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2000-2010年妇女保健指标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惠丽 黄翠敏 曹霞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妇女保健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相关妇女保健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10年海南省妇女保健情况调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0-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浪起伏、缓慢下... 目的了解海南省妇女保健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相关妇女保健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10年海南省妇女保健情况调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0-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浪起伏、缓慢下降趋势,11年间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波动在24.74/10万~47.54/10万之间;2010年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为24.74/10万,较2000年44.28/10万下降了44.13%,达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的目标要求。海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率由2000年的81.06%上升至2010年的91.92%;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海南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2000年的43.15%上升至2010年的48.6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上升趋势明显。海南省住院分娩率2000年为81.35%,2010年为99.4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98.10%上升至2010年的99.82%;住院分娩率和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结论加强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加大对省市县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的投入,逐步增加和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工作经费,落实项目工作配套经费,建立健全基层妇幼卫生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和提高妇女保健及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保健 孕产妇死亡 服务指标 措施
下载PDF
海南省2006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惠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2152-2153,共2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海南省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孕产妇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39例孕产妇死亡中,可避免死亡35例,占89.74%;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10.26%。孕产妇...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海南省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孕产妇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39例孕产妇死亡中,可避免死亡35例,占89.74%;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10.26%。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产褥感染、Wernicke脑病。结论提高政府支持,动员多部门协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医疗保健部门的知识技能,提高产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产科出血等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的发生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郭泽珍 贾国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全省19个县市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的死亡进行监测.结果全省19个县市三年内活产数266823,孕产妇死亡率三年平均40.48/10万... 目的了解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全省19个县市的孕产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的死亡进行监测.结果全省19个县市三年内活产数266823,孕产妇死亡率三年平均40.48/10万.死亡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肝病,产褥感染.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娩率,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提高孕产妇保健系统服务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孕产妇 死亡原因 死亡率
下载PDF
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病因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惠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2349-2350,共2页
目的寻找产科出血发生的因素,积极预防,提高诊疗能力,降低产科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点1996~2004年127例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亡构成比中占40.8%。其中产前... 目的寻找产科出血发生的因素,积极预防,提高诊疗能力,降低产科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点1996~2004年127例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亡构成比中占40.8%。其中产前出血占26.0%,产后出血占74.0%。在产前出血的原因中,异位妊娠稍高于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在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胎盘滞留一直居前两位,共占产后出血原因的50%~60%。子宫破裂仍占产科出血的10%左右。结论应重视孕前及围生期保健,提高高危妊娠的识别能力,提高高危孕妇转诊率;加强培训,正确测量出血量,提高产科出血的处置水平,降低产科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出血 孕产妇死亡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RORα高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晓红 刘芳 +5 位作者 向姝霖 夏红 曾希 苏波 凌晖 苏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6-932,共7页
目的观察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RORα人胃癌MGC803细胞。Real-time PCR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ORα、MMP-9与TIMP3 m RNA和蛋白表达。MTT、流式细胞术、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RORα高表达对MGC... 目的观察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RORα人胃癌MGC803细胞。Real-time PCR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ORα、MMP-9与TIMP3 m RNA和蛋白表达。MTT、流式细胞术、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ORα高表达MGC803细胞RORα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在48、72与96 h,RORα高表达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RORα高表达G_2/M期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高表达组细胞的迁移距离较对照组与空载体组明显减少(P<0.05)。高表达组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与空载体组明显减少(P<0.05)。RORα高表达可明显下调MMP-9和上调TIMP3m RNA与蛋白。结论成功构建RORα高表达MGC803细胞,RORα高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和上调TIMP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MGC803细胞 RORα 真核生物表达载体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RORα高表达对二烯丙基二硫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夏红 苏坚 +5 位作者 赵晓红 刘芳 苏波 凌晖 曾希 苏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9-367,共9页
