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纤维表观消化率、肠道长度与微生物差异分析
1
作者 杜陶然 牛清 +7 位作者 蒲广 李开军 刘根盛 牛培培 张总平 李强 李平华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耐粗饲特征(以纤维表观消化率为评定表型)、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并分析肠道发育及微生物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方法]试验选取82头出生条件相近的苏淮猪,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分别...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耐粗饲特征(以纤维表观消化率为评定表型)、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并分析肠道发育及微生物与纤维表观消化率的相关性。[方法]试验选取82头出生条件相近的苏淮猪,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分别在7、8月龄时进行屠宰。采集结肠后端内容物样品并测定不同月龄结肠后段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测定肠道长度、周长,分析不同月龄苏淮育肥猪肠道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发育差异,并进行消化率与肠道长度、周长的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在7、8月龄猪中选取高纤维消化率组和低纤维消化率组各5头进行盲肠、结肠内容物常见纤维分解菌的丰度分析。[结果]8月龄苏淮猪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7月龄(P<0.05),但8月龄苏淮猪大肠、小肠及整个肠道长度、盲肠、结肠周长与7月龄间无显著差异。盲肠周长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7月龄和8月龄苏淮猪的盲肠、结肠白化瘤胃球菌和柔嫩梭菌的丰度在高、低纤维消化率组间均无显著差异。7月龄苏淮猪的结肠柔嫩梭菌丰度在高、低纤维消化组均显著高于盲肠(P<0.05)。8月龄苏淮猪结肠柔嫩梭菌丰度在低纤维消化率组显著低于7月龄(P<0.05)。[结论]不同月龄苏淮猪耐粗饲特征不同,随月龄的增加,苏淮猪的消化性能逐渐完善,8月龄苏淮猪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7月龄,且其纤维消化率与盲肠周长呈显著正相关,但肠道内容物中白化瘤胃球菌和柔嫩梭菌可能不是影响其纤维消化的关键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耐粗饲 日龄 表观消化率 肠道发育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基因组分析对猪乳头数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鉴定
2
作者 尹彦镇 侯黎明 +8 位作者 刘航 陶伟 石传宗 刘锴月 张萍 牛培培 李强 李平华 黄瑞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94-2006,共13页
【目的】分析乳头数的变异,挖掘与乳头数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和候选基因,为猪乳头数的选育研究提供重要分子标记。【方法】准确测定了709头苏淮猪(335头育肥猪和374头种猪)的左、右和总乳头数。对苏淮... 【目的】分析乳头数的变异,挖掘与乳头数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和候选基因,为猪乳头数的选育研究提供重要分子标记。【方法】准确测定了709头苏淮猪(335头育肥猪和374头种猪)的左、右和总乳头数。对苏淮育肥猪进行80K芯片分型,并使用芯片数据计算左、右、总乳头数的遗传力和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基于乳头数GEBV和表型排名,选择前10%的个体以及后10%的个体进行群体分化指数分析(fixation Index,FST)检测高度分化的位点。接着,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鉴定与乳头数关联的位点,选择高度分化且与乳头数显著关联的位点作为候选位点,选择位于候选位点附近且功能注释后与乳头数相关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最后,选择每个染色体上最显著的候选位点对709头苏淮猪进行乳头数关联分析,以验证上述位点的显著性。【结果】苏淮育肥猪左、右、总乳头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0%、9.26%、8.50%,遗传力分别为0.212、0.257、0.312。基于FST和GWAS分析,总共在7、13、16、18号染色体(Sus Scrofa Chromosome,SSC)上鉴定到20个乳头数的候选位点,这些候选位点可解释5.49%—8.03%的表型方差。其中,SSC7上与总乳头数关联的位点rs80894106与文献中报道的影响大白和杜洛克猪总乳头数的候选位点一致,但左乳头的候选位点rs81444134(26.51 Mb,SSC13)和rs81233299(8.13 Mb,SSC18)均为新发现的与乳头数相关的位点。左、右、总乳头的候选位点主要集中在SSC16上的6.36—10.66 Mb区间;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发现,区间内7.47—8.27 Mb的候选位点拟合成了一个795 kb的单倍型块,且该单倍型块是新发现的影响乳头数的候选区域;单倍型块内的rs337606862(7.47 Mb)与右乳头和总乳头最显著关联,单倍型块内的3个位点均位于cadherin 18(CDH18)基因的内含子上,CDH18编码Ⅱ型钙黏附素,且钙黏附素与发育中组织细胞的识别、分选、增殖、凋亡以及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因此,CDH18可能是新的影响猪乳头数的候选基因。再者,本研究对4个染色体上最显著的位点:rs81444134、rs80894106、rs337606862、rs81233299在709头苏淮猪中基因分型,经关联分析后发现,这些位点均与乳头数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潜在分子标记用于乳头数的选育。【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组分析在苏淮猪群体中鉴定到20个与乳头数显著相关的位点。其中SSC13上的26.51 Mb和SSC18上的8.13 Mb是新的乳头数的候选QTLs,SSC16上的7.47—8.27 Mb也是新发现的乳头数的候选QTL,且区间内CDH18可能是新的影响猪乳头形成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T GWAS 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苏淮猪 乳头数 候选基因
下载PDF
