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伤口专科小组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促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许芳芳 童欣 +1 位作者 史琼 鲁从娥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8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开展基于伤口专科小组的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其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涟水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开展基于伤口专科小组的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其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涟水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伤口专科小组的精细化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89.62±9.78)分均较对照组(80.76±8.2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7.80±0.84)d、住院时间(15.71±2.17)d较对照组患者的(14.95±1.67)、(28.94±3.6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1、19.869,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可见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伤口专科小组的精细化护理模式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护理效果较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伤口专科小组 精细化护理模式 伤口愈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胃肠内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清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探讨胃肠内补液用于治疗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NKHD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NKHD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24例,行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方法;常规组22例,行单纯静脉补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探讨胃肠内补液用于治疗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NKHD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NKHD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24例,行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方法;常规组22例,行单纯静脉补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4h与48h血糖分别为(17.4±7.2)mmol/L与(9.8±3.4)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21.8±8.3)mmol/L与(11.5±5.8)mmol/L(P<0.05);观察组24h血钾为(4.6±1.9)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5.1±1.6)mmol/L(P<0.05);观察组24h血钠为(141±10)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149±12)mmol/L(P<0.05);观察组24h与48h血浆渗透压分别为(314±12)mmol/L与(301±9)mmol/L,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325±15)mmol/L与(312±13)mmol/L(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或低血钾等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占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除采用静脉补液外,加用胃肠内补液疗效更为显著,可较快恢复代谢,纠正患者高渗昏迷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内补液 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 糖尿病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接受并采取泼尼松口服治疗的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用地塞米松结合利多卡因治疗的1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接受并采取泼尼松口服治疗的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用地塞米松结合利多卡因治疗的1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6.67%,显著优于甲组的73.33%、33.33%、20.0%,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亚急性的甲状腺炎患者积极采取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疗效颇为显著,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该治疗方法值得积极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究血清维生素D_3的含量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数值,分为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每组患者30例,同时选取45名各项指标正常的志愿者... 目的探究血清维生素D_3的含量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数值,分为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每组患者30例,同时选取45名各项指标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参照。分别检查两组患者血清、血糖、1,25—二羟维生素D、及患者的D_3。结果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与糖尿病肾病组,两组的血清维生素D_3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D_3水平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及、β_(2-)微球蛋白有明显影响。结论血清维生素D_3水平越高患者总胆固醇、β_(2-)微球蛋白、甘油三脂等指标越低。血清维生素D_3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并有效抑制肾血管因紧张造成固铜,血清维生素D_3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维生素 D3 糖尿病预测水平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翟中澍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以及治疗组34例。对照组进行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取利拉鲁肽联合甘精...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以及治疗组34例。对照组进行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取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糖水平、甘精胰岛素日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时间、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好,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血糖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西医联合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翟中澍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0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予以患者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实验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医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予以患者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实验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脓性分泌物减少或消失91.67%,创面新鲜肉芽形成100.00%,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或明显改善86.67%,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加速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西医疗法 补中益气丸加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翟中澍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3例为观察对象,参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3例为观察对象,参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经皮氧分压、VEGF指标、创面愈合面积差异,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8,P<0.05)。两组患者未接受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足背动力血流速度(39.25±1.02)cm/s、经皮氧分压指标(42.45±1.04)mmHg、VEGF指标(0.33±0.02)、创面愈合面积(6.36±1.04)m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78、10.59、7.35、8.22,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1.34±1.43)d、住院总时间(14.29±1.21)d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χ^2=8.22,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改善患者足背部血流,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湿润烧伤膏 糖尿病足 疗效 观察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翟中澍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9期31-32,共2页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研究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62例,根据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病情,探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在60例2型糖尿病合...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研究资料随机选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62例,根据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病情,探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在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41例(68.33%)亚临床甲减发病率最高为55.00%;且甲减组TG水平高于甲亢组(P<0.05);甲亢组FPG与2 hPG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异常疾病,且疾病种类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定期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查,达到更好治疗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 临床特征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乔晟 李莉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6期191-192,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88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单一治疗,观察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88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单一治疗,观察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5.82±1.49)分,低于对照组(8.94±2.07)分(t=8.114,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MNCV明显高于对照组(t=9.573、9.797、7.721、9.251,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依帕司他 老年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4水平对其糖代谢异常转归及胰岛素抵抗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薇 薛慧 +1 位作者 李光明 王新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5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34水平,对其糖代谢异常转归及胰岛素抵抗(IR)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GDM并分娩的82例单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3~6个月...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34水平,对其糖代谢异常转归及胰岛素抵抗(IR)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被诊断为GDM并分娩的82例单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3~6个月的糖代谢异常转归情况,将其分为糖代谢异常组(n=38)及糖代谢正常组(n=4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产后糖代谢相关指标及血清IL-34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对糖代谢异常组GDM患者血清IL-34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GDM患者年龄、产前及产后人体质量指数(BMI)、产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及OGTT 1 h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代谢异常组GDM患者分娩孕龄小于糖代谢正常组;产后血清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及OGTT 2 h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HOMA-IR)值及产后血清IL-34水平,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糖代谢异常组GDM患者血清IL-34水平分别与FPG、OGTT 2 h血糖、FINS、OGTT 2 h胰岛素水平,以及HOMA-IR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0.429、0.449、0.723、0.712、0.613,P<0.05);而与分娩孕龄无相关性(r=—0.513、P=0.079)。结论GDM患者产后容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其血清IL-34水平升高,可能导致产后糖代谢异常及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产后期 白细胞介素类 葡萄糖代谢障碍 胰岛素抗药性 产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