SLICC/ACR脏器损伤评分≥1分的比例更高(34.0%vs.16.6%,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23.2%vs.16.6%,P<0.001)、浆膜炎(19.2%vs.8.4%,P<0.001)、神经精神狼疮(7.6%vs.5.5%,P=0.001)、肌炎(3.3%vs.2.1%,P=0.006)、低补体血症(66.0%vs.53.1%,P<0.001)、抗dsDNA阳性(54.4%vs.42.4%,P<0.001)与LN相关,而LN患者关节炎发生比例降低(26.8%vs.30.4%,P<0.001)。与非LN组相比,LN组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糖皮质激素(90.7%vs.84.1%,P<0.001)及激素冲击治疗(9.1%vs.3.4%,P<0.001)、环磷酰胺(27.0%vs.11.7%,P<0.001)、霉酚酸酯(21.6%vs.10.1%,P<0.001)、他克莫司(4.8%vs.2.3%,P<0.001)应用比例显著增高,而羟氯喹(67.4%vs.73.1%,P<0.001)、环孢素(4.3%vs.5.9%,P=0.002)应用比例显著降低。结论SLE中LN组较非LN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病情活动度高,脏器损伤重。LN与浆膜炎、血小板减少等提示SLE病情活动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相关,初始治疗更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SLE疾病活动指数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詹宇威 凌光辉 《新医学》 2019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SLE-D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弥漫性肺泡出血""肺出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或"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p... 目的探讨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SLE-D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弥漫性肺泡出血""肺出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或"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pulmonary hemorrhag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为检索词,对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SLE-DA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3、19、25岁,住院期间均有间断性干咳、发热、呼吸困难、肾损伤、血红蛋白下降、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低氧血症、低补体血症,其中2例有咯血、血小板下降、CRP升高、ESR升高、抗心磷脂抗体阳性,SLE病情活动指数分别为18、15、18分,在入院初期的影像学均表现为新发的弥漫性、大片状高密度浸润影,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及Ig冲击治疗后肺部阴影均明显吸收,随访2~3年均未见复发。文献检索到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SLE-DAH患者共115例,其临床表现常见咯血(44%)、血小板减少(47%)、抗双链DNA抗体阳性(69%)、低补体血症(76%)、肾损伤(61%),治疗上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43%)、Ig冲击(29%)、环磷酰胺(59%),病死率为67%(77/115)。结论 DAH是SLE少见而危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同时存在多器官损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出血 危重症医学
下载PDF
骨关节炎诊疗规范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彦萍 林志国 +4 位作者 林书典 夏丽萍 张志毅 赵岩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36-1143,共8页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膝关节、手关节、髋关节是OA最常累及的关节。据估计,全球有3.02亿人罹患OA,但OA在全球范围内被严重忽视,对OA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严重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是老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膝关节、手关节、髋关节是OA最常累及的关节。据估计,全球有3.02亿人罹患OA,但OA在全球范围内被严重忽视,对OA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严重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共识、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OA的诊断、治疗,以减少误诊和误治,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成人多发性肌炎和(或)皮肌炎多器官损害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千子 王国春 +20 位作者 刘湘源 张江林 穆荣 左晓霞 李小峰 武丽君 巩路 李洪斌 王晓非 赵东宝 林进 胡绍先 赵铖 詹锋 周彬 王轶 柴克霞 宫怡 罗莉 戴冽 王永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多发性肌炎(PM)和(或)皮肌炎(DM)主要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和特点,并确定与其相关的特异性因素。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回顾性收集2007至2012年在全国22个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87例成人PM... 目的分析成人多发性肌炎(PM)和(或)皮肌炎(DM)主要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和特点,并确定与其相关的特异性因素。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回顾性收集2007至2012年在全国22个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87例成人PM和(或)DM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387例患者,其中PM460例(33.2%)和DM927例(66.8%),女:男=2.4:1。发病年龄(47±14)岁。其中1031例(74.3%)出现器官损害。肺部损害(44.6%)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关节炎(32.3%)、消化道损害(21.9%)及心脏损害(20.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损害与年龄/〉40岁(P〈0.01)正相关,与肌痛(P〈0.05)负相关。关节炎与发热(P〈0.05)、体重下降(P〈0.05)及雷诺现象(P〈0.01)正相关,与肌无力(P〈0.05)负相关。消化道损害与体重下降(P〈0.05)、雷诺现象(P〈0.01)和肌无力(P〈0.05)正相关。心脏损害与体重下降(P〈0.05)及四肢肿胀(P〈0.05)正相关。结论成人PM和(或)DM器官损害发生率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尽早发现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关节炎 多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 被引量:102
11
作者 黄叶飞 杨克虎 +14 位作者 陈澍洪 谢雅 黄慈波 青玉凤 何东仪 武丽君 詹锋 王小琴 周宇麒 孔庆聪 王昆 Schlesinger Naomi 徐大同 马小建 古洁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9-527,共9页
高尿酸血症/痛风是我国日趋递增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临床上,该病诊断的规范性及临床治疗达标率均有待提高,其中还欠缺针对患者对该病专家临床指南的理解、疾病知识普及和配合医生执行规范诊疗的重要性的教育。为此,从... 高尿酸血症/痛风是我国日趋递增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临床上,该病诊断的规范性及临床治疗达标率均有待提高,其中还欠缺针对患者对该病专家临床指南的理解、疾病知识普及和配合医生执行规范诊疗的重要性的教育。为此,从患者最关切的问题出发,成立多学科专家和患者共同参与的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相关原则,按照国际规范流程,提出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的意见17条,旨在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提高该病健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患者 指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