H-FABP和HSL基因多态性对苏淮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曲亮 黄瑞华 +6 位作者 李开桢 邱新深 于传军 黄春玲 王蒙 周波 王钧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 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 mm)(P<0.01),Hh基...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 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 mm)(P<0.01),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6 mm,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P<0.05)。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69%,极显著高于hh型个体(54.84%)(P<0.01),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69%,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HH-Dd-Aa单倍型背膘最薄(19.73 mm)、瘦肉率最高(60.9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SL基因G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79 mm,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20.23 mm)(P<0.01),A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8 mm,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89%,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54.04%)(P<0.01),A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52%,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提示:H-FABP、HSL基因可以作为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猪的辅助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 HSL基因 单倍型 苏淮猪 胴体性状
下载PDF
苏淮猪7个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隐侠 徐银学 +1 位作者 陈杰 于传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利用PCR-RFLP方法,对130头苏淮猪的IGF1、MSTN、MyoG、RYR1、RBP4、PRLR、ESR7个功能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基因型与生长、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个候选基因均表现了多态性,其中IGF1基因的AB型,RYR1基因的Nn型个体均可作... 利用PCR-RFLP方法,对130头苏淮猪的IGF1、MSTN、MyoG、RYR1、RBP4、PRLR、ESR7个功能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基因型与生长、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个候选基因均表现了多态性,其中IGF1基因的AB型,RYR1基因的Nn型个体均可作为苏淮猪早期生长的优势基因型;RYR1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对苏淮猪头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显著影响。表明,IGF1、RYR1基因可望作为猪生长、繁殖方面的遗传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生长性能 繁殖性能 功能基因 PCR—RFLP 遗传标记
下载PDF
苏淮猪选育过程中繁殖性能及早期生长性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于传军 何正东 +8 位作者 李学斌 刘今一 吴建海 韦习会 黄瑞华 陈杰 王林云 刘红林 徐银学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19,共2页
苏淮猪是在新淮猪基础上培育的各方面性能更优良的新淮猪瘦肉系。本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的苏淮猪自 1 998年下半年以来的育种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苏淮猪在经过杂交和几个世代的选育后 ,所形成的新品系在其繁殖性能、仔猪... 苏淮猪是在新淮猪基础上培育的各方面性能更优良的新淮猪瘦肉系。本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阴种猪场的苏淮猪自 1 998年下半年以来的育种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苏淮猪在经过杂交和几个世代的选育后 ,所形成的新品系在其繁殖性能、仔猪早期生长性能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育种群中苏淮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早期生长性能有其独特的遗传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 繁殖性能 选育过程 仔猪 育种工作 新品系 世代 淮安市 启示 江苏
下载PDF
抗生素对苏淮猪发酵床养殖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鑫 任正平 +4 位作者 陆冬梅 何敏 于传军 王均顺 黄瑞华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选择苏淮猪20头,按照性别相同(母猪)、体重一致(30.0±5.5)kg的原则分为4个组。对照组(CT)为健康猪不添加或注射任何药物,组1(T1)为健康猪群,采用拌料方式,用药量为预防量;组2(T2)为轻微咳嗽猪群,采用拌料方式,用药量为治疗量;组3(... 选择苏淮猪20头,按照性别相同(母猪)、体重一致(30.0±5.5)kg的原则分为4个组。对照组(CT)为健康猪不添加或注射任何药物,组1(T1)为健康猪群,采用拌料方式,用药量为预防量;组2(T2)为轻微咳嗽猪群,采用拌料方式,用药量为治疗量;组3(T3)为重症连续长咳猪群,采用拌料和肌注两种方式结合治疗。试验期30 d,分别对每组床体进行温湿度测量,及其各组床体对粪便的分解能力和圈舍气味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T1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T2组发酵床床体中层15 cm和下层30 cm处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垫料表面湿度和内部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对粪便的分解能力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T3组发酵床床体表层0 cm处(P<0.05)、中层15 cm(P<0.05)和下层30 cm(P<0.01)处温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垫料表面湿度和内部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对粪便的分解能力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且T3组气味显著重于对照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苏淮猪 抗生素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抑制素α亚基基因5'UTR区在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晨 魏全伟 +5 位作者 李平华 吴燕 吴望军 李强 黄瑞华 石放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探究抑制素α亚基基因(INHA)5'UTR区多态性与苏淮猪产仔数相关性,为苏淮猪的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9头健康苏淮母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INHA基因5'UTR区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目的]探究抑制素α亚基基因(INHA)5'UTR区多态性与苏淮猪产仔数相关性,为苏淮猪的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9头健康苏淮母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INHA基因5'UTR区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特征,最后通过群体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苏淮猪产仔数的影响。