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中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3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 T表现及误诊情况。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共63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均接受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63例患者第一次经C T诊断时出现误诊的患者有26...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 T表现及误诊情况。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共63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均接受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63例患者第一次经C T诊断时出现误诊的患者有26例,误诊率为41.27%;病变处于上叶43例,下叶14例,中叶6例,病变为球形25例,楔形38例,胸膜肥厚56例,无肥厚7例,病灶边缘光滑8例,纤维灶55例,病变内部空洞15例,钙化48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容易误诊为肺癌,影响患者临床治疗,不典型肺结核CT检查有多种表现,应该对各表现进行仔细、综合分析,以最大程度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肺结核 影像学 误诊
下载PDF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CT诊断分析与其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季秀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CT鉴别诊断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准确性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11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卵巢囊腺瘤患者60例,患者分别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平扫、增强扫描技术诊断结... 目的:分析CT鉴别诊断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准确性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11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卵巢囊腺瘤患者60例,患者分别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平扫、增强扫描技术诊断结果。观察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CT诊断影像表现。结果:60例卵巢囊腺瘤患者通过手术病理检查显示,40例确诊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3例患者诊断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7例患者诊断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CT增强扫描针对不同种类卵巢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95.00%显著高于CT平扫检查的66.67%(P<0.01)。结论:临床鉴别诊断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可通过CT增强扫描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支持,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CT诊断 鉴别诊断 手术病理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薛峰 孙中婷 许灵芝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3期59-61,65,共4页
目的 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该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并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效能。结果 ... 目的 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该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并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效能。结果 CAG检查发现阳性87例中,CTA检查诊断为阳性85例,阴性2例;CAG检查发现阴性29例中,CTA检查诊断为阳性1例,阴性28例。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7.70%(85/87),特异度为96.55%(28/29),准确度为97.41%(113/116);CTA检查对轻度冠脉狭窄的检出率为92.31%,检查符合率84.62%,中度狭窄检出率为96.00%,检查符合率92.00%,对重度狭窄与闭塞的检出率与检查符合率均为100.00%。结论CTA诊断冠心病准确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脉成像 冠心病 诊断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薛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3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肺肿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肺部周围性肿块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C...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肺肿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肺部周围性肿块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照组实施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比较2组患者病理诊断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理诊断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χ^2=6.00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χ^2=4.019,P<0.05)。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提高肺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率,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术后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肺肿瘤 病理诊断率
下载PDF
在宫颈癌分期和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增强CT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武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2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增强CT用于宫颈癌分期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共62例宫颈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81岁,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增强CT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对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价...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增强CT用于宫颈癌分期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共62例宫颈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81岁,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增强CT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对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Ⅰb、Ⅱa、Ⅱb、Ⅲa期的检出率略高于增强CT(P<0.0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征象浸润阴道、浸润子宫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结果(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分期、诊断价值要明显优于增强CT,能够获得更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期 诊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增强CT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武东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3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及MRCP检查,以手术病理或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及MRCP检查,以手术病理或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MRCP与MRI联合MRCP检查的效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或ERCP检查显示,病变部位位于肝门及以上段20例,胆总管42例,胰腺段27例,壶腹段3例,MRI联合MRCP检查定位诊断胆管梗阻疾病的准确率高于单独MRCP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病理或ERCP检查确诊,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42例,MRI联合MRCP检查定性诊断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均高于单独MRCP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MRCP检查,MRI联合MRCP检查定位及定性诊断胆管梗阻疾病的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手术病理 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薛峰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86例行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治疗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对象病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学检测病灶性质,将对象...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86例行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治疗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对象病历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学检测病灶性质,将对象均分为对照组(良性病变)和观察组(恶性病变),每组143例。两组对象均予以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对比分析两组对象CT特征及病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大小以分布情况以3 cm以上为主,对照组则以1~2.9 cm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9、15.234、29.924,P<0.05);且观察组病灶平均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6,P<0.05);观察组病灶轮廓分布情况以不规则、圆形和分叶状为主,对照组则以斑片状、不规则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06、184.092、36.031、45.158,P<0.05);观察组对象病灶边缘分布情况以毛刺状、光整和毛糙为主,对照组则以模糊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08、41.184、37.304、21.504,P<0.05);观察组病灶密度分布情况以Ⅱ型、Ⅲ型为主,对照组则以Ⅰ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000、122.980、71.188,P<0.05);且观察组支气管充气征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1,P<0.05)。结论在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疾病诊断中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能有效鉴别结节性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 多层螺旋CT 临床诊断 病灶大小 病灶性质 病灶征象
下载PDF
CT联合MRI在早期肝癌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颜廷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CT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于早期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疑似肝癌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病理诊... 目的:探讨应用CT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于早期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疑似肝癌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检查、MRI检查、CT联合MRI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确诊肝癌42例(59.15%)、肝良性病变29例(40.85%);肝癌类型主要是肝细胞癌28例、胆管细胞癌6例、转移性肝癌5例、混合细胞癌3例。CT联合MRI诊断同病理结果一致率最高,CT联合MRI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62%、100.00%、98.59%,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检查、MRI检查(P<0.05),而CT检查与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不同检查方法诊断不同肝癌类型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肝癌病灶直径<2 cm的准确度显著高于CT、MRI单一检查(P<0.05),而检出直径2~5 c m、>5 c m肿瘤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联合MRI检查诊断早期肝癌的效能高,可以检出肝癌类型并对小病灶的检出率高,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帮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MRI检查 早期肝癌 诊断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9
作者 梁莅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9期4-5,共2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应用螺旋CT诊断法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2月本科接诊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病患30例,对所选病患都施以螺旋CT诊断。分析本组30例病患螺旋CT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评估。结果:30例病患中有15例... 目的:研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应用螺旋CT诊断法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2月本科接诊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病患30例,对所选病患都施以螺旋CT诊断。分析本组30例病患螺旋CT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评估。结果:30例病患中有15例为单发病变,占总比例的50.0%,其中有7例病变位于左侧,有8例位于右侧。病变为卵圆形者有6例,为圆形者有9例,患者病灶的最大层面直径在8.0~17.0cm的范围之内。CT检查发现,病变边缘比较清晰,因受邻近血管与器官的影响,病灶表现出了铸形生长的趋势。结论:积极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病患应用螺旋CT检查法进行诊断,可清楚的观察到其病灶的形态和位置等,并有助于判断病理表现,从而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应用价值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病理表现
下载PDF
MRI 3D T2-SPACE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中婷 郭莉莉 +1 位作者 魏明翔 柏根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4期104-107,共4页
目的评价MRI 3D T2-SPACE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共120根。在入院1周内完成... 目的评价MRI 3D T2-SPACE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共120根。在入院1周内完成颅颈动脉MRI 3D T2-SPACE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别评估动脉狭窄程度。按狭窄程度分成轻度(1%~49%)、中度(50%~69%)、重度(70%~99%)和闭塞(100%),和金标准DSA检查对照,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MRI 3D T2-SPACE和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 3D T2-SPACE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如下,轻度狭窄分别为90.0%、96.4%,中度狭窄分别为77.8%、98.2%,重度狭窄分别为96.7%、97.8%,闭塞分别为87.5%、100.0%。MRI 3D T2-SPACE与DSA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分别为0.760、0.760、0.934、0.929。结论MRI 3D T2-SPACE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特别是对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与DSA检查结果高度一致,作为血管检查的一种全新技术,其将会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基底动脉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MRI 3D T2-SP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