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妇幼保健院实行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家庭医生制度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郁 戴爱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妇幼保健院 社区服务 家庭医生制度 全科医生制度 健康教育 康复 计划生育
下载PDF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晋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病房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18名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0年4月—2021年4月采用护士分层管理的18名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病房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18名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20年4月—2021年4月采用护士分层管理的18名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7.12±2.11)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护士分层管理能够使新生儿病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优化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分层管理 护理管理 新生儿科病房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父亲支持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鞠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1期138-141,共4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NICU)新生儿父亲支持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儿的父亲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信息调查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NICU)新生儿父亲支持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儿的父亲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信息调查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长需求量表(NICU Family Need Inventory,NICU-FNI)对患儿父亲进行调查。结果NICU患儿父亲需求位于中等需求水平,其中需求度最高的是保证需求,需求度最低的是支持需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性别、疾病类型、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和是否下病危通知患儿的父亲支持需求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疾病类型、是否下病危通知、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是NICU患儿父亲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患儿父亲需求水平处于中等,但具体的需求随着患儿疾病类型、是否下病危通知、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的不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父亲 支持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何芳 崔红学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淄博市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7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淄博市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7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情况、临床指标、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体重、身高、头围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变化幅度低于参照组,进奶增加量、排便次数及睡眠时间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儿心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可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敏 孔姗姗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3期46-49,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DBil、IBil、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间歇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赵岩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3期345-347,354,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前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后...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服务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前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后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二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早产儿的发育情况、智能情况及护理期间早产儿发生再住院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腹胀消退时间、初始经口喂养时间和达足量喂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早产儿(P<0.001);两组早产儿护理1个月和3个月后,体质量和体长均明显增加(P<0.001);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明显重于对照组早产儿(P<0.001);观察组早产儿体长明显长于对照组早产儿(P<0.001);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MDI评分和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且护理期间,观察组有1个早产儿再次住院,对照组有9个早产儿再次住院,观察组早产儿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操作简单,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护理
下载PDF
肺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张婷婷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有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X线检查及肺部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 目的 探讨肺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有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X线检查及肺部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肺超声评分。结果 临床综合诊断显示,阳性88例,阴性12例。肺超声检查灵敏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儿肺超声评分低于中度及重度患儿,中度患儿肺超声评分低于重度患儿(P<0.05)。结论 肺超声检查可对新生儿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肺超声评分可对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超声 X线检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新生儿静脉营养中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文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4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营养中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136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新生儿,根据不同留置针穿刺部位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头皮和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实施腋下静脉...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营养中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136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新生儿,根据不同留置针穿刺部位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头皮和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实施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穿刺一次成功情况、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1.18%,留置时间为(3.59±0.28)d,并发症发生率为1.4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在新生儿静脉营养中,应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术 护理 一次成功 并发症 留置时间
下载PDF
新生儿诊断窒息多器官衰竭应用新生儿脐动脉血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浩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1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新生儿脐动脉血对新生儿多器官衰竭诊断价值。方法资料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新生儿窒息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并对比分析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值和BE值预测阳性器官衰竭标准。... 目的分析应用新生儿脐动脉血对新生儿多器官衰竭诊断价值。方法资料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新生儿窒息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并对比分析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值和BE值预测阳性器官衰竭标准。结果统计发现所有患儿中有发生多器官损伤发生率为,若诊断标准为新生儿分娩后Apgar评分≤6或4分,临床对多器官损害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6.12%与64.02%,器官敏感度评分分别为31.28%与51.83%,以及器官特异度分别为25.1%与63.39%;若诊断标准为p H值<6和(或)BE值≤-15 mmol/L,多器官损害阳性预测率分别为71.9%,器官敏感度为65.37%,以及器官特异度为76.28%。结论给予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监测p H和BE值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评价以及多器官损害监测标准,若临床诊断结合Apgar评分可大幅度提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动脉血气分析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浅析延迟新生儿脐带结扎与新生儿黄疸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延迟新生儿脐带结扎与新生儿黄疸关系。方法 186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快速脐带结扎,观察组给予延迟脐带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值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延迟新生儿脐带结扎与新生儿黄疸关系。方法 186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快速脐带结扎,观察组给予延迟脐带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值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总胆红素为(201.2±29.5)μmol/L,血红蛋白(176.3±16.3)g/L,红细胞压积(0.62±0.03)L/L;对照组新生儿总胆红素为(199.6±30.2)μmol/L,血红蛋白(177.5±17.5)g/L,红细胞压积(0.63±0.04)L/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新生儿脐带结扎可以提升贫血与败血症防御功能,有效提高患者脐周部质量,但不会提高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脐带结扎 延迟 黄疸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伟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应用家庭参与式优质护理效果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诊治7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予以支持护理,研究组予以家庭参与式优质护理,分析两组体格发育、家属知识掌握度与满意度情...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应用家庭参与式优质护理效果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诊治7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予以支持护理,研究组予以家庭参与式优质护理,分析两组体格发育、家属知识掌握度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身长(55.23±0.88)cm、体质量(4.82±0.65)kg与头围(37.68±0.53)cm等发育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58、4.010、24.900,P<0.05);研究组护理知识(85.85±2.65)分、护理技能(89.78±2.82)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63、21.716,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7.14%比对照组77.1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应用家庭参与式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新生儿体格发育,并提升家属知识及操作掌握度,且临床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家庭参与式护理 优质护理 体格发育 家属掌握度
