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番茄病毒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
作者 车海彦 林雅婷 +1 位作者 罗大全 龙海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病毒病是海南番茄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海南番茄病毒病病原时发现,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STV)在海南省多个市(县)的样品中存在,而且发现1株STV单独侵染的样品。为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发... 病毒病是海南番茄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海南番茄病毒病病原时发现,南方番茄病毒(Southern tomato virus,STV)在海南省多个市(县)的样品中存在,而且发现1株STV单独侵染的样品。为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利用RT-PCR技术,对2015—2021年采自海南省的987份疑似病毒侵染的番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9个市(县)的142份样品中检测到STV,早在2015年STV就已经在海南番茄上存在,检出率从2015年(8.82%)到2021年(22.45%)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结合RACE和RT-PCR技术扩增到4个STV海南分离物的全长基因组,长度均为3446 nt,包含2个部分重叠的ORFs,ORF1(147~1280 nt)和ORF2(1048~3336 nt)分别编码p42蛋白(377 aa)和RdRp蛋白(762 aa),5′UTR和3′UTR的长度分别为146 nt和110 nt。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4个STV海南分离物间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99.86%~100.00%,与目前GenBank公布的所有STV分离物基因组间序列一致性为98.45%~99.94%。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80个STV分离物被明显分为2个组(组Ⅰ和组Ⅱ),组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分离物;组Ⅱ中除1个亚洲分离物外,其他均为欧洲分离物;4个海南分离物被分在组Ⅰ,STV分离物的分组与地域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寄主无相关性。4个海南分离物与组Ⅰ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变异度较高的区域位于881~1061 nt和1521~1721 nt,与组Ⅱ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变异度较高的区域位于2041~2241 nt和2761~2921 nt。STV分离物基因组间未发现重组事件。这是在海南省首次报道发现STV。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STV在海南省的分布、发生趋势及遗传多样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番茄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RT-PCR检测 基因组
下载PDF
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普查及其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晓 伍春玲 +2 位作者 卢辉 卢芙萍 陈青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52-56,62,共6页
适应海南入境台湾果蔬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系统开展了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普查,并采用PRA评估模型对17种外来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2009~2010年考察发现,海南入境台湾果蔬以芒果、西瓜、哈密瓜... 适应海南入境台湾果蔬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系统开展了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普查,并采用PRA评估模型对17种外来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2009~2010年考察发现,海南入境台湾果蔬以芒果、西瓜、哈密瓜、辣椒、番茄、莲雾、番木瓜和番石榴为主,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三亚、乐东、东方、昌江、澄迈、海口等农场和瓜菜生产基地,并且各瓜菜品种种植面积因市场价格影响年份间波动较大;调查共查获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68种,包括害虫32种,病原微生物16种,杂草20种,其中外来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17种;大面积严重发生与危害危险性有害生物25种;桔小实蝇、螺旋粉虱、烟粉虱、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海南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台湾果蔬 危险性有害生物 普查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木薯有害生物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时涛 李超萍 +2 位作者 范志伟 程汉亭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1期2138-2142,共5页
以危害木薯生产的病害、虫(螨)害和草害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经过系统整理和有序化存储,构建了图文并茂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Web的木薯有害生物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数据库包括木薯病害、木薯虫(螨)害和木薯草害3个子... 以危害木薯生产的病害、虫(螨)害和草害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经过系统整理和有序化存储,构建了图文并茂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Web的木薯有害生物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数据库包括木薯病害、木薯虫(螨)害和木薯草害3个子库,提供子库查询、综合查询、快速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数据库的构建遵循开放、标准化的原则,有利于不断收集和完善木薯有害生物各类信息,并为进一步建设有害生物预警监测、风险评估、远程识别与诊断等信息平台提供支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薯 有害生物 数据库
下载PDF
2种药剂在海南不同季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韩冬银 李磊 +2 位作者 朱俊洪 符悦冠 张方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26-131,共6页
