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Ⅱ期、Ⅲ期胃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研究
1
作者 刘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与传统开腹术(TOS)对治疗Ⅱ期、Ⅲ期胃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Ⅱ期、Ⅲ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TOS,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与传统开腹术(TOS)对治疗Ⅱ期、Ⅲ期胃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Ⅱ期、Ⅲ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TOS,观察组采取LAG.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00%、72.50%,均高于对照组的65.00%、4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期、Ⅲ期胃癌患者采取LAG效果显著,比TOS的疗效更好,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传统开腹术 Ⅱ期、Ⅲ期胃癌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56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同义 孔庆元 +4 位作者 张华 刘稳 门秀东 崔海波 房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建立气腹(压力8~10 mmHg),脐上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放置30°腹腔镜,于脐水平线对侧腹直肌外缘3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一约2 mm微小切口...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建立气腹(压力8~10 mmHg),脐上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放置30°腹腔镜,于脐水平线对侧腹直肌外缘3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一约2 mm微小切口,经此切口刺入带7号丝线的GraNee针(卡钩针),沿内环口的外半周用缝荷包法缝合腹膜,至内环口下方,打开卡钩针,取下缝合线,闭合卡钩针,取出,再次刺入,沿内环口内半周缝合,至与第1针汇合时再次打开卡钩针,将腹腔内留置的缝线置于卡钩针的针孔内,闭合卡钩针并退出,将缝线带出腹腔,体外打结。结果 55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每侧手术时间2~5 min,平均3 min。3例因肠管胀气明显,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而中转开放手术。97例患儿对侧存在隐匿性疝,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426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3例术后7~16 d复发,分别于术后3~6个月再次行腹腔镜下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未再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线结异物反应,给予换药处理,6个月后拆除缝线,斜疝未复发;无阴囊红肿及阴囊积气病例。结论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二孔法 腹股沟斜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