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毅力 孙宜保 +3 位作者 杨勇 梅伟 代耀军 王申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分析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52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 目的分析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52例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孔扩大成形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3~77岁,平均(69.10±10.70)岁。记录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效果,依据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骨性侧隐窝角和软性侧隐窝角评估减压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36~58 min,平均(43.60±17.10)min,所有患者均获得24~33个月的随访,平均(26.70±6.80)个月。术后1、3、6和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下肢痛VAS(F=259.16,P=0.000)及ODI(F=162.06,P=0.000)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为(65.94±8.75)分,较术前的(35.35±11.8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骨性侧隐窝角为(32.62±4.67)°,软性侧隐窝角为(28.31±5.57)°,均较术前的(17.90±6.28)°和(15.02±6.52)°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评估为优3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4.23%。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好,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椎间孔成形 侧隐窝狭窄症 内镜 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股骨远端A型与C型骨折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对比逆行髓内钉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金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A型与C型骨折采取逆行髓内钉治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确诊收治的140例股骨干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进行逆行髓内钉内固...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A型与C型骨折采取逆行髓内钉治疗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确诊收治的140例股骨干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进行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Kolment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1.43%、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远端A型与C型骨折采取逆行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均较为理想,但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实现早期负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逆行髓内钉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淅川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D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经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淅川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D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经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腕关节功能(腕关节评分法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屈曲/伸展活动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掌侧入路比较,采用经肱桡肌腱入路内固定术治疗DRF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术 掌侧入路 经肱桡肌腱入路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