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生”视角下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广雄 曹玉华 任启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50-359,431,共11页
提升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需求。在构建“生产—生态—生活”复合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 提升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需求。在构建“生产—生态—生活”复合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结果是: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即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优于北部淮海经济区,北部淮海经济区优于中西部内陆崛起区。生态环境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既是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促进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也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当从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建设优美生态空间、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发展指数 耦合协调度 淮河生态经济带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2
作者 徐洪文 沙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普遍关注.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从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耗两方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202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目前淮河生态...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普遍关注.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从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耗两方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202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目前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盈亏状态.计算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目前整体存在生态赤字状况;基于各项计算数据呈现情况的具体分析;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现今发展状况做出总结评价,并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生态经济带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淮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与粮食生产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传明 范观宇 +1 位作者 王呈祥 毛广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地级市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和粮食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9年淮河经济带各市城镇化与粮食生产耦合协调度... 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地级市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和粮食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9年淮河经济带各市城镇化与粮食生产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进入协调发展区间的城市已由2000年的8个增加到2019年的26个。虽然城镇化、粮食生产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但也都呈现出日趋缩小的态势。除城镇化先行发展的少数港口和矿业城市外,早期城镇化受阻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目前只有8个农业大市城镇化相对滞后,说明城镇化与粮食生产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生产 耦合协调发展 淮河生态经济带
下载PDF
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吉婷婷 王细元 毛广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9-43,共5页
应用统计分析Topsis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质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不同水质指标的年内波动差异较大,pH值波动较小,但DO、CODMn、NH3-N波动较大,且站点间差异亦大;苏皖豫三省pH值年内时序上具较好同步性,DO季节差异突出,... 应用统计分析Topsis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质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不同水质指标的年内波动差异较大,pH值波动较小,但DO、CODMn、NH3-N波动较大,且站点间差异亦大;苏皖豫三省pH值年内时序上具较好同步性,DO季节差异突出,冬春季偏高,夏秋季偏低,CODMn以江苏省最低,安徽省最高,河南省波动最大,江苏省NH3-N波动最小且稳定,但河南与安徽两省波动大且冬季稍偏高;空间上以淮河干流水质较好,但干流北侧支流水系的水质较差;水质站点空间上可划为三大类型,其中站点S7、S9、S10、S14、S18为水质较差类,多位于支流水系,站点S2、S4、S5、S6、S11、S12、S13、S15、S16为水质中等类,站点S1、S3、S8、S17、S19、S20属水质总体优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时空变化 TOPSIS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 淮河生态经济带
下载PDF
带状经济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毛广雄 金巍 +2 位作者 任启龙 毛彦君 曹蕾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
基于多学科视角,梳理带状经济(经济带)的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内涵及研究现状.以条带状的模式进行国土开发和发展区域经济,是点轴发展理论的应用核心;生产力的区域差异、交通运输干线、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带状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不同... 基于多学科视角,梳理带状经济(经济带)的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内涵及研究现状.以条带状的模式进行国土开发和发展区域经济,是点轴发展理论的应用核心;生产力的区域差异、交通运输干线、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带状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不同载体下的带状经济形式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侧重于经济带的形成机制及作用的量化、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中小城市发展以及带状经济体的综合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经济 点轴发展理论 理论基础 形成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以陆路交通设施为分析对象
6
