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中微子及力的统一问题——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B模偏振之发现的物理学意义谈起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海鹏 张力 +4 位作者 孟庆义 罗延安 张丹参 李玉清 华凌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进一步探讨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中微子及力的统一问题,结果认为:(1)以宇宙大部分星系合并成的重力真空星的类似局部暴涨解释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可能是暗能量的高比例之源;证明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BICEP2望远镜发现的宇宙微... 进一步探讨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中微子及力的统一问题,结果认为:(1)以宇宙大部分星系合并成的重力真空星的类似局部暴涨解释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可能是暗能量的高比例之源;证明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BICEP2望远镜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B模式偏振信号,可能是宇宙暴涨与上述的类似局部暴涨的引力波叠加作用的结果。(2)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76个"黑洞"探测所发现的强大的磁场,客观上较强有力地支持作者提出的"黑洞"(暗星)的夸克星模型:由1/3基本电荷的正负夸克以类似于金刚石的正四面体"空间点阵"组成。质能守恒定律提示1/3基本电荷的夸克可能是空心结构。(3)进一步支持"黑洞"(暗星-夸克星)作为暗物质的候选者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暗能量 圈量子力学 宇宙加速膨胀
下载PDF
再论暗物质、可能的暗能量与引力子/波——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B模偏振之发现的物理学意义谈起
2
作者 张海鹏 华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6期164-166,共3页
(1)论述了以宇宙大部分星系合并成的重力真空星的类似局部暴涨解释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可能暗能量的高比例之源;也因此,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BICEP2望远镜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B模式偏振信号,无论作为"宇宙暴涨的确凿证据&... (1)论述了以宇宙大部分星系合并成的重力真空星的类似局部暴涨解释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可能暗能量的高比例之源;也因此,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BICEP2望远镜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B模式偏振信号,无论作为"宇宙暴涨的确凿证据",还是作为引力波的宇宙原初证据,均不一定成立的;其更大的可能性是宇宙暴涨与上述的类似局部暴涨的引力波叠加作用的结果。(2)论述了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CDF2008年发现的疑似暗物质的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粒子,可能是已有的Ω粒子。(3)BICEP2望远镜的前述发现有力地支持引力子的单手性,为中国本文作者2012年提出的左旋中微子(中微子震荡不足以证明其非零质量)与引力子可能的一致性提供进一步的佐证,为4种力的广义统一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能量 暗物质 引力子 引力波 中微子 左旋 BICEP2 望远镜 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粒子 费米国家实验室碰撞探测器(CDF) Tevation加速器 微波背景辐射
下载PDF
高度疑似Evans综合征2例——关于《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报告》之商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海鹏 李新兵 杜长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6-36,45,共2页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刊发了《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报告》[1]一文,此对临床关注血栓性微血管病很有裨益;另一方面,原文部分病例的诊断存在可商榷之处。兹作一补充分析,以供相关疾病临床鉴别参考。1 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刊发了《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表现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报告》[1]一文,此对临床关注血栓性微血管病很有裨益;另一方面,原文部分病例的诊断存在可商榷之处。兹作一补充分析,以供相关疾病临床鉴别参考。1 病例以下病例资料直接引自文献[1]。1.1 例1男,44岁。因"低热半个月,反应迟钝、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1周"于1996年11月21日以"脑血管疾病"收住神经内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神经系统病变 临床神经病学 血栓性微血管病 首发表现 神经内科 脑血管疾病 病例资料
下载PDF
关于宇宙暗物质主要形态之黑洞-夸克星的新证据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海鹏 张力 +8 位作者 罗延安 范祖辉 张鹏杰 黄明球 常丽君 孟庆义 张丹参 胡扬洋 李新兵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9-54,共6页
通过分析新近证据,进一步探讨宇宙暗物质等问题,分析认为:(1)宇宙紫外辐射超出已知辐射源4倍的发现,可能就是源于我国的、2013年初预言的约在可见光附近波段的宇宙背景辐射;彭罗斯等2010年发现的CMB偏振环等新证据,较有力地支持原始夸... 通过分析新近证据,进一步探讨宇宙暗物质等问题,分析认为:(1)宇宙紫外辐射超出已知辐射源4倍的发现,可能就是源于我国的、2013年初预言的约在可见光附近波段的宇宙背景辐射;彭罗斯等2010年发现的CMB偏振环等新证据,较有力地支持原始夸克星碰撞、重组的宇宙演化及起源模型;黑洞(暗星)-夸克星可能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形态,应足以解释暗物质与可见物质的比例.以上均应深入研究;(2)76个黑洞的强大磁场的发现,客观上有力地支持了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等的携1/3正负电子电荷的最基本的正、负夸克构型;(3)质能守恒定律的经典物理学意义所推论的最基本夸克的空心圈环结构,为圈量子引力奠定了较坚实的粒子物理学基础;(4)结合高频引力波产生机理(激光约束核聚变等)及探测机理,应对中微子与高频引力波(引力子)进行会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暗星 夸克星 圈量子引力 引力波 高频 中微子 左旋 暗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