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市二十四节气旱涝气象指标研究
1
作者 王西贵 李德 +1 位作者 朱公群 高正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50-152,156,共4页
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采用偏度-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和幂指数方法重新构建降水正态分布,建立淮南市旱涝气象指标。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共有相应级别旱涝指标144个;二十四节气降水量旱涝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淮南... 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提高为农服务能力,采用偏度-峰度系数检验方法和幂指数方法重新构建降水正态分布,建立淮南市旱涝气象指标。结果表明:二十四节气共有相应级别旱涝指标144个;二十四节气降水量旱涝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淮南市旱涝状况;从旱涝灾害特征分析,时间跨度越长,干旱指标指示性越好;洪涝指标采用芒种至处暑6个降水量较大的节气指标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旱涝指标 降水量 安徽淮南
下载PDF
淮南市气象为农服务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沐贤俊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8期200-201,共2页
通过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实际工作,对淮南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主要经验与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根据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策与建议,... 通过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实际工作,对淮南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主要经验与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根据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对策与建议,从而更好地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2005年与2015年淮南市梅汛期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3
作者 颜俊 赵锐 刘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24-226,共3页
利用加密降水资料和Micaps数据等资料,对2005年、2015年淮南市出现的2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诊断。结果表明,2次暴雨过程具有不同分型的梅雨环流特征,环境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分析也表明2次暴雨过程具有迥异的环境物理量水平和垂直分... 利用加密降水资料和Micaps数据等资料,对2005年、2015年淮南市出现的2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诊断。结果表明,2次暴雨过程具有不同分型的梅雨环流特征,环境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分析也表明2次暴雨过程具有迥异的环境物理量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在位温、水汽、垂直速度、涡度等场分布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稳定度 辐合 辐散 安徽淮南 2005年 2015年 梅汛期
下载PDF
2016年淮南市秋季连阴雨天气分析
4
作者 朱公群 韩帮军 王西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9期179-181,共3页
利用NCEP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及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诊断分析等方法,对淮南市2016年10月10—30日连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分析此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 利用NCEP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及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诊断分析等方法,对淮南市2016年10月10—30日连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分析此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利,乌拉尔山高压脊稳定维持,南亚高压的强度偏大且位置偏北,副热带高压长时间稳定维持;稳定的高空西风急流与副高外围的西南低空急流耦合为降雨发生提供了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和垂直上升动力形成了充足的水汽辐合和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高空急流 低空急流 副热带高压 安徽淮南 2016年
下载PDF
淮南市“6.14”大暴雨天气分析
5
作者 朱公群 韩帮军 潘先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0期159-161,共3页
采用NCEP逐日1°×1°再分析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双庙站降水资料及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大气背景为南亚高压维持、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中低空形势有利于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经物理量诊断... 采用NCEP逐日1°×1°再分析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双庙站降水资料及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大气背景为南亚高压维持、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中低空形势有利于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经物理量诊断分析,淮南暴雨、大暴雨区有大量水汽辐合、明显的垂直上升运动,且与K指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江淮梅雨 南亚高压
下载PDF
淮南市大雾气候特点
6
作者 朱公群 韩帮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5期134-135,共2页
根据1996年-2015年20a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淮南市大雾出现年、月际变化出现的规律;根据自淮南站有自动站数据11a以来,分析了大雾生消时间、持续存在时间及大雾出现所对应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20a来出现大雾日数峰值即2006年、2008... 根据1996年-2015年20a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淮南市大雾出现年、月际变化出现的规律;根据自淮南站有自动站数据11a以来,分析了大雾生消时间、持续存在时间及大雾出现所对应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20a来出现大雾日数峰值即2006年、2008年,近3a大雾日数呈下降趋势;淮南大雾出雾最多的月份依次是12月、1月、11月;淮南市大雾容易在夜间到上午9:00前,12:00前消失,在13:00前存在较多;充沛的水汽、微风、合适的温压及静稳天气易出大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 气象要素 淮南市
下载PDF
淮南地区煤矿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中洋 颜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169-173,176,共6页
为了准确把握煤矿建设项目所处地域的气候背景及气象灾害发生规律,避免或减轻项目规划、建设及运营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该文主要针对大风、暴雨、雷电气象灾害因子,对其发生频率、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详实地评估煤矿可能遭受气象灾害... 为了准确把握煤矿建设项目所处地域的气候背景及气象灾害发生规律,避免或减轻项目规划、建设及运营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该文主要针对大风、暴雨、雷电气象灾害因子,对其发生频率、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详实地评估煤矿可能遭受气象灾害的危险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为项目建设及投产后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煤矿 风险评估 安徽淮南
下载PDF
气象地理对地方区域文化的影响剖析——以安徽亳州市区域文化发展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军 颜俊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55-57,共3页
