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血钾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牟春平 王文凯 +3 位作者 牟晓莉 林欧 陈昭伟 吴永全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1期1748-174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VA)与其血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AMI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搜集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基本资料、心肌酶、肌钙蛋白、血钾水平、心电图及入院后24小时内VA发生情况等,根据血钾...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VA)与其血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AMI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搜集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基本资料、心肌酶、肌钙蛋白、血钾水平、心电图及入院后24小时内VA发生情况等,根据血钾水平将120例AMI患者分成3组:A组:血钾<3.5mmol/L;B组:3.5mmol/L≤血钾<4.5mmol/L;C组:4.5mmol/L≤血钾<5.5mmol/L。对比观察各组血钾水平及VA得分的情况,并分析血钾水平与VA得分的相关性。结果:A组、B组、C组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I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的Lown分级呈负相关(r=-0.78,P<0.05)。结论:(1)AMI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钾水平相关,血钾水平越低,VA的Lown分级越高;(2)正常低值血钾水平仍有发生VA的风险,保持血钾>4.5mmol/L可能减少V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钾 室性心律失常 LOWN分级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左房活动性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肝素钠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凯 牟晓莉 +4 位作者 马振晶 邹永伟 吴贤翔 吴少婷 孟开幸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左房活动性血栓危险因素及肝素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并发左房活动性血栓,分为血栓组( n=96)和无血栓组(n =63)。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左房活动性血栓危险因素及肝素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并发左房活动性血栓,分为血栓组( n=96)和无血栓组(n =63)。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左房活动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研究。另将血栓组患者按照是否进行肝素钠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以及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左房活动性血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发现年龄、MVO、无症状脑梗死以及明显MR例数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P =0.003,0.028,0.040,0.016)。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PAR值明显降低,APTT和PT值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更为显著( t/P =8.150/<0.001,19.153/<0.001,7.859/<0.001)。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P =7.940/0.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P =11.090/0.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左房活动性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MVO、无症状脑梗死以及明显MR例数;肝素钠干预后,可以明显改善减轻左房活动性血栓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狭窄 左房活动性血栓 无症状脑梗死 肝素钠
下载PDF
严重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牟春平 王文凯 +4 位作者 陈金岭 陈昭伟 邹永伟 马振晶 吴永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2060-2061,共2页
钾离子是保持正常心血管功能和人体内环境稳定重要离子之一,任何原因导致的低血钾或高血钾都可能对人体产生致命性危险,我们把近期急诊抢救的1例低血钾病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黄某,男性,30岁,黎族,农民,既往除胃病史外否认其... 钾离子是保持正常心血管功能和人体内环境稳定重要离子之一,任何原因导致的低血钾或高血钾都可能对人体产生致命性危险,我们把近期急诊抢救的1例低血钾病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黄某,男性,30岁,黎族,农民,既往除胃病史外否认其他病史,该患者于2013-2-11,11:30以全身乏力,不能正常行走抬入急诊病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心血管功能 全身乏力 急诊抢救 胃病史 钾离子通道 高血钾 水样便 人体内环境 恶性心律失常 持续胸外按压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血液流变学异常对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辛志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对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 180例血液流变学异常者的门诊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血液流变学异常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以高血压病发病率为最高达 70 0 % ,冠心...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对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 180例血液流变学异常者的门诊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血液流变学异常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以高血压病发病率为最高达 70 0 % ,冠心病次之占 5 5 6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者其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明显增高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心脑血管病 异常 影响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玉娜 王玉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38-1039,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对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96例,分别于入院时、PCI术后即刻、术后1月、术后...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对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96例,分别于入院时、PCI术后即刻、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6月检测血清NT-pro BNP水平。结果 AMI组PCI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U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I组于PCI术后即刻血清NT-pro BNP水平达峰值,而术后3月及6月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01);UA组术后即刻与术前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不大,但术后1、3、6月血清NT-pro BNP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01)。结论 NT-pro BNP可作为ACS严重程度及PCI疗效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N端B型脑钠肽前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血清高敏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玉娜 王玉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75-1176,共2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以评价替罗非班对ACS炎症的抑制效果。方法将87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3例)和替罗非班组(4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前、后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以评价替罗非班对ACS炎症的抑制效果。方法将87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3例)和替罗非班组(4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替罗非班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静脉输注。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2h抽血采用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替罗非班组、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血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进一步减轻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持续性房颤自行转复1例
7
作者 牟春平 云电 吴贤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9期148-149,共2页
1病例1.1既往史和现病史患者黄某,男,76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浮肿,活动后加重1年余"于2012年3月14日住院。近1年来,曾先后多次因此症状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心功能不全、
关键词 心悸 持续性房颤 自行转复 医案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持续性房颤自行转复1例
8
作者 牟春平 云电 吴贤翔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86-287,共2页
患者,男,76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活动后加重,1年后,于2012年3月14日住院。近1年来,曾先后多次因此症状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心功能不全、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慢性支气管... 患者,男,76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活动后加重,1年后,于2012年3月14日住院。近1年来,曾先后多次因此症状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心功能不全、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房颤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9
作者 辛志威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年第4期-,共2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促发因素及并发症.方法 对5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心电图及胸片、心脏彩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发病率最高...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促发因素及并发症.方法 对5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心电图及胸片、心脏彩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发病率最高,并出现心功能不全及脑栓塞等并发症.发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程长、发病年龄大、长期不正规治疗有关.结论 正规的药物治疗,防治心律失常、控制心衰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并发症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英郭 朱才忠 +2 位作者 吴海棠 云电 符关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5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镜检查患者58例,其中肝硬化患者17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普通患者19例(普通组),根据肝硬化门脉...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镜检查患者58例,其中肝硬化患者17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普通患者19例(普通组),根据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5例)、中型(7例)和重型(5例),比较各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普通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23.5%,22.7%,21.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72,P=0.072);肝硬化轻、中、重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20.0%、28.6%、20.0%,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892,P=0.08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普通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相似,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幽门螺杆菌 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