作者 刘传明 毛广雄 孙美洁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24-329,共6页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密切相关,陆路交通设施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与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协调性关系.以交通优势度表征陆路交通设施水平,改进陆路交通优势度赋值测度法,尤其强调了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个数、通达方...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密切相关,陆路交通设施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与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协调性关系.以交通优势度表征陆路交通设施水平,改进陆路交通优势度赋值测度法,尤其强调了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个数、通达方向以及火车站的等级、个数与线路技术等级对陆路交通优势度的影响.结合GIS空间表达技术刻画了江苏省陆路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规律.并利用两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了陆路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陆路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全省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为协调,但苏北协调性相对较差.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省陆路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优势度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性 江苏省
下载PDF
江淮生态大走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吉婷婷 王细元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规划驱动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16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数均为... 规划驱动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16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数均为线性增加过程,且增幅较大。不同地区城市化指数变化过程较相似,同步性较好,但生态环境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在区域上可划分为两类,其一为波动型耦合关系,包括淮安、宿迁和徐州3市,其二为平稳型耦合关系,包括扬州、泰州两市;江淮生态大走廊整体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协调度都呈线性增加过程,除2013年外,其余年份都为高水平耦合阶段。2012和2013年为中、低协调发段,2014-2016年为高协调或极协调阶段;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结构性指标是影响耦合关系的主要城市化因素,而水气环境是影响耦合关系高低的主要生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灰色关联分析 江淮生态大走廊
下载PDF
近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粮食生产效率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传明 范观宇 +1 位作者 毛广雄 何品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720,共14页
提升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者、政府及农户关注的焦点。选择中国典型的粮食主产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包括农户直接投入和政府间接投入的指标体系,借助非径向超效率... 提升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者、政府及农户关注的焦点。选择中国典型的粮食主产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包括农户直接投入和政府间接投入的指标体系,借助非径向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0—2020年研究区28个地级市的粮食生产效率,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粮食生产效率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平均生产效率值在1.0附近波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各地之间的生产效率差距较大,但近20年呈现收敛态势;生产效率变化具有多样性,可分成7大类和11个小类;同级生产效率的地区集聚连片分布,且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生产效率空间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日照时间、人口密度和农业现代化程度是驱动空间差异的基础影响因子,其他因素解释力大小不等且存在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非径向超效率模型 地理探测器 淮河生态经济带
原文传递
南北气候过渡视角下的淮河流域气温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叶正伟 刘育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气候过渡带地区气温的空间演化过程是气候变暖的区域响应问题。针对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区的淮河流域,利用观测数据和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年代间气温的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最高... 气候过渡带地区气温的空间演化过程是气候变暖的区域响应问题。针对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区的淮河流域,利用观测数据和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年代间气温的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皆呈现由南向北减小的过渡性变化,纬度越低地区气温越高,反之亦然。但流域东部的年最高气温受海洋调节效应明显。不同季节气温的空间变化上也显示出南北过渡性特征,空间上总体受纬度位置影响。但春季气温在多年平均等值线的东西两侧差异较大;而夏季沿海地区受海洋调节而气温较低。不同年代间流域气温的南北过渡性特征仍较突出,增温幅度由南向北亦逐渐减小。1970年代流域南部以升温为主,北部以降温为主;1980年代平均气温整体微降;而1990年代气温整体上升,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2000年以来,气温明显升高,且南部增温幅度大,北部增温幅度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区域的气温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过渡带 气温变化 空间分布 淮河流域
下载PDF
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马晓蕾 乔雅琦 +2 位作者 王婕 焦士兴 张曼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运用水生态足迹及其深度与广度评价方法,对2000—2019年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承载力、深度与广度时空格局进行研究。从经济、人口、环境、农业和水利5个方面,构建水生态足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CFEM模型对水生态足迹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运用水生态足迹及其深度与广度评价方法,对2000—2019年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承载力、深度与广度时空格局进行研究。从经济、人口、环境、农业和水利5个方面,构建水生态足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CFEM模型对水生态足迹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水生态足迹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均值为1403×10^(4) hm^(2),其中,农业水生态足迹占比最高,多年平均占比为66.65%,工业和居民生活水生态足迹占比分别为15.84%和13.39%;(2)陕西省水生态承载力年际分配不均衡,在603.5×10^(4) hm^(2)~3741×10^(4) hm^(2)间波动,多年均值为1632.9×10^(4) hm^(2),高于水生态足迹,处于水生态盈余状态;(3)近10 a,陕西省主要以消耗水资源流量资本为主,水生态足迹广度处于较高水平,但2001年和2016年,水资源存量资本消耗量大;(4)陕西省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足迹区域差异大,但年际变化相对较小;(5)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水库库容,对陕西省水生态足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加强陕西省水生态承载力,应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增加水库库容,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 水生态足迹深度 水生态足迹广度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CFEM)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和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臧正 高何洁 +2 位作者 邹娴 王苏北 吉周琦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4期48-52,共5页