为弄清冬季施用药剂防治海南红火蚁能否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对比了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与0.08%茚虫威饵剂2种药剂在冬、夏季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药后时间、季节差异、药剂种类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均影响明显,冬季于药后7~30 d范围... 为弄清冬季施用药剂防治海南红火蚁能否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对比了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与0.08%茚虫威饵剂2种药剂在冬、夏季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药后时间、季节差异、药剂种类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均影响明显,冬季于药后7~30 d范围,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0.08%茚虫威饵剂,夏季于药后15~45 d范围,0.08%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蚁巢防治效果高于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08%茚虫威饵剂冬季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随药后时间增加而上升,药后45 d最高(82.03%),夏季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15 d达92.49%,与30、45 d无显著差异;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随药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冬季的下降速度慢于夏季。2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防治效果随药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0.08%茚虫威饵剂对工蚁的防治效果除药后7 d外,冬季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夏季;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工蚁的防治效果7~30 d内无明显差异,但在45 d时冬季(97.86%)明显高于夏季(80.57%)。综上,海南冬季天气晴好,且气温在13~21℃时,可选用0.08%茚虫威饵剂或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红火蚁实施防控,防控后防控效果的评价延后至药后30~45 d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海南 不同季节 防控效果
下载PDF
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龙海波 孙艳芳 +2 位作者 白成 郭建荣 曾凡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1-376,共6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以及能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作物上寄生繁殖,是热区最具危害性的病原根结线虫种类之一。应用比较形态学,结合mt DNA序列分析、IGS序列分析和进化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根结线虫进... 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以及能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作物上寄生繁殖,是热区最具危害性的病原根结线虫种类之一。应用比较形态学,结合mt DNA序列分析、IGS序列分析和进化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确定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蔬菜、番石榴、哈密瓜和枣树等作物上广泛发生为害,其中枣树为首次发现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新寄主。研究结果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已成为海南省蔬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根结线虫种,并有进一步扩散加重为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鉴定 会阴花纹 线粒体DNA 进化分析
下载PDF
海南芒果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美姣 杨波 +4 位作者 李敏 杨冬平 蒲金基 张正科 高兆银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64-1569,共6页
对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是芒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Henn.)Steyaert],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 对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是芒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Henn.)Steyaert],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2℃,致死温度为60℃,10min;菌丝生长最适pH为4~5,而孢子萌发最适pH为4;最适碳源为甘露醇,而麦芽糖不利于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蛋白胨,而尿素不利于该菌菌丝生长;该菌适合在暗光交替和黑暗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病害 芒果 拟盘多毛孢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海南三药槟榔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博勋 王延丽 +2 位作者 谢昌平 时涛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4-770,共7页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 Roxb)苗圃中发现一种为害严重的叶斑病。根据该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为克卢亚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usiae(Griffon&Maubl)]。病原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三药槟榔(Areca triandra Roxb)苗圃中发现一种为害严重的叶斑病。根据该病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为克卢亚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usiae(Griffon&Maubl)]。病原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pH为6.5,适宜的碳源为D-麦芽糖和D-葡萄糖,适宜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pH为5.5,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 min。采用含毒介质法对4种药剂进行室内敏感性测定,发现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对50%多菌灵(WP)敏感性最高,50%异菌脲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药槟榔 叶斑病 拟盘多毛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海南典型有害植物的入侵扩散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乔乔 沈奕德 +1 位作者 李晓霞 范志伟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有害植物成灾会对农林业生态系统、经济和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本文对海南典型入侵植物薇甘菊、假臭草及土著灾变植物金钟藤的成灾扩散机理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海南有害植物的研究和管理提供依据。自然及人为干扰造成的薇甘菊匍匐茎克隆... 有害植物成灾会对农林业生态系统、经济和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本文对海南典型入侵植物薇甘菊、假臭草及土著灾变植物金钟藤的成灾扩散机理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海南有害植物的研究和管理提供依据。自然及人为干扰造成的薇甘菊匍匐茎克隆片段有较高的再生能力,其再生能力和生长与储存在节间和叶子中的资源呈正相关。假臭草随土壤养分条件的改善比本地种获利更多,说明农田施肥等干扰因素可能促进假臭草相对于本地种的种群优势。金钟藤已扩散至海南五指山有旅游活动的自然林;调查和移栽试验发现,其可能是先在受干扰严重的林缘和旅游小径边定植,之后通过匍匐和攀爬生长扩散至附近的自然林。这些结果强调了人类活动、高养分条件及物种自身性状等在有害植物成灾中的作用。未来仍需系统、深入地研究有害植物成灾扩散的机理及其控制对策,为减弱有害植物的扩散和危害提供参考,并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安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假臭草 金钟藤 入侵扩散机理 干扰