下载PDF
应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慧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0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技术。方法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发生缩管的比例、堵管发生率、留置针的留置天数和局部感染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发现,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发生缩管的比例较对照组少,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技术。方法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发生缩管的比例、堵管发生率、留置针的留置天数和局部感染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发现,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发生缩管的比例较对照组少,堵管发生率低,留置针的留置天数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感染、静脉炎发生率越高。结论合适的留置天数、正确穿刺手法、肝素液适宜浓度、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应用更安全,从而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护理技术
下载PDF
头孢他啶联合青霉素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滨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联合青霉素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联合青霉素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氧疗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吸氧治疗时间、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及有创呼吸机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青霉素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有效缩短氧疗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青霉素 新生儿肺炎 氧疗时间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辅助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滨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辅助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辅助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入组新生儿均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对照组实施无创鼻面罩正压通气,观察组呼吸支持上采取湿化高流量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指标及两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发生情况,统计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时间、监护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3.5±1.1)、(8.1±2.0)、(14.6±2.5)d,均短于对照组的(4.7±1.8)、(9.8±3.2)、(18.9±3.9)d(P<0.05)。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和脓毒血症的总比例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30.0%(12/40)(P<0.05)。结论湿化流量辅助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发生率,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高流量辅助通气 牛肺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
15
作者 颜慧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头部亚低温综合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冷水帽包绕患儿头部,使鼻咽部温度下降并保持在预定的范围34.5℃左右,同时进... 目的探讨采用头部亚低温综合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冷水帽包绕患儿头部,使鼻咽部温度下降并保持在预定的范围34.5℃左右,同时进行早期干预等治疗。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治疗。结果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76.6%,后遗症率23.3%。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56.2%,后遗症率为43.8%。预后良好率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干预
下载PDF
胆红素、血红蛋白、肝酶及心肌酶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6
作者 王凤娇 《大医生》 2023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目的 研究胆红素、血红蛋白、肝酶及心肌酶用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溶血性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感染性黄疸... 目的 研究胆红素、血红蛋白、肝酶及心肌酶用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溶血性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感染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血红蛋白、肝酶、总胆汁酸(TBA)及心肌酶水平,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症状出现时间和黄疸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酰转肽酶(GGT)及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症状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黄疸症状消退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于早期阶段可见TBIL、IBIL及LDH水平升高,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检测以上指标水平有助于判断患儿的病情,对疾病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肝酶 心肌酶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下载PDF
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17
作者 刘伟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新生儿100名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名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名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鸟巢式护理,对两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新生儿100名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名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名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鸟巢式护理,对两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睡觉时间(20.15±2.25)h/d、血氧饱和度(94.27±2.12)%、体温变化幅度(1.58±0.63)℃以及出暖箱时间(13.58±1.04)h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8.577、5.196、3.153、10.917,P<0.05);研究组喂养不顺、发热等不良反应4.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8.00%比研究组92.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临床中,能改善新生儿各项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还能提高临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鸟巢式护理 应用效果 满意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婷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4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70例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干...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70例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及生命体征。结果试验组肺部湿啰音、发热、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频率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中可缓解症状,促进心理运动和智能的健康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护理 新生儿肺炎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智能发育指数 症状缓解时间
下载PDF
区县级医院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培训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宁 王宝生 +4 位作者 高科 王丽丽 宋明卫 徐峰 张勇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新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合理培训在区县级医院推广的意义。方法本院于2009年4月开始开展"中澳新生儿窒息复苏在农村地区有效机制探讨"项目,对医务人员进行窒息复苏培训。选择开展项目后(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参加... 目的探讨新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合理培训在区县级医院推广的意义。方法本院于2009年4月开始开展"中澳新生儿窒息复苏在农村地区有效机制探讨"项目,对医务人员进行窒息复苏培训。选择开展项目后(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为观察组,培训前为对照组,将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时自信心水平评估和执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评估进行比较,并对培训后医务人员窒息复苏考核合格率进行评估,考核满分38分,及格分33分。结果观察组各专业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自信心水平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儿科医师:(60.7±8.7)比(32.3±6.2),产科医师:(64.3±7.7)比(35.7±7.2),助产士/师:(65.0±6.8)比(36.3±7.5),麻醉医师(52.7±6.7)比(24.7±4.8),P均<0.05],执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能力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儿科医师:(14.8±2.9)比(8.0±2.3),产科医师:(16.0±2.3)比(9.0±2.1),助产士/师:(17.0±2.4)比(9.0±2.2);麻醉医师:(14.0±2.7)比(6.3±2.5),P均<0.05]。医务人员在规范化培训后新生儿窒息复苏考核平均分分别为:儿科医师(33.1±3.6)分,产科医师(33.4±3.7)分,助产士/师(33.2±2.1)分,麻醉医师(33.1±4.3)分;最终考核总合格率86.7%。结论我院对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方法有效可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复苏 培训 医务人员
原文传递
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长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3333-3334,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药物疗法 肠炎/药物疗法 有益菌种/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