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口地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分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晓霞
符先先
王泉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2125-2127,共3页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尖锐湿疣患者的监测与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的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724例尖锐湿疣患者的赘生物组织中的HPV,并进行分型。结果该地区尖锐...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尖锐湿疣患者的监测与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的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724例尖锐湿疣患者的赘生物组织中的HPV,并进行分型。结果该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率最高的为HPV-11,男性与女性感染率分别达到92.1%与80.4%,其次为HPV-6,男性为89.6%,女性为77.9%。结论该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以低危型HPV-6与HPV-11感染为主,且只有11.0%的男性及14.2%的女性为单一型感染,多重感染具有合并高危型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海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晓霞
符先先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皮肤性病科门诊339例CA患者,对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结果 2组年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性伴侣数量与皮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皮肤性病科门诊339例CA患者,对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结果 2组年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性伴侣数量与皮损部位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学历低人群显著高于学历高人群,心理压力较大者复发率较心理压力较小者低,有睡眠障碍者高于无睡眠障碍者,饮酒、吸烟者高于不饮酒不吸烟者,感染HIV者高于未感染HIV者,患有2型糖尿病者高于未患有2型糖尿病者,不使用安全套者高于使用安全套者,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者高于未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者,多部位发病者复发率高于单一部位发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共有性别、学历、心理压力、睡眠障碍、饮酒、吸烟、感染HIV、合并2型糖尿病、使用安全套、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发病部位数量共12个变量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该12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压力为保护性因素,低学历、饮酒、吸烟、感染HIV、合并2型糖尿病、使用安全套、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共7个变量为危险因素。结论高危性行为与免疫力降低为CA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心理压力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TRNA2-1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3
作者
万梦婕
王薇
范秀红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探讨穹窿核糖核酸2-1(VTRNA2-1)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和健康患者(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AD患者根据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
目的:探讨穹窿核糖核酸2-1(VTRNA2-1)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和健康患者(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AD患者根据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分为轻度AD组、中度AD组、重度AD组。采集所有患者外周血分离CD4^(+)T淋巴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中VTRNA2-1基因表达量,对比各亚组之间VTRNA2-1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VTRNA2-1表达量与SCORAD评分的关系;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VTRNA2-1蛋白水平及其直接作用蛋白。结果:AD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VTRNA2-1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轻度AD组和中度AD组VTRNA2-1水平显著低于重度AD组,而轻度AD组VTRNA2-1水平显著低于中度AD组(P<0.05);VTRNA2-1基因表达水平与SCORAD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9,P<0.05);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VTRNA2-1通过与蛋白激酶R(PKR)特异性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VTRNA2-1基因在AD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呈高表达,VTRNA2-1表达升高可能加重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KR,从而在AD病理过程中发挥了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RNA2-1
特应性皮炎
T淋巴细胞
蛋白激酶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海南省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军麟
王薇
+7 位作者
曹智睿
刘琨
万多艳
吴智明
罗杨
肖传柳
刘璐
殷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7-604,共8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和体检中心分别收集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VDR基因及...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和体检中心分别收集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VDR基因及其上、下游各2 kb进行全长测序,对于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于SNP和单倍型的关联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风险位点对基因功能的影响。结果基于SNP的关联分析显示,40个SNP(29个位于内含子区、1个位于外显子区及10个位于基因间区)为银屑病的易感位点,其OR值为0.148(95%CI:0.016~1.294)~2.779(95%CI:1.260~6.130),P<0.001~0.976。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位于外显子2上的rs2228570可引起氨基酸改变(蛋氨酸→苏氨酸),继而导致基因功能改变。基于单倍型的关联分析显示,10个单倍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单倍型,在健康对照组和银屑病患者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150%~45.570%、1.110%~33.170%,其OR值为0.198(95%CI:0.040~0.985)~0.630(95%CI:0.419~0.947),P值0.002~0.048。结论在海南籍汉族人群中,发现40个寻常型银屑病相关的风险SNP,分别位于内含子区、外显子区及基因间区域,同时发现10个保护性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倍型
病例对照研究
靶基因捕获测序
原文传递
梅毒患者口服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C的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晓霞
符先先
薛金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3期4-5,共2页
目的评估匹多莫德与维生素c对于梅毒患者疗效出现时间的影响方法在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入院的5530名患者进行筛查,确认了150名梅毒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苄星青霉素组、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组与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维生素C组,...
