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光内镜成像技术对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许瑶 焦月 +1 位作者 李鹏 张澍田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2期1298-1301,共4页
我国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高发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发病数的1/3,其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分别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6、3、2位,死亡率分别居第4、3、5位[1]。消化道肿瘤的预后与早诊、早治... 我国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高发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发病数的1/3,其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分别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6、3、2位,死亡率分别居第4、3、5位[1]。消化道肿瘤的预后与早诊、早治密切相关,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疾病负担重、预后较差;而大部分早期消化道肿瘤可在内镜下行根治性治疗,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低,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内镜成像技术 消化道肿瘤 癌前病变 诊断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蕾 李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0,共4页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内镜技术不但是早期食管癌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其迅速发展,已逐步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早期食管癌治疗的主流手段。现综述内镜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食管癌是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内镜技术不但是早期食管癌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其迅速发展,已逐步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早期食管癌治疗的主流手段。现综述内镜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多环黏膜切除术、隧道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射频治疗及光动力治疗等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内镜治疗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内镜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邢洁 刘昊玺 +2 位作者 张倩 李鹏 张澍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99-1604,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临床及内镜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3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 目的探究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临床及内镜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至202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3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进行描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2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共有17例(5.3%)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以胃癌(13例,76.5%),尤其以贲门癌(8例,47.1%)居多,且绝大多数(10例,76.9%)为早期病变。病变位于食管下段(OR=4.10,95%CI:1.26~13.31,P=0.019)及存在多发病灶(OR=4.60,95%CI:1.60~13.21,P=0.005)为早期食管癌合并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对存在发生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危险因素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胃肠道检查,避免遗漏多原发癌,实现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多原发癌 同时性多原发胃肠道癌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
4
作者 韩磊 董宁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70-2573,共4页
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 rs25487基因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疗效及疾病进展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 rs25487基因多态性与进展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疗效及疾病进展时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组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接受XELOX方案化疗,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的方法检测XRCC1 rs25487基因分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XRCC1 rs25487基因分型与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关系。结果: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携带XRCC1 rs25487GG基因型、AG基因型、AA基因型分别为49例(44.5%)、52例(47.3%)、9例(8.2%),GG基因型患者ORR高于AG/AA基因型患者(53.1%vs 37.7%),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χ^(2)=2.594,P=0.107)。GG基因型患者比AG/AA基因型患者PFS更长[6.3个月(95%CI:5.7~6.9)vs 5.0个月(95%CI:4.4~5.6),P=0.049]。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与化疗疗效无关,但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与PFS有关(P均<0.05)。Cox回归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XRCC1 rs25487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结论:XRCC1 rs25487基因型与进展期胃癌患者XELOX方案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测定XRCC1 rs25487基因型可以为进展期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化学治疗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JES分型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雪 邢洁 +3 位作者 张倩 李鹏 吕富靖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日本食道学会(Japan Esophageal Society,JES)分型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白光内镜检查高度疑似早期食管癌病灶或经活检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203...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日本食道学会(Japan Esophageal Society,JES)分型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白光内镜检查高度疑似早期食管癌病灶或经活检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203处病灶,所有病灶均行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检查,并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放大内镜下JES分型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结果NBI-ME模式下JES分型B1型、B2型判断早期食管癌准确度分别为63.5%(95%CI:63.3%~63.8%)和71.9%(95%CI:71.7%~72.1%),灵敏度分别为65.7%(95%CI:58.0%~73.5%)和75.0%(95%CI:60.0%~90.0%),特异度分别为58.3%(95%CI 45.9%~70.8%)和71.3%(95%CI:64.6%~78.1%)。比较放大内镜JES分型及术后病理判断病变浸润深度的一致性,Kappa值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JES分型能够诊断早期食管癌和预测肿瘤浸润深度,但效果欠佳,预测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较低,需要更多多中心大样本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治疗 肿瘤浸润深度 准确度
下载PDF
