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151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升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9-79,共1页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所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64例,1例出现右膈下脓肿,经穿刺引流后治愈,所有病人术后抗溃疡治疗2—3个月,复查胃镜治愈率...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所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64例,1例出现右膈下脓肿,经穿刺引流后治愈,所有病人术后抗溃疡治疗2—3个月,复查胃镜治愈率达89.5%。手术治疗87例,其中行胃穿孔修补术5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33例,行穿孔修补术者术后均正规内科治疗3个月,复查胃镜治愈率达90%。结论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多能自行闭合,对适合病例选择保守治疗,安全有效,术后结合内科抗溃疡治疗,可达到溃疡愈合目的。手术治疗近来多选择穿孔修补术,术后内科抗溃疡治疗可达到溃疡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 手术治疗 十二指胃溃疡并穿孔
下载PDF
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睿 史南 +2 位作者 李军华 吴进盛 沈仕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508-3509,3512,共3页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提出积极解决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相...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提出积极解决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中,1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73%;共检出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2株占52.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切口分类、手术过程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引流管的留置是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医疗工作者应关注患者及手术操作两方面影响,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患者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盐酸沙格雷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后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睿 史南 曾瀚庆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后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成功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后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成功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血管通畅率以及截肢、静息痛和间歇性跛行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间歇性跛行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其他时段的截肢、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ABI指数较术前均有较大改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各时段的ABI指数和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间歇性跛行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盐酸沙格雷酯 腔内治疗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沈仕兴 欧善际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9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单纯CO2激光治疗组)41例,连续治疗4...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单纯CO2激光治疗组)41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复发7例,治愈率为84.4%,复发率为15.6%。对照组治愈28例,复发13例,治愈率为68.3%,复发率为31.7%。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7.152,P=0.031)。结论: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男性尖锐湿疣可提高短期治愈率、降低近期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激光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尖锐湿疣 男性 疗效
下载PDF
改良二孔法腹腔镜手术在肾囊肿开窗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传兴 史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二孔法腹腔镜手术在肾囊肿开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应用改良二孔法腹腔镜手术行。肾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腋中线髂嵴上2横指偏腹侧小切口。长1.5~2.0cm(A孔),手指内推腹膜,在手指引导下取腋... 目的探讨改良二孔法腹腔镜手术在肾囊肿开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应用改良二孔法腹腔镜手术行。肾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腋中线髂嵴上2横指偏腹侧小切口。长1.5~2.0cm(A孔),手指内推腹膜,在手指引导下取腋后线第12肋缘下(B孔)置0.5cm套管。0.5cm套管和i.0cm套管分别从8号手套食指和中指穿过,和手套一起进入A孔,将手套的手腕部分反盖在A孔周围,手术皮肤贴膜将手套的手腕部分紧贴在患者腰部皮肤。常规游离肾囊肿表面。行囊肿开窗术,从B孔取出标本,A孔放置引流管。结果l例多发性囊肿术中改为三孔,余均通过改良二孔法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38(26±2)min;术后住院时间3~6(3.5±0.3)d。随访时间3~26个月,术后6例出现皮下气肿,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普通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改良二孔法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样开展其他后腹腔手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开窗术 改良二孔法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顺行性球囊扩张治疗复发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狭窄20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传兴 史南 黄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顺行性球囊扩张治疗复发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有肾及输尿管上段开放性手术史、术后复发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取石,...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顺行性球囊扩张治疗复发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有肾及输尿管上段开放性手术史、术后复发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取石,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术后结石清除率、肾积水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静脉尿路造影(IVU)及CT尿路成像(CTU)检查情况。结果20例均成功建立通道,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第3天肾出血1例,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成功;双J管位置不佳1例,予输尿管镜下调整。结石完全清除17例,2例肾下盏残留结石〈5mm未予处理,1例残留肾结石合并感染,反复治疗无效行脓肾切除术。术后随访6—39(12.5±1.9)个月,肾积水由术前的2.5~7.5(3.9±1.2)cm降为术后的2.1—4.0(2.2±0.9)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IVU或CTU检查肾显影改善。结论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联合顺行性球囊扩张是治疗复发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输尿管疾病 球囊扩张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