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经济特区实践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章平 毛桂蓉 陈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以经济特区为起点的渐进式改革与非均衡发展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由此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生动的实践。时代...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以经济特区为起点的渐进式改革与非均衡发展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特区由此构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生动的实践。时代不断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外延,但其作为改革先行者、现代化引领者的内涵从未改变。特区持续的制度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与活力保证,并贡献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路径。新征程上,经济特区的中国故事如何续写、中国理论如何深化传播,有赖于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基于此,应从经济特区的“时代性”出发,把握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特区的“特殊性”出发,认识中国经济特区理论研究的本质;从经济特区“一般性”出发,抽象出其为世界共性国家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的“普遍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中国经济特区理论 互动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 普遍性意义
下载PDF
体面劳动指标构建与经济特区平稳发展
2
作者 张冰涛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在全球化背景下针对劳动群体提出的战略性措施,与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文章以中国经济特区为例,探讨体面劳动与中国经济特区的联系,从企业创新、社会公平率、外资投入、政府注意力四个方面...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在全球化背景下针对劳动群体提出的战略性措施,与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文章以中国经济特区为例,探讨体面劳动与中国经济特区的联系,从企业创新、社会公平率、外资投入、政府注意力四个方面,分析体面劳动与中国经济特区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体面劳动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社会公平率、外资投入与体面劳动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而政府注意力能够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体面劳动 就业 工作权力 社会保护 社会对话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的路径依赖——对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深圳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苏东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5-30,共6页
寻找有效的“转型途径” ,探索更快的“发展道路” ,是中国经济特区的神圣使命 ,应淡化“特区”意识 ,强化“城市”观念 ;“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之举 ,确认“创造收入”是改革分... 寻找有效的“转型途径” ,探索更快的“发展道路” ,是中国经济特区的神圣使命 ,应淡化“特区”意识 ,强化“城市”观念 ;“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之举 ,确认“创造收入”是改革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制度保证 ,而法制的民主性是依法治国的特定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特区 深圳市 “转型途径” 经济体制 分配制度 改革 政治文明 路径依赖 体制创新
下载PDF
深圳经济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陶一桃 《南海学刊》 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
作为最典型、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为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作出了五大历史性贡献: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即中国道路;体现了特区人敢闯、创新的特区精神;以创新实践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作为最典型、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为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作出了五大历史性贡献: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即中国道路;体现了特区人敢闯、创新的特区精神;以创新实践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印证了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内容与根本目标。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制度变迁路径的探索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营建的先行者,是中国道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还将继续担负着深化改革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 中国道路 社会转型 制度变迁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易明 闫振坤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14年第1期33-43,共11页
本文构建了包括产业成长水平、结构转换水平、规模水平、效益水平等指标在内的产业结构转型评价体系,基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5个经济特区2013年产业发展的现实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得出... 本文构建了包括产业成长水平、结构转换水平、规模水平、效益水平等指标在内的产业结构转型评价体系,基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5个经济特区2013年产业发展的现实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得出的结论是:深圳经济特区综合转型实力强但转型动力、转型潜力、转型活力不足,珠海的产业规模和产业转型支撑条件不足,厦门的转型实力和转型动力是难以形成产业转型综合领先优势的主要原因,汕头的产业转型活力在五大经济特区中最弱,海南的产业转型活力具有相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产业转型能力 评价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东斌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0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中国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了探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模式,是为了寻找从普遍贫困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本质仍然是繁荣、民主、自由等普适准则。
关键词 中国经济特区 市场经济 经济转型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振坤 潘凤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0-36,共7页
在比较中国经济特区工业和服务业转型趋势基础上,从产业成长水平、结构转换水平、规模水平、效益水平、相关支撑条件六个维度构建了评价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对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深圳... 在比较中国经济特区工业和服务业转型趋势基础上,从产业成长水平、结构转换水平、规模水平、效益水平、相关支撑条件六个维度构建了评价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对中国经济特区产业转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深圳在五大经济特区产业转型发展中具有综合优势,其他经济特区在加快产业转型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条件。基于评价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加快特区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产业转型能力 评价
下载PDF
国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8
作者 罗海平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09年第1期89-102,共14页