背景与目的: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该研究在DADS上调人胃癌MGC803细胞RORα的基础上,观察DADS与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相差... 背景与目的: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该研究在DADS上调人胃癌MGC803细胞RORα的基础上,观察DADS与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相差显微镜观察MGC803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MT相关分子表达。裸鼠实验检测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相差显微镜显示,DADS组与RORα高表达组细胞大小较MGC803细胞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梭形细胞少见,异型性降低。RORα高表达加DADS后,上述改变更为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ADS组与RORα高表达组Snai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ADS+RORα高表达组更明显(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ADS与RORα高表达可明显下调Vimentin和上调E-cadherin m RNA与蛋白表达,DADS+RORα高表达组更为显著(P<0.05)。免疫荧光显示,DADS组与RORα高表达组细胞Snail与Viment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和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强,DADS+RORα高表达组更为显著,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裸鼠实验显示,DADS组、RORα高表达组与RORα高表达+DADS组移植瘤较对照组生长减慢(P<0.05),并且,移植瘤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抑瘤率分别为15.07%、26.55%与49.27%(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DADS组、RORα高表达组与RORα高表达+DADS组较对照组的Ki-67、CD34与Vimentin表达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强。结论:RORα高表达可增强DADS体内外抑制人胃癌细胞EMT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RORα 人胃癌MGC803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SNAIL VIMENTIN E-cadherin
下载PDF
RORα高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坚 赵晓红 +5 位作者 刘芳 夏红 苏波 凌晖 曾希 苏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在构建RORα高表达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观察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形态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 目的在构建RORα高表达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观察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RORα高表达对MGC803细胞形态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法检测EMT相关分子表达。裸鼠实验检测RORα高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相差显微镜显示,RORα高表达细胞较MGC803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异型性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可明显下调MGC803细胞Snail蛋白表达(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可下调vimentin和上调E-cadherin m RNA与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RORα高表达组细胞Snail与vimentin阳性信号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E-cadherin阳性信号显著增强。RORα高表达组移植瘤较对照组生长减慢(P<0.05),移植瘤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抑瘤率为26.55%(P<0.05)。RORα高表达组较对照组癌细胞异型性降低。RORα高表达组较对照组的Ki-67、CD34与vimentin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而E-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RORα高表达可体内外抑制人胃癌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ORα 人胃癌MGC803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沉默RORα体内外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芳 赵晓红 +5 位作者 夏红 苏坚 曾希 苏波 凌晖 苏琦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在构建RORα沉默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探讨沉默RORα对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裸鼠,分为MGC803细胞组与RORα沉默组,每组5只。相差显微镜观察RORα沉默MGC803细胞形态的改变。RT-PCR、Western blo... 目的在构建RORα沉默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探讨沉默RORα对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裸鼠,分为MGC803细胞组与RORα沉默组,每组5只。相差显微镜观察RORα沉默MGC803细胞形态的改变。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检测EMT相关分子表达。裸鼠实验检测沉默RORα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相差显微镜显示,沉默RORα细胞大小与形状差异更明显,纤维母细胞样长梭形细胞增多,异型性更为显著。Western blot显示,沉默RORα可明显上调MGC803细胞Snail蛋白表达(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沉默RORα可上调Snail与Vimentin和下调E-cadherin mRNA与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显示,RORα沉默细胞Snail与Vimentin阳性表达较MGC803细胞组明显增强,而E-cadherin阳性表达显著减弱。裸鼠移植瘤实验显示,RORα沉默组移植瘤较对照组生长加快(P<0.05),RORα沉默组移植瘤体重较对照组增加14.12%(P<0.05)。RORα沉默组移植瘤组织的Ki-67、CD34与Vimentin阳性表达较MGC803细胞组明显增加,而E-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沉默RORα可体内外促进人胃癌MGC803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Rα 人胃癌MGC803细胞 EMT SNAIL VIMENTIN E—cadherin
下载PDF
稳定高表达RORα基因的人胃癌MGC803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晓红 向姝霖 +5 位作者 刘芳 夏红 曾希 苏波 凌晖 苏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构建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高表达RORα的人胃癌MGC803细胞,为研究RORα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RORα基因的c DNA全序列,设计一对带有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从人胃癌MGC803细胞中提取mRNA作... 目的构建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高表达RORα的人胃癌MGC803细胞,为研究RORα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RORα基因的c DNA全序列,设计一对带有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从人胃癌MGC803细胞中提取mRNA作为模板合成RORαc DNA第一链,并用上述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全序列,然后经双酶切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用氨苄青霉素筛选pc DNA3.1(+)-RORα的阳性菌株,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用经鉴定的重组质粒pc DNA3.1(+)-RORα转染MGC803细胞,G418筛选获得RORα/MGC803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该细胞株RORα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双酶切鉴定,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RORα包含有大约1 640 bp的插入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其插入片段碱基序列与RORα基因的c DNA序列完全一致。用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RORα转染MGC803细胞后,筛选到可稳定传代的RORα/MGC803细胞株。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RORα/MGC803细胞RORα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RORα和建立高表达RORα基因的RORα/MGC803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 真核表达 转染 人胃癌MGC803细胞
