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两系杂交稻制种适宜区域与时段选择
1
作者 杜关 车秀芬 +3 位作者 张吉贞 李伟光 邹海平 吕润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掌握两系杂交稻在海南制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是科学合理安排两系杂交稻制种生长期的重要依据。针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3个关键阶段(育性敏感安全期、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和灌浆安全期)的气象灾害概率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实例验... 掌握两系杂交稻在海南制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是科学合理安排两系杂交稻制种生长期的重要依据。针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3个关键阶段(育性敏感安全期、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和灌浆安全期)的气象灾害概率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实例验证得出各地区制种的安全时段,以及需重点考虑的气象灾害。海南两系杂交水稻育性敏感安全期可安排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三亚、陵水地区从3月上旬开始;乐东、东方、昌江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临高在4月中旬至下旬左右,不同界限温度变化略有先后。各地花期的阴雨天气较为随机且概率较小;临高、昌江地区制种重点关注灌浆安全期干热风等危害,提早播种。目前海南水稻制种区域和时段合理,可根据不育系材料不育起点温度阈值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短,适当调整播种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制种 风险 气象灾害 海南
下载PDF
海南省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红林 王效宁 +2 位作者 孟卫东 林尤珍 陈健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9-20,共2页
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甘薯的品种、栽培季节选择、育苗、大田栽培、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和储藏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指导海南甘薯的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 无公害 甘薯 生产技术规程
下载PDF
海南省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红林 齐兰 +1 位作者 陈健晓 白翠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4-25,共2页
在总结多年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生姜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生姜的姜种选择与处理、大田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姜种选择和处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 在总结多年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生姜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生姜的姜种选择与处理、大田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姜种选择和处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指导海南生姜的无公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 生姜 生产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热作区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韩义胜 符策强 +1 位作者 唐清杰 徐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103,共2页
对海南地区主栽水稻品种海秀占9号施氮量和氮素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秀占9号的分蘖力、有效穗、叶茎干物重、氮肥吸收利用率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结实率以及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施氮量 热作区水稻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超级稻Y两优2号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春花 孟卫东 +4 位作者 王效宁 陈健晓 林朝上 符研 吴朝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11,共4页
对超级稻Y两优2号进行栽培密度研究,结果显示:Y两优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0万~22.0万蔸/hm2。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品种的施肥模型、氮磷钾养分施用的增产效果和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在施用N、P2O5、K2O为275.0、13... 对超级稻Y两优2号进行栽培密度研究,结果显示:Y两优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0万~22.0万蔸/hm2。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品种的施肥模型、氮磷钾养分施用的增产效果和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在施用N、P2O5、K2O为275.0、135.0、280.0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10 370.0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0∶0.50∶1.02,氮磷钾肥增产率为63.3%,施肥净收益为6 442.0元/hm2。施肥不足时,产量和施肥收益的增长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影响较小;过量施肥时,产量的衰减以氮肥最快、钾肥次之、磷肥最小,施肥收益的衰减以磷肥最快、氮肥次之、钾肥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密度 氮磷钾 施肥 净效益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分离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靖 朱家红 +2 位作者 韩义胜 严小微 王效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1-134,共4页