目的评估匹多莫德与维生素c对于梅毒患者疗效出现时间的影响方法在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入院的5530名患者进行筛查,确认了150名梅毒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苄星青霉素组、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组与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维生素C组,在确认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无差别后,苄星青霉素组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一周一次,共三次,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组为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一周一次,共三次、口服匹多莫德片800mg每天,共一月,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维生索C组为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一周一次、共三次、口服匹多莫德片800mg、维生素C300mg每天,共一月。以不加热甲苯胺红血清试验(TRusT)下降至4倍或以上作为疗效出现指标。并使用多因素Cox比侧风险回归模型与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者疗效出现时间影响因素。结果在3组患者中,整体水平上在12月时产生疗效的人数为91%,在第24月时则达到了97%,治疗反应的中位时间为5月。而在对3组患者之间的血清学反应进行比较后发现3组患者在3、6、9、12、18、24月时血清反应均无明显差异,进一步使用Kaplan—Meier曲线检测疗效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匹多莫德以及匹多莫德十维生素C并不能改善苄星青霉素的疗效出现时间,而Cox回归模型则确认了匹多莫德(HR1.11[95%CI,0.89—1.4])与匹多莫德+维生素C(HR:0.86,[5%CI,0.62—1.2])不能改变患者的疗效出现时间。年龄(HR,1.94[95%CI,1.58—2.39])、CD4细胞数(HR,1.07[95%CI,1.01-1.12])和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滴度(HR:1.94,[95%CI,1.58—2.39])则能够明显影响患者的疗效出现时间。结论匹多英德与维生素C并不能改善梅毒患者苄星青霉素的疗效出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苄星青霉素
疗效
匹多莫德
维生素C
原文传递
题名
海口地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分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晓霞
符先先
王泉江
机构
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2125-21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尖锐湿疣患者的监测与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的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724例尖锐湿疣患者的赘生物组织中的HPV,并进行分型。结果该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率最高的为HPV-11,男性与女性感染率分别达到92.1%与80.4%,其次为HPV-6,男性为89.6%,女性为77.9%。结论该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以低危型HPV-6与HPV-11感染为主,且只有11.0%的男性及14.2%的女性为单一型感染,多重感染具有合并高危型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海口
分类号
R440 [医药卫生—诊断学]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赵晓霞
符先先
机构
海南省
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2372-237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皮肤性病科门诊339例CA患者,对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结果 2组年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性伴侣数量与皮损部位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学历低人群显著高于学历高人群,心理压力较大者复发率较心理压力较小者低,有睡眠障碍者高于无睡眠障碍者,饮酒、吸烟者高于不饮酒不吸烟者,感染HIV者高于未感染HIV者,患有2型糖尿病者高于未患有2型糖尿病者,不使用安全套者高于使用安全套者,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者高于未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者,多部位发病者复发率高于单一部位发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共有性别、学历、心理压力、睡眠障碍、饮酒、吸烟、感染HIV、合并2型糖尿病、使用安全套、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发病部位数量共12个变量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该12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压力为保护性因素,低学历、饮酒、吸烟、感染HIV、合并2型糖尿病、使用安全套、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共7个变量为危险因素。结论高危性行为与免疫力降低为CA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心理压力为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
分类号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TRNA2-1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3
作者
万梦婕
王薇
范秀红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
海口
医院
暨
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987-1991,共5页
基金
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编号:1601320243A2001)。
文摘
目的:探讨穹窿核糖核酸2-1(VTRNA2-1)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AD患者(AD组,50例)和健康患者(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AD患者根据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分为轻度AD组、中度AD组、重度AD组。采集所有患者外周血分离CD4^(+)T淋巴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中VTRNA2-1基因表达量,对比各亚组之间VTRNA2-1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VTRNA2-1表达量与SCORAD评分的关系;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VTRNA2-1蛋白水平及其直接作用蛋白。结果:AD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VTRNA2-1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轻度AD组和中度AD组VTRNA2-1水平显著低于重度AD组,而轻度AD组VTRNA2-1水平显著低于中度AD组(P<0.05);VTRNA2-1基因表达水平与SCORAD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9,P<0.05);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VTRNA2-1通过与蛋白激酶R(PKR)特异性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VTRNA2-1基因在AD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呈高表达,VTRNA2-1表达升高可能加重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KR,从而在AD病理过程中发挥了调控作用。
