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新的医院评审标准看护理质量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彬 王以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1期1373-1374,共2页
通过完善护理质量安全保障制度,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强调人性化的护理质量管理不仅在评审阶段,更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规范得以持续实施,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规范护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 医院评审 护理 质量管理
下载PDF
血清抗糖蛋白210抗体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姜正伟 周冰清 +1 位作者 汤洁 蒋蓓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总结血清抗糖蛋白210(抗gp210)抗体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临床特征。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PBC患者63例,其中血清抗gp210抗体阳性患者21例(观察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或AMA-M2阳性42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总结血清抗糖蛋白210(抗gp210)抗体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临床特征。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PBC患者63例,其中血清抗gp210抗体阳性患者21例(观察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或AMA-M2阳性42例(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熊去氧胆酸(UDCA)13~15 mg·kg^(-1) d^(-1)治疗6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IL-10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和IgM。结果观察组年龄和性别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乏力发生率为4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1(18.5,66.1)μmol/L、73(42,110)U/L和87(64,126)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1(10.4,31.5)μmol/L、53(27,90)U/L和68(53,101)U/L,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2.2(29.8,35.2)g/L,显著低于对照组【34.6(30.4,36.8)g/L,P<0.05】;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8(35.4,38.5)g/L,仍显著低于对照组【42.3(37.4,45.1)g/L,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12.7(5.8,11.3)pg/ml和125.1(87.4,120.6)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7.0,11.7)pg/ml和103.6(90.1,117.0)pg/ml,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和IL-6水平分别为29.1(18.4,36.5)pg/ml和7.2(5.2,8.5)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0(9.7,26.3)pg/ml和5.4(4.0,6.9)pg/ml,P<0.05】,而血清IL-10水平为139.5(107.6,152.9)pg/ml,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54.8(122.7,168.2)pg/ml,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M、IgG和IgA水平分别为3.1(2.5,3.7)g/L、13.7(12.0,14.6)g/L和3.8(2.9,3.8)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1.9,2.6)g/L、11.2(10.1,13.4)g/L和2.8(2.5,3.3)g/L,P<0.05】。结论血清抗gp210抗体阳性的PBC患者病情似乎更趋严重,对UDCA治疗应答稍差,值得临床扩大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抗糖蛋白210抗体 熊去氧胆酸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彬 刘家秀 +1 位作者 周进 郁彩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11-12,22,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ron 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依从程度及其对疗效影响。方法对在我科确诊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发放CHB知识问卷调查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验组采取知识讲座、发放CH...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ron 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依从程度及其对疗效影响。方法对在我科确诊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发放CHB知识问卷调查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验组采取知识讲座、发放CHB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教育,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结果实验组对CHB知识的知晓率为97%,对照组为74%,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依从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CHB知识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预防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HIV阳性青年男男性行为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及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 范金虎 +2 位作者 张尔康 郝丽 张士红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8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青年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抗体检测结果及该人群的行为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IV阳性青年MSM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HIV抗体检测,并采用统一问卷对...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青年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抗体检测结果及该人群的行为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IV阳性青年MSM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HIV抗体检测,并采用统一问卷对其行为特征进行调查,问卷匿名填写。结果100例HIV阳性青年MSM中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00%。100例HIV阳性青年MSM中有同性性伴的占比97.00%(97例),其中每次都使用、偶尔使用、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各占比59.79%、35.05%、5.15%。100例HIV阳性青年MSM中有异性性伴的占比28.00%(28例),其中,每次都使用、偶尔使用、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各占比21.43%、46.43%、32.14%。100例HIV阳性青年MSM中,通过收费或付费的方式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占比29.90%,吸毒者占比3.00%。结论HIV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者的有效检测方式,应全面加强MSM群体的宣传教育,增强其性行为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行为特征
下载PDF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军 范金虎 +1 位作者 张青 郭付全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2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因DFI入院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料法检测游离DNA(cf-DNA)以代表NETs水平,并根...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2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因DFI入院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料法检测游离DNA(cf-DNA)以代表NETs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高NETs组(n=35)和低NETs组(n=35)。分析血液标本中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和Wanger分级情况,参照文献评估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评分(DUSS)。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包括糖尿病足愈合、发展为脓毒症、接受截肢手术或患者全因死亡。结果高NETs组DUSS评分(3.83±0.62)分高于低NETs组(3.10±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5,P<0.001)。高NETs组NETs、CRP、ESR和IL-6水平分别为(5.34±1.86)ng/mL、(35.83±15.86)mg/L、(41.62±16.83)mm/h、(36.43±13.53)ng/mL,显著高于低NETs组[(3.53±1.33)ng/mL、(23.49±13.98)mg/L、(33.67±14.83)mm/h、(26.73±11.9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3、3.453、2.097、3.175,P均<0.05);2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8,P=0.930)。截止随访终点,高NETs组愈合例数低于低NE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31);2组脓毒症、截肢和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FI患者血清NET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全身炎症水平有显著关联,且影响患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感染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评分 预后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因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性
6
作者 刘军 范金虎 +1 位作者 刘晓晓 张青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54-557,58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多态性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因T2DM住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和未发生肺部感染者各4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多态性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因T2DM住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和未发生肺部感染者各45例,分别纳入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当天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全血DNA,以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序列,并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基因分型结果。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所有T2DM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和合并糖尿病情况;统计感染组患者感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和抗感染治疗时间。结果感染组、非感染组VEGF-A基因rs1547651位点各基因型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52、1.874,P=0.653、0.392)。感染组VEGF-A基因rs1547651位点携带AA基因型(17.78%vs.48.89%)和A等位基因频率(34.44%vs.63.33%)低于非感染组,携带TT基因型(48.89%vs.22.22%)和T等位基因(65.56%vs.36.67%)频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VEGF-A基因rs1547651位点携带TT基因型患者和携带AA/AT型患者感染类型和抗感染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感染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76,P=0.026)。结论VEGF-A基因rs1547651位点携带TT基因型增加T2DM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风险,且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老年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