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隐静脉内翻式抽剥术与传统抽剥术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年建华 蒋劲松 +2 位作者 卢惟钦 朱晓燕 黄华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8期1358-1359,共2页
目的探讨内翻式大隐静脉抽剥术与传统抽剥术的比较及优势。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抽剥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内翻式大隐静脉... 目的探讨内翻式大隐静脉抽剥术与传统抽剥术的比较及优势。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抽剥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内翻式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良好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手术失败病例,治疗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隐神经损伤、皮下隧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翻式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等同于传统抽剥术,但是其作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内翻式抽剥术
下载PDF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晶 陶亮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8期1336-1338,1375,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2020年3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脾脏部分... 目的评价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2020年3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研究组实施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IgM、IgA和IgG水平,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94.73±10.62)min,(196.49±24.62)mL,(2.25±0.36)d,(2.65±0.39)d,(2.84±0.41)d和(5.29±0.6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28.52±12.03)min,(339.62±40.81)mL,(3.57±0.49)d,(3.86±0.51)d,(3.91±0.54)d和(7.46±0.82)d,均P<0.05];术前和术后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IgM、IgA和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67%,χ^(2)=5.551,P=0.018)。结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康复周期,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脾脏部分切除术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 康复周期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翁晓晖 陶亮 +3 位作者 贺强 朱晓燕 周伟光 谢志杰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分析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海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94例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采集患者切口感... 目的分析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海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94例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采集患者切口感染的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试验,病原菌鉴定采用比色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比浊法。结果294例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6例,感染率19.05%,共分离出病原菌1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6株(62.7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0.66%、9.49%、6.57%;革兰阳性菌39株(28.4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16.79%、5.84%;真菌12株(8.76%)。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的耐药性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和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Ⅲ类切口、手术时间≥120 min、术后留置导尿管≥3 d、住院时间≥10 d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可影响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应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根据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对伤口感染者治疗时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以期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切脾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8
4
作者 陶亮 翁晓晖 +1 位作者 陆逸庭 谢志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切脾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宁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因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手术及开腹脾切除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切脾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宁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因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手术及开腹脾切除手术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脾动脉结扎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蛋白变化情况,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脾动脉结扎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小板峰值、白蛋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脾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62例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陶亮 谢志杰 +2 位作者 高书峰 贺强 周伟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I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收治的62例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技术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获治愈,1例中...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I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收治的62例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技术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获治愈,1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术后再出血,无继发感染、严重胰漏等并发症。术中出血总量平均1 600 ml,手术用时平均135 min,切除脾脏用时平均55 min,平均住院12.5 d。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是创伤性脾破裂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