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杂交粳稻六优1号亩产75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云松
汤述翥
+4 位作者
袁汉根
王荫传
吕贵才
李德剑
娄金贵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10,共4页
六优1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1988年在兴化市下圩乡孙阳村种植104.66亩连片丰产方,平均单产729.58公斤,其中3.2亩单产达838.5公斤。大优1号全生育期为155天,属迟熟中便。六优1号分蘖速度较慢,穗型较大...
六优1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1988年在兴化市下圩乡孙阳村种植104.66亩连片丰产方,平均单产729.58公斤,其中3.2亩单产达838.5公斤。大优1号全生育期为155天,属迟熟中便。六优1号分蘖速度较慢,穗型较大,有明显两段灌浆特性,属“源”限制型组合。该组合亩产750公斤以上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0万、每穗总粒数175-18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克以上。高产栽培措施是:育多蘖壮秧,争足穗大穗,增施有机肥,确保稳健平衡生长。严格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施好穗、粒肥,优化冠层叶片配置,适时使用多效唑,防止倒伏;防治病虫害,保活熟,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亩产
杂交粳稻
高产栽培技术
结实率
千粒重
单产
成穗率
稳健
适时
兴化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大麦的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华正雄
朱会林
+3 位作者
池建华
周有炎
严婉玲
王艳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12,48,共4页
小麦大麦的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效应华正雄,朱会林,池建华,周有炎,严婉玲,王艳霞1994~1995年度,我市小、大麦生长期间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冻害,受冻面积高达101.正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9.9%,平均主茎冻死56...
小麦大麦的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效应华正雄,朱会林,池建华,周有炎,严婉玲,王艳霞1994~1995年度,我市小、大麦生长期间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冻害,受冻面积高达101.正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9.9%,平均主茎冻死56.6%,分冻死23.9%,其冻害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冷害
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和基本苗对扬麦5号产量影响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吕贵才
孙进东
+3 位作者
张彪
李德剑
娄金贵
张永江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9-13,共5页
以扬麦5号为材料。设置2.5、7.5、12.5、17.5kg/亩4种播量,即约4、11.5、17.5、20.5万/亩基本苗,和10月9、19、29日和11月9日4个播期处理,探讨其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处理问产量呈极显著的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看,10月9日播种,每穗粒...
以扬麦5号为材料。设置2.5、7.5、12.5、17.5kg/亩4种播量,即约4、11.5、17.5、20.5万/亩基本苗,和10月9、19、29日和11月9日4个播期处理,探讨其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处理问产量呈极显著的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看,10月9日播种,每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为最大,属分蘖成穗为主的大穗栽培类型;10月19、29日播种,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属穗粒协调栽培类型;11月9日播种,每亩秘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属主茎成穗为主多穗栽培类型.适当早播,可使扬麦5号成熟期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扬麦5号
播期
基本苗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小壮高”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庚生
袁秋勇
+2 位作者
李稳林
柳林景
吕桂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11,34,共4页
小麦随着基本苗数的降低和播期的适当提前,单株成穗数、每穗实粒数随之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千粒重得到同步提高;增施拔节孕穗肥能有效地促进小穗分化,减少小穗退化,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据此,提出了不同产量层次的播期与基本苗的优化...
小麦随着基本苗数的降低和播期的适当提前,单株成穗数、每穗实粒数随之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千粒重得到同步提高;增施拔节孕穗肥能有效地促进小穗分化,减少小穗退化,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据此,提出了不同产量层次的播期与基本苗的优化组合、理想的产量结构模式、合理的群体动态发展指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献改优63的防倒高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茅弼华
姜开圣
+4 位作者
张秀美
季章定
王在兴
吕贵才
李德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针对献改优63后期易倒伏的弱点,研究应用多效唑、硅肥和钾肥等措施对防止其倒伏、提高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大田10~14叶期施多效唑及12叶期施用硅、钾肥,稻株抗倒能力均大大提高,其中10叶期每亩施用多效唑80~1...