为衡量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资产价值,文章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遥感影像和统计资料,获取典型年份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和评价研究。研究... 为衡量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资产价值,文章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卫星遥感影像和统计资料,获取典型年份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沿海地区的湿地和光滩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和养殖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均在110亿元以上,从存量来看贡献排在前两位的生态系统类型依次是农田和养殖水域,从流量来看贡献排在前两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次是废弃物吸纳和水源涵养,体现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经济 自然保护区 海岸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淮安市枢纽新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施路径研究
12
作者 任加锐 陈刚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第7期70-72,共3页
发展枢纽新城是当前我国很多省份或城市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文章以江苏省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当前,淮安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应准确把握枢纽新城建设的基本内涵,正视人才在枢纽新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转型时... 发展枢纽新城是当前我国很多省份或城市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文章以江苏省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当前,淮安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应准确把握枢纽新城建设的基本内涵,正视人才在枢纽新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转型时期人才缺口的问题,找准瓶颈制约和问题原因。实施枢纽新城的主要路径:一是夯牢枢纽基础设施、强化枢纽区位优势;二是加强枢纽智慧建设、提升枢纽科技水平;三是强化人才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新城 基本内涵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格局优化协同演进机理与测度方法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广雄 曹玉华 +2 位作者 任启龙 刘传明 李会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78-485,539,540,共10页
城市群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国家区域战略推进的主体空间形态,一方面,其内部有效的产业分工和高效的协同运作维系着整个城市群的共生发展,形成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相互嵌套;另一方面,其内部城市功能定位差异影响产业转型升... 城市群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国家区域战略推进的主体空间形态,一方面,其内部有效的产业分工和高效的协同运作维系着整个城市群的共生发展,形成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相互嵌套;另一方面,其内部城市功能定位差异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进程和效果。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格局优化”系统具有特定的协同演进关系。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和城市群空间组织的逻辑探究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关联机制和协同演进的内在机理,构建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模型,既为实证分析提供方法借鉴,也为城市群产业升级、格局优化、调控策略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空间格局优化 协同演进 城市群
下载PDF
村域尺度的淮安市农村空关房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传明 王呈祥 +2 位作者 何品蓉 卢中辉 吕嘉顺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182,共9页
基于村域尺度大样本调查数据的农村空关房研究是对农村空心化研究的有益探索和研究视角的创新。选择地处黄淮平原农区的淮安市1307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以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农村空关房空间分布特征,探索构建并应用"相... 基于村域尺度大样本调查数据的农村空关房研究是对农村空心化研究的有益探索和研究视角的创新。选择地处黄淮平原农区的淮安市1307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以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农村空关房空间分布特征,探索构建并应用"相关分析筛选显著相关指标—因子分析萃取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因素解释力大小"的多因素影响研究技术路线,成功识别出农村空关房空间特征的主导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村域尺度空关房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空关房户数核密度值在全市呈现北高南低的梯度分布特征,而在城区周围表现出内圈低外圈高的圈层分布规律;村域空关房率无论在全局还是局域都存在空间自相关,冷点区较热点区分布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围地带;就研究区整体而言,农村空关房空间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按照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是农户城乡住房条件、农房质量、村庄用地条件、村庄集聚化程度、村庄规模、村域开发强度、村庄可达性、农户抚养负担和农户家庭规模等9个方面。其中,农户城乡住房条件和农房质量交互作用最强,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影响因素在农村空关房不同指标的局部空间特征解释力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关房 空间格局 村域尺度 圈层结构 农村空心化 住房条件
原文传递
平原农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空间特征及其与通达性关系——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传明 王呈祥 +3 位作者 何品蓉 曹蕾 吕嘉顺 李顺茂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 准确揭示村庄迁居安置意愿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村庄通达性的关系,对于推动乡村聚落体系重构和合理发展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淮安市为研究区,以全样本行政村调查数据和交通网络数据为支撑,利用描述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与表达、熵权-TOPSIS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村庄迁居安置意愿(Y)空间差异不甚明显,而货币迁居安置意愿(Y_(1))的空间差异高于实物迁居安置意愿(Y_(2))。Y、Y_(1)和Y_(2)都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②外部连通性对村域综合通达性(C_(i))的贡献最大,C_(i)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市域北部平原村庄C_(i)高于南部低山丘陵和中部河网密布地区村庄。③Y_(1)、Y_(2)和C_(i)在市区和县城周边都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其中,Y_(1)是内圈低外圈高,而Y_(2)和C_(i)是内圈高外圈低。④在迁居安置意愿与通达性的空间耦合关系上,L(Y_(1))-H(C_(i))、H(Y_(2))-H(C_(i))空间耦合村庄集中分布在城区外围,主要原因是这些村庄因近城区优势区位,能得到实物安置潜在的预期增值和享受较高的公共服务。各类空间耦合区和同类空间耦合区的不同片区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村庄迁居安置意愿 村域综合通达性 货币安置 实物安置 圈层结构 空间耦合 淮安市
