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成因软沉积物变形记录的地震强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钟宁 蒋汉朝 +3 位作者 李海兵 苏德辰 徐红艳 梁莲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5-1802,共18页
确定地震震级对中长期地震预报、震后应急救援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古地震学是研究地质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特别是它们的位置、时间和震级大小。然而,传统由地表破裂参数确定的古地震震级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多数地震事件不会导... 确定地震震级对中长期地震预报、震后应急救援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古地震学是研究地质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特别是它们的位置、时间和震级大小。然而,传统由地表破裂参数确定的古地震震级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多数地震事件不会导致地表破裂,或位移小于0.3 m),尤其是由湖泊沉积记录的古地震事件。为了解决未发现明显位错地震震级问题,本文依据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和形式,对确定地震震级/强度的方法(经验估算、最大液化距离、扰动层厚度、软沉积物变形类型,经验公式,快速沉积砂层厚度)进行总结和讨论,并分析其理论基础、优缺点、误差大小、适用性、存在问题等。并以中东死海盆地利桑组晚更新世湖相沉积中的震积岩(混杂层)和岷江上游萝卜寨晚第四纪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的液化底劈为例,利用上述6种方法推断,其代表的震级分别为M5.5~6.5和M6.0~7.0,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这6种方法的结合,为确定地震震级/强度,特别是湖泊沉积中的地震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相对便捷的方法。该研究可为基于地表破裂参数确定的古地震震级提供可靠的参考,为更好地认识构造活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危险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 地震相关沉积 液化底劈 地震强度 古地震
下载PDF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沈卫兵 陈践发 +1 位作者 罗广平 贺礼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83,共13页
基于现有油、气、水勘探成果及储层、断裂资料,利用常规测井、地震、地化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储层以礁滩沉积为基础,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及裂缝,控制了油气相对高孔渗富集... 基于现有油、气、水勘探成果及储层、断裂资料,利用常规测井、地震、地化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储层以礁滩沉积为基础,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及裂缝,控制了油气相对高孔渗富集。储层孔味度和渗透率越大,与围岩之间的毛细管力差就越大,含油气概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存在油气富集的临界毛细管力(2.5 MPa)。奥陶系油源断裂交汇处为油气优先充注点,控制了油气的近源富集。距离充注点越远,油气充注强度越小,油气产能越低,油气地球化学性质规律性变化,存在油气富集的临界距离(距充注点20 km)。在储层和油源断裂联合控制下,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富集呈"近充注点一相对高孔"的地质模式,于充注点近端的高孔渗储层内优先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断裂 烃源岩 油气成藏 奥陶系 塔中隆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