本文针对献改优63后期易倒伏的弱点,研究应用多效唑、硅肥和钾肥等措施对防止其倒伏、提高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大田10~14叶期施多效唑及12叶期施用硅、钾肥,稻株抗倒能力均大大提高,其中10叶期每亩施用多效唑80~120克及亩施硅酸钠溶液15公斤,均能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性
施肥
杂交稻
丰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14号亩产600公斤栽培技术探讨
6
作者
吕贵才
娄金贵
+2 位作者
樊宝贵
李德健
倪高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6,4,共3页
南京14号(原名南京3714)是江苏省农科院最近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中籼稻新品种,自1984年引进种植以来,单产均名列我区籼稻品种之首。1987年在气候条件恶劣,病虫危害猖獗,水稻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我区2万多亩南京1...
南京14号(原名南京3714)是江苏省农科院最近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中籼稻新品种,自1984年引进种植以来,单产均名列我区籼稻品种之首。1987年在气候条件恶劣,病虫危害猖獗,水稻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我区2万多亩南京14号平均单产473.1公斤,比汕优63亩产471.95公斤亩增1.15公斤,其中亩产超600公斤的占25%,亩产超650公斤的占7%。现将近几年来南京14号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南京14号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优3—2”高产规律和栽培技术
7
作者
陆仁峥
王荫传
+3 位作者
吕桂才
周有炎
张涛
朱云江
《上海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19-20,共2页
杂交粳稻“六优3—2”(六千辛A×宁恢3—2)全生育期150~155天,属迟熟中粳。我市自1985年开始试种,由于增产优势明显,面积逐年扩大,至199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88万亩。在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的情况下,实收面积3.61万亩,...
杂交粳稻“六优3—2”(六千辛A×宁恢3—2)全生育期150~155天,属迟熟中粳。我市自1985年开始试种,由于增产优势明显,面积逐年扩大,至199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88万亩。在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的情况下,实收面积3.61万亩,平均单产576.5kg,比常规粳稻亩增105.5kg,增产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杂交稻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粳稻六优1号亩产75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云松
汤述翥
袁汉根
王荫传
吕贵才
李德剑
娄金贵
机构
兴化市农业局
江苏省农科院
海河区农技站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10,共4页
文摘
六优1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1988年在兴化市下圩乡孙阳村种植104.66亩连片丰产方,平均单产729.58公斤,其中3.2亩单产达838.5公斤。大优1号全生育期为155天,属迟熟中便。六优1号分蘖速度较慢,穗型较大,有明显两段灌浆特性,属“源”限制型组合。该组合亩产750公斤以上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0万、每穗总粒数175-18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克以上。高产栽培措施是:育多蘖壮秧,争足穗大穗,增施有机肥,确保稳健平衡生长。严格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施好穗、粒肥,优化冠层叶片配置,适时使用多效唑,防止倒伏;防治病虫害,保活熟,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关键词
亩产
杂交粳稻
高产栽培技术
结实率
千粒重
单产
成穗率
稳健
适时
兴化市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大麦的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华正雄
朱会林
池建华
周有炎
严婉玲
王艳霞
机构
兴化市农业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12,48,共4页
文摘
小麦大麦的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效应华正雄,朱会林,池建华,周有炎,严婉玲,王艳霞1994~1995年度,我市小、大麦生长期间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冻害,受冻面积高达101.正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9.9%,平均主茎冻死56.6%,分冻死23.9%,其冻害程...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冷害
防治
分类号
S426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和基本苗对扬麦5号产量影响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吕贵才
孙进东
张彪
李德剑
娄金贵
张永江
机构
兴化市
海河区农技站
兴化市钓鱼乡
农技站
兴化市下圩乡
农技站
不详
出处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9-13,共5页
文摘
以扬麦5号为材料。设置2.5、7.5、12.5、17.5kg/亩4种播量,即约4、11.5、17.5、20.5万/亩基本苗,和10月9、19、29日和11月9日4个播期处理,探讨其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处理问产量呈极显著的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看,10月9日播种,每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为最大,属分蘖成穗为主的大穗栽培类型;10月19、29日播种,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属穗粒协调栽培类型;11月9日播种,每亩秘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属主茎成穗为主多穗栽培类型.适当早播,可使扬麦5号成熟期提前.
