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鉴别孤立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宁 尚群 孙新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7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SPN患者120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 目的:观察探讨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SPN患者120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对比两组CT平均值、强化峰值与CT征象检出率,并根据病检结果,观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CT平均值、强化峰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结节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晕征、短毛刺征等CT征象检出率高于良性组,钙化灶、卫星灶检出率低于良性组(P<0.05)。根据病检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鉴别诊断SPN良恶性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96.59%、特异度93.75%。结论: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能够全面明确病变特征及病灶形态,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型肺内小结节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全麻后移动CT定位下肺结节精准切除272例效果观察
2
作者 周玉汀 王博江 +3 位作者 李祖雷 李东 邱增华 刘保东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全麻后移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对于胸腔镜下肺结节精准切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72例肺小结节患者,共382枚结节。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CT移动(扫描机架沿滑轨)至手术床。CT引导下采用新型肺结节定位针对肺结节进行定... 目的探讨全麻后移动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对于胸腔镜下肺结节精准切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72例肺小结节患者,共382枚结节。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CT移动(扫描机架沿滑轨)至手术床。CT引导下采用新型肺结节定位针对肺结节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立即胸腔镜手术,精准肺结节切除。结果27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术前定位,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所花费时间为9~68 min。穿刺定位完成后有57例(20.9%)定位区域的肺组织内出现少量高密度出血。有66例(24.2%)定位完成后即刻出现不同程度的少量气胸,气胸比例均<10%。完成定位后同时出现肺实质内出血合并气胸的患者共17例(6.25%)。定位成功后272例患者均于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顺利康复,未出现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后移动CT引导下的肺结节穿刺定位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可帮助外科医生精确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有利于早期肺癌的精准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引导 肺结节定位针 全身麻醉 胸腔镜手术 精准切除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深度置管技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滨 谭延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817-819,共3页
探讨肠梗阻导管深度置管技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短期效果。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7例接受深度置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置管深度、腹围、胃肠减压引流量、NRS数字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136例患者置管... 探讨肠梗阻导管深度置管技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短期效果。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37例接受深度置管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置管深度、腹围、胃肠减压引流量、NRS数字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136例患者置管成功,初始置管深度(213.4±29.7)cm;101例患者腹痛缓解,恢复排气排便,恢复肠内营养后拔除导管;22例患者最终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6例;9例患者死亡,均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深度置管技术可加大肠梗阻导管置管深度,使导管更加接近梗阻部位,充分减压近端肠管,迅速缓解梗阻症状,对粘连性肠梗阻及粪石性肠梗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置管深度 胃肠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