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h视频脑电图检查在小儿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俊 李湘蕾 陈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2.5 h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适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84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患儿进行2.5 h,包括清醒0.5 h,睡眠2 h的VEEG监测。结果1084例中,平均记录2.5 h。247(22.8%)记录到临床发作,其中170例(68... 目的探讨2.5 h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适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84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患儿进行2.5 h,包括清醒0.5 h,睡眠2 h的VEEG监测。结果1084例中,平均记录2.5 h。247(22.8%)记录到临床发作,其中170例(68.8%)伴同步癫性放电,837例(77.2%)在监测中没发作,其中491(58.7%)有癫样放电,以NREMⅠ~Ⅱ期最多。结论2.5 h视频脑电图包括清醒和睡眠两部分,且时间长度安排合理,操作方便,是一种医生、家长、患儿都满意的脑电图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VEEG) 癫 小儿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脑电图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俊 陈黎 路新国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EEG资料,并与脑脊液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5例患儿中EEG异常301例(92.6%),EEG异常呈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棘(尖...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EEG资料,并与脑脊液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5例患儿中EEG异常301例(92.6%),EEG异常呈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棘(尖)波或棘(尖)慢波;脑脊液异常率为43.7%。结论脑电图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及判断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且脑电图较脑脊液检查更为敏感,对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手足口病 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儿童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黎 王缨 +5 位作者 廖建湘 张军 赵彩蕾 孙洁 陈彦 文飞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9-911,共3页
目的对3例分别因高肾素血症并发高血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化疗阶段引发的儿童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脑电图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了解儿童病例的特点。方法回... 目的对3例分别因高肾素血症并发高血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化疗阶段引发的儿童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脑电图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了解儿童病例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RES患儿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及预后。结果3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感觉异常、头痛、痫性发作、昏迷、视觉障碍、高血压或血压高于基准25%以上;3例患儿头颅MRI均显示顶枕叶对称性受累,其中例2患儿的MRI示双侧额颞部亦广泛受累;例2及例3患儿的脑电图示痫性波,例3患儿出现癫痫持续状态(sE),脑电图显示非惊厥性sE(NCSE)。例1经降血压处理临床症状消失,复查MRI未见异常;2例ALL患儿均停用化疗药物,例3在急性期使用地塞米松并加用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例2脑病症状短期内缓解,随访3年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例3在随访1.5年后仍有频繁癫痫发作,MRI示左侧枕颞区为主的后头部皮质萎缩海马硬化。结论血压增高和ALL诱导化疗药物是本组PRES病例重要因素;儿童病例惊厥发生率高;PRES并不完全可逆,sE和NCSE可遗留后遗症如难治性癫痫;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PRES,治疗PRES时需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电图 治疗 临床表现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科重症监护室癫非惊厥性发作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黎 陈彦 +6 位作者 陈伟燕 肖宇寒 李永利 张俊 傅丹 何颜霞 廖建湘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877-1878,共2页
目的通过对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癫非惊厥性发作(NCS)患儿的临床分析,探讨儿科重症患儿NCS的EEG特征与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PICU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6例因意识水平改变而行连续EEG监护(24~76h)的患儿,根据发... 目的通过对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癫非惊厥性发作(NCS)患儿的临床分析,探讨儿科重症患儿NCS的EEG特征与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PICU2007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6例因意识水平改变而行连续EEG监护(24~76h)的患儿,根据发作期EEG特征诊断出NCS的病例;通过收集本组NCS患儿的病史,对年龄分布、既往史及病因进行总结分析;比较1岁前和1岁后2个年龄组的NCS患儿既往惊厥史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对发作期EEG行定位分析。结果在226例因意识水平改变而行连续EEG监护的患儿中,48例符合NCS的诊断标准(21.2%);1岁前的NCS患儿多数(16/22例)既往无惊厥病史;此次发病病因依次为颅内感染、癫相关性疾病、HIE、遗传代谢病及创伤。根据发作期EEG定位癫灶,定位于右侧者19例(39.6%),左侧者16例(33.3%),双侧或中央区或无法定位者13例(27.1%);从开始记录至监测到第1次NCS发作的时间平均为287min(13~907min)。结论在有意识改变的儿科重症患儿中,行连续EEG检测可及早明确NCS的诊断,并及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非惊厥性发作 意识水平 连续脑电图监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