下载PDF
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41例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惠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5130-5131,共2页
目的:寻找羊水栓塞发生的诱发因素,积极预防,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探讨急救措施,降低羊水栓塞所致孕产妇死亡。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1996-2006年41例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羊水栓塞中,17例临床表现为头... 目的:寻找羊水栓塞发生的诱发因素,积极预防,提高早期识别能力,探讨急救措施,降低羊水栓塞所致孕产妇死亡。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1996-2006年41例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羊水栓塞中,17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寒战、胸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骤降等;24例临床表现为切口渗血,阴道流出大量不凝血;15例在产程中用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蓖麻油炒鸡蛋)引产或催产。结论:提高产科人员业务水平,严格遵守产科操作常规,减少不恰当的干预,早期识别,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及所致孕产妇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孕产妇 死亡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林静 黄芩 韦焘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母...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胎死宫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分娩孕周、阴道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褥感染大于对照组(P<0.05)。瘢痕子宫、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不利于母婴结局,应重点监测,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妊娠糖尿病 母婴结局
下载PDF
酮康唑联合三苯甲咪唑治疗老年阴道炎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明朝 钟桂兰 +1 位作者 王小花 王茹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656-2658,共3页
目的探讨酮康唑联合三苯甲咪唑对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2例。给予常规治疗组患者酮康唑进行单独治疗,给予联合治疗组患者酮康唑和三苯甲咪唑进行联... 目的探讨酮康唑联合三苯甲咪唑对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2例。给予常规治疗组患者酮康唑进行单独治疗,给予联合治疗组患者酮康唑和三苯甲咪唑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症及体征改善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要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0. 05),且联合治疗组的症状改善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评分,起效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 <0. 05)。结论酮康唑联合三苯甲咪唑治疗老年阴道炎的效果比单独使用酮康唑治疗的效果明显,速度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症状评分 不良反应 糖原
下载PDF
沉默RORα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人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
13
作者 刘芳 赵晓红 +5 位作者 夏红 苏坚 曾希 苏波 凌晖 苏琦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562-1568,共7页
目的:在构建沉默RORα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观察沉默RORα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RORα沉默对MGC80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 目的:在构建沉默RORα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基础上,观察沉默RORα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RORα沉默对MGC80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RORα、Wnt1、MMP-9与TIMP3 m RNA与蛋白表达。结果:集落形成实验显示,沉默组的集落形成率128.1%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沉默组S期细胞百分率39.9%较对照组26.1%和空载体组27.4%明显增加(P<0.05)。迁移实验显示,沉默组迁移距离(1.76±0.19)mm明显高于对照组(1.32±0.14)mm和空载体组(1.29±0.17)mm(P<0.05)。侵袭实验显示,沉默组穿膜细胞(172±27)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47±17)个和空载体组(149±14)个(P<0.05)。RT-PCR与Western blot表明,沉默RORα可显著上调Wnt1与MMP-9 m RNA与蛋白与下调RORα与TIMP3 m RNA与蛋白。结论:沉默RORα可通过Wnt信号通路上调MMP-9和下调TIMP3促进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Rα沉默 人胃癌MGC803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WNT通路
下载PDF
胎膜早破160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陈惠丽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产妇 10 65例 ,其中胎膜早破病例 160例 ,胎膜未破病例 90 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产妇 10 65例 ,其中胎膜早破病例 160例 ,胎膜未破病例 90 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升高。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关系密切。结论 胎膜早破易致难产及早产 ,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应取不同治疗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临床特点 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 并发症 胎龄
下载PDF
海南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15
作者 陈惠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5040-5043,共4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结果:10年间海南省死... 目的:分析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结果:10年间海南省死亡孕产妇315例,平均死亡率为34.66/10万,波动范围在24.74/10万~47.54/10万。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4.74/10万,较2000年的44.28/10万下降了44.13%,达到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的目标要求。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仍是海南省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315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9.68%未做产前检查,仅22.22%在产前行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315例死亡病例中可避免死亡242例,占76.83%;不可避免死亡73例,占23.17%。结论:落实妇女健康保障的政策,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广泛的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加强妇幼卫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县、乡、村妇幼卫生网络的建设,畅通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急救通道,加强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区域和人群间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是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0
16
