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地球化学在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立雷 刘健 王家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已成为追溯全球古环境变化与古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有力工具,在我国边缘海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本文在综述了部分有机质整体指标和脂类生物标志物用于东海有机质溯源...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已成为追溯全球古环境变化与古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有力工具,在我国边缘海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本文在综述了部分有机质整体指标和脂类生物标志物用于东海有机质溯源研究进展的同时,着重叙述了他们在全新世海水表层温度、季风、相对海平面和海洋初级生产力重建等古气候和古海洋学领域的研究动态。针对我国边缘海,提出应选用更加有效可靠的有机地球化学多指标,研究高分辨率的沉积连续记录,全面恢复古气候环境变迁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脂类生物标志物 海水表层温度 东亚季风 全新世古海平面 冰融水事件
原文传递
IODP341航次之阿拉斯加湾U1417站位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曦 葛淑兰 +1 位作者 刘建兴 杨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4-1347,共14页
本文运用系统的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研究方法,对取自亚北极阿拉斯加湾的IODP 341航次U1417站位191.94m的综合岩芯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揭示了湾内1.9Ma以来高沉积速率的年代地层框架。沉积物样品在交变退磁场下获得了稳定的剩磁方向... 本文运用系统的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研究方法,对取自亚北极阿拉斯加湾的IODP 341航次U1417站位191.94m的综合岩芯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揭示了湾内1.9Ma以来高沉积速率的年代地层框架。沉积物样品在交变退磁场下获得了稳定的剩磁方向,并显示出4个正向极性段和3个负向极性段。结合IODP 341航次初步报告中古地磁和古生物的数据,确定了U1417综合岩芯的布容-松山极性转换界线(M/B:0.78Ma)位于钻孔110.46m,Jaramillo极性亚时、Cobb Mountain极性事件和Olduvai极性亚时的记录在岩芯中的深度分别对应133.28~139.91m、158.41~162.73m和182.67~191.94m。由上述年龄控制点推算出钻孔的沉积速率在1.2Ma以来显著上升,这可能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所导致的源区侵蚀加剧有关。综上所述,该研究不仅为阿拉斯加湾深海沉积物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年代学约束,也为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进一步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斯加湾 IODP 341航次U1417站位 M/B磁极性转换界线 极性亚时沉积速率
原文传递
黄河口羽状流对调水调沙的响应
3
作者 张涛 毕乃双 +2 位作者 吴晓 宋振杰 王厚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6,共7页
本文基于2010年MODIS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海域海表温度(SST)的季节性变化,分析了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羽状流向海扩展的时空变化,揭示了黄河口羽状流对调水调沙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海表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和临近大陆气候的影响,... 本文基于2010年MODIS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了黄河口海域海表温度(SST)的季节性变化,分析了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羽状流向海扩展的时空变化,揭示了黄河口羽状流对调水调沙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海表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和临近大陆气候的影响,夏季秋季高,春季冬季低,四个季节羽状流扩散范围都较小。调水调沙期间,羽状流向海传输方向发生摆动,由北向逐渐向东偏转至正东方向,最后又转为北向。随着径流量的增加,羽状流扩散范围和传输距离也迅速增大,传输距离与径流量呈较好的对数线性关系。此外,潮汐变化也会影响羽状流的传输方向和输运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羽状流 海表温度 扩散范围 传输距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