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实施情况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1
作者 王晓亮 王雅燕 《治淮》 2023年第12期40-42,共3页
本文回顾了淮河蓄滞洪区的形成与演变,结合有关治淮规划介绍了蓄滞洪区建设实施情况,分析了规划实施预期效果,并从加快规划项目建设、完善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居民迁建等方面提出了下步蓄滞洪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淮河 蓄滞洪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关于淮河流域主要控制断面最小生态流量的思考
2
作者 陈竹青 夏冬 梁丹丹 《治淮》 2017年第11期43-44,共2页
一、前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属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多年平均(1956~2000年)降水量875mm。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淮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且流域内支流众多,
关键词 控制断面 水资源时空 水量分配 生态用水 降水量 不均 过渡带 南北气候 年平均 河流断面
下载PDF
淮水北调工程抗旱调水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蔺鑫 姜健俊 《治淮》 2022年第10期64-65,共2页
一、工程概况淮水北调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安徽境内的配套工程,也是“安徽水网”的骨干输水通道,是支撑和保障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该工程兼有工业供水、灌溉补水... 一、工程概况淮水北调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安徽境内的配套工程,也是“安徽水网”的骨干输水通道,是支撑和保障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该工程兼有工业供水、灌溉补水和减少地下水开采、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调水线路全长268km,工程自蚌埠市五河站从淮河干流抽水,经宿州市、淮北市濉溪县黄桥闸向北至宿州市萧县岱山口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淮河干流 调水线路 地下水开采 工业供水 生态保护 重大水利工程 皖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