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原县地方志书介绍
1
作者 杨孝峰 《宁夏史志》 2003年第6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海原县志》 《海原县军事志》 《乾隆盐茶厅志》 《打拉池县丞志》 《光绪海城县志》 地方志
原文传递
两件西夏兵器考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进兴 《西夏研究》 2010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西夏人的铸造技术有其特殊性。出土的夏人剑、铭文弩机就是见证,传统史籍里也有记载。结合史料,以出土的两件西夏兵器为例,论述西夏文化和冶炼技术。
关键词 西夏 兵器 考释
下载PDF
西夏瓷器造型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进兴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9期211-213,共3页
西夏瓷器即指在其辖区内生产烧造的瓷器。关于西夏瓷器古文献中不见记载,有铭文纪年的瓷器更为罕见,使人们对其了解甚少,特别是其造型,众说不一,有的专家说源于山西的磁州窑或河北的定窑,也有的专家说源于陕西的耀州窑。文章力求通过对... 西夏瓷器即指在其辖区内生产烧造的瓷器。关于西夏瓷器古文献中不见记载,有铭文纪年的瓷器更为罕见,使人们对其了解甚少,特别是其造型,众说不一,有的专家说源于山西的磁州窑或河北的定窑,也有的专家说源于陕西的耀州窑。文章力求通过对西夏文字的起源、敦煌莫高窟的西夏壁画、榆林石窟的西夏壁画和出土的西夏文物及瓷器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西夏瓷器的造型特征、渊源关系,从而对西夏瓷器的起源、造型,谈点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文字 壁画 瓷器 考古
下载PDF
西夏西寿保泰监军司遗址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1,共5页
西寿保泰监军司是大夏王国十二监军司之一,地处柔狼山北,即灵州至兰州的交通要道上。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十分险要。作为西夏南疆的重要军事基地,保泰军是护卫天都的主力部队,西南可攻略熙河兰会路,东南可直取镇戎军、渭州及其泾原路... 西寿保泰监军司是大夏王国十二监军司之一,地处柔狼山北,即灵州至兰州的交通要道上。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十分险要。作为西夏南疆的重要军事基地,保泰军是护卫天都的主力部队,西南可攻略熙河兰会路,东南可直取镇戎军、渭州及其泾原路,在宋夏战史上,其地位举足轻重。因缺乏翔实的文字记载,故各种西夏地图和研究专著均未明确标示和说明这一监军司的具体位置。经实地考查,本文认为靖远(会州)东北、海原(西安州)西北的兴仁盆地(柔狼山北)当是西夏的西寿保泰监军司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寿保泰监军司 柔狼山 兴仁盆地 黄家洼山 会州 夫都山 西安州
下载PDF
西夏文物三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进兴 《西夏学》 2006年第1期159-163,共5页
一、略谈西夏人腰间的挂件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因而他们经常把一些与游牧民族习俗有关的东西,如饮食用的短刀、解开马缰绳用的解锥等都是用绳结系在腰间,西夏也不例外。《宋史·夏国传》有关于西夏服饰制度的记载:'文资则幞头、... 一、略谈西夏人腰间的挂件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因而他们经常把一些与游牧民族习俗有关的东西,如饮食用的短刀、解开马缰绳用的解锥等都是用绳结系在腰间,西夏也不例外。《宋史·夏国传》有关于西夏服饰制度的记载:'文资则幞头、靴笏、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贴起云镂冠、银贴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襴,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 短刀 文资则 武职 腰间 西夏 游牧民族
下载PDF
官俗探骊——兼议官俗与民俗的关系
6
作者 刘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风俗的形成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俗,一是官俗。官俗与民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风俗大观。和民俗一样,官俗也有传承本能,一旦约定俗成,则轻易不能改变;其异变古今差别较大,且直接影响民俗的发展变化。在衣... 风俗的形成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俗,一是官俗。官俗与民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风俗大观。和民俗一样,官俗也有传承本能,一旦约定俗成,则轻易不能改变;其异变古今差别较大,且直接影响民俗的发展变化。在衣食住行用、婚嫁丧葬及礼节等方面,其复杂性不亚于民俗,且时代特性要比民俗鲜明。官与民自古以来就有严格区别,故民俗来自底层社会,而官俗则是上层社会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俗 民俗 影响
下载PDF
汉晋隋唐之他楼城——海原县古代县城史话
7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10年第1期40-41,共2页
他楼城,在今海原县东部的李旺镇附近,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晋太元十六年(391年)之前就已经存在,隋大业初年(605年),由晋代他楼城置。他楼县”,隶属原州,后废。唐贞观六年(632年)因安置突厥降户,设置缘州,寄治... 他楼城,在今海原县东部的李旺镇附近,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晋太元十六年(391年)之前就已经存在,隋大业初年(605年),由晋代他楼城置。他楼县”,隶属原州,后废。唐贞观六年(632年)因安置突厥降户,设置缘州,寄治于他楼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县 隋唐 史话 县城 古代 汉晋 始建年代 史料记载
原文传递
略说海原县元代建置
8