miR-365通过靶向E2F2抑制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形成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水龙 朱圣韬 +3 位作者 程芮 邵琳琳 孙秀梅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miR-365调控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发生的功能,并通过验证下游靶分子E2F2研究miR-365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65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谱;real-time PCR检测miR-365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miR-365调控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发生的功能,并通过验证下游靶分子E2F2研究miR-365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65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谱;real-time PCR检测miR-365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细胞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研究miR-365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65下游靶分子E2F2;构建E2F2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miR-365对E2F2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结合位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65对E2F2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365在包括胃在内的多种消化道组织中表达;miR-365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miR-365过表达显著抑制多种胃癌细胞的增生和裸鼠皮下的成瘤能力;E2F2是miR-365的靶分子,miR-365通过E2F2 3’UTR上的结合位点抑制E2F2的蛋白表达。结论 miR-365在人胃癌组织和小鼠胃癌模型中表达下调,并通过下游靶分子E2F2抑制胃癌细胞增生和肿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2 miR-365 胃癌 MICRORNA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早期食管癌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晓 王拥军 +2 位作者 于中麟 李鹏 张澍田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9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与外科手术效果对比,评价EMR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EMR术或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与外科手术效果对比,评价EMR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EMR术或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病例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分析其生存率,评估EMR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接受内镜EMR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共71例。接受EMR治疗患者共47例,其中6例接受2次EMR,3例接受3次EMR,5例接受4次EMR,1例接受5次EMR治疗;接受外科手术共24例。EMR多采用圈套器法及透明帽法,多次切除,术前黏膜下注射,抬举征阳性者切除。与外科手术组对比,EMR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EMR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穿孔1.28%(1/78),感染5.13%(4/78),切缘残留10.26%(8/78),食管狭窄5.13%(4/78)。首次EMR术后原位复发率为8.89%(4/45),食管癌新发率为11.11%(5/45)。EMR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5.47±0.14)年。EMR组及外科手术组两组生存曲线整体Log-Rank检验结果为P=0.18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EMR治疗安全有效,可行性高,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贝伐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磊 杨薏帆 +3 位作者 甄洪超 刘文婷 肖静 曹邦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755-175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中加入贝伐单抗进行维持治疗对比持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制定化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检索时限截止到2014年10月,查找应用贝伐单抗作为维持治疗的的随机对... 目的系统评价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中加入贝伐单抗进行维持治疗对比持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制定化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检索时限截止到2014年10月,查找应用贝伐单抗作为维持治疗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1.2SE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合计1 0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含有贝伐单抗的维持治疗方案与持续治疗相比,两者的无进展生存期(HR=1.06,95%CI:0.65-1.71)和总生存期(HR=1.08,95%CI:0.93-1.26)相当,但维持治疗组的副作用明显低于持续治疗组(OR=1.51,95%CI:1.22-1.85),维持治疗组的神经系统疾病(OR=3.70,95%CI:2.33-5.88)和手足综合征(OR=1.90,95%CI:1.05-3.44)发生率明显比持续治疗组低。结论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与含有贝伐单抗的持续治疗方案相比,维持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PFS时间降低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贝伐单抗 维持治疗 疗效和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过表达DBHS家族基因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被引量:3
9
作者 程芮 朱圣韬 +3 位作者 郭水龙 李鹏 郭庆东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人类剪切蛋白(drosophila behavior human splicing,DBHS)家族基因,包括p5nrb、PSF、PSPC1基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食管磷癌)细胞系TE-8细胞系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54nrb、PSF、PSPC1基因过表达载体,通过脂... 目的研究人类剪切蛋白(drosophila behavior human splicing,DBHS)家族基因,包括p5nrb、PSF、PSPC1基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食管磷癌)细胞系TE-8细胞系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54nrb、PSF、PSPC1基因过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转染TE-8细胞,转染48 h后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54nrb、PSF、PSPC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及覆盖有Matrigel的Transwell小室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过表达p54nrb、PSF、PSPC1后,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食管鳞癌TE-8细胞中上述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上调,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证实食管鳞癌TE-8细胞过表达p54nrb、PSF、PSPC1后,其迁移、侵袭能力增强。结论过表达DBHS家族基因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人类剪切蛋白 p54nrb PSF PSPC1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早癌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雪 邢洁 +1 位作者 李鹏 张澍田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2期1289-1292,共4页