[结果]在苏淮猪INHA基因5'UTR调控区-42G>A处发现一个SNP位点,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A、AA,且基因型分布不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P<0.01)。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GG型为优势基因型,GG型苏淮猪的平均总产仔数比AA型多0.63头(P<0.05)。[结论]INHA基因5'UTR区多态性可用于苏淮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抑制素α亚基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产仔数
下载PDF
FSHβ基因多态性对苏淮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曲亮 李开桢 +5 位作者 汪秀星 于传军 邱新深 周波 王钧顺 黄瑞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8,共5页
自行设计FSHβ上下游引物和插入序列引物,检测FSHβ插入突变在80头苏淮母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苏淮猪群体中没有AA型分布,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806;经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AB型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2.13±2.01)头,高于BB型... 自行设计FSHβ上下游引物和插入序列引物,检测FSHβ插入突变在80头苏淮母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苏淮猪群体中没有AA型分布,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806;经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AB型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2.13±2.01)头,高于BB型母猪的(11.00±2.11)头,差异显著(P<0.05);AB型母猪的产活仔数为(10.94±2.39)头,显著高于BB型母猪的(9.78±2.37)头(P<0.05);对产死胎数、断奶头数以及仔猪早期生长性状影响不显著。提示可将FSHβ基因作为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提高苏淮猪的产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Β 苏淮猪 繁殖性能
下载PDF
新淮猪瘦肉系生长与胴体性状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波 于传军 +4 位作者 王林云 黄瑞华 刘红林 吴建海 韦习会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0,共3页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g,比新淮猪增加了81g;达100kg体重日龄为194d,比新淮猪缩短了34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饲料46.8kg;在屠前体重83...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g,比新淮猪增加了81g;达100kg体重日龄为194d,比新淮猪缩短了34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饲料46.8kg;在屠前体重83-90kg情况下,屠宰率达70%-73%,接近新淮猪,平均背膘下降0.86cm,胴体瘦肉率为58.24%,比新淮猪增加8.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含量为2.6%-2.7%。与长白猪杂交后的杂种猪日增重达716.5g,比新淮猪提高86g(+13%),料重比下降0.11,胴体瘦肉率达61%-64%,杜×新瘦系猪的杂交一代肉猪亦有相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淮猪瘦肉系 生长性状 胴体性状
下载PDF
新淮猪瘦肉系杂交育肥及胴体性能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传军 周波 +4 位作者 吴建海 黄瑞华 韦习会 刘红林 王林云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
选取长白猪×新淮猪瘦肉系(长淮组)、杜洛克猪×新淮猪瘦肉系(杜淮组)和新淮猪瘦肉系(新淮组)3个组合的试验猪进行育肥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淮组、杜淮组和新淮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9.25±84.39)g、(677.72±... 选取长白猪×新淮猪瘦肉系(长淮组)、杜洛克猪×新淮猪瘦肉系(杜淮组)和新淮猪瘦肉系(新淮组)3个组合的试验猪进行育肥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淮组、杜淮组和新淮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9.25±84.39)g、(677.72±58.06)g和(617.35±20.41)g,料重比分别为2.79、2.60和2.85,杜淮组最高。在胴体性状方面,长淮组屠宰率、瘦肉率最高,校正瘦肉率达64.83%;杜淮组眼肌面积最大,背膘最薄,校正瘦肉率为61.93%;新淮组眼肌面积最小,背膘最厚,校正瘦肉率为54.72%。在肉质性状方面,新淮组的肌内脂肪最低,为1.54%;长淮组最高,为2.14%;杜淮组次之,为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淮猪瘦肉系 杂交 肥育性能 胴体性能
下载PDF
适宜猪背最长肌mRNA差异显示分析的2种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开桢 曲亮 +4 位作者 黄春玲 于传军 吴建海 王均顺 黄瑞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2-575,共4页
以苏淮白猪为材料提取RNA,比较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与TRIzol试剂法提取RNA的效果。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提取的RNA经纯化之后均能够满足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需要,差别仅在于前者提取的RNA浓度稍高于后者,而后者更简便易行。
关键词 RNA 提取 DDRT—PCR 背最长肌
下载PDF
苏淮猪的毛色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学斌 于传军 +6 位作者 吴建海 王瑞 刘振山 黄瑞华 王林云 刘红林 徐银学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共3页
