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清醒患者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睡眠指数及消极情感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符春花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1期3355-33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清醒患者引入前瞻性护理对睡眠指数及消极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ICU清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前瞻性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感染情况以...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清醒患者引入前瞻性护理对睡眠指数及消极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ICU清醒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前瞻性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anxiety score,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depression score,SDS)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ICU清醒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消极情感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睡眠指数 消极情感 护理
下载PDF
AMI患者使用经冠状动脉自体BM-MNC移植的长期效果随访观察
2
作者 陈军 谭德敏 陈绵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6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采用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52例首次ST段抬高性AMI患者,在成功完成PCI术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采用经冠状动脉注入BM-MNC...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采用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52例首次ST段抬高性AMI患者,在成功完成PCI术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采用经冠状动脉注入BM-MNCs治疗,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随访观察结果差异。结果 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肌缺血面积、心排指数(CI)、每博量指数(S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E/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4个月研究组的LVEF%、LVEDV、心肌缺血面积、CI、SI、E/A测定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6个月、24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VEF%、LVEDV、心肌缺血面积、CI、SI、E/A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好转(P〈0.05)。研究组随访时间为1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1.3±2.6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9±3.0个月,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54%(3/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2%(9/26)(P〈0.05)。在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有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3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对于保护AMI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冠状动脉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下载PDF
ICU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3
作者 符春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6,共2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大量抗生素应用和多种侵袭性操作,与普通住院患者相比,医院感染概率高5—10倍,病死率更高,
关键词 ICU感染 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 免疫功能低下 普通住院患者 危重患者 侵袭性操作 病情危重
原文传递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军 谭德敏 +1 位作者 陈绵军 王智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818-820,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逐步升高。该病发病急,如果心脏代偿功能得不到及时建立,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手段较难取得好的效果[1]。研究显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逐步升高。该病发病急,如果心脏代偿功能得不到及时建立,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手段较难取得好的效果[1]。研究显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预后有较好的效果[2],本文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临床体会
5
作者 陈绵军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6期178-178,共1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然实验组病人为入院12小时内行机械通...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然实验组病人为入院12小时内行机械通气,对照组则为呼吸衰竭后机械通气。比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临床相应指标(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氧分压)、临床预后效果扣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现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