原文传递
典型县域农户城镇购房的村际差异及驱动因素——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呈祥 庞泽华 +1 位作者 刘传明 何品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168,共11页
厘清县域农户城镇购房的村际差异及村庄环境系统驱动机制,对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乡村聚落重构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乡村居住场势为理论基础,构建村庄居住场势空间结构模型,以江苏省涟水县全部行政村入户调查... 厘清县域农户城镇购房的村际差异及村庄环境系统驱动机制,对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乡村聚落重构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乡村居住场势为理论基础,构建村庄居住场势空间结构模型,以江苏省涟水县全部行政村入户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空间自相关、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刻画农户城镇购房的空间格局,精准分析驱动农户城镇购房的主导居住场势,揭示农户城镇购房村际差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近50%农户在城镇中购房,且村际差异明显,城镇购房目的地以镇区和县区为主。农户城镇购房整体呈现热点相对分散、冷点在“县城—重点中心镇”双核周边集聚的空间格局。(2)从全局尺度分析,区位场势、生活场势、氏族家庭场势是农户城镇购房的关键要素;从局部尺度分析,区位场势对农户城镇购房影响最大,生产场势、生活场势影响较大,政策场势、氏族家庭场势次之,生态场势、经济水平场势最弱。(3)政策场势中评选类政策和规划引导类政策呈现完全相反的驱动方向,对政策场势高敏感度村庄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南部和中部。区位场势中的至市区便捷度驱动力显著高于至县城便捷度,且村际驱动异质性明显。生产场势中工业的驱动力远高于农业和服务业,但都呈现以县城为中心的圈层空间格局。生活场势中住房需求是农户城镇购房的原生性动力,而公共服务配套受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强。聚落和家庭社会网络关系分散程度对农户城镇购房呈正向驱动,抚养比则相反,且均呈圈层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户城镇购房 村际差异 乡村居住场势 地理加权回归 县域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The Conceptual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Studies of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China Mainland 被引量:3
17
作者 ZANG Zhe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1期9-20,共12页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rapid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IUAM), 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teractive responses and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ional ...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rapid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IUAM), 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teractive responses and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s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water resources relative intensity(WRI),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rate(WCR) and sustainable index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WSI). Considering the catastrophic trait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with WRI, a modified Catastrophe Model, which combines Catastrophe Theory and Fuzzy Mathematic Theory, was introduced to perform a multi-objective and multi-criteri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WSCC) based on benchmarking. According to these concepts and models, land WSCC for the China mainland was set as an example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scale of first-grade water regions, Liaohe River,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 regions had high WRI of domestic water, while Northwestern Rivers, Southeastern Rivers regions and Yangtze River region in some years had high WRI of eco-environment water. However, they were all in a downtrend, while the other four northern regions had low WRI in an uptrend. The agricultural WRI in Songhua River, Yellow River and Northwestern Rivers regions were relatively high and industrial WRI in Songhua River,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 regions were also relatively high. At the provincial scale, WSCC of urban domestic water was relatively stable, WSCC of eco-environment was obviously fluctuating, and WSCC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were constantly rising. Overall, WRI in the China mainland generally decreased. The convergence of provinces with high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patial spillover of WUE in high WCR provinces promotes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gressing toward doub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try to find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dynamic management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unified management of basin water resources,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Meanwhile,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regional PRED(population, resources, ecology and development) systems for integrated dispatching and optimizing configuration so that the improvements of WSCC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opulations, eco-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b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raph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USTAINABILITY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China mainlan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