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德:法律阐释的根据——以德沃金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阐释及应用为例证
被引量:
2
1
作者
傅鹤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近代以来,西方实证主义法学企图将道德从法律中驱逐出去,主张法律与道德无涉。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纳粹法律的省察,自然法得以强势复兴,它们强调为法律建立道德基础。德沃金就是这一复兴运动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站在当代哲学阐...
近代以来,西方实证主义法学企图将道德从法律中驱逐出去,主张法律与道德无涉。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纳粹法律的省察,自然法得以强势复兴,它们强调为法律建立道德基础。德沃金就是这一复兴运动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站在当代哲学阐释学的立场,认为法律不是有待人们去解剖的自然实体,而是一通过阐释者的道德信念进行阐释的对象。正是阐释者在阐释法律过程中,法律获得了道德根据。德沃金进而认为,一旦人们将法律理解为一"建设性阐释"概念,"道德与法律"、"恶法是不是法"等经典难题自然就获得了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沃金
法律
建设性阐释
道德根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哲学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被引量:
4
2
作者
和杰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深圳经济特区近30年来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该思想吻合了系统哲学中"差异协同论、层次转化论和整体优化论"的理论观点。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过了"均...
深圳经济特区近30年来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该思想吻合了系统哲学中"差异协同论、层次转化论和整体优化论"的理论观点。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过了"均衡—非均衡—协同发展"的道路;而深圳在自身繁荣发展过程中始终奉行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先富带动后富
系统哲学
原文传递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鹤鸣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5-18,共4页
亚里士多德系统论思想在其灵魂学说中充分展示。他从整体性思想出发,论证灵魂先于肉体、灵魂离不开肉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剖析了作为人的"思想的灵魂"的三种活动,即灵魂的理论性活动、实践性活动与创制性活动之间既相互区别...
亚里士多德系统论思想在其灵魂学说中充分展示。他从整体性思想出发,论证灵魂先于肉体、灵魂离不开肉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剖析了作为人的"思想的灵魂"的三种活动,即灵魂的理论性活动、实践性活动与创制性活动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内在本性,并进一步阐释了灵魂三种活动所产生的三种知识,即科学知识、实践知识与创制知识之间的根本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灵魂
系统论
原文传递
“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从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法”到德沃金的“建设性阐释”
4
作者
傅鹤鸣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9,共6页
20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方法发生了转向,一改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伦理学方法,走向直觉主义、情感主义。当代美国齐名的道德哲学家罗尔斯与德沃金对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综合,以寻求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的有效融合。为...
20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方法发生了转向,一改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伦理学方法,走向直觉主义、情感主义。当代美国齐名的道德哲学家罗尔斯与德沃金对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综合,以寻求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的有效融合。为此,他们在创建各自道德理论时分别提出了"反思平衡法"与"建设性阐释"两种伦理学方法。尽管这两种方法在结构上有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立基于建构者对某些经验事实的态度。同时要进一步显明的是,"反思平衡法"与"建设性阐释"这两种伦理学方法,从本源上看都必须通过对"符应真理观"的颠覆才能真正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德沃金
伦理学方法
原文传递
题名
道德:法律阐释的根据——以德沃金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阐释及应用为例证
被引量:
2
1
作者
傅鹤鸣
机构
深圳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深圳移民文化伦理维度的现代构建"
深圳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深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文化建设"
文摘
近代以来,西方实证主义法学企图将道德从法律中驱逐出去,主张法律与道德无涉。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纳粹法律的省察,自然法得以强势复兴,它们强调为法律建立道德基础。德沃金就是这一复兴运动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站在当代哲学阐释学的立场,认为法律不是有待人们去解剖的自然实体,而是一通过阐释者的道德信念进行阐释的对象。正是阐释者在阐释法律过程中,法律获得了道德根据。德沃金进而认为,一旦人们将法律理解为一"建设性阐释"概念,"道德与法律"、"恶法是不是法"等经典难题自然就获得了破解。
关键词
德沃金
法律
建设性阐释
道德根据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哲学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被引量:
4
2
作者
和杰
机构
深圳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深圳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基金
教育部社科项目(09JDSZ2014)
文摘
深圳经济特区近30年来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该思想吻合了系统哲学中"差异协同论、层次转化论和整体优化论"的理论观点。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过了"均衡—非均衡—协同发展"的道路;而深圳在自身繁荣发展过程中始终奉行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先富带动后富
系统哲学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y
First rich after driving rich
System philosophy
分类号
N94-02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鹤鸣
机构
深圳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5-18,共4页
文摘
亚里士多德系统论思想在其灵魂学说中充分展示。他从整体性思想出发,论证灵魂先于肉体、灵魂离不开肉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剖析了作为人的"思想的灵魂"的三种活动,即灵魂的理论性活动、实践性活动与创制性活动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内在本性,并进一步阐释了灵魂三种活动所产生的三种知识,即科学知识、实践知识与创制知识之间的根本性区别。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灵魂
系统论
Keywords
Aristotle
Soul
System theory
分类号
N94-02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从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法”到德沃金的“建设性阐释”
4
作者
傅鹤鸣
机构
深圳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
深圳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9,共6页
文摘
20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方法发生了转向,一改近代以来理性主义伦理学方法,走向直觉主义、情感主义。当代美国齐名的道德哲学家罗尔斯与德沃金对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综合,以寻求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的有效融合。为此,他们在创建各自道德理论时分别提出了"反思平衡法"与"建设性阐释"两种伦理学方法。尽管这两种方法在结构上有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立基于建构者对某些经验事实的态度。同时要进一步显明的是,"反思平衡法"与"建设性阐释"这两种伦理学方法,从本源上看都必须通过对"符应真理观"的颠覆才能真正显现。
关键词
罗尔斯
德沃金
伦理学方法
Keywords
Rawls
Dworkin
methods of ethics
分类号
B82-06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德:法律阐释的根据——以德沃金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阐释及应用为例证
傅鹤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系统哲学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和杰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原文传递
3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中的系统论思想
傅鹤鸣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2013
1
原文传递
4
“理性”、“信念”与“道德原则”--从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法”到德沃金的“建设性阐释”
傅鹤鸣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