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地区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璟 王兰桂 +3 位作者 铁婷婷 张宝梅 旦祥 杨占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分为抑郁组39例和非抑郁组121例,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用散射比浊法、ELISA法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PSD总发生率为24.4%,中海拔与高海拔地区PS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3.0%vs 26.7%,P>0.05)。PSD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非PSD组(P<0.05,P<0.01)。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PSD组高海拔地区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中海拔地区[(5.37±1.90)mg/L vs(3.93±1.53)mg/L,(18.34±3.21)ng/Lvs(16.33±2.77)ng/L,(81.94±9.63)ng/Lvs(74.70±8.05)ng/L,P<0.05];且HDRS17及PSQI评分高于中海拔地区[(18.62±3.54)分vs(15.21±4.85)分和(15.75±3.90)分vs(12.36±5.02)分,P<0.05]。结论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PSD发生与国内平原相当,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及睡眠质量在急性期PSD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高海拔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睡眠
下载PDF
高原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兰桂 杨春丽 +3 位作者 马香莲 黄茜 马丽萍 杨占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m)58例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000m)55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分别作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同期收集上...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m)58例和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000m)55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分别作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同期收集上述两地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汉族各60例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病例1、2组24h内、72h、1周和1个月血浆hs-CRP水平。结果病例1组24h内、72h、1周和1个月血浆hs-CRP高于对照1组[(4.46±1.95)mg/L、(8.87±2.01)mg/L、(5.45±1.13)mg/L和(3.84±0.82)mg/Lvs(1.89±0.92)mg/L,P<0.05];病例2组上述各时间点hs-CRP高于对照2组[(6.68±1.43)mg/L、(11.14±2.12)mg/L、(7.49±1.21)mg/L和(6.33±1.12)mg/L vs(2.02±0.96)mg/L,P<0.05]。病例2组不同时间血浆hs-CRP高于病例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hs-CRP水平增加,可能导致脑梗死继发脑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缺氧 高海拔
下载PDF
高原脑卒中高危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与相关检验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铁婷婷 王兰桂 +5 位作者 黄茜 旦祥 杨占银 马丽萍 张璟 焦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地区脑卒中高危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红细胞计数(RBC)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筛查常住青海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 m,中海拔)和青海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m,...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地区脑卒中高危汉族人群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红细胞计数(RBC)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筛查常住青海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 m,中海拔)和青海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m,高海拔)年龄≥60岁的脑卒中高危人群300例,根据海拔分为中海拔组150例和高海拔组150例,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RBC。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海拔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海拔组(53.3%vs 41.3%,χ2=4.332,P=0.037);2组斑块者血浆Hcy、hs-CRP、LDL-C和IMT高于无颈斑块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血浆Hcy、hs-CRP、RBC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P<0.01);高海拔组血浆Hcy、hs-CRP和RBC高于中海拔组(P<0.01)。结论血浆Hcy、hs-CRP和RBC是高海拔环境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卒中 颈动脉疾病 高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红细胞计数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