关键词
VTRNA2-1
特应性皮炎
T淋巴细胞
蛋白激酶R
Keywords
VTRNA2-1
Atopic dermatitis
T lymphocytes
Protein kinase R
分类号
R758.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海南省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军麟
王薇
曹智睿
刘琨
万多艳
吴智明
罗杨
肖传柳
刘璐
殷梅
机构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
检验
科
安徽医
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
体检中心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7-60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551)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8156)
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0A200472)。
文摘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和体检中心分别收集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VDR基因及其上、下游各2 kb进行全长测序,对于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于SNP和单倍型的关联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风险位点对基因功能的影响。结果基于SNP的关联分析显示,40个SNP(29个位于内含子区、1个位于外显子区及10个位于基因间区)为银屑病的易感位点,其OR值为0.148(95%CI:0.016~1.294)~2.779(95%CI:1.260~6.130),P<0.001~0.976。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位于外显子2上的rs2228570可引起氨基酸改变(蛋氨酸→苏氨酸),继而导致基因功能改变。基于单倍型的关联分析显示,10个单倍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单倍型,在健康对照组和银屑病患者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150%~45.570%、1.110%~33.170%,其OR值为0.198(95%CI:0.040~0.985)~0.630(95%CI:0.419~0.947),P值0.002~0.048。结论在海南籍汉族人群中,发现40个寻常型银屑病相关的风险SNP,分别位于内含子区、外显子区及基因间区域,同时发现10个保护性单倍型。
关键词
银屑病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倍型
病例对照研究
靶基因捕获测序
Keywords
Psoriasis
Receptors
calcitriol
Polymorphism
single nucleotide
Haplotypes
Case-control studies
Targeted capture sequencing
分类号
R758.6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梅毒患者口服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C的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晓霞
符先先
薛金菊
机构
海南省
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3期4-5,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估匹多莫德与维生素c对于梅毒患者疗效出现时间的影响方法在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入院的5530名患者进行筛查,确认了150名梅毒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苄星青霉素组、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组与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维生素C组,在确认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无差别后,苄星青霉素组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一周一次,共三次,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组为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一周一次,共三次、口服匹多莫德片800mg每天,共一月,苄星青霉素+匹多莫德+维生索C组为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一周一次、共三次、口服匹多莫德片800mg、维生素C300mg每天,共一月。以不加热甲苯胺红血清试验(TRusT)下降至4倍或以上作为疗效出现指标。并使用多因素Cox比侧风险回归模型与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者疗效出现时间影响因素。结果在3组患者中,整体水平上在12月时产生疗效的人数为91%,在第24月时则达到了97%,治疗反应的中位时间为5月。而在对3组患者之间的血清学反应进行比较后发现3组患者在3、6、9、12、18、24月时血清反应均无明显差异,进一步使用Kaplan—Meier曲线检测疗效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匹多莫德以及匹多莫德十维生素C并不能改善苄星青霉素的疗效出现时间,而Cox回归模型则确认了匹多莫德(HR1.11[95%CI,0.89—1.4])与匹多莫德+维生素C(HR:0.86,[5%CI,0.62—1.2])不能改变患者的疗效出现时间。年龄(HR,1.94[95%CI,1.58—2.39])、CD4细胞数(HR,1.07[95%CI,1.01-1.12])和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滴度(HR:1.94,[95%CI,1.58—2.39])则能够明显影响患者的疗效出现时间。结论匹多英德与维生素C并不能改善梅毒患者苄星青霉素的疗效出现时间。
关键词
梅毒
苄星青霉素
疗效
匹多莫德
维生素C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口地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分型
赵晓霞
符先先
王泉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分析
赵晓霞
符先先
《河北医药》
CAS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VTRNA2-1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万梦婕
王薇
范秀红
《河北医学》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海南省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关系的研究
刘军麟
王薇
曹智睿
刘琨
万多艳
吴智明
罗杨
肖传柳
刘璐
殷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5
梅毒患者口服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C的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
赵晓霞
符先先
薛金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