作者 田玉龙 《宁夏史志》 2009年第5期24-25,共2页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属中卫市管辖。东北以清水河与吴忠市同心县相望,东以甘城与甘肃环县相接,东南以须弥山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相邻。南以月亮山与宁夏西吉县为界,西南以高台堡与甘肃省会宁县毗连,西以甘盐池和白银市平川区接界,...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属中卫市管辖。东北以清水河与吴忠市同心县相望,东以甘城与甘肃环县相接,东南以须弥山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相邻。南以月亮山与宁夏西吉县为界,西南以高台堡与甘肃省会宁县毗连,西以甘盐池和白银市平川区接界,北以沙沟河与中卫市沙坡头区相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县 宁夏西吉县 建置 元代 中卫市 甘肃省 同心县 吴忠市
原文传递
海原县修志工作情况
9
《宁夏史志》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一、基本情况 海原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于1985年,机构改革后,定性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6个事业编制。现有9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2名,退居二线原任领导2名,编辑人员3名,工勤人员1名。另有志愿者1名。现有工作人... 一、基本情况 海原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于1985年,机构改革后,定性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6个事业编制。现有9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2名,退居二线原任领导2名,编辑人员3名,工勤人员1名。另有志愿者1名。现有工作人员除2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外,年龄最大的42岁,最小的为31岁,平均年龄37岁。现有工作人员大学文化程度2人,大专5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县 修志工作 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 平均年龄 县人民政府 机构改革 编辑人员
原文传递
略谈西夏人腰间的挂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我国西北有一个与宋、辽(金)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的封建王国,或称“白高大夏国”,又称西夏。西夏在中国历史上立国约200年,如果从公元881年党项族拓跋思恭建立夏州政权,雄据一方算起,到1227... 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我国西北有一个与宋、辽(金)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的封建王国,或称“白高大夏国”,又称西夏。西夏在中国历史上立国约200年,如果从公元881年党项族拓跋思恭建立夏州政权,雄据一方算起,到1227年西夏灭亡,历时347年,这比北宋和南宋合起来320年还多27年,这样年代长久、影响深远、曾创造辉煌西夏文化的王朝,为何不被今天人们所知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威震四方,但他亲率大军征伐西夏快至天都山时,却出师未捷,死在宁夏南部的六盘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化 少数民族 中国历史 欧亚大陆 成吉思汗 大夏国 党项族 六盘山
原文传递
虎嵩山起草了海原回族抗日宣传单
11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05年第1期29-29,共1页
在海原县城回族老人卢彦寿的家中收藏有1张60年前抗战时期的回民抗日传单,长46厘米,宽28厘米,石印而成。非常罕见。
关键词 抗日宣传 回民 回族 抗战时期 嵩山 收藏 县城 起草 海原县 老人
原文传递
海喇都考
12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06年第4期46-47,共2页
海原县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称呼,据光绪年闻的旧志《海城县志》第一卷建置志“城池”条:“县城宋名天都寨,夏改为东牟会,元名海喇都,明初以地赐楚王,又名海城。”民国元年,又因海城与奉天省海城县同名,更名为海原县。这就是海原... 海原县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称呼,据光绪年闻的旧志《海城县志》第一卷建置志“城池”条:“县城宋名天都寨,夏改为东牟会,元名海喇都,明初以地赐楚王,又名海城。”民国元年,又因海城与奉天省海城县同名,更名为海原县。这就是海原县的来历。然,元代取“海喇都”之名,源与何因,众说不一,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今撰文与各位文史爱好者和研究者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县 民国元年 海城 光绪年 研究者 爱好者 县志 旧志
原文传递
成吉思汗“哈老徒行宫”遗物与遗址考述
13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2000年,在海原县城旧城改造中出土了几件建筑和生活所用的瓷器和钱币,笔者发现这几件建筑瓷器的造型、工艺非一般遗址所遗留下的,但因所需的考古地层被破坏,加之没有考古专家在场,无法判断瓷器的年代归属。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蒙... 2000年,在海原县城旧城改造中出土了几件建筑和生活所用的瓷器和钱币,笔者发现这几件建筑瓷器的造型、工艺非一般遗址所遗留下的,但因所需的考古地层被破坏,加之没有考古专家在场,无法判断瓷器的年代归属。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专家乔日吉普教授,应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馆长沙存善先生委托考察“成吉思汗去世的地方”这个项目的到来,终于揭开了其秘密。“海喇都”与“哈老徒”均是对蒙古语“前哨、前锋、哨位”用汉字音注的异写,“海喇都”就是《元史》记载的“哈老徒之行宫”。由此,这些出土于海原县城(元代称海喇都城)的文物变的明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遗址 行宫 西北民族大学 考述 遗物 大学博物馆 旧城改造