苏淮猪是通过选用大约克和新淮猪为原始亲本品种 ,在理想杂种的基础上 ,经多世代闭锁繁育培育的新型瘦肉品系。对苏淮猪育种过程中的毛色分离现象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猪的毛色遗传相当复杂 ,不但受到很多基因控制 ,而且各座位间还可能... 苏淮猪是通过选用大约克和新淮猪为原始亲本品种 ,在理想杂种的基础上 ,经多世代闭锁繁育培育的新型瘦肉品系。对苏淮猪育种过程中的毛色分离现象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猪的毛色遗传相当复杂 ,不但受到很多基因控制 ,而且各座位间还可能存在互作。但是 ,通过同质选配与严格选择可以分别形成白毛与黑毛 2个类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毛色 遗传
下载PDF
苏淮猪发酵床养殖中垫料原料配比及日常管理措施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瑞华 陆冬梅 +3 位作者 何鑫 何敏 王钧顺 于传军 《今日养猪业》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养猪生产规模化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猪粪尿和污水大量堆积,难以处理。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报道。1999年畜牧生产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约为19亿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其中规模化畜... 养猪生产规模化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猪粪尿和污水大量堆积,难以处理。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报道。1999年畜牧生产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约为19亿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其中规模化畜牧场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笔者对这一报道的科学性以及代表性持怀疑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管理 原料配比 工业固体废弃物 发酵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生产规模化 垫料 养殖
下载PDF
淮阴区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实施现状与推广探索
14
作者 史乐雷 刘峰 +1 位作者 刘二松 李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9期42-44,共3页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的粪污,畜禽养殖环保要求逐年增强,如何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改善环境,解决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生态和谐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关注热点。淮阴区自2021年被列入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的粪污,畜禽养殖环保要求逐年增强,如何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改善环境,解决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生态和谐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关注热点。淮阴区自2021年被列入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试点以来,项目实施已取得较为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实行项目实施利用现状深入调研探索,优化调整种养循环结构,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等举措,以期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提供帮助,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污利用 种养循环 推广探索
下载PDF
米糠高纤维日粮对苏淮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叶秋 郝帅帅 +4 位作者 高硕 吴艳 李强 李平华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7-813,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替代部分玉米形成的高纤维日粮对我国培育新品种苏淮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肠道发育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60日龄左右、体质量相近的纯种苏淮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4.7%的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米糠替代部分玉米形成的高纤维日粮对我国培育新品种苏淮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肠道发育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60日龄左右、体质量相近的纯种苏淮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粗纤维含量为4.7%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粗纤维含量为7.5%的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试验期75 d。分别于试验第0、14、28和75天采集粪样,用于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并采集小肠组织样,用于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糠组平均上午采食量和日均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第14天,米糠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黄色瘤胃球菌数量增加(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在试验第28天均显著增加(P〈0.05);柔嫩梭菌数量在试验结束时显著升高(P〈0.05),而白色瘤胃球菌在整个试验期均无显著变化(P〉0.05)。饲喂米糠增加了大肠占整个肠道质量的比例(P〈0.01),同时促进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生长(P〈0.01),加深了空肠隐窝深度(P〈0.05)。[结论]添加34.8%米糠的高纤维日粮不影响苏淮猪(50-90 kg)生长,并能促进小肠绒毛生长,优化大肠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纤维 苏淮猪 生长性能 肠道发育 小肠形态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蒲广 黄瑞华 +8 位作者 牛清 王欢 范丽娟 高琛 牛培培 张总平 吴承武 周娟 李平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770,共13页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以7%、14%、21%、28%的脱脂米糠替代等量玉米的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17.94%。