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机制构建刍议 被引量:5
1
作者 吕建华 柏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海洋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旨在将参与变被动为主动,使公众在政府的主导下自觉完成参与过程。这一机制不仅有利于海洋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实现,而且也是政府政治性回应职能的实现途径之一,其形成兼具必要性与可行性。海洋环境管理... 海洋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旨在将参与变被动为主动,使公众在政府的主导下自觉完成参与过程。这一机制不仅有利于海洋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实现,而且也是政府政治性回应职能的实现途径之一,其形成兼具必要性与可行性。海洋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形成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动力要素的调节使公众获得参与驱动力。该机制通过横向与纵向两个路径运行,在"公众主体、政府主导"和"全过程参与"理念的指导下,最终实现公众有效参与海洋环境管理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机制 动力要素 全过程参与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建华 张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34-42,共9页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面临着五重效应的考验,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的主体也发生着行为逻辑的转变。尽管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在平台建设、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上下联动的信息共享机构尚...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面临着五重效应的考验,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的主体也发生着行为逻辑的转变。尽管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在平台建设、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上下联动的信息共享机构尚未形成、海洋环境管理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秩序混乱等仍是主要问题。海洋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是海洋环境管理机制构建的驱动力机制,信息共享的成效波及海洋环境管理的众多领域的推进,影响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管理 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鸿沟 信息孤岛
下载PDF
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路径依赖及其克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卫先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8,共10页
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进入新的路径,延缓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新问题的解决,进而成为一种误导。这一点在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表现比较明显。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利路径依赖,二是市场路径依... 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进入新的路径,延缓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新问题的解决,进而成为一种误导。这一点在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表现比较明显。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利路径依赖,二是市场路径依赖。这两种路径依赖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环境法学的发展和成熟,使我国环境法学研究陷入误区。面向未来,要想克服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路径依赖,必须审慎对待权利与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使环境法学的研究立场从个体主义走向整体主义,形成环境法学的义务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路径依赖 市场路径依赖 研究立场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 被引量:4
4
作者 游祯祥 徐祥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具体类型。为推动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确定国际合作原则,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意志以立法表达。海洋环境国际合作空间巨大,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国... 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具体类型。为推动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确定国际合作原则,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意志以立法表达。海洋环境国际合作空间巨大,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国务院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也有责任选择与相关国家共同构建海洋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适宜合作形式。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与外国签订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法律文件应当遵守《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单项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管"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负责处理与相关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全面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海洋环境保护法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及其环境法保障——“黄河流域发展会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祥民 孙喜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1,153,共8页
“黄河流域发展会议”讨论的高质量发展是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生态保护内容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作为整体的黄河流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依托的环境单元遭遇了自然资源损害、环境污染损害、生态损害、气候与自然地理环境... “黄河流域发展会议”讨论的高质量发展是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生态保护内容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作为整体的黄河流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依托的环境单元遭遇了自然资源损害、环境污染损害、生态损害、气候与自然地理环境损害四类环境损害。这些环境损害只有在把黄河流域当作整体来实施治理时才能得到救治或减缓。要实现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为绿色发展法建设流域环境协同治理制度、流域环境协同治理规划制度、流域环境总行为控制制度和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质量发展 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法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法治体系的构成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祥民 孙喜雨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22,139,共14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没有对何谓法治体系作出明确说明。通过仔细研读相关著作可以发现,在《全面依法治国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详述”(以下简称“详述”)中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没有对何谓法治体系作出明确说明。通过仔细研读相关著作可以发现,在《全面依法治国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详述”(以下简称“详述”)中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就是作为建设对象的法治体系。“详述”中的其他语句阐述的是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建设路径和建设手段等。把法治体系界定为由五个分支体系构成的制度体系,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四中全会”总的精神、《全面依法治国决定》中的总目标安排都是相吻合的。对法治体系的构成作出清晰的界定有利于给法治体系这项新的法学知识划定边界理清要素,能够使我国新阶段法治国家建设的任务更具体,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更明确、闪光点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法治论 四中全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