在国外,"经济特区"(SEZs)、"特区束"(SEZ Clusters)或"类特区"(Similar-SEZs)被共同视为我国特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对象。特区的性质、意义、特征、特区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与模型、特区发展问题及世界启示等都构成了研究我... 在国外,"经济特区"(SEZs)、"特区束"(SEZ Clusters)或"类特区"(Similar-SEZs)被共同视为我国特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对象。特区的性质、意义、特征、特区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与模型、特区发展问题及世界启示等都构成了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具体领域和方向。这些研究无论是对我国特区研究、特区实践,还是分析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国外研究 经济转型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综述
9
作者 陶一桃 张超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17年第1期186-202,共17页
近十年来,理论学界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区内涵与性质、功能与使命、成功经验及成因、国内及国际经济特区的比较以及经济特区与中国制度变迁等方面:特区的实践研究则集中于特区... 近十年来,理论学界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区内涵与性质、功能与使命、成功经验及成因、国内及国际经济特区的比较以及经济特区与中国制度变迁等方面:特区的实践研究则集中于特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环境资源、文化精神、社会治理等方面。这些研究无论是就中国经济特区本身,还是分析中国道路形成、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特区 制度变迁 中国道路
下载PDF
经济特区与中国共产党改革智慧——2021世界经济特区(深圳)论坛综述
10
作者 陶一桃 刘昊兰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21年第1期145-149,共5页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道路的先行者,以其辉煌的成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印证了中国道路是正确的,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道路的先行者,以其辉煌的成就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印证了中国道路是正确的,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思想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改革实践 “一带一路” 高水平合作
下载PDF
经济特区赋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思路——以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平 毛桂蓉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86-96,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产业园区建设经验,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中国经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产业园区建设经验,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中国经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平台。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经济特区理论阐释境外经贸合作区赋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可以依循三种理论逻辑:建设中国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替代效应、提供园区公共品供给的选择性激励。据此,本文在梳理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历程,分析其赋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剖析了在现实发展中遭遇的安全与政治风险、融资渠道、产业链融入、投资周期及回报、社会文化差异等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产业集群“走出去”、多渠道破解投融资难题和重视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境外经贸合作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和转型的制度本源效应追溯--基于特区经济发展30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姬超 袁易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2,共6页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和路径试验区,中国经济特区已经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自身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以特区这样的先行地区和试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将为全国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提供新的理论借鉴和参考视角。向市场化...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和路径试验区,中国经济特区已经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自身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以特区这样的先行地区和试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将为全国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提供新的理论借鉴和参考视角。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制度体系转型促进了特区上个世纪80年代的飞速崛起,但过度依赖制度模仿,造成特区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和持续增长的乏力。从特区实际出发,构造最能反映市场参与者制度反应特征的四个代理变量:对外开放程度、非国有企业产业比重、对内开放程度和非财政收入比重,分步进行变量回归以比较制度增长效应的真实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于整体区域,在局部区域制度的作用方式呈现滞后性特点;(2)制度增长效应在长期表现出递减趋势,在初期促进了特区繁荣,当特区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反而失去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促进特区早期成功实践的制度体系并不必然保证特区未来的持续繁荣,特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制度的适应性变迁,危机而不是繁荣往往更有利于制度创新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发展 转型 制度 回归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霏 高粼彤 田启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份10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全面揭示产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特征,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考察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显示:产业... 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份10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全面揭示产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特征,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考察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显示:产业创新能力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且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大致呈“东强西弱”的稳定分布格局,且集聚类型总体呈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代表的“高-高”型,以及以中西部内陆省份为代表的“低-低”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既存在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实质式创新领域,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策略式创新领域;在政府创新资助单一门槛下,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能力 空间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32
14
作者 钟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3,共7页
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认真总结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 经验启示
下载PDF
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的绩效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陶一桃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9,共11页