作者 林景美 陈秋霞 +2 位作者 马宁 张林静 周知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止血、腹痛、腰酸),内分泌因子E2、P、β-HCG水平,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PIB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30/32)vs.62.06%(18/29)](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92±0.51)d vs.(4.58±0.98)d,(3.01±0.67)d vs.(5.02±1.02)d,(1.98±0.21)d vs.(3.87±0.68)d](P<0.05);观察组E2、P、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 498.20±385.97)pg/ml vs.(1 203.97±302.83)pg/ml,(36.94±7.36)ng/ml vs.(30.86±6.98)ng/ml,(182 313.09±3 271.09)mIU/ml vs.(167 973.08±3 287.13)mIU/ml](P<0.05);观察组PIB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01±1.25)ng/ml vs.(4.93±1.07)ng/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2/32)vs.20.68%(6/29)](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管阻力,提高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及内分泌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微缓解,提高黄体功能,促进胎儿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间苯三酚 先兆流产 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 内分泌因子
下载PDF
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TCT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常虹 张林静 +1 位作者 聂明朝 陈惠丽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T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筛查的2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检测高危型HPV...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T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筛查的2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检测高危型HPV-DNA,并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标准。结果 290例患者中,检出123例HPV-DNA阳性患者(阳性率为42.41%);TCT检测出143例阳性涂片(占49.31%),其中70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占48.95%);这70例ASCUS中,组织病理学诊断共6例CINⅡ、CINⅢ(占8.57%)和50例LSIL(占71.42%);这50例LSIL中,组织病理学诊断共24例CINⅡ、CINⅢ(占48.00%)和23例HSIL(占46.00%);这23例HSIL中,组织病理学诊断共20例CINⅡ、CINⅢ(占86.96%)。随着细胞学诊断的提高,CIN检出率也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最终组织病理学诊断:2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有慢性宫颈炎患者162例,其中有HPV-DNA阳性22例(占13.58%);2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还有CINⅢ18例(占9.38%),这18例CINⅢ中,有HPV-DNA阳性17例(占94.44%)。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HPV-DNA阳性检查率越来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HPV-DNA、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率,从而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的及时阻断性宫颈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人工流产术后出血、月经周期及意外妊娠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常虹 张林静 陈惠丽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周期及意外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3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口服短效复方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分为观察组(n=190)和对照组(n=176)。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周期及意外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3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口服短效复方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分为观察组(n=190)和对照组(n=176)。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进行避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避孕。比较2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月经周期、意外妊娠及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和月经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闭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和术后6个月内再次妊娠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雌二醇(E2)上升程度,黄体生成素(LH)和孕激素(PRL)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显著减少阴道出血,帮助子宫内膜修复和月经周期恢复,且避孕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避孕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阴道出血 生殖激素
下载PDF
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建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延斌 陈秋霞 杜玉开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正常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各100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正常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各100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应加强对产妇和胎儿的评估,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并对孕妇产前进行针对性的安抚、宣教和指导,以更好地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为新生儿的预后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因素 剖宫产 自然分娩 新生儿 结局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雪娇 陈惠丽 +1 位作者 李丽红 张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3例PPP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资料孕妇的胎盘植入发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3例PPP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资料孕妇的胎盘植入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PP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比较胎盘植入组和无胎盘植入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全部183例PPP孕妇共有70例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为38.3%。孕次≥3次、剖宫产次数≥3次、流产次数≥2次、有宫腔手术史、有前置胎盘史、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孕妇胎盘植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次1~2次、剖宫产次数1~2次、流产次数0~1次、无宫腔手术史、无前置胎盘史、未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均P<0.05)。剖宫产次数≥3次、流产次数≥2次均为PPP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胎盘植入组孕妇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无胎盘植入组(P<0.05),产后出血、休克、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占比均显著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均P<0.05)。结论PPP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风险较高,剖宫产次数≥3次、流产次数≥2次均为PPP孕妇合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胎盘植入可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临床上要进行重点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