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萌 刘利军 +1 位作者 张春德 余传庆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发病时间,其中发病时间在12~24h者为急诊...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发病时间,其中发病时间在12~24h者为急诊组(n=59),发病超过24h者为择期组(n=49),急诊组患者予以就诊当日行急诊PCI术,择期组常规药物治疗,7~14d后行PCI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PCI术后即刻有效率及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内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 (1)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患者LVEF与LVESV改善优于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诊组中PCI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6.61%;择期组为87.7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P=0.039);(3)住院期间急诊组中共有13例患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择期组中共有24例,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03)。在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急诊组心脏意外事件总发生例数明显少于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07,P=0.014)。结论选择PCI术的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心肌改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为提高疗效、降低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改善心肌缺血,对于发病时间在12~24h的患者可考虑行急诊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事件 疗效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58
2
作者 李守凯 张爱萍 段玉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83-4784,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二者治疗方案及预后不同。为了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区别,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造影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利军 张爱萍 潘文麒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壁冠状动脉(冠脉)和心肌桥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的96例109处心肌桥患者的心肌桥分布特点、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心脏超声,评价药物或支架治疗心肌桥的疗效。结... 目的:观察、分析壁冠状动脉(冠脉)和心肌桥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的96例109处心肌桥患者的心肌桥分布特点、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心脏超声,评价药物或支架治疗心肌桥的疗效。结果:心电图、临床症状、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和心脏超声对心肌桥的诊断均无特异性。造影发现93.7%的心肌桥发生于冠脉前降支(LAD)。心肌桥患者临床症状与收缩期狭窄程度有关。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疗效。结论:冠脉造影发现"收缩期狭窄"为目前确诊心肌桥的主要方法。心肌桥与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药物治疗可选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和Ca2+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下载PDF
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德瑞 张春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854-485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表现心肌梗死(MI)在急诊的快速识别。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急诊急救的52例不典型表现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等临床病例资料,旨在指导急诊早期识别不典型表现MI,并给予及时的急救处理,提高患者的... 目的探讨不典型表现心肌梗死(MI)在急诊的快速识别。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急诊急救的52例不典型表现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等临床病例资料,旨在指导急诊早期识别不典型表现MI,并给予及时的急救处理,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52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首发症状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16例(30.77%),其中呼吸困难6例,哮喘8例,发绀2例;首发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17例(32.69%),其中上腹疼痛11例,恶心、呕吐、腹泻3例,下腹剧痛2例,呕血、黑便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11例(21.15%),其中晕厥5例,牙痛、头颈部疼痛、下颌部酸2例,烦躁、意识模糊3例,左侧肢体无力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系统症状8例(15.38%),其中颈项痛2例,左肩及左上肢疼痛5例,右肩胛区痛1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经反复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进一步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MI(AMI)。所有患者均获得抢救治疗,46例病情好转后护送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继续治疗,其中22例42.31%最终痊愈,24例(46.15%)好转,6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不典型AMI的早期诊断应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对存在有冠心病病史、胸闷、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患者要早期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恰当的急诊处理能减少心肌受损,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贝拉普利治疗充血性心衰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利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46-146,共1页
贝拉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使angⅠ转化为angⅡ减少。本文报告1999年9月至2000年4月间我院收治30例充血性心衰,连续4周用贝拉普利治疗,观察用药前后Holte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史、体... 贝拉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使angⅠ转化为angⅡ减少。本文报告1999年9月至2000年4月间我院收治30例充血性心衰,连续4周用贝拉普利治疗,观察用药前后Holte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等诊断为充血性心衰30例,男21例,女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拉普利 充血性心衰 疗效观察 心肌纤维化 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 超声心动图检查 血管舒张 室性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春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立普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多效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守凯 《中外医疗》 2010年第36期125-126,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立普妥的疗效并观察立普妥的多效性作用。方法选取出院后门诊随访及再次入院的ACS患者385例,其中179例坚持服用立普妥,206例未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2组均常规服用扩冠抗血小板及A...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立普妥的疗效并观察立普妥的多效性作用。方法选取出院后门诊随访及再次入院的ACS患者385例,其中179例坚持服用立普妥,206例未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2组均常规服用扩冠抗血小板及ACEI药物;随访6个月观察2组死亡率、ACS再发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坚持服用立普妥药物组死亡率、ACS再发等情况均不同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组,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用立普妥时,除可调整血脂水平外,还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等其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他汀类药物立普妥 作用
下载PDF
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李守凯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1期4321-4323,共3页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3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成三组:Ⅰ组低血糖组,FPG<5.0 mmol/L;Ⅱ组正常血糖组,5.0 mmol/L≤FPG≤7.0 mmol/L;Ⅲ组高血糖组,FPG>7.0 mmol/...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3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成三组:Ⅰ组低血糖组,FPG<5.0 mmol/L;Ⅱ组正常血糖组,5.0 mmol/L≤FPG≤7.0 mmol/L;Ⅲ组高血糖组,FPG>7.0 mmol/L。对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因性死亡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血糖组相比,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PG水平与预后呈明显的"U"形曲线关系,5.0 mmol/L≤FPG≤7.0 mmol/L者预后相对良好。结论:空腹血糖水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分析
下载PDF
