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鸟类新记录——白眶鹟莺
1
作者 陈政佳 李飞 +2 位作者 卢刚 黄海燕 张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64,共1页
2018年12月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白沙门公园内(110°20’06. 16″E,20°04’16. 93″N,海拔3 m)拍摄到莺类(图1):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鲜黄色;头顶中央冠纹呈橄榄绿色,未杂有明显的灰色条纹,可与韦氏鹟莺Phylloscopus whistl... 2018年12月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白沙门公园内(110°20’06. 16″E,20°04’16. 93″N,海拔3 m)拍摄到莺类(图1):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鲜黄色;头顶中央冠纹呈橄榄绿色,未杂有明显的灰色条纹,可与韦氏鹟莺Phylloscopus whistleri相区别;头顶具2道黑色的侧冠纹,头侧呈橄榄绿色;眼眶黄色但不成全环,可与金眶鹟莺P. burkii相区别(Baker,1997);大覆羽先端黄色,形成1道翅斑。经查阅相关资料(Alstrom et al.,2006;Clement et al., 2016 ),鉴定为白眶鹤莺P. inter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鸟类 橄榄绿 海口市 鲜黄色 相区 海拔
下载PDF
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规划环评中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生 卢刚 +3 位作者 李飞 王力军 林彰文 史建康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3期104-117,共14页
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专题之一。进行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是一项将动物科学知识应用到规划环评之中的跨学科工作,对扩展动物科学的应用领域有重要意义。以往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与规划环评动物生态... 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专题之一。进行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是一项将动物科学知识应用到规划环评之中的跨学科工作,对扩展动物科学的应用领域有重要意义。以往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与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研究的重点不同、技术路线不同。至今为止,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的研究还十分薄弱。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清晰、完整的技术路线指导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提高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质量,更好地保护旅游开发区的野生重点保护动物。根据相关环评技术导则要求,运用了案例分析归纳法,首次提出了清晰、完整的旅游开发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介绍了规划环评动物调查方案及结果评价步骤和方法。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报告包括动物生态现状调查评价、动物影响识别、动物影响分析和动物保护对策等4部分。重点保护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是规划环评动物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要重点调查在规划区内是否存在重点保护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以及最小的有效保护区域边界。运用基于GIS技术的叠图法将规划方案叠加到动物分布图、迁徙路线图上,分析规划布局对动物的影响。其分析结果可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依据,为实现规划开发与动物保护双赢局面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保护 动物生态影响评价 技术路线 案例分析归纳法 规划环评
下载PDF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的水鸟多样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程成 谢乔 +1 位作者 李飞 卢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645,共10页
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海南岛17个沿海红树林湿地春、夏、秋、冬四季的湿地鸟类。共记录水鸟74种,隶属5目12科,其中,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为海南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洋浦湾的新英作为黑脸琵鹭(Pla... 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海南岛17个沿海红树林湿地春、夏、秋、冬四季的湿地鸟类。共记录水鸟74种,隶属5目12科,其中,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为海南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洋浦湾的新英作为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新的越冬点被发现。全岛水鸟数量较多的地点在万宁小海、海口东寨港和乐东莺歌海,种类较多的地点在东寨港、东方四更和莺歌海。Jaccard指数分析表明,栖息地具有相似适合度的地方,水鸟种类相似性更高,人工湿地之间的水鸟相似性高,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之间的水鸟相似性低。海南岛沿海红树林湿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变化,秋、冬季种类多、数量丰富,春、夏季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鸻鹬类在春、冬季种类和数量占比均为最大,秋、夏季数量最多的为鹭类。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得出东寨港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东寨港和莺歌海的均匀度指数表现较高。研究表明,海南岛的沿海红树林湿地是很多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红树林是保护湿地水鸟多样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季节动态 红树林 海南岛 黑脸琵鹭
原文传递
海南海口发现灰瓣蹼鹬
4
作者 程成 梁晋铨 +2 位作者 李飞 卢刚 任荣霞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0-480,共1页
2022年4月5日,在海南海口新埠岛旧船厂的沙地上(110°22′23″E,20°01′15″N,海拔0m)拍摄到1只瓣蹼鹬类个体照片(图1)。被发现时该鸟卧在沙堆中梳理羽毛,不太畏惧人,人可以靠得很近,观察十几分钟后其飞向海里与10只红颈瓣蹼鹬... 2022年4月5日,在海南海口新埠岛旧船厂的沙地上(110°22′23″E,20°01′15″N,海拔0m)拍摄到1只瓣蹼鹬类个体照片(图1)。被发现时该鸟卧在沙堆中梳理羽毛,不太畏惧人,人可以靠得很近,观察十几分钟后其飞向海里与10只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汇合游走。拍摄到的个体,自眼后耳区开始,经眼到眼前缘有一黑色月型带斑,头顶具灰色斑延伸至枕部,肩和翅上覆羽灰色,下体白色,喙直、黑色,基部有少许黄色。经鉴定为灰瓣蹼鹬(P.fulicarius)(约翰·马敬能等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敬能 红颈瓣蹼鹬 沙堆 海南海口
原文传递
海南岛黑脸琵鹭越冬种群的变化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飞 卢刚 +3 位作者 冯尔辉 罗理想 陈正平 李海雄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672,共6页
海南岛是全球濒危水鸟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在2004年至2021年每年的1月,对在海南岛越冬的黑脸琵鹭种群进行了同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数量整体上在增大,但是在海南岛内最大的黑脸琵鹭越冬... 海南岛是全球濒危水鸟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在2004年至2021年每年的1月,对在海南岛越冬的黑脸琵鹭种群进行了同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数量整体上在增大,但是在海南岛内最大的黑脸琵鹭越冬地北黎湾,黑脸琵鹭越冬种群的数量在明显减小;近年来,后水湾和儋州湾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数量不断增大,后水湾和儋州湾已经成为与北黎湾同样重要的黑脸琵鹭越冬地;在分布格局上,从调查初期时的黑脸琵鹭越冬种群在局部地区集中分布逐步转变为在西北部沿海多区域分布;虽然海南岛全岛的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数量在增大,但是其占全球黑脸琵鹭种群数量的比例却在减小。加强基础研究、扩大黑脸琵鹭保护地面积和完善保护地管理是未来海南岛黑脸琵鹭保护工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越冬 种群数量 保护策略 海南岛
原文传递
海南海口发现灰燕鸻
6
作者 程成 袁媛 卢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4-774,共1页
2019年3月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长流镇龙头村附近(110°10'00" E, 20°01'160" N,海拔0 m)拍摄到1燕德类个体照片(图1)和视频。该鸟发现于一处已经长满杂草的废弃水稻田(图1)。此燕鹅类个体被发现时与普通燕鹅... 2019年3月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长流镇龙头村附近(110°10'00" E, 20°01'160" N,海拔0 m)拍摄到1燕德类个体照片(图1)和视频。该鸟发现于一处已经长满杂草的废弃水稻田(图1)。此燕鹅类个体被发现时与普通燕鹅(Glareola maldivarum)和东方鸻(Charadrius veredus)混群活动。拍摄到的个体为淡灰色,前额和头顶略微缀有沙色,眼先和从嘴基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的线。嘴黑色,基部具一个小的红色耳羽,喉部和胸部为皮黄色,腰部和尾上覆羽为白色。尾平,但近端的楔形黑色斑使尾看似叉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海口 个体 水稻田 拍摄 鹅类 杂草 混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