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经济发展决定着该区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力的气象则间接且有力地影响着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变化。整体而言,气象气候较为适宜农业发展的时期,地域文化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就较好... 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经济发展决定着该区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力的气象则间接且有力地影响着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变化。整体而言,气象气候较为适宜农业发展的时期,地域文化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就较好。反之,气象灾害多发时期,地域文化发展就会受到重要影响。亳州地区文化的发展演变即显现出这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亳州 气象灾害 区域文化 影响
下载PDF
淮南1957—2017年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颜俊 高正华 赵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利用淮南市1957—2017年共61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以期研究淮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周期特征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淮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呈增多趋势(;2)暴雨量... 利用淮南市1957—2017年共61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以期研究淮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周期特征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淮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呈增多趋势(;2)暴雨量占比线性增长显著性高于暴雨日数和暴雨量,未来极端暴雨降水的概率正在增加;(3)淮南夏季降水量存在准2年的主周期振荡,另外存在9年、18年、32年次振荡周期;(4)1967年、2008年前后淮南夏季降水呈现部分突变特征,但突变并不显著。Mann-Kendall检验表明1967年以来降水呈增多趋势,未来沿淮地区降水增多,强降水极端性增强,将对沿淮地区防洪及农业生产带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分析法 夏季降水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安徽气象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瑛 《吉林农业》 2019年第5期100-101,共2页
本文是安徽气象大数据中心筹建方案,依据2016年安徽省气象局与安徽省淮南市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促进气象大数据发展的合作协议》,联合即将落地安徽省淮南市的风云4号气象卫星地面直收站、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 本文是安徽气象大数据中心筹建方案,依据2016年安徽省气象局与安徽省淮南市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促进气象大数据发展的合作协议》,联合即将落地安徽省淮南市的风云4号气象卫星地面直收站、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国内一流,安徽省统一的IDC(数据中心,1000个机柜),实现气象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证券化。提升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国内一流的气象大数据存储基地,配齐适应气象大数据存储和应用的基础资源;二是推进气象相关信息采集、传输、共享、交换、应用等管理办法,推进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高校院所的气象相关信息汇聚,推进面向农业、旅游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数据处理、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着力提升气象大数据的汇集共享的社会管理水平和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 应用 销售 用户
下载PDF
铜陵站迁址气象要素差异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林群星 王中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216-218,共3页
为了解铜陵气象站迁址前后气象要素差异,以铜陵县城关镇北郊箬笠山站(旧站)1996-2007年气象要素月、年平均值为参考,对比分析旧站(2008-2011年)与新站(2012-2015年)的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要... 为了解铜陵气象站迁址前后气象要素差异,以铜陵县城关镇北郊箬笠山站(旧站)1996-2007年气象要素月、年平均值为参考,对比分析旧站(2008-2011年)与新站(2012-2015年)的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量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差异。结果表明院旧站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新站年平均气温比旧站(2008-2011年)低0.2~0.4益;新站相对湿度较旧站高7个百分点;新旧站主导风向在NE到ENE之间,新站风速大于旧站(2008-2011年)风速;新旧站月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差别不大,呈“单峰型”分布特征。造成新旧站气象要素差异原因主要与探测环境、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站迁移 气象要素 影响因素 安徽铜陵
下载PDF
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甲烷通量变化特征
12
作者 李侠丽 段春锋 +5 位作者 冯颖 潘先洁 王雅正 邵陈丽 燕少威 张国玲 《气象科技》 2023年第5期764-770,共7页
利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路式甲烷气体分析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生育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甲烷通量一年中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甲烷通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 利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路式甲烷气体分析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生育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甲烷通量一年中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甲烷通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午后,白天高于夜间。水稻生育期甲烷通量明显高于小麦生育期;小麦出苗期甲烷通量最小,成熟期最大,达到0.14μg·m^(-2)·s^(-1);水稻拔节期甲烷通量最大,达到3.02μg·m^(-2)·s^(-1)成熟期最小,为0.12μg·m^(-2)·s^(-1)。作物生物量对甲烷通量影响明显,水稻和小麦收割前后24 h甲烷通量降幅达到50%和30%。甲烷通量与降水、相对湿度、水汽压、土壤温度、气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越大,湿度越大,温度越高,甲烷通量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通量 稻麦轮作 气象要素 淮河流域
下载PDF
1971—2021年廊坊夏季降水与气温的气候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马瑛 纪诗璇 +3 位作者 王雅正 白千川 沈芳 许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196-198,共3页
利用廊坊地区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1年夏季逐日降水及气温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量级不同区域之间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为降水天气的气温预报和农业生产等提供... 利用廊坊地区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1年夏季逐日降水及气温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量级不同区域之间降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为降水天气的气温预报和农业生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坊 气温 降水 相关性 夏季
下载PDF
2009—2010年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 被引量:50
14
作者 陈磊 陈宝君 +3 位作者 杨军 濮江平 刘慧娟 高正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1-488,共8页
