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03
1
作者 史刚荣 马成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732,共6页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多种化,使外来入侵植物迅速占领入侵生境,并进行远距离扩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存,并根据生境和入侵阶段权衡的繁育对策不仅使入侵种群大面积暴发成为可能,而且直接影响散布机制并对种群遗传结构具有调节作用.高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加之以化感作用为基础的干扰性竞争使植物更具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能力 表型可塑性 遗传变异 繁育特性 散布机制 竞争能力 化感作用
下载PDF
淮北相山不同群落中3种禾草叶片的生态解剖 被引量:8
2
作者 史刚荣 赵金丽 马成仓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62-68,共7页
对淮北相山早期恢复演替系列中3种禾草叶片的解剖观察表明,荩草和黄背草为C4植物,其叶片表皮厚,叶肉细胞形态相同,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花环型”维管束。远东芨芨草为C3植物,其叶片表皮薄,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呈栅栏状,气孔主要分... 对淮北相山早期恢复演替系列中3种禾草叶片的解剖观察表明,荩草和黄背草为C4植物,其叶片表皮厚,叶肉细胞形态相同,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花环型”维管束。远东芨芨草为C3植物,其叶片表皮薄,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呈栅栏状,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维管束鞘由一层厚壁细胞和一层薄壁细胞组成。3种禾草的叶片结构都随群落的恢复演替而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可塑性大小依次为:远东芨芨草(0.24)>黄背草(0.19)>荩草(0.17)。与混交林相比,灌丛和灌草丛群落中植物叶片更趋于旱生特征: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叶片厚度以及维管束厚度等显著增加,气孔变小。逐步多重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风速是影响叶片结构的主导因子。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荩草的上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远东芨芨草的叶片厚度和叶肉组织厚度,黄背草的上表皮厚度和维管束厚度均呈减小趋势。随着风速的增加,荩草下表皮气孔长度、黄背草的上表皮气孔长度逐渐变小,远东芨芨草维管束呈增大趋势。因此,叶片的解剖特征反映了不同群落中植物的生态适应特性,可作为研究群落演替机理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残丘 恢复演替 禾本科植物 叶片 表型可塑性 生态解剖学
下载PDF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83
3
作者 史刚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根系分泌物是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 ,活的且未被扰动的根系释放到根际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在植物主动适应和抵御不良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化感作用影响根际微生物和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 ,并进一步改善植物的生态环境 (生物因素... 根系分泌物是在一定的生长条件下 ,活的且未被扰动的根系释放到根际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在植物主动适应和抵御不良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化感作用影响根际微生物和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 ,并进一步改善植物的生态环境 (生物因素 ) ;(2 )通过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溶解、螯合作用、迁移和活化等作用 ,不仅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提高矿质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而且在面临重金属胁迫时能降低根际中金属污染物的活性 ,减少植物对金属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微生物 化感作用 环境胁迫
下载PDF
种群——一个值得重视的生物层次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刚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9-30,共2页
主要阐述了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并就种群的生态学。
关键词 种群 生物层次 生态学 分类学 进化生物学
下载PDF
扁担木叶片和次生木质部解剖和水分生理特征的可塑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史刚荣 程雪莲 +1 位作者 刘蕾 马成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1-1806,共6页
基于叶片和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及水分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淮北相山不同群落中扁担木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扁担木叶片结构表现出中生特点:叶为异面叶,较薄,角质层不甚发达,气孔密度较小.次生木质部表现出旱生特点:导管频率和复孔率较高... 基于叶片和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及水分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淮北相山不同群落中扁担木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扁担木叶片结构表现出中生特点:叶为异面叶,较薄,角质层不甚发达,气孔密度较小.次生木质部表现出旱生特点:导管频率和复孔率较高,导管分子短而窄,纤维很短,射线很低.扁担木叶片、次生木质部的解剖和水分生理特征均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其可塑性指数高低顺序为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0.24)>水分生理特征(0.19)>叶片解剖特征(0.18).与侧柏林和混交林相比,灌丛中扁担木个体对干旱生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表现在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短,导管频率高,单孔率低,木纤维短,射线矮小,具有较大的相对输导率和较小的脆性指数;叶片水势、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含量较低,叶面积、比叶面积较小,而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较高.扁担木的解剖和生理可塑性,使之能忍受群落演替早期的干旱生境,更好地适应演替后期的中生环境,从而成为广布种和混交林中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担木 次生木质部 解剖特征 水分生理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史刚荣 徐燕英 张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2-53,59,共3页
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强化技能训练、倡导实验探究、完善评价体系,对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植物学 实验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实验探究
下载PDF
黄芪复合体(豆科)核型资料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史刚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在平均欧氏距离系数基础上,运用UPGMA法,对黄芪复合体5个类群11个居群的核型资料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A.penduliflorus的不同居群在核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以及它们与民和黄芪、淡紫... 在平均欧氏距离系数基础上,运用UPGMA法,对黄芪复合体5个类群11个居群的核型资料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A.penduliflorus的不同居群在核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以及它们与民和黄芪、淡紫花黄芪的居群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蒙古黄芪在核型上与其它类群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存在明显的间断。因此,本文作者认为:A.penduliflorus应视为膜荚黄芪的异名,黄芪复合体应包括2种: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和蒙古黄芪(A.monghulicus Bunge)、2亚种: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 spp.membranaceus)、民和黄芪(A.membranaceus spp.minhensis)和1变种:淡紫花黄芪(A.membranaceus var. purpurinus Y.C.Ho)。黄芪复合体核型的进化趋势是从对称向不对称发展,与Stebbins的观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黄芪复合体 核型分析 聚类分析 进化
下载PDF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诱导和调控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刚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共2页
细胞程序性死亡已成为植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PCD诱导因子、相关蛋白和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诱导因子 调控基因
下载PDF
细胞壁在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史刚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壁 植物 细胞分化 作用 位置效应 弧立化 脱分化
下载PDF
高师植物学课程目标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刚荣 张铮 +1 位作者 史刚荣 张铮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从素质教育及其价值取向出发,结合植物学的学科特征及高师植物学教学现状,对知识、能力、品德情感三大领域的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高师植物学课程目标,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兴趣、动机、态度、鉴赏、价值观、义务... 从素质教育及其价值取向出发,结合植物学的学科特征及高师植物学教学现状,对知识、能力、品德情感三大领域的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高师植物学课程目标,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兴趣、动机、态度、鉴赏、价值观、义务感或志愿感、意志力等品德情感的培养,充分发挥知识在学生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载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目标 植物学 高师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植物干旱胁迫下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史刚荣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5-26,共2页
气孔关闭被认为是干旱胁迫的应答事件之一 ,根源 ABA作为其原初信号之一 ,它向保卫细胞的运输受木质部汁液 p H影响。而钙离子和阴离子通道则是 ABA诱导气孔关闭的重要第二信使。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气孔关闭 原初信号 第二信使 植物 干旱胁迫
下载PDF
环境胁迫下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刚荣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共2页
从低氧适应、抗病反应、抗盐机制等方面阐明了环境胁迫下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的普遍性 ,并就PCD在植物抵御不良环境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 环境胁迫 植物 细胞 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