单腔与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希华 张永生 +1 位作者 李枫 刘焰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单腔与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36)。对照组行单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观察组行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 目的:探讨单腔与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36)。对照组行单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观察组行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痛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EVE)、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LEVE、CO及C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对心脏病患者能更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双腔 单腔 应用效果 心脏功能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生 刘家威 张春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高龄(年龄≥80岁)冠心病(CHD)患者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高龄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支血管病变为单支组(n=43),多支血管病变为多支组(n=2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高龄(年龄≥80岁)冠心病(CHD)患者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高龄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支血管病变为单支组(n=43),多支血管病变为多支组(n=22),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的45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水平,并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ys-C与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清Cys-C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单支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组患者血清SCr、BUN、Cys-C及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组患者血清BUN、Cys-C及LVEDD高于单支组,LVEF水平低于单支组(均P<0.05)。血清Cys-C与LVEF呈现负相关性(r=-0.65,P<0.05),与SCr、BUN及LVEDD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SCr=0.52、rBUN=0.71、rLVEDD=0.66,均P<0.05);SCr、BUN与LVEF均呈现负相关关系(rSCr=-0.62、rBUN=-0.69,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HD患者冠脉病变支数、SCr、BUN及LVEF水平均是影响血清Cys-C水平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CHD患者血清Cys-C含量升高,并与患者肾功能和心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这对患者早期肾损害及心室重构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血液
下载PDF
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冯伟 荣向霞 +2 位作者 刘利军 姚宝菊 柴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纱布绷带加压组(A组)、旋压式止血器组(B组)和旋压式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组(C组),观... 目的:观察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纱布绷带加压组(A组)、旋压式止血器组(B组)和旋压式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组(C组),观察3组的止血疗效和病人的舒适度。结果:3组病人桡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率A组高于B组和C组(P<0.01和P<0.05)。术后腕围A组和B组均大于C组(P<0.01);血氧饱和度A组和C组均大于B组(P<0.01)。术后淤青率、小肿块率、皮损率、桡动脉闭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肿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淤青率A组高于B组和C组;小肿块率A组高于B组;皮损率A组低于C组,C组低于B组;桡动脉闭塞率A组低于B组(P<0.05~P<0.01)。结论:桡动脉止血器改良加压包扎可以在有效止血的同时降低局部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桡动脉 止血器 护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弧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纯田 周莹莹 +1 位作者 刘家威 张永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弧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均行血管内超声(IVUS),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总结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对比有无冠状动脉钙化者临床指标,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弧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均行血管内超声(IVUS),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总结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对比有无冠状动脉钙化者临床指标,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钙化弧度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06例中存在冠状动脉钙化者61例,无钙化者45例。年龄、碱性磷酸酶(ALP)、尿酸(UA)、糖尿病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年龄、ALP、U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弧度呈正相关(r=0.688、0.571、0.697,P<0.01)。结论年龄、ALP、U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弧度密切相关,通过IVUS检查可评估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弧度,为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钙化弧度 危险因素 碱性磷酸酶 尿酸 相关性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利军 张爱萍 程自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1941-1942,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性及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清Hcy的变化。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89例ACS组和28例冠状动脉正常组的Hcy水平,以及70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Hcy水平。结果ACS组的Hcy水平...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性及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清Hcy的变化。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89例ACS组和28例冠状动脉正常组的Hcy水平,以及70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Hcy水平。结果ACS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t=18.35、22.17,均P〈0.01)。不同冠脉病变支数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7、2.34、2.31,均P〈0.01)。冠脉介入治疗前后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与ACS关系密切,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可反应ACS的发展进程及预后,为临床预防和治疗ACS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爱萍 刘利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1748-1749,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初始量80 mg,每天早晨口服,治疗10周后,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缬沙坦治疗10周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初始量80 mg,每天早晨口服,治疗10周后,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缬沙坦治疗10周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降低,SBP由(151±14.9)mm Hg降至(124±10.2)mm Hg;DBP由(94.2±13.8)mm Hg降至(79.2±6.5)mm Hg(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15.74±3.14)mu/L降至(10.3±0.64)mu/L和(-4.26±0.50)升高至(-3.82±0.35)(P<0.05)。结论缬沙坦可有效降低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纱坦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利军 张爱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798-799,共2页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研究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A组加用卡维地洛。6个月随访其好转率,并比较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内径(LVDs)、...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和多中心研究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A组加用卡维地洛。6个月随访其好转率,并比较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内径(LVDs)、左室舒张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6个月后A组好转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8%,B组好转率82·7%。两组LVDs、LVD、LVEF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心力衰竭标准用药基础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有效及安全的,可显著改善左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