下载PDF
海南省茶树害虫名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冬香 高景林 +1 位作者 卢芙萍 王爱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305-309,共5页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儋州、白沙、琼中(岭头、新伟)、五指山等茶场的茶树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共鉴定海南省茶树害虫(螨)100种,分属于蜚蠊目、等翅目、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儋州、白沙、琼中(岭头、新伟)、五指山等茶场的茶树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共鉴定海南省茶树害虫(螨)100种,分属于蜚蠊目、等翅目、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缨翅目、蜱螨目共10目40科,并记述了每种害虫的分布及为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害虫 种类 调查
下载PDF
海南省香蕉园牛筋草对百草枯抗药性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霞 沈奕德 +3 位作者 黄乔乔 王秀 刘延 范志伟 《杂草学报》 2018年第2期16-18,共3页
为明确海南省香蕉园杂草牛筋草的抗药性水平,利用温室生物测定法研究海南省儋州、白沙、昌江、东方、陵水、三亚、琼中等地区牛筋草种群对百草枯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采集的7个牛筋草种群对百草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采自陵... 为明确海南省香蕉园杂草牛筋草的抗药性水平,利用温室生物测定法研究海南省儋州、白沙、昌江、东方、陵水、三亚、琼中等地区牛筋草种群对百草枯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采集的7个牛筋草种群对百草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采自陵水地区的牛筋草种群抗药性水平最高,ED_(50)为4 495. 702 2 g a. i./hm^2,相对抗药性倍数达50. 81倍,而昌江、琼中2个地区的牛筋草种群则表现出较低的抗药性,相对抗药性倍数在2~4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园 杂草种类 牛筋草 抗性水平
下载PDF
热带植保国际合作发展成效与新时期发展模式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培群 楚小强 +3 位作者 吕宝乾 杨腊英 徐雪莲 秦涵淳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90-93,共4页
从全球化进程对热带农业国际交流工作的发展需求出发,提出新时期热带植保国际合作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安全、国家农业外交大局、国家安全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五服务”发展战略定位[1],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 从全球化进程对热带农业国际交流工作的发展需求出发,提出新时期热带植保国际合作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安全、国家农业外交大局、国家安全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五服务”发展战略定位[1],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等政策红利,以植物保护学科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战略布局,以项目为桥梁,实现资源共享,以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高素质队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植保 国际合作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林业有害植物金钟藤新枝在海南的月生长动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志伟 沈奕德 +1 位作者 李晓霞 黄乔乔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背景】近20多年来,金钟藤在海南和广东异常快速生长,对生物多样性和林业生产破坏严重。观测金钟藤的月生长动态,了解其在海南的生长量,能够为金钟藤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定时观测法,对海南3个市县3种不同生境的金钟... 【背景】近20多年来,金钟藤在海南和广东异常快速生长,对生物多样性和林业生产破坏严重。观测金钟藤的月生长动态,了解其在海南的生长量,能够为金钟藤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定时观测法,对海南3个市县3种不同生境的金钟藤新枝的月生长量进行测定。【结果】金钟藤在海南全年可生长,一新枝月平均生长134 cm,全年累计平均生长1607 cm。金钟藤全年有2个生长高峰期,分别在4月和9月,其中4月平均生长206 cm,9月187 cm。金钟藤在11月生长量最小,平均生长86 cm。金钟藤在1—9月生长较快,一新枝累计平均生长1326 cm,占全年生长量的82.5%;在10月至12月生长缓慢,一新枝累计平均生长281 cm,占全年生长量的17.5%。不同生境之间的金钟藤生长有极显著差异,月平均生长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定安188 cm〉白沙131 cm〉五指山83 cm。金钟藤种子在3—7月均可萌发,花果期在4—7月。在海南月平均温度17~28℃、月平均降雨量28~396 mm的自然环境范围内,金钟藤的生长量与温度和降雨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与意义】金钟藤在海南光照充足的生境里快速生长扩散,月平均生长量高达188 cm,其生长与生境、海拔和植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钟藤 生长量 生长高峰 温度 降雨量
下载PDF
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肖兰 徐春华 +1 位作者 郑行恺 冯艳丽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56-66,共11页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对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进行普查。普查过程中,发现17种病害。在中小苗阶段,相对发病较严重的是玉米的纹枯病、茎腐病2种病害;在种植后期,发病最严重的是玉米锈病,其次是玉米灰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穗腐病等...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对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进行普查。普查过程中,发现17种病害。在中小苗阶段,相对发病较严重的是玉米的纹枯病、茎腐病2种病害;在种植后期,发病最严重的是玉米锈病,其次是玉米灰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穗腐病等。不同生育期的玉米育种种植区内,玉米病害种类相对较多,发病程度往往也对于种植物候期一致的育种基地相对较重。总体上,海南省南繁玉米种植区均管理规范,加上早中期每隔6~10 d施药一次进行预防,因此玉米生长早中期病害发生仅零星出现,后期发病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南繁种植区 玉米 病害调查