根据已报道的栽培稻Wax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进行克隆和鉴定。获得Waxy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3 330 bp,cDNA序列1 860 bp,该基因编码区存在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码609个氨基酸残基。海南... 根据已报道的栽培稻Wax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进行克隆和鉴定。获得Waxy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3 330 bp,cDNA序列1 860 bp,该基因编码区存在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码609个氨基酸残基。海南普通野生稻与其他水稻Waxy基因序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主要体现在内含子上,推测其可能影响Waxy基因的转录水平。Waxy基因聚类分析表明,栽培稻与海南普通野生稻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WAXY基因 基因分离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利用药用野生稻培育耐光氧化和耐荫水稻新种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韩义胜 严小微 +1 位作者 唐清杰 邢福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5,共4页
将药用野生稻总DNA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恢复系R225,创制耐荫、耐光氧化的水稻新种质.结果表明,在T0和T1代幼苗期进行全天侯遮光处理15 d后,有90%~75%的秧苗黄化甚至枯萎;在T2和T3代孕穗期和灌浆结实期,通过测定耐光氧化指数,最终筛选... 将药用野生稻总DNA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恢复系R225,创制耐荫、耐光氧化的水稻新种质.结果表明,在T0和T1代幼苗期进行全天侯遮光处理15 d后,有90%~75%的秧苗黄化甚至枯萎;在T2和T3代孕穗期和灌浆结实期,通过测定耐光氧化指数,最终筛选到耐荫、耐光氧化的3个导入系;经SSR标记检测,RM219和RM5490在导入系中扩增出了与受体R225不同的3种带型,表明药用野生稻DNA被成功导入受体R225中,并据此推测,标记RM219和RM5490很可能与耐荫或耐光氧化QTL位点紧密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耐光氧化 耐荫 育种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靖 韩义胜 +1 位作者 严小微 王效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46,177,共4页
根据植物STK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海南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T/A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共获得5条具有连续ORF的STK抗病基因类似物(RGAs)序列,核苷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为37.82%99.25%,相应氨基酸序... 根据植物STK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海南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T/A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共获得5条具有连续ORF的STK抗病基因类似物(RGAs)序列,核苷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为37.82%99.25%,相应氨基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为31.28%98.86%。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它们都具有STK保守结构域,与已克隆的STK类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为进一步克隆海南普通野生稻中的STK类抗病基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抗病基因类似物 基因分离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积极发展青饲玉米,促进海南草食畜牧业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春花 孟卫东 张吉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简要介绍了青饲玉米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上的发展概况和作用。通过对海南草食畜牧业发展概况的调查分析和青饲玉米引种试验分析,探讨了海南发展青饲玉米的意义和发展青饲玉米的可能性,提出了海南发展青饲玉米的方略。
关键词 青饲玉米 草食畜牧业 引种 海南
下载PDF
热带经济作物瓜尔豆新品种汇锦1号的选育
10
作者 胡春花 孟卫东 +1 位作者 张吉贞 王效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4,共3页
简要介绍了瓜尔豆的用途。详细介绍了海南省首次选育的热带经济作物瓜尔豆新品种汇锦1号的选育过程、品种植物学特征特性、品质检测结果、抗性表现、产量表现、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等。探讨了海南大力发展热带新经济作物瓜尔豆的优势及发... 简要介绍了瓜尔豆的用途。详细介绍了海南省首次选育的热带经济作物瓜尔豆新品种汇锦1号的选育过程、品种植物学特征特性、品质检测结果、抗性表现、产量表现、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等。探讨了海南大力发展热带新经济作物瓜尔豆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豆 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优质常规稻黄华占在海南的引种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尤珍 王惠艰 +1 位作者 符研 陈健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6,共3页
针对海南省水稻主栽品种出现抗性减弱,丰产、稳产性减退的状况,于2010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在当年晚造及2011、2012年连续在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进行早、晚造试种。结果表明:黄华占在海南种植表现株... 针对海南省水稻主栽品种出现抗性减弱,丰产、稳产性减退的状况,于2010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在当年晚造及2011、2012年连续在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进行早、晚造试种。结果表明:黄华占在海南种植表现株型集散度适中,后期熟色好,不易落粒,抗病虫性、抗倒性较强,生育期适中,具有高产稳产特性,可在海南进行大面积推广。黄华占是多穗型品种,宜采用小蔸稀植方式移栽;其早造对稻瘟病防治,以及晚造对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可或缺;其耐肥性较强,可适当提高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华占 引种试验 产量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的引进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尤珍 孟卫东 +3 位作者 云勇 王效宁 邢福能 林朝上 《中国稻米》 2007年第4期31-32,共2页
P88S是湖南杂优中心通过双向系统选育出来的光温敏核不系,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引进,并进行周年分期播种试验及其先锋组合的试种、示范等。结果表明,P88S具有育性稳定,自交、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生长势旺盛,杂种后... P88S是湖南杂优中心通过双向系统选育出来的光温敏核不系,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引进,并进行周年分期播种试验及其先锋组合的试种、示范等。结果表明,P88S具有育性稳定,自交、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生长势旺盛,杂种后代具有超高产的潜力,米质优、适应性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 不育系 P88S 研究
下载PDF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P88S和琼香-1S的光温生态育性转换研究
