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MT1基因沉默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GSTP1、SHOX2、DAPK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邢红宇 朱明月 +3 位作者 郑俊 吴翔 郑才玲 苏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siRNA技术沉默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凋亡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凋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L... 目的探讨siRNA技术沉默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凋亡的影响,初步分析其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凋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印迹(WB)检测细胞中DNM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LNCap细胞); si-NC组(转染DNMT1阴性对照质粒的LNCap细胞); si-SH2B1组(转染si-DNMT1的LNCap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三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GSTP1、SHOX2、DAPK基因甲基化状态; qRT-PCR与WB法分别检测各组LNCap细胞DNMT1、GSTP1、SHOX2、DAPK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前列腺癌组细胞中DNM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si-DNMT1组DNM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si-NC组(P <0. 05);与空白对照组、si-NC组相比,si-DNMT1组LNCap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GSTP1、SHOX2、DAP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与空白对照组、si-NC组相比,si-DNMT1组GSTP1、DAPK、SHOX2基因甲基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结论沉默DNMT1基因后可明显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促使其凋亡,其可能通过逆转GSTP1、DAPK、SHOX2甲基化状态并上调其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NA甲基转移酶1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矮小同源盒基因2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下载PDF
胸水腺苷脱氨酶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静思 伍燕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2794-2795,共2页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结核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恶性组),采集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标本...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结核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恶性组),采集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标本,分别行ADA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检测,观察两项检查与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的ADA检测、淋巴细胞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较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淋巴细胞 恶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配组筛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静思 汪萍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7期2627-2629,共3页
目的评价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效果。方法收集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并确断为新生儿溶血症458例患儿及母体的EDTA-2K抗凝血标本,每组份样本分成A、B两份,分别使用配组筛检红细... 目的评价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效果。方法收集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并确断为新生儿溶血症458例患儿及母体的EDTA-2K抗凝血标本,每组份样本分成A、B两份,分别使用配组筛检红细胞法和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法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红细胞分散试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浆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抗体的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对比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的检验结果,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58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的EDTA-2K抗凝血实验样本,母婴ABO血型不合共检出195例,115例在红细胞放散液中出现致敏性,98例在新生儿血浆中检出具有致敏性。A组样本中检出抗c 1例,抗D 1例,抗c E 2例,抗E 2例,抗M 8例,共检不规则抗体14例,检测准确率为100%,其中;B组样本中检出不规则抗体8例,检测准确率为57.1%;A组检出准确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c 1例,抗D 1例,抗c E 2例,抗E检出1例,抗M检出3例;在出现漏检的抗M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组筛检红细胞检验新生儿溶血症患儿不规则抗体准确率好、操作简便,整体效果要优于目前常用的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组筛检红细胞 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 新生儿溶血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牡荆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蒙传任 林稚凤 邢红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牡荆素与抗生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应各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96孔细胞培养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探讨牡荆素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结... 目的探讨牡荆素与抗生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应各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96孔细胞培养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探讨牡荆素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当牡荆素的浓度≥31.25μg/ml时,能抑制PAO1生物膜的形成,使生物膜的总量从100%减少到(80.00±4.62)%,且随着牡荆素的浓度增高,其抑制能力越强;4种抗生素头孢他啶(CAZ)、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N)和左旋氧氟沙星(OFL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0.5、2.0和8.0μg/ml;亚抑菌浓度的CAZ、CIP、GEN和OFLX与牡荆素联用时能协同抑制PAO1生物膜的形成,分别使生物膜的总量从100%下降至(39.38±5.32)%、(40.31±2.95)%、(23.31±3.95)%和(50.23±3.14)%。结论牡荆素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且与抗生素联用时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下载PDF
RF、抗-CCP、AKA及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9
5
作者 张静思 陈鑫苹 陈斌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788-1789,1793,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角蛋白抗体(AKA)及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6例RA患者及300例对照者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F、ELISA法检测抗-CCP及GPI、...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角蛋白抗体(AKA)及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6例RA患者及300例对照者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F、ELISA法检测抗-CCP及GPI、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KA水平。分析各血清标记物单一及不同组合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在单一标志物检测中RF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80.1%,88.0%),抗-CCP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最高(80.1%,82.3%)。两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68.6%,85.0%),抗-CCP+AKA特异度最高(94.0%),RF+GPI及抗-CCP+AKA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均为83.2%)。多项联合检测中RF+抗-CCP+GPI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64.1%,83.5%),RF+抗-CCP+AKA+GPI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最高(96.3%,87.9%)。结论单一标志物检测RF最为理想,两项联合检测RF+抗-CCP最理想,3项联合检测RF+抗-CCP+GPI最理想。联合检测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其中抗-CCP是检测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环瓜氨酸肽抗体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下载PDF
黄芩苷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斌 张静思 +1 位作者 符史健 王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76,338,共9页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周)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组及美托洛尔组,模型组予ISO皮下注射5 mg·kg^(-1),对...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周)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组及美托洛尔组,模型组予ISO皮下注射5 mg·kg^(-1),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 d;黄芩苷组及美托洛尔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予黄芩苷(25,50,100 mg·kg^(-1))、美托洛尔10 mg·kg^(-1)灌胃,对照组予药物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于4周末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处死大鼠后,心肌切片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指数(AI)变化,取左心室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心室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人基质裂解素2(human stromelysin-2,ST2)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心室肌组织中乳酸(lactic acid,LA)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色素(Cytochrome C,Cyt C)、凋亡酶激活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室重构明显,心功能减弱,血清心衰标记物NT-pro BNP和ST2含量增多;心室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LA和FFA含量升高,Cyt C、Apaf-1、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及美托洛尔组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改善,血清NT-pro BNP和ST2含量减低,心室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LA和FFA含量降低,Cyt C、Apaf-1、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黄芩苷可有效改善ISO所致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提高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抑制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Cyt C/Apaf-1/caspase-9/caspase-3被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心力衰竭 线粒体 凋亡 能量失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