食管胃结合部癌定义为食管胃结合部上下距离5cm内的肿瘤,组织分型包括鳞状细胞癌、分化型腺癌(包括中-高分化的管状腺癌或乳头状腺癌)及未分化型腺癌(包括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西方国家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以腺癌为... 食管胃结合部癌定义为食管胃结合部上下距离5cm内的肿瘤,组织分型包括鳞状细胞癌、分化型腺癌(包括中-高分化的管状腺癌或乳头状腺癌)及未分化型腺癌(包括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西方国家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以腺癌为主且逐年增多,尤其是巴雷特食管腺癌(Barret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B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MicroRNA-2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宁宁 周艳华 +2 位作者 张澍田 焦月 朱思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5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1在胰腺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microRNA-21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入组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及60例年龄性别匹配...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1在胰腺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microRNA-21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入组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0例胰腺癌患者及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用microR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microRNA-21的表达,并分析microRNA-21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3.75±1.8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22±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42,P<0.001),microRNA-2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t=0.396,t=-0.061;P>0.05),但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t=3.633,t=-2.694,t=2.534,t=2.969;P=0.001,P=0.009,P=0.014,P=0.004)。以血清microRNA-21的相对表达量2.55为临界值,其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和75%。结论MicroRNA-2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清microRNA-21与胰腺癌分化程度、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血清microRNA-21的表达情况可能作为胰腺癌诊断的一项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微小RNA-21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预警、预防、早期精准诊治的全链条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焦月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家和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消化系统的癌前病变及早癌则是消化系统的重大疾病。如能在癌前病变及早癌阶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将对人民的健康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消化系统癌前病变及癌变的预警、预防和早...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家和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消化系统的癌前病变及早癌则是消化系统的重大疾病。如能在癌前病变及早癌阶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将对人民的健康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消化系统癌前病变及癌变的预警、预防和早诊早治的全链条研究就是要建立消化系统重大疾病诊治体系,提高现有诊断水平,创新和推广精准诊治技术和设备,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符合中国国情的消化病学癌前病变和早期的诊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疾病 早期预警 精准诊治 预防
下载PDF
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人食管鳞癌细胞SFR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莹 朱圣韬 +1 位作者 李鹏 张澍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细胞株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和乙酰化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SFRP1 mRNA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5-氮杂脱氧胞苷(DAC)...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细胞株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和乙酰化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SFRP1 mRNA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5-氮杂脱氧胞苷(DAC)及曲古抑菌素(TSA)对SFRP1基因核酸表达情况的影响。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结果 ESCC细胞株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细胞株。应用DAC及TSA联合处理ESCC细胞株可恢复SFRP1mRNA表达。ESCC细胞株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乙酰化组蛋白H3、H4。结论 ESCC细胞株中存在SFRP1基因高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可能是SFRP1基因表达沉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甲基化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组蛋白乙酰化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克利 王拥军 +1 位作者 李鹏 张澍田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内镜怀疑肿瘤病变而活检未能确诊的15例上消化道病变行EMR术,对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内镜怀疑肿瘤病变而活检未能确诊的15例上消化道病变行EMR术,对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分析EMR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5例行EMR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出高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3例、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3例,其余7例均为慢性炎症。结论常规胃镜怀疑肿瘤病变而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经EMR可以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microRNA-21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宁宁 周艳华 +2 位作者 宋晨鑫 罗晓雅 焦月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1期2272-22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1在食管鳞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microRNA-2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入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50...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1在食管鳞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分析血清microRNA-2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入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鳞癌患者及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用Trizol试剂提取血清总RNA,用茎环引物将microRNA-21及microRNA-16(内参基因)分别逆转录成相应cDNA,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对cDNA进行扩增、检测。比较microRNA-21在食管鳞癌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中的表达;观察microRNA-21的相对表达量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食管鳞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5. 60±4. 4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 12±1. 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 166,P <0. 001)。microRNA-2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0. 110,-0. 978,-1. 246,1. 780,P> 0. 05),与肿瘤T分期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t=-2. 226,3. 275,P=0. 031,0. 007)。以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为2. 5507为临界值,其诊断食管鳞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和76%。