13
作者 林尤珍 孟卫东 +2 位作者 云勇 王效宁 严小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P88S是以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温敏核不育系8015S为母本与培矮64S杂交,通过3年6代双向选择(在长沙长日低温条件下选不育,在海南短日低温下选可育)方法选育而成的。该不育系株型紧凑,不易倒伏,育性稳定,杂交后代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 P88S是以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温敏核不育系8015S为母本与培矮64S杂交,通过3年6代双向选择(在长沙长日低温条件下选不育,在海南短日低温下选可育)方法选育而成的。该不育系株型紧凑,不易倒伏,育性稳定,杂交后代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好;琼香-1S是利用外国优质旱稻资源而选育出来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育性好、分蘖力强、杂种后代米质优的特点。研究表明P88S、琼香-1S在海南三亚的不育时间超过150天,3月底转为不育,10月底至11月初转为可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两用核不育系 P88S 琼香-1S 育性转换
下载PDF
海南鲜食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侯本军 符书贤 +4 位作者 白翠云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王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33-38,共6页
针对海南省鲜食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定等方法对10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0份花生种质单株生产力为6.2-46.2 g,变异系数为49.4%;主茎高28.6-100.8 cm,变异系数22.3%;侧枝长37.9-106.7 cm,变异系... 针对海南省鲜食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定等方法对10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0份花生种质单株生产力为6.2-46.2 g,变异系数为49.4%;主茎高28.6-100.8 cm,变异系数22.3%;侧枝长37.9-106.7 cm,变异系数21.4%;总分枝数2.8-17.7个,变异系数37.9%;结果枝数2-11.3条,变异系数31.4%;主茎叶数11-36.3片,变异系数18.6%;单株结果数3.7-35.3个,变异系数36.6%;蛋白质含量23.18%-36.87%,变异系数6.91%。根据这8个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较好的花生种质20份,分别为琼红1号、中花9号、紫花1号、恭城红、乐东红2号、红粒2号、余花3号、陵水红皮、GPWCZH、泉花59号、黑花生101、开封白花生、泉花127号、济花1206、桂花166、湛红3号、泉花25号、泉花60号、泉花125号、远杂5号,可进一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评价 海南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天优10号在海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福能 符史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7,共2页
天优10号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参加海南省区试和示范,表现高产、抗病、结实率高、熟色好等优点。介绍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稻 天优10号 引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用核不育系琼香-1S三亚生态点周年育性变化研究
16
作者 林尤珍 孟卫东 +1 位作者 王效宁 严小薇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系 育性变化 三亚市 生态点 不育起点温度 光温敏核不育系 培矮64S 优质早稻
下载PDF
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侯本军 林力 +2 位作者 王敏芬 白翠云 肖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8-21,26,共5页
用自育和外引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育新组合"30241×Y51"和"30241×N1"产量高,品质好,双穗率高,对大、小斑病免疫,株高、穗位高整齐一致,注意苗期蹲苗。外引新品种科糯168产量高,... 用自育和外引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育新组合"30241×Y51"和"30241×N1"产量高,品质好,双穗率高,对大、小斑病免疫,株高、穗位高整齐一致,注意苗期蹲苗。外引新品种科糯168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晚熟,株型紧凑;燕禾金2005和504产量相对较高,对大斑病免疫,株型紧凑,综合性状较好;其他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比较 试验
下载PDF
套种玉米对甘蔗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侯本军 林力 +1 位作者 王敏芬 白翠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9-10,13,共3页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造成甘蔗产量减产,一般在新植蔗幼苗长到2叶1心、宿根蔗出苗达30%时播种玉米,不影响甘蔗的生长;生育期短、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的玉米品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较小;甘蔗套种玉米对甘蔗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玉米 间套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海杰 任海龙 +2 位作者 林力 肖云 谢兰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14,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生育期和主茎节数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健晓 林朝上 +1 位作者 胡春花 符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7,共4页
以博优2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晚稻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叶面积指数、单茎叶面积、冠层间的光照强度及干物质积累量和协调库源关系... 以博优2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晚稻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叶面积指数、单茎叶面积、冠层间的光照强度及干物质积累量和协调库源关系。在栽培密度0.2 m×0.3 m条件下,施氮180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8.682 t/hm2;不同栽培密度显著影响晚稻氮利用效率,其中在栽培密度0.2 m×0.3 m下施氮180 kg/hm2,氮肥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8.23、53.85 kg/kg。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改善晚稻库源关系,提高产量、氮肥利用率与氮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博优225 产量 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