2009、2010年夏季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淮南和南京同时观测到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获得了3 617个雨滴谱样本资料。采用阶矩法对Gamma函数进行拟合,分析了梅雨锋暴雨降水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主雨带和雨带边缘的雨滴谱存在明... 2009、2010年夏季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淮南和南京同时观测到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获得了3 617个雨滴谱样本资料。采用阶矩法对Gamma函数进行拟合,分析了梅雨锋暴雨降水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主雨带和雨带边缘的雨滴谱存在明显差别,处于主雨带中的降水粒子尺度明显大于雨带边缘的粒子尺度;梅雨锋暴雨过程中0.25mm<D≤1.0mm的粒子所占比例最大,但对于雨强贡献最大的则是1.0mm<D≤2.0mm的粒子;雨滴谱谱型以双峰型为主,几乎不存在无峰型;与其他微结构特征量不同的是,雨滴谱峰值直径Dp随着雨强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而雨滴谱分布参数N0、μ、λ则随着雨强的增大而一直减小,其中μ-λ间存在较好的二项式函数关系;梅雨锋暴雨的Z-R关系为Z=212R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 雨滴谱 GAMMA分布 Z-R关系
下载PDF
冷空气与梅雨的关系及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姚叶青 王兴荣 沐贤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79,共3页
通过分析1954~1999年梅雨期合肥低温日数与安徽省梅雨量、梅雨期长度的关系发现梅雨期的冷空气强弱是影响梅雨的一个重要因子。冷空气势力强,一般梅雨期长、梅雨量多;反之,梅雨期短、梅雨量少。
关键词 冷空气 梅雨 安徽 降水量
下载PDF
2007年7月8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西贵 方翀 沐贤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185-9188,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资料研究分析7月8日的1次特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高空急流"倾斜"与低空急流加强对此次淮河流域大面积特大暴雨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进行了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多普勒雷达反射率上的混合...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资料研究分析7月8日的1次特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高空急流"倾斜"与低空急流加强对此次淮河流域大面积特大暴雨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进行了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多普勒雷达反射率上的混合降水回波特征分析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得出了不少有益结论,对梅汛期预报提供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特大暴雨 高密度自动站 混合降水回波 预报
下载PDF
合肥市53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德栗 缪启龙 朱公群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8年第3期35-42,共8页
利用1953—2005年安徽省合肥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合肥市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53a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均具有明显冷期和暖期交... 利用1953—2005年安徽省合肥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合肥市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53a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均具有明显冷期和暖期交替的阶段性特点,而且冷期持续时间比暖期持续时间长;春季、秋季和冬季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同,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而夏季气温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则呈强烈的上升趋势;年热积温呈下降趋势,年冷积温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均存在30a左右的大尺度周期振荡,而中小尺度周期振荡则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气温变化 MORLET小波分析 趋势变化率 周期
下载PDF
水库蓄水人工增雨业务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中平 刘高平 +1 位作者 刘洪民 钱霞荣 《气象科技》 2007年第5期687-691,共5页
针对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的特点,提出了蓄水型人工增雨业务系统设计的思路、结构、流程和功能,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以及在大别山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基地业务中的运行状况。该系统从需求分析、天气预警、作业指挥、效果评估到数据... 针对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的特点,提出了蓄水型人工增雨业务系统设计的思路、结构、流程和功能,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以及在大别山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基地业务中的运行状况。该系统从需求分析、天气预警、作业指挥、效果评估到数据管理、报告制作和用户平台,流程清晰,操作简便,可为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蓄水型 业务系统
下载PDF
1961~2011 年中国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正华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3年第4期147-152,共6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1961~2011 年的中国地面逐月降水量网格数据集,通过数据统计以及 EOF 分解对中国区域 51 年间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61~2011 年间,降水量总体上经过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过程,经...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1961~2011 年的中国地面逐月降水量网格数据集,通过数据统计以及 EOF 分解对中国区域 51 年间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61~2011 年间,降水量总体上经过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过程,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低谷,分别为 1963~1973 年以及 2003 年以来;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较多,新疆、青海以及甘肃西北部地区降水分布较少,7 月和 10月降水量的高值区出现东南沿海偏内陆地区,出现多个降水大值中心;且在 EOF 分解中第一个主模态全国区域表现为相似的变化特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变化特征为主要的变化特征区域;我国东南沿海的降水量变化可主导中国整个区域的降水量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变化 EOF 分析 减少
下载PDF
亚澳越赤道季风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京华 黄菲 李元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4-48,共5页
利用1948~2004年美国月平均NCEP/NCAR(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再分析资料,采用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根据经向风的垂直切变定义了亚澳越赤道季风环流指数(IAA... 利用1948~2004年美国月平均NCEP/NCAR(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再分析资料,采用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根据经向风的垂直切变定义了亚澳越赤道季风环流指数(IAAM),分析了亚澳季风(AAM)系统中越赤道季风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AM的年际变化主要以2~3 a和准5 a周期振荡为主。利用合成分析,探讨了年际尺度上亚澳越赤道季风环流的空间分布特征。环流异常主要表现为整个东亚季风区冬季风环流的异常减弱和热带季风区夏季风跨赤道季风环流的异常加强,以及夏季赤道沃克环流和南亚高压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澳季风环流 年际变化 越赤道 经向风切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