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生盼 《科教文汇》 2011年第34期122-123,共2页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这门学科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化学反应工程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即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引导式、互动式、类比式以及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比较...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这门学科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化学反应工程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即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引导式、互动式、类比式以及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下载PDF
浅谈化工过程开发教学方法
2
作者 徐生盼 《科教导刊》 2011年第36期71-71,97,共2页
化工过程开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研究性特色的化学化工类专业主干课程。针对这门学科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化工过程开发教学的教学方法,即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及典型案例、改革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工过程开发 案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石墨烯/壳聚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川 杨兰 +4 位作者 曹友錋 李泽晖 常钰 刘晨明 曹宏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共4页
石墨烯/壳聚糖是一种无机碳纳米材料和生物多糖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复合材料,既有石墨烯的导电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又兼具壳聚糖的生物官能性。主要介绍了基于石墨烯/壳聚糖材料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医学检验... 石墨烯/壳聚糖是一种无机碳纳米材料和生物多糖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复合材料,既有石墨烯的导电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又兼具壳聚糖的生物官能性。主要介绍了基于石墨烯/壳聚糖材料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医学检验、食品的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壳聚糖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检测
下载PDF
乙酰丙酸的清洁合成及络合萃取法分离制备
4
作者 吴真 徐继明 +2 位作者 孙勇 徐宁 戴本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Fe3+改性的ZSM-5X分子筛作催化剂,高温条件下利用生物质酶解糖液清洁合成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并以乙酰丙酸的产率为指标,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最佳的合成条件。以三辛胺(TOA)为萃取剂,正丁醇、磷酸三丁酯、仲辛醇等为溶剂进行... 以Fe3+改性的ZSM-5X分子筛作催化剂,高温条件下利用生物质酶解糖液清洁合成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并以乙酰丙酸的产率为指标,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最佳的合成条件。以三辛胺(TOA)为萃取剂,正丁醇、磷酸三丁酯、仲辛醇等为溶剂进行萃取、水相反萃取、分离乙酰丙酸。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为5 g,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3.7 h条件下,乙酰丙酸的最大产率为42.76%。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选择V(正丁醇)/V(三辛胺)为99/1或V(磷酸三丁酯)/V(三辛胺)为99.5/0.5的萃取体系络合萃取乙酰丙酸,再用水相反萃取,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酸 分子筛催化剂 酶解液 络合萃取
下载PDF
解脂耶氏酵母(Y.lipolytica)利用玉米芯发酵产赤藓醇的研究
5
作者 王继承 史新星 +3 位作者 陈文静 殷进 杨文澜 刘晓燕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4期23-27,共5页
玉米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营养成分,被综合利用于众多领域。本研究选用解脂耶氏酵母(Y.lipolytica)作为发酵菌株,将玉米芯作为唯一碳源,开展发酵产赤藓醇的实验研究,综合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对赤藓醇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li... 玉米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营养成分,被综合利用于众多领域。本研究选用解脂耶氏酵母(Y.lipolytica)作为发酵菌株,将玉米芯作为唯一碳源,开展发酵产赤藓醇的实验研究,综合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对赤藓醇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lipolytica可以利用玉米芯为唯一碳源发酵产赤藓醇,发酵最适碳源浓度为60g/L、最佳氮源种类为氯化铵、最佳氮源浓度为2.5g/L;添加浓度为50.0g/L的NaCl能为发酵产醇提供较适宜的渗透压;向培养基中添加8 mg/L的Zn^2+和15.0 mg/L的Fe^3+,能进一步提升赤藓醇的产量。在最优培养基条件下持续发酵96h,赤藓醇的产量最高可达37.26g/L,赤藓醇转换率可达62.1%。该研究为废弃玉米芯的再利用和赤藓醇的低成本发酵生产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赤藓醇 解脂耶氏酵母 发酵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某型双面塔机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保鑫 马思群 +3 位作者 刘希伟 孙凯 刘寒 周平华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4期53-55,58,共4页
针对某型双面塔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ADAMS为软件平台,建立双面塔机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分析模型,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仿真数据,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为塔机的设计、开发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双面塔机 刚柔耦合 动力学 ADAMS
下载PDF
不同热解温度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六价铬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白天霞 杨玲聪 徐永刚 《轻工科技》 2019年第12期24-25,共2页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将其在不同温度下(300,400,500,600和700℃)制备成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平衡实验讨论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越低,溶液初始p H越低,越有利于玉米秸秆生... 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将其在不同温度下(300,400,500,600和700℃)制备成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平衡实验讨论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r(VI)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越低,溶液初始p H越低,越有利于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六价铬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六价铬 吸附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镉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天霞 赵云峰 +1 位作者 袁岭 徐永刚 《广西节能》 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
以玉米秸秆作为原材料,分别在300℃、500℃和700℃的条件下,采用无氧热解技术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添加量下生物炭对镉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生物质碳添加量升高和热解温度的升高时,镉的去除率逐渐增强,表明迁移性和生物毒... 以玉米秸秆作为原材料,分别在300℃、500℃和700℃的条件下,采用无氧热解技术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添加量下生物炭对镉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生物质碳添加量升高和热解温度的升高时,镉的去除率逐渐增强,表明迁移性和生物毒性降低,其生态风险性亦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秸秆 重金属 吸附
下载PDF
醇水介质中共沉淀法制备甲氨蝶呤/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继芹 李鑫 +1 位作者 李淑萍 仲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采用乙醇-水混合溶液为溶剂,以NaOH为沉淀剂制备了甲氨蝶呤(MTX)-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与传... 采用乙醇-水混合溶液为溶剂,以NaOH为沉淀剂制备了甲氨蝶呤(MTX)-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水溶液共沉淀法相比,醇水共沉淀法制备的MTX/LDH纳米复合物为球形片状,粒径较小,且分散性好.研究了醇水体积比对MTX/LDH纳米复合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TX分子以单层倾斜方式插入氢氧化物层间,随着合成条件的变化倾斜角度发生改变.当醇水体积比为1∶3时,制得的粒子最小,且大小均匀,无团聚现象.在磷酸缓冲液中考察了不同粒径MTX/LDH纳米复合物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粒径小的MTX/LDH纳米粒子缓释效果优于粒径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醇水共沉淀法 甲氨蝶呤 纳米复合材料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