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综合课程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丁永真 王一军 《江苏教育》 2001年第Z1期73-76,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各分科课程的学科知识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完整图景和初...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各分科课程的学科知识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完整图景和初步的科学世界观。其二,课程分科过细,脱离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小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课程 儿童本位 主题单元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探索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永真 《江苏教育研究》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中小学 教育研究 行动研究 研究方式
下载PDF
运用对称性解题
3
作者 武学春 李爱明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7期31-33,共3页
在数学解题中,有时根据数据、条件、关系等隐含着的对称性特点,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解题效果。
关键词 对称性 解题技巧 小学 数学 教学
下载PDF
质疑“说话算话”
4
作者 顾琴 《江苏教育》 2005年第08A期43-43,共1页
屈指算来,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13年了。这13年来,我一直教育学生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要算话。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我也一直是说话算话的榜样,我自以为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才... 屈指算来,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13年了。这13年来,我一直教育学生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要算话。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我也一直是说话算话的榜样,我自以为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才重新思考:作为一个好老师,说出去的每句话是否都要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身作则 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下载PDF
会“爱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5
作者 任建波 梅玲 《江苏教育研究》 2003年第8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教师 师生关系 批评教育 情感沟通
下载PDF
让绿色充满校园每个角落
6
作者 吴玉国 《小学科学》 2011年第4期16-16,共1页
诗意校园,是主流价值的现实向往;诗意校园,是当下社会的可能追求,是教育栖居的最近区愿景,引领着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自主向上;诗意校园,是师生向往的精神状态,引导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尊严、平等、民主、互动,享受自由,憧憬向往,体验着... 诗意校园,是主流价值的现实向往;诗意校园,是当下社会的可能追求,是教育栖居的最近区愿景,引领着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自主向上;诗意校园,是师生向往的精神状态,引导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尊严、平等、民主、互动,享受自由,憧憬向往,体验着创造与发明;诗意校园,是教育经历与经过的慢慢过程文化,崇尚沉静,远离急躁,走向生态,驱赶名利。诗意校园,涵养教育的尊严与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被教育者 主流价值 和谐文明 精神状态 教育经历 诗意 向往
下载PDF
划分图形 轻松解题
7
作者 武学春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12期11-13,共3页
“划分法”是解决图形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往往是根据图形中点、线的特点,通过添加辅助线对图形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凸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达到直观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 划分法 几何图形问题 辅助线 数量关系 小学 数学 解题方法
下载PDF
既然任意 不妨特殊
8
作者 武学春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5期6-7,共2页
在数学题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任意……”这样的叙述语句,你是否知道,利用“任意”解题有时还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独特效果呢!你看:
关键词 任意 特殊 小学 数学 解题 题意
下载PDF
放眼图形之外
9
作者 武学春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遇到过各种图形题,但往往习惯于“盯”住图形本身去思考,其实这样有时反而难以解决问题,若此时放眼图外,往往会变难为易,茅塞顿开。例1.划一条直线把下面五个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关键词 图形 解题 小学 数学 教学
下载PDF
奇思异想妙解题
10
作者 武学春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4期6-7,共2页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象就是思维的翅膀。
关键词 解题 小学 数学 教学 想象思维
下载PDF
抓住本质巧突破
11
作者 武学春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11期13-13,共1页
[题目]1949×1950×1951×…×2002×2003的积中,末尾的非零数字是几? [分析与解]此题若通过直接计算获得所求数字,无疑异常繁琐和复杂。我们知道,连续自然数的个位数字只有0、1、2、3、4、5、6、7、8、9这10种情况... [题目]1949×1950×1951×…×2002×2003的积中,末尾的非零数字是几? [分析与解]此题若通过直接计算获得所求数字,无疑异常繁琐和复杂。我们知道,连续自然数的个位数字只有0、1、2、3、4、5、6、7、8、9这10种情况,且是周期性重复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解法 四则运算题
下载PDF
穿插进行
12
作者 武学春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06年第Z1期20-21,共2页
[题目]150名工作人员赶往距驻地90千米的某地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少一个人就无法开展工作。现只有一辆能乘坐50人的汽车可供使用。为了使这150名工作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要求乘不上汽车者步行前进。已知步行者每小时走10千米... [题目]150名工作人员赶往距驻地90千米的某地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少一个人就无法开展工作。现只有一辆能乘坐50人的汽车可供使用。为了使这150名工作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要求乘不上汽车者步行前进。已知步行者每小时走1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请设计一种方案,使这150名工作人员同时出发并用最短的时间同时到达目的地,并求出所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点 工作人员 目的地
下载PDF
理解“台秤”是关键
13
作者 任建波 梅玲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02年第11期17-18,共2页
[题目]有5个砝码,它们的重量分别为100克、101克、102克、104克、107克,但外观完全相同,无法看出轻重。现有一台带指针的台秤,它可以称出300克以内的物体的重量。
关键词 台秤 指向 热重量分析仪
下载PDF
质疑"说话算话"
14
作者 顾琴 《教育科学论坛》 2005年第5期28-28,共1页
屈指算来,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我一直教育学生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要算话.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我也一直是说话算话的榜样,我自以为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才重新思... 屈指算来,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我一直教育学生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要算话.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我也一直是说话算话的榜样,我自以为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才重新思考:作为一个好老师,说出去的每句话是否都要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 以身作则 亲身经历 重新思考 老师 学生 讲台 榜样
下载PDF
下水文的故事
15
作者 顾琴 《福建教育》 2005年第01A期62-62,共1页
走进新接的班级,许是看到了我手里的语文书,猜到了我的身份,刚才还很喧闹的班级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四十八双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关键词 班级 语文 好奇 文书 身份 故事 眼睛
下载PDF
转化 分段 求解
16
作者 任建波 《小学生课程辅导(数学辅导版)》 2004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 解题方法 小学 数学 自然数列 分段
下载PDF
巧用图示,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建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志凤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8年第11期61-62,共2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示是一种直观的数学符号,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巧用图示,可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特殊的知识一般化,单一的知识多元化,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建构。
关键词 图示 思维发展 知识建构
下载PDF
两只蜗牛
18
作者 任建波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11期6-7,共2页
[题目]下图正方形ABCD是一个水池岸上的环形小路,已知蜗牛在AB边上的爬行速度是每分钟9分米,在BC边上的速度是每分钟12分米,在CD边上的速度是每分钟6分米,在DA边上的速度是每分钟8分米,在CD上一点P。
关键词 逆推法 小学 数学 解法 行程问题
下载PDF
妙用奇偶性
19
作者 任建波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题目]大盒中装有1993颗白棋子和1000颗同样大小的黑棋子。小盒中装有2000颗黑棋子。
关键词 奇偶性 解题 小学 数学 教学
下载PDF
巧求路程
20
作者 任建波 《数学小灵通(小学中高年级班)》 2004年第7期8-8,共1页
[题目]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12千米,这样又经过5小时,两车同时到达各自目的地,A。
关键词 路程问题 数学 小学 应用题 解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