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暗罗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黄蓉丽 王斌 +4 位作者 吴平平 赵艺芳 李亚玲 宋小平 韩长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海南暗罗根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7个单体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ebilone(1),trans-N-feruloyltyramine (2),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 (3),p-hydroxybenzal...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海南暗罗根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7个单体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ebilone(1),trans-N-feruloyltyramine (2),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 (3),p-hydroxybenzaldehyde (4),phydroxybenzoic acid(5),β-sitostenone(6),β-sitosterol(7),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暗罗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柠檬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绪元 罗海希 +1 位作者 卢利方 宁诗琴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3期7-8,共2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总结了超临界提取、水蒸发提取、改良水蒸发提取、生物因素、栽培措施对柠檬草化学成分的影响,发现影响柠檬草化学成分的因素众多,且不同作者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为柠檬草的提取进行更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柠檬草 香茅油 提取 化学成分 栽培
下载PDF
热带红睡莲精油主要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彦甫 范杨杨 +5 位作者 周卫娟 李子馨 李兆基 王健 赵莹 罗海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使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热带红睡莲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法对热带红睡莲精油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并且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热带红睡莲精油的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睡莲精... 使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热带红睡莲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法对热带红睡莲精油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并且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热带红睡莲精油的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红睡莲精油的主要成分含有41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烯醛、烷酮、醇类为其主要成分,以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为主(8.293%)。对于6种供试细菌[2类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GNB)、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2类革兰氏阳性菌(Gram positive bacteria,GPB)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2类真菌黑曲霉、酿酒酵母],红睡莲精油均表现出一定抑制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能力强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红睡莲精油的稳定性分析表明,热带红睡莲精油热稳定性很好,具有一定紫外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红睡莲精油 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抑菌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喙果皂帽花茎的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章昕 陈光英 +4 位作者 李小宝 宋鑫明 宋小平 韩长日 吴淑贤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研究喙果皂帽花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喙果皂帽花茎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eme... 目的:研究喙果皂帽花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喙果皂帽花茎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emerine(1)、norstephalagine(2)、liriodenine(3)、lanugineosine(4)、isomoschatoline(5)、piperumbellactam A(6)、goniokpedaline(7)、10-amino-2,3,4-trimethoxyphenanthrene-1-carboxylic acid lactam(8)、10-amino-6-hydroxy-2,3,4-trimethoxyphenanthrene-1-carboxylic acid lactam(9)、oldhamactam(10)、N-formystepharine(11)、magnococline(12)。结论:其中,化合物1~5、11、12为首次从皂帽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帽花属 喙果皂帽花 生物碱
下载PDF
高校实验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与路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华杰 孙振范 王崇太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1-77,共7页
实验教学是高校多类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实验教学质量关系着本科教育的成效,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验教学必须坚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质量建设理念。基于此,高校应进行全方位审视,明确影... 实验教学是高校多类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实验教学质量关系着本科教育的成效,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验教学必须坚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质量建设理念。基于此,高校应进行全方位审视,明确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其提升路径,制定和落实可行的改革举措,着力加强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化建设,更精、更细、更实地做好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产出和效能,为培养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做出应有贡献。基于近几年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实践,就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做了多视角的深入思考与探讨,提出的改进路径可供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质量提升 金课建设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海南暗罗根克罗烷型二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宝 陈光英 +3 位作者 邵泰明 宋小平 韩长日 余章昕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63-2766,共4页
对海南暗罗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分离得到5个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根据它们的NMR和HRMS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2)重排-2,13-二甲酰基-克罗烷-2,12E-二双键-15-甲酯(1)、克罗烷-3,12E-二双键-15,16-二甲酸(2)、14,15-降二碳... 对海南暗罗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分离得到5个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根据它们的NMR和HRMS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2)重排-2,13-二甲酰基-克罗烷-2,12E-二双键-15-甲酯(1)、克罗烷-3,12E-二双键-15,16-二甲酸(2)、14,15-降二碳克罗烷-3-双键-2,13-二酮(3)、克罗烷-3,13Z-二双键-15,16-内酯(4)、16-羟基克罗烷-3,13Z-二双键-15,16-内酯(5).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5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它们对4种肿瘤细胞株(Hela、A549、MCF-7和HL-60)均显示出了一定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13.22~37.1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暗罗 克罗烷型二萜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大果榕根中异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泰明 李小宝 +4 位作者 祁翠翠 陈光英 宋小平 韩长日 郑彩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0-714,共5页
利用硅胶、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大果榕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5个异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NMR、IR、UV-Vis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上述化合物分别为5,7,4'-三羟基-8-(1-羟基-2,3-环氧-3-甲基丁基)异黄酮(... 利用硅胶、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大果榕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5个异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NMR、IR、UV-Vis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上述化合物分别为5,7,4'-三羟基-8-(1-羟基-2,3-环氧-3-甲基丁基)异黄酮(1),5,7,4'-三羟基-3′-(2,6,7-三羟基-3-亚甲基-7-甲基辛基)异黄酮(2),5,7,4'-三羟基-6-[(S)-2,3-二羟基-3-甲基丁基]异黄酮(3),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4),5,7,4'-三羟基-3'-异戊烯基-异黄酮(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1~5进行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5在100μmol/L时具有一定的抗骨质疏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榕 化学成分 异黄酮 抗骨质疏松活性
原文传递
棕榈花中两个新的莽草酸类化合物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芳霞 王治鸿 +2 位作者 代德财 周学明 吴禄勇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8-1251,共4页
从棕榈花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的莽草酸衍生物以及4个生源相关的莽草酸衍生物.综合运用多种波谱技术以及化学反应确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均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trachshikimic B(2),3-feruloylquinic acid... 从棕榈花中分离鉴定了2个新的莽草酸衍生物以及4个生源相关的莽草酸衍生物.综合运用多种波谱技术以及化学反应确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均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trachshikimic B(2),3-feruloylquinic acid(5)和chlorogenic acid(6)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 莽草酸衍生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