正式期所有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每天纪录所有试验猪的采食量和体重;分别于试验期第0、14天采集粪样,试验第28天采集直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计算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猪的初始体重、第14天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第0~14天平均日增重、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试验Ⅰ~Ⅳ组的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0~14天平均日增重(P<0.05)。生长拟合曲线显示,各组猪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18.51天(75.87 kg)、第15.92天(73.61 kg)、第17.39天(75.91 kg)、第17.58天(75.45 kg)、第16.29天(76.15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较早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但各组生长趋势差异不明显。2)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对各组猪胃肠道相对重量、长度及大肠的重量、长度占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期第14、28天,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组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1)和三次方(P<0.01)降低;试验期第14天,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趋于二次方降低(P<0.10)。4)根据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分别以ADF、CP表观消化率为因变量,得到适宜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水平分别为12.77%、14.78%。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增加日粮纤维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N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对A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的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替代比例以12.77%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生长性能 肠道 消化率
下载PDF
不同脱脂米糠水平日粮对苏淮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萍萍 高琛 +11 位作者 李平华 王彬彬 范丽娟 王欢 蒲广 刘晨曦 张总平 牛培培 吴承武 周娟 李惠侠 黄瑞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3-793,共11页
旨在研究不同脱脂米糠水平日粮对苏淮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5头初始体重为(62.9±0.8)kg的健康纯种苏淮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使用奥斯本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OTSS)饲喂。对照组(CTRL)饲喂不含... 旨在研究不同脱脂米糠水平日粮对苏淮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5头初始体重为(62.9±0.8)kg的健康纯种苏淮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使用奥斯本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OTSS)饲喂。对照组(CTRL)饲喂不含脱脂米糠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7%、14%、21%和28%脱脂米糠的试验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和17.94%,各组日粮除纤维水平不同外,其他营养成分基本一致。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饲喂基础日粮;正式期28 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定其胴体性状(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和皮厚);采集肉样用于测定肉质性状(滴水损失、剪切力、熟肉率、肌内脂肪含量、pH和肉色);采集背最长肌样品用于猪滴水损失主效基因磷酸化酶激酶γ1(phosphorylase kinase gamma1,PHKG1)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日粮脱脂米糠水平对苏淮猪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和皮厚等胴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2)随脱脂米糠水平的提高,苏淮猪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呈先降低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猪肉的剪切力线性降低(P<0.05);熟肉率、pH24 h随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061,P=0.068);日粮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有降低L*24 h的趋势(线性,P=0.085),脱脂米糠水平对其它肉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3)PHK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脱脂米糠水平的增加趋于二次方升高(P=0.085)。综上所述,日粮脱脂米糠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的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在日粮中适度添加脱脂米糠可降低苏淮猪猪肉的滴水损失及剪切力,改善苏淮猪猪肉品质,但其背后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米糠 苏淮猪 胴体性状 肉品质 PHKG1基因
下载PDF
苏淮猪发酵床养殖试验
18
作者 颜军 朱柳燕 +3 位作者 吴晓敏 马云 李强 漆兴桂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苏淮猪是2011年刚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其在正常饲养条件下,25kg~90kg日增重650g,90kg体重的日龄约175天,料重比3.1∶1,屠宰率72%,背膘厚28.7mm以下,胴体瘦肉率56%以上。在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达到90kg体重需190日龄... 苏淮猪是2011年刚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其在正常饲养条件下,25kg~90kg日增重650g,90kg体重的日龄约175天,料重比3.1∶1,屠宰率72%,背膘厚28.7mm以下,胴体瘦肉率56%以上。在发酵床养殖条件下,达到90kg体重需190日龄,日增重为565g,屠宰率、背膘厚和胴体瘦肉率差异不显著,而料重比为2.87∶1,节约饲料9%,特别是肌肉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超过正常值40%以上。苏淮猪发酵床养殖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发酵床 养殖试验