相对于典型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呈现出如下特点:其一,中央顶层设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特殊政策诱发的诱致性制度,作为改革过程中制度供给与需求的两个方面,形成了推进改革开放的相辅相成的有机进程;其二,占绝对主... 相对于典型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呈现出如下特点:其一,中央顶层设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特殊政策诱发的诱致性制度,作为改革过程中制度供给与需求的两个方面,形成了推进改革开放的相辅相成的有机进程;其二,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结果和推动力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的内在演进逻辑;其三,中央政府和中央授权“先行先试”、“先行示范”的“次级行动集团”的经济特区,构成了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中既地位、作用、力度截然不同,又缺一不可的独特的制度变迁的“双主体结构”。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以加强的“虹吸效应”、扩大的“扩散效应”、制度化的“涓滴效应”和迅速展现出来的“倒U型曲线”都增进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制度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制度变迁 中国道路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转型水平测度及其增长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姬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产业转型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真实的经济发展场景中考察比较五个经济特区的增长与结构演变差异,从单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产业转型的增长效应进行... 产业转型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真实的经济发展场景中考察比较五个经济特区的增长与结构演变差异,从单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产业转型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减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不同地区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在长期的演化方向大体一致,但演化路径却存在极大差异,可持续增长要求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转型根植于经济增长系统,两者互为因果而动态累积,可持续增长要求总量与结构的相互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增长效应 发展场景 结构效应 技术进步效应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论纲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东斌 钟若愚 金传(英文翻译)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10年第1期47-59,共13页
中国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有两条:从现实形态来分析,是选择、引进并坚持了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从深层动力来总结,就是尊重与拓展对人的解放。中国经济特区具有双重新使命:从“改革”的意义上讲.是加快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继续当... 中国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有两条:从现实形态来分析,是选择、引进并坚持了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从深层动力来总结,就是尊重与拓展对人的解放。中国经济特区具有双重新使命:从“改革”的意义上讲.是加快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从“发展”的意义上讲.是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早日建成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构筑中国区域经济的新版图。国际性现代化城市的根本标志是具有个人权利、自由发展的现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成形的基本制度的确立。将传统的成权政府演进成现代的服务政府,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从相当的意义上讲,“把香港请进来”既符合改革开放的根本方向.又能寻找到构建现代城市的简捷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特区 基本经验 时代使命 借鉴香港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易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0,共6页
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调整是一个理性的路径优化过程,服从于社会最大化的福利目标,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此,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阶段性,即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需要随发展推进进行理性的再选择与调整。中国从过去单一的经济增长到确立... 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调整是一个理性的路径优化过程,服从于社会最大化的福利目标,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此,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阶段性,即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需要随发展推进进行理性的再选择与调整。中国从过去单一的经济增长到确立科学发展观正是发展路径再选择与调整的体现,其基本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由此,科学发展路径的提出与先行地区———深圳的实践不仅是对世界主导发展模式的顺应,而且更是基于中国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的理性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发展路径 理论逻辑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深圳经济特区实践研究
19
作者 乐小芳 陈婉群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22年第1期89-103,共15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价值和实践关系,从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层面,以“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为逻辑内核。以文明观为中心,以自然观、民生观、发展观、政绩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价值和实践关系,从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层面,以“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为逻辑内核。以文明观为中心,以自然观、民生观、发展观、政绩观、治理观、共赢观为子系统,构建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框架。新时期,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的新使命,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双区” 建设 深圳实践
下载PDF
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成效动态研究
20
作者 杜亭亭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22年第1期140-161,共22页
经济特区较早构建了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绿色转型经验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近年来,各经济特区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在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创新能力和工业盈利能力等方面总体成效显著。本文根据产业生态化理论,对五... 经济特区较早构建了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绿色转型经验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近年来,各经济特区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在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创新能力和工业盈利能力等方面总体成效显著。本文根据产业生态化理论,对五大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成效进行综合评估。针对五大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的具体特征和存在的短板,本文基于各经济特区的差距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产业生态化 产业绿色转型成效 熵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