关键词
小麦
扬麦5号
播期
基本苗
产量
Keywords
wheat
sowing time
sowing norm
basic seeldings
分类号
S512.10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小壮高”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庚生
袁秋勇
李稳林
柳林景
吕桂才
机构
扬州市农业局
泰县农业局
兴化
海河区农技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11,34,共4页
文摘
小麦随着基本苗数的降低和播期的适当提前,单株成穗数、每穗实粒数随之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千粒重得到同步提高;增施拔节孕穗肥能有效地促进小穗分化,减少小穗退化,提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据此,提出了不同产量层次的播期与基本苗的优化组合、理想的产量结构模式、合理的群体动态发展指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献改优63的防倒高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茅弼华
姜开圣
张秀美
季章定
王在兴
吕贵才
李德剑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
江都县宗村乡
农技站
兴化市
海河区农技站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摘
本文针对献改优63后期易倒伏的弱点,研究应用多效唑、硅肥和钾肥等措施对防止其倒伏、提高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大田10~14叶期施多效唑及12叶期施用硅、钾肥,稻株抗倒能力均大大提高,其中10叶期每亩施用多效唑80~120克及亩施硅酸钠溶液15公斤,均能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水稻
抗倒性
施肥
杂交稻
丰产
分类号
S51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14号亩产600公斤栽培技术探讨
6
作者
吕贵才
娄金贵
樊宝贵
李德健
倪高才
机构
兴化市
海河区农技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6,4,共3页
文摘
南京14号(原名南京3714)是江苏省农科院最近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中籼稻新品种,自1984年引进种植以来,单产均名列我区籼稻品种之首。1987年在气候条件恶劣,病虫危害猖獗,水稻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我区2万多亩南京14号平均单产473.1公斤,比汕优63亩产471.95公斤亩增1.15公斤,其中亩产超600公斤的占25%,亩产超650公斤的占7%。现将近几年来南京14号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籼稻
南京14号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1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优3—2”高产规律和栽培技术
7
作者
陆仁峥
王荫传
吕桂才
周有炎
张涛
朱云江
机构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海河区农技站
江苏省兴化市种子公司
周庄
区
农技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19-20,共2页
文摘
杂交粳稻“六优3—2”(六千辛A×宁恢3—2)全生育期150~155天,属迟熟中粳。我市自1985年开始试种,由于增产优势明显,面积逐年扩大,至199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88万亩。在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的情况下,实收面积3.61万亩,平均单产576.5kg,比常规粳稻亩增105.5kg,增产18.3%。
关键词
粳稻
杂交稻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11.2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杂交粳稻六优1号亩产75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刘云松
汤述翥
袁汉根
王荫传
吕贵才
李德剑
娄金贵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大麦的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效应
华正雄
朱会林
池建华
周有炎
严婉玲
王艳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播期和基本苗对扬麦5号产量影响的成因分析
吕贵才
孙进东
张彪
李德剑
娄金贵
张永江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麦“小壮高”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庚生
袁秋勇
李稳林
柳林景
吕桂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献改优63的防倒高产研究
茅弼华
姜开圣
张秀美
季章定
王在兴
吕贵才
李德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京14号亩产600公斤栽培技术探讨
吕贵才
娄金贵
樊宝贵
李德健
倪高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六优3—2”高产规律和栽培技术
陆仁峥
王荫传
吕桂才
周有炎
张涛
朱云江
《上海农业科技》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