下载PDF
苏淮猪VRTN基因克隆、组织表达特征与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一尘 杜星 +4 位作者 李平华 吴艳 王钧顺 刘红林 李齐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639-3648,共10页
【目的】获得苏淮猪VRTN基因编码区序列,了解其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苏淮猪VRTN基因ins291位点的多态性。【方法】以苏淮猪卵巢组织c DNA为模板,采用克隆测序技术分离获得苏淮猪VRTN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Bio Edit 7.0软件分析其... 【目的】获得苏淮猪VRTN基因编码区序列,了解其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苏淮猪VRTN基因ins291位点的多态性。【方法】以苏淮猪卵巢组织c DNA为模板,采用克隆测序技术分离获得苏淮猪VRTN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Bio Edit 7.0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蛋白理化性质。利用Clustal W软件进行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利用UCSC基因组浏览器与NCBI基因组数据库进行猪VRTN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组结构分析。利用SMART软件预测蛋白质功能域,CPHmodels软件预测蛋白质三级结构。随机选取3头成年苏淮猪母猪,屠宰后立即采集心、肝、脾、肺、肾、下丘脑、肌肉和卵巢等组织,提取组织总RNA,采用RT-PCR技术分析苏淮猪VRTN基因的组织表达谱。采集106头成年苏淮猪繁殖母猪耳组织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凝胶电泳分析苏淮猪VRTN基因ins291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苏淮猪VRTN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为2 097bp,与其它哺乳动物如人、小鼠、牛和羊的一致性分别为84.98%、74.53%、85.84%和86.45%,而与鸡的一致性只有54.42%。基因组结构分析发现猪VRTN基因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构成,定位在猪7号染色体上。苏淮猪VRTN基因编码蛋白含有698个氨基酸残基,与人、小鼠、牛和羊等的一致性分别为85.55%、70.07%、86.20%和86.06%,但与鸡的一致性只有51.17%,可见哺乳动物VRT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苏淮猪VRTN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全部20种氨基酸,其中Leu(亮氨酸)含量最高,达到10.44%,而Asp天冬氨酸含量最低,只有1.43%。蛋白结构分析发现苏淮猪VRTN蛋白含有HTH结构域等典型结构域,由6个α螺旋、5个β折叠以及若干无规则卷曲组成。RT-PCR分析表明VRTN基因在苏淮猪心、肝、脾、肺、肾、下丘脑、卵巢和肌肉组织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说明VRTN基因是一个广泛表达的基因。在苏淮猪群体中检测到VRTN基因ins291位点的3种基因型,其中仅有93bp条带的为野生纯合型(wt/wt),仅有384bp条带的为突变纯合型(Q/Q),含有384和93bp条带的为杂合型(wt/Q)。在苏淮猪群体中wt/wt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717;wt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是0.816;高脊椎数等位基因Q的频率为0.184。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苏淮猪VRTN基因ins291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31,为中度多态位点,杂合度为0.40,变异程度相对较低。【结论】获得了苏淮猪VRTN基因序列,其表达无组织特异性;苏淮猪群体中存在高脊椎数等位基因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VRTN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谱 多态性
下载PDF
苏淮猪BMP7基因3′-UTR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杭 杜星 +3 位作者 潘增祥 李强 刘红林 李齐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苏淮猪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3′-UTR序列特征,以及突变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状、3′-UTR活性的关系,为解析猪BMP7基因3′-UTR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扩增和测序等技术获得苏淮猪BMP7基因3′-UTR序列...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苏淮猪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3′-UTR序列特征,以及突变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状、3′-UTR活性的关系,为解析猪BMP7基因3′-UTR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扩增和测序等技术获得苏淮猪BMP7基因3′-UTR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池DNA测序筛选苏淮猪BMP7基因3′-UTR上的突变位点,直接测序法对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线性模型分析突变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构建突变位点不同等位型BMP7基因3′-UTR报告载体,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突变位点对BMP7基因3′-UTR活性的影响。[结果]获得639 bp的苏淮猪BMP7基因3′-UTR序列,与其他猪种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序列中含有AU-富集元件(ARE)和miRNA应答元件(MRE)等经典的顺式作用元件。在苏淮猪BMP7基因3′-UTR序列的273 nt处发现1个A>G突变,命名为c.*273A>G突变。在苏淮猪群体中BMP7基因c.*273A>G位点有3种基因型,其中AA型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发现该突变位点多态性与初产产仔数显著关联,其中AG型母猪比GG型每胎高0.83头。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A等位型3′-UTR报告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高于G等位型,但差异不显著。[结论]BMP7是苏淮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猪 BMP7基因 3′-UTR 多态性 繁殖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