结论 microRNA-21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群,检测microRNA-21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可能作为食管鳞癌诊断的一项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微小RNA-21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ECT2通过调控EGFR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胰腺癌转移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俊雄 朱圣韬 张澍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4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转化因子2(ECT2)在胰腺癌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CT2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在胰腺癌细胞中降...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转化因子2(ECT2)在胰腺癌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CT2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在胰腺癌细胞中降低ECT2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测定胰腺癌的细胞迁移变化,使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力。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EMT标志物和EGFR的表达变化。结果ECT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显著上调,并提示不良预后。ECT2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ECT2沉默下调EGFR表达同时抑制EMT。结论ECT2可能通过EGFR信号通路相关的EMT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上皮细胞转化因子2 上皮间质转化 表皮生长因 子受体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贺凌婕 王国兴 张澍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因构成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并行胃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胃镜检查结果及是否...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因构成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并行胃镜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胃镜检查结果及是否镜下治疗、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是否输血及院内死亡等;并按年龄分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25例住院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胃镜结果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分别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恶性肿瘤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是各个年龄段的首要病因,随着年龄增长,胃恶性肿瘤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比率逐渐升高。结论消化性溃疡始终是各个年龄段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胃恶性肿瘤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病因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维持治疗——优化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磊 李琴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9期774-777,共4页
在过去的10年里,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临床引入新药如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以及现代生物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等,使患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 在过去的10年里,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临床引入新药如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以及现代生物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等,使患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提高至50%~60%、9~11个月、20~24个月[1]。尽管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且业已证明,对于化疗获益的患者,选择某种形式的维持治疗是更好的选择[2];但是,对于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是选择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基石药物5-氟尿嘧啶(5-FU)注射,还是选择其更加方便和低毒的口服剂型,抑或是加入抗血管生成剂等靶向药物,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对mCRC维持治疗的优化方案选择进行总结,以期为患者提供最优的个体化维持治疗方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维持治疗试验方案见图1[注:图中DDC表示疾病控制期(Duration of disease con-trol);LA/LV表示亚叶酸钙(Levofolinate);S-1表示替吉奥,一种口服氟尿嘧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患者 维持治疗 优化 晚期 转移性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 无进展生存期 抗血管生成剂
下载PDF
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宁宁 周艳华 +1 位作者 邵琳琳 吕富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60例胃癌患者及健康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60例的临床资料。提取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RNA,用荧光定... 目的分析microRNA-21在胃癌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60例胃癌患者及健康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60例的临床资料。提取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R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分析microRNA-21的表达。血清microRNA-21的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microRNA-21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66±1.77 vs.2.17±1.28,P<0.01),microRNA-2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以2.56为临界值,血清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68.3%。结论胃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水平上调,在辅助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21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水龙 范李侨娜 +2 位作者 韩牧洲 王铁山 施海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0年11~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患者的粪便样本行FC和便潜血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0年11~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于结肠镜检查前3 d内留取患者的粪便样本行FC和便潜血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设定FC诊断结直肠癌的临界值,评估FC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共纳入181例患者,其中诊断结直肠癌49例(27.07%)。结直肠癌患者的FC显著高于非结直肠癌患者135.48μg/g vs.43.67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C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0.64~0.78,P<0.001)。当FC的界值为65μg/g时,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64%、43%和87%。便潜血阳性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90%、69%和85%。FC与便潜血检测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为92%,特异度57%,阳性预测值44%,阴性预测值为95%。FC与便潜血检测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FC、便潜血单项检测。结论FC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FC与便潜血检测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筛查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因此,应对FC阳性的患者尽快行结肠镜检查,若FC和便潜血检测均阴性,则可基本排除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粪便钙卫蛋白 便潜血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