下载PDF
“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下如何从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思考农业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肖兰 鲁海菊 +4 位作者 崔昌华 郑服丛 谭施北 习金根 易克贤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6期154-164,共11页
当前面临着两大世界级问题“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而这两大问题均有一个共通点——碳!那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有哪些呢?人类能否通过农作物及农事操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深入了解这其中的关联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助力实现双... 当前面临着两大世界级问题“土壤退化”和“双碳目标”,而这两大问题均有一个共通点——碳!那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有哪些呢?人类能否通过农作物及农事操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深入了解这其中的关联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文从上述2个问题出发,从碳元素生态系统循环切入思考。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综述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富碳有机肥料的应用研究。结果发现植物吸收和利用碳元素代表性成果如下:(1)植物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2)完善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增加植物通过根系直接吸收利用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的途径,即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碳可以从土壤到植物。(3)富含碳元素的肥料主要包括腐植质、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有机碳肥等。依据植物吸收碳元素途径中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小分子有机碳,农民可以通过农事操作增加耕地土壤中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元素 农业 土壤 植物 双碳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海南橡胶树炭疽病调查及喀斯特炭疽病菌的鉴定
15
作者 郑肖兰 刘先宝 +4 位作者 郑行恺 李博勋 时涛 冯艳丽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46-2557,共12页
天然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由炭疽病菌侵染引起的橡胶树炭疽病是当前我国橡胶生产上最为严重的两大叶部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海南省主栽橡胶树品种(系)及监测炭疽病发生流行情况,调查发现PR107和RRIM600种植面积最... 天然橡胶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由炭疽病菌侵染引起的橡胶树炭疽病是当前我国橡胶生产上最为严重的两大叶部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海南省主栽橡胶树品种(系)及监测炭疽病发生流行情况,调查发现PR107和RRIM600种植面积最大,分别占51.06%(102000 hm^(2))和43.39%(86700 hm^(2));在对橡胶树炭疽病的随机踏查和固定监测中发现,该病在实生苗、嫁接苗、增殖苗、各主栽品种幼龄树和成龄胶园中全年均可发生,3—4月为盛发期;海南省橡胶树种植面积大,且品种(系)单一,因此炭疽病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易暴发流行。通过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分离自琼中县阳江农场苗圃橡胶树叶片上的菌株HCkHNQZ1736为喀斯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karstii),这是首次在海南省橡胶树上发现该类病菌。致病力评价发现其对PR107、RRIM600、热研7-33-97和大丰95四个主推品种均有强致病力。杀菌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CkHNQZ1736和分离自云南保山的同种菌株MeCkYN1705对咪鲜胺锰盐差异不显著且不具抗药性,EC_(50)分别为0.0784μg/mL和0.0775μg/mL。HCkHNQZ1736对多菌灵表现出高抗药性,EC_(50)达1107.2654μg/mL,而MeCkYN1705的EC_(50)仅为0.055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炭疽病 病害调查 喀斯特炭疽菌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咖啡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陆英 吴伟怀 +3 位作者 黄兴 贺春萍 梁艳琼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咖啡叶枯病是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咖啡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集具有咖啡叶枯病典型症状的咖啡叶片,通过对病原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rDNA-ITS、β-tublin、EF1-α基因的... 咖啡叶枯病是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咖啡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集具有咖啡叶枯病典型症状的咖啡叶片,通过对病原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rDNA-ITS、β-tublin、EF1-α基因的序列比对,采用菌丝生长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咖啡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有性态为Diaporthe tulliensis)和2种类型的分生孢子(α和ß分生孢子),α分生孢子为单细胞,长4~6μm,宽2~3μm,呈卵形至椭圆形,内含1~2个油滴;ß分生孢子呈线性一端呈钩状,长20~30μm。菌株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致死温度为55℃,最适pH为6,黑暗条件对菌丝生长更为有利,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叶枯病 橡胶生拟茎点霉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春萍 翟纯鑫 +4 位作者 吴贺 梁艳琼 谭施北 吴伟怀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菌糠、椰糠堆肥为原料,采用液固两相发酵工艺,以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总数和芽孢数,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明确Czk1固体发酵物料的配方、工艺参数和培养条件。