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高校室内环境空气细菌污染状况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蕾 杨晓芬 +3 位作者 侯海珠 刘钟滨 陈文娟 赵桂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97-100,108,共5页
目的了解高校学习生活室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污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分别于人员聚集与稀疏的不同时相,采用暴皿沉降法检测空气中细菌浓度。结果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四个场所空气中细... 目的了解高校学习生活室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污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分别于人员聚集与稀疏的不同时相,采用暴皿沉降法检测空气中细菌浓度。结果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四个场所空气中细菌浓度分别为516.40、613.08、1 337.78、3 550.36 cfu/m3。与《消毒卫生法》制定清洁空气的标准相比,上述四处场所的空气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1.7%和55%。除图书馆外的其他三处场所在不同时相的空气含菌量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空气中细菌浓度与人员集中度有一定的关联。结果还表明低层学生宿舍空气中细菌浓度要明显高于高低层学生宿舍(P<0.05)。结论高校某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室内环境空气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菌污染状况,据此建议当室内环境人员聚集时应注意增强空气的流通性,并重点加强宿舍的保洁卫生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浓度 室内环境 空气污染 高校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开泰 陆红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uIL-11)防治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1例血液肿瘤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用rHuIL-11,观察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uIL-11)防治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1例血液肿瘤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用rHuIL-11,观察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期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对照期[(49.2±20.8)×109/L∶(24.5±15.8)×109/L,P<0.01],血小板<15×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0.54±1.45)d∶(2.46±2.54)d,P<0.01],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2.08±2.66)d∶(6.38±3.43)d,P<0.01],5例有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及头晕、骨骼及关节疼痛、乏力、发热、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rHuIL-11防治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白介素-11 血液肿瘤 化疗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莉莉 王椿 +9 位作者 颜式可 高彦荣 蔡琦 赵晋华 姜杰玲 万理萍 杨隽 卫菊 赵旻 白海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治疗前和4程化疗后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结果,治疗后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治疗前和4程化疗后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结果,治疗后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反应按照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无反应(NR)评分。联合使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治疗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SPECT反应评估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FFS)。结果:4程化疗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反应CR的患者34例,2年FFS是75%;PR患者12例,2年FFS是41%,未缓解6例,2年FFS是0,23例患者疾病进展或复发。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反应CR、PR和NR的患者之间的FFS明显不同(P<0.01)。将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反应与IPI相联合,至少分为明显不同的4组,联合危险度评分(CRS)0~1(14例患者)2年FFS77%,CRS2~3(26例患者)2年FFS64%,CRS4(8例患者)2年FFS25%和CRS5~6(5例患者)2年FFS为0,4组患者的2年FFS明显不同(P<0.01)。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反应为初发的NHL患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血清LDH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君 王开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LDH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意义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前后用酶法测定血清LDH值,并追踪分析。结果 NHL患者血清LDH的变化与病理类型、恶性程度有关,LDH升高组的... 目的探讨血清LDH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意义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前后用酶法测定血清LDH值,并追踪分析。结果 NHL患者血清LDH的变化与病理类型、恶性程度有关,LDH升高组的生存率低于LDH正常组。结论血清LDH可以作为NHL患者的预后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乳酸脱氢酶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强化治疗淋巴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观察
5
作者 王开泰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77-77,共1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uIL-11)强化治疗淋巴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23例淋巴瘤患者对照期化疗后予以rHuIL-112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观察期化疗后予以rHuIL-112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强化治疗...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uIL-11)强化治疗淋巴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23例淋巴瘤患者对照期化疗后予以rHuIL-112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观察期化疗后予以rHuIL-112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强化治疗),观察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变化。结果:观察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52.3×109/L,较对照期高25.8×109/L(P<0.01)、血小板<10×109/L持续天数0.36天,较对照期缩短1.5天(P<0.05),血小板<30×109/L持续天数1.81天,较对照期缩短1.34天(P<0.05)。结论:rHuIL-11强化治疗淋巴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方法简便,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淋巴瘤化疗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血液肿瘤化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开泰 陆红娟 +4 位作者 王天舒 沈君 袁海燕 周莉莉 杨晓芬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肿瘤化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1(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改变的关系,探索能维持血小板安全水平的sIL-11临界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测定sIL-11和血小板水平,观察两者变化间... 