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恩斯坦的民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陈武 李后梅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1-54,共4页
伯恩斯坦对于民主给予了高度肯定,甚至把它看成对社会主义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但伯恩斯坦更多的则是抽象地谈民主。他夸大民主为最终目的,看不到民主本身的阶级性,过分夸大资本主义的民主形式,看不到其实质和作用的局限性... 伯恩斯坦对于民主给予了高度肯定,甚至把它看成对社会主义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但伯恩斯坦更多的则是抽象地谈民主。他夸大民主为最终目的,看不到民主本身的阶级性,过分夸大资本主义的民主形式,看不到其实质和作用的局限性。文章对伯恩斯坦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前后以及《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文中有关民主思想进行了梳理,指出通过民主、和平进入社会主义是无法实现的。揭示了其民主思想的渊源及其与恩格斯利用议会斗争策略之间的本质差别。今天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和把握伯恩斯坦的民主观,对进一步推进民主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斯坦 民主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从韦伯到施坚雅看西方学者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嬗变
2
作者 王康日 孙多忠 《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3-95,共3页
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城市的印象最早可追溯到早期旅行家和传教士的游历见闻。近代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前人基础上认为近代以前中国是个停滞不前的社会,城市不具有西方城市所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施坚雅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一种区域的、... 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城市的印象最早可追溯到早期旅行家和传教士的游历见闻。近代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前人基础上认为近代以前中国是个停滞不前的社会,城市不具有西方城市所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施坚雅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一种区域的、动态的观点考察城市的发展轨迹,摆脱了韦伯模式下的整体、静态的束缚,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研究 韦伯模式 施坚雅模式 中国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