得出Czk1固体发酵的最优条件:最佳原料为菌糠鸡粪堆肥,Czk1接种重量为10%,黄豆粉添加量为10%,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h,在此条件下,Czk1菌株中的芽孢活菌数量总量可以达到8.63×10^(8)CFU/g,芽孢数为8.37×10^(8)CFU/g。其次,发酵效果较佳的原料为秸秆鸡粪堆肥,Czk1接种量为10%,添加5%黄豆粉,40%含水量,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 h,此条件下,Czk1接种菌株中的活菌数量总量可达到6.53×10^(8)CFU/g,芽孢数为5.97×10^(8)CFU/g;另外,在此配方条件下再添加30%菌糠,Czk1菌株的活菌数量总量及芽孢数分别可达到8.70×10^(8)CFU/g和6.90×10^(8)CFU/g。4种发酵生物肥原料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其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鸡粪为原料其pH、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最高,碳氮比最低,氮、磷、钾总含量均高于秸秆、椰糠和菌糠;秸秆为原料其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最高;椰糠为原料其全氮含量最高,菌糠为原料碳氮比最高。不同鸡粪与菌糠、秸秆及椰糠组合的生物有机肥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80%。因此,枯草芽孢杆菌Czk1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选择合适的发酵生产条件可将农业废弃物制备出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固体发酵 发酵工艺优化 生物有机肥 芽孢产量
下载PDF
木薯MeMLO12基因克隆及其CRISPR-Cas9表达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蔡吉苗 李博勋 +3 位作者 黄贵修 李超萍 时涛 王国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8-1537,共10页
MLO基因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抗病性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突变导致植物产生广谱抗病性。本研究从木薯全基因组中克隆获得木薯MLO12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MeMLO12。该基因全长3743 nt、编码区(ORF)全长1728 nt,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 MLO基因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抗病性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突变导致植物产生广谱抗病性。本研究从木薯全基因组中克隆获得木薯MLO12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MeMLO12。该基因全长3743 nt、编码区(ORF)全长1728 nt,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编码586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7.2 kDa,等电点为8.8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内质网膜上,无信号肽,在23~45、74~96、161~183、285~307、312~334、371~393、413~435 aa处形成7次跨膜结构域。qRT-PCR定量分析发现,受木薯黄单胞病菌侵染后,MeMLO12基因在木薯抗、感品种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参与木薯与黄单胞菌之间的互作,表现出负调控作用。选择该基因第11个外显子进行Snap Gene Viewer分析,获得了10 455条sgRNA的种子序列,从中选取3条靶序列约23 nt,碱基组成上3'末端含G结尾,将其构建到CRISPR-Cas9载体上,经验证,确认MeMLO12的3条靶序列已经成功构建到基因编辑载体上,将其命名为pSGR-Cas9-AT-MeMLO12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MLO12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CRISPR-Cas9载体 构建
下载PDF
施用茚虫威饵剂后红火蚁的蚁巢迁移及弃尸行为
19
作者 韩冬银 马泽文 +4 位作者 朱俊洪 李磊 王建赟 符悦冠 张方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1,326,共6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施药后5~10 d,新蚁巢大量出现,随后蚁群趋向稳定,新增蚁巢减少,至处理后25~30 d,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药后30 d,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至14 d,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至药后10 d,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茚虫威 蚁巢 迁移 弃尸
下载PDF
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20
作者 王国芬 李超萍 +5 位作者 时涛 吴会杰 蔡吉苗 李博勋 陆翠梅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SLCMV)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以感染SLCMV的木薯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DNA-A和DNA-B基因组全长,通过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比较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特征;构...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SLCMV)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以感染SLCMV的木薯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DNA-A和DNA-B基因组全长,通过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比较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特征;构建了强、弱致病力分离物(SLCMV-Colombo和SLCMV-DG1922)的侵染性克隆,分别将2种致病力分离物的DNA-A和DNA-B组分进行重组,接种烟草(Nicotianatabacum),比较2种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我国SLCMV为“旧世界”双组份菜豆花叶病毒,编码包括AV2基因在内的8个开放阅读框(ORFs);具有双生病毒典型的共同序列(CR)、重复序列、TATABox和TAATATT↓AC茎环结构,Rep蛋白羧基末端有7个氨基酸缺失;我国SLCMV的基因组、编码和非编码区与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分离物的相似性在97.0%~100.0%之间,与印度和斯里兰卡早期的分离物相似性为86.5%~98.6%,DNA-B组份与印度木薯花叶病毒株系(ICMV)编码区序列相似性为95.0%~97.6%,与其他9个非洲木薯花叶病毒株系序列之间的序列相似性均低于80.0%。侵染性克隆接种结果证实,强致病力分离物SLCMV-Col的DNA-A(Col-A)组份在烟草叶片表现典型花叶症状中起主要作用,而我国分离物的DNA-B(DG1922-B)能协同Col-A对烟草产生强致病性。本研究分析了我国SLCMV的全基因组结构,建立的侵染性克隆及其技术为进一步解析SLCMV致病性机理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 分子特征 侵染性克隆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