目的观察血液肿瘤化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1(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改变的关系,探索能维持血小板安全水平的sIL-11临界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测定sIL-11和血小板水平,观察两者变化间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9例患者完成研究。化疗后患者的sIL-11水平逐步升高,第6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血小板数量随时间逐步降低,第10天达到最低值,然后逐渐上升;在血小板达到最低之前sIL-11已达峰值;患者化疗后sIL-11越高,血小板数量越有可能维持于较高水平。根据血小板水平最低值将病例分为两组比较,具较高血小板组有较高sIL-11峰值,其sIL-11平均增长速度快,血小板达到最低值的时间较晚,高sIL-11峰值的病例较多。多元回归显示化疗后血小板低于临界值的影响因素有:sIL-11达到最大值的日平均增长速度和化疗第4天sIL-11低于2000pg/ml。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测量sIL-11的变化来预测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趋势。化疗第4天sIL-11〈2000pg/ml的患者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大,建议给予rhIL-11治疗或输注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损害与相关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陆红娟 王开泰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血液系统损害与抗核抗体(ANA)及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ENA)部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NA及ENA部分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血液系统损害与抗核抗体(ANA)及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ENA)部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NA及ENA部分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Anti—RNP)、抗Sm抗体(Anti—Sm)、抗Ro抗体(Anti—SSA)及抗La抗体(Anti-SSB)检测,并进行红细胞沉降率、血清补体(c3、C4)的测定。应用Х^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例SLE患者中有血液系统损害47例(55.3%),其中单系损害25例(29.4%),二系以上损害22例(25.9%);无血液系统损害38例(44.7%)。Anti.dsDNA阳性率血液系损害组34.0%(16/47),无损害组为13.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927,P〈0.05);多系损害组Anti—dsDNA阳性率为36.4%(8/22),贫血组为35.1%(13/37)均高于无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9.671、4.964,P均〈0.05)。结论抗ds—DNA可能与血液系统尤其是红系的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系统损害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氟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真菌感染21例
8
作者 王开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8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7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为76.19%(16/21),确诊病例为71.43%(5/7),临床诊断病例为90...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7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为76.19%(16/21),确诊病例为71.43%(5/7),临床诊断病例为90.91%(10/11),拟诊病例66.66%(2/3)。结论氟康唑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疗效确切,价格较低,可作为一线治疗推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细胞感染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沈君 王开泰 陆红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03-205,共3页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伊马替尼 干扰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染色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期 完全缓解率 急变期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开泰 魏道林 +7 位作者 陆红娟 王天舒 周莉莉 沈君 袁海燕 杨晓芬 罗辉 张胡叶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8期470-473,479,共5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7例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MGB1水平,与35名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并对其表达水平变化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7例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MGB1水平,与35名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并对其表达水平变化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化疗前2天、化疗后第8天的HMGB1水平分别为(66.24±29.96)ng/ml、(48.63±23.69)ng/ml,高于对照组的(4.89±2.43)ng/ml(P〈0.001),化疗后HMGB1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03),27例患者中有20例化疗后第8天HMGB1水平下降。化疗前后HMGBl水平比值与患者疗效有关(P=0.029),HMGB1比值≤1是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P=0.038)。结论淋巴瘤患者血清HMGB1水平较健康人群高,检测其化疗前后水平变化有助于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Sweet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红娟 王开泰 +1 位作者 沈君 袁海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患者女,67岁,于2012年8月17日入院,入院前1周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略有恶心.于8月17日至我院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92g/L,白细胞计数(WBC)318.1×109/L,血小板(Plt)872×19/L.外周血涂片:原始细胞0.02,早幼粒细... 患者女,67岁,于2012年8月17日入院,入院前1周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略有恶心.于8月17日至我院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92g/L,白细胞计数(WBC)318.1×109/L,血小板(Plt)872×19/L.外周血涂片:原始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7,中幼粒细胞0.18,晚幼粒细胞0.08,有核红细胞0.02,嗜酸粒细胞0.04,嗜碱粒细胞0.04.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率80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肋缘下未触及,脾脐下3 cm,双下肢无浮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SWEET综合征 软组织感染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君 王开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6-169,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积聚并分泌M蛋白,表现为溶骨性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积聚并分泌M蛋白,表现为溶骨性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2]。MM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传统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年。约25%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存活10年的MM患者不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