原文传递
盐茶马道话海原
14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自汉代凿通以来,就成为我国通往中亚、西亚的唯一重要通道。经过今海原的一段,从汉唐以来,西域各国使节、商队通过这里进入京都;中亚、西亚的奢侈品也随之东来。至西夏时期,愈加重要。宋夏的战争,实际上就... 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自汉代凿通以来,就成为我国通往中亚、西亚的唯一重要通道。经过今海原的一段,从汉唐以来,西域各国使节、商队通过这里进入京都;中亚、西亚的奢侈品也随之东来。至西夏时期,愈加重要。宋夏的战争,实际上就是在争夺“丝绸之路”的控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西夏时期 奢侈品 控制权 中亚 西亚
原文传递
略说海原的地震遗迹
15
作者 李进兴 《宁夏史志》 2008年第5期37-42,共6页
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海原的大地震是二十世纪发生在我国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灾难。这次大灾难形成的遗迹非常多,而且类型非常丰富,有220公里之壮观的断裂带、著名的盐湖、堰塞湖、地震城池、震柳、小山... 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海原的大地震是二十世纪发生在我国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灾难。这次大灾难形成的遗迹非常多,而且类型非常丰富,有220公里之壮观的断裂带、著名的盐湖、堰塞湖、地震城池、震柳、小山地堑等世界级著名的地震遗迹,堪称“世界级的地震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遗迹 人类历史 灾难 世界
原文传递
西夏天都监军司所遗址及神勇军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华 杨孝峰 《宁夏史志研究》 2001年第3期23-25,共3页
西夏立国后,曾在各军事要地设置了10多所监军司,其中天都监军司的有无及左厢神勇军的驻地,有关史书的记载都存在分歧。笔者通过史料分析、实地考察,认为天都监军司设立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安乡张湾村南堡子台上,即麻张台古城;而神勇... 西夏立国后,曾在各军事要地设置了10多所监军司,其中天都监军司的有无及左厢神勇军的驻地,有关史书的记载都存在分歧。笔者通过史料分析、实地考察,认为天都监军司设立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安乡张湾村南堡子台上,即麻张台古城;而神勇军作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也曾驻扎在天都山。天都监军司的神勇军在宋夏天都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天都监军司 左厢神勇军 中国 历史考证 军事制度
原文传递
天都山北麓的哨马营及其历史文化遗址考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廷虎 《宁夏史志》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201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梁衡来海原考察1920年海原大地震文化遗址和调研地震文化;8月10日,知名学者梁衡在《人民日报》副刊(24版)发表了《百年震柳》。随后,该文被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及新媒体争相转载... 201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梁衡来海原考察1920年海原大地震文化遗址和调研地震文化;8月10日,知名学者梁衡在《人民日报》副刊(24版)发表了《百年震柳》。随后,该文被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及新媒体争相转载,并引起强烈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址 考述 《人民日报》 新闻出版署 人民日报社 知名学者 媒体网站 大地震
原文传递
天都山石窟寺庙凿修探源
18
作者 刘华 《宁夏史志》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天都山为宁夏第四高峰,又称西华山,位于海原县西安乡境。今山中有大小石窟9处,其他为地面建筑,共计20多处(不含丹房)。其中有儒教1处(大成殿),佛教4处(有观音、如来、菩萨等),剩余为道教场所,有老君、玉皇、真武、三清、龙王等。
关键词 石窟 龙王 寺庙 探源 儒教 佛教 道教 剩余 西安 宁夏
原文传递
清乾隆《盐茶厅志备遗》评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华 《宁夏史志》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今宁夏海原县历史悠久,但文化不兴。最早的她方政权建置为躇犬业无年(605)在今县境高崖乡一带所设立的他楼县(唐神龙年间改为萧关县)。吴后,宋无符二年(1099)在今西安乡置西安州。无代为豫王军屯之她,明代为藩王放牧之区,至清初长... 今宁夏海原县历史悠久,但文化不兴。最早的她方政权建置为躇犬业无年(605)在今县境高崖乡一带所设立的他楼县(唐神龙年间改为萧关县)。吴后,宋无符二年(1099)在今西安乡置西安州。无代为豫王军屯之她,明代为藩王放牧之区,至清初长达千年间,没有留下一奉她方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书 方志 乾隆 清初 政权 明代 藩王 王军 军屯 西安
原文传递
西夏南疆“萧关”故址及宋、夏对天都地区的经营述论
20
作者 赵廷虎 《宁夏史志》 2019年第3期52-59,共8页
古代,天都山因多峭崖险壁,气势雄伟,名扬西陲。据《晋书》《魏书》《周书》《北史》等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末年,即三国时代(220—280年),此山与周边各山合称牵屯山。”
关键词 故址 南疆 西夏 述论 经营 东汉末年 史书记载 《北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