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国际传播:趋势与检视
1
作者 常江 杨惠涵 《对外传播》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以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的技术类行动主体,其在不断培育新的传播模式和样态的同时,也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传播动力机制的演化。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大数据分析基础设施提升国际传播的...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以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的技术类行动主体,其在不断培育新的传播模式和样态的同时,也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传播动力机制的演化。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大数据分析基础设施提升国际传播的适应性和精确性,以及通过多模态内容生成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打造跨文化融合的“第三空间”,释放基于共情体验的文化流动。但在人工智能改变信息生产、传播与感知方式的趋势中,也出现了“深度伪造”伦理问题和人类主体创造的“知识中断”,同时算法训练数据的褊狭性也容易加剧极端意识形态和刻板印象的传播。因此,未来还须进一步扩大全球多元主体的参与共治,打破价值文化和技术设计的权力垄断,将技术演进融入进全球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人工智能 技术文化 SORA
下载PDF
生态、圈层、可见性:社交网络舆情空间结构与平台逻辑
2
作者 黄文森 杨惠涵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7,共7页
借助生态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基于“哈尔滨文旅舆情”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舆情研究及其本土化实践进行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检视。文章着眼于社交网络舆情的生态学解释与数字化的动态社会情境之间相互关联的机制,归纳社交媒... 借助生态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基于“哈尔滨文旅舆情”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舆情研究及其本土化实践进行观念和价值层面的检视。文章着眼于社交网络舆情的生态学解释与数字化的动态社会情境之间相互关联的机制,归纳社交媒体平台架构下社会舆情的演化动力和基本逻辑:社交网络的圈层化是舆情空间的基础结构,呈现出生态性的层片形态和独特的生态位格局;对数字时代舆情的理解应当实现从“出圈”到“涌现”的视角转换,从整体而非局部把握社会舆情生成的可识别模式和客观规律;平台“可见性”已成为支配社交网络舆情生成和演化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舆情 生态主义 圈层 涌现 可见性
下载PDF
数字新闻实践过程:触发、联合与扩散
3
作者 常江 杨惠涵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69-72,共4页
本文基于全球新闻生态的数字性技术架构,阐释数字新闻实践过程较传统媒体时代体现出的新特征。文章认为,数字新闻实践呈现为一个无规则循环的网络化过程,包含新闻行动的触发、新闻行动者的联合以及“新闻产品”的扩散三个核心过程要素... 本文基于全球新闻生态的数字性技术架构,阐释数字新闻实践过程较传统媒体时代体现出的新特征。文章认为,数字新闻实践呈现为一个无规则循环的网络化过程,包含新闻行动的触发、新闻行动者的联合以及“新闻产品”的扩散三个核心过程要素。尽管数字新闻实践具有高度流动性和挥发性,但一些拥有相对稳态的实践模式还是在上述过程中得以结晶化。数字时代的新闻拥有比过去更大的经验范畴,对宏大尺度的社会进程具有更为深刻的指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实践 数字新闻 数字新闻学 新闻行动者 新闻产品
下载PDF
“Rural China”的媒介建构研究——以《Sixth Tone》为例
4
作者 战迪 李晓莉 《新闻春秋》 2024年第3期43-55,共13页
乡村文明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乡村的媒介形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形象的感知与理解。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6年-2023年10月31日《Sixth Tone》中国乡村... 乡村文明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乡村的媒介形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形象的感知与理解。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6年-2023年10月31日《Sixth Tone》中国乡村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两大维度进行测量,总结其报道所建构的框架与呈现策略。研究发现,《Sxith Tone》对中国乡村报道时主要采用“经济后果框架”“医疗健康框架”“生态归因框架”“文化表述框架”“教育体系框架”与“政策监督框架”等六种框架。作为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Sixth Tone》在建构与呈现中国乡村媒介形象时能够使用多元、综合的视角展现中国乡村内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 媒介形象 框架理论 《Sixth Tone》
原文传递
何谓另类媒体?——媒介技术史视角的解读
5
作者 黄文森 常江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1,共15页
本文深入媒介史,尝试从技术演进的视角提出理解另类媒体的一般性框架。研究认为,另类即“新”,而另类媒体作为媒介技术进化的直接后果,是一种由技术革新所激发、指向某种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充满易变性且有皈依主流倾向的“断裂的文化... 本文深入媒介史,尝试从技术演进的视角提出理解另类媒体的一般性框架。研究认为,另类即“新”,而另类媒体作为媒介技术进化的直接后果,是一种由技术革新所激发、指向某种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充满易变性且有皈依主流倾向的“断裂的文化”。另类媒体发生的原动力是技术进化效应在短时间内溢出社会固有传统、惯例和规范体系所制造的短暂的文化真空,缺少稳定恒久的社会支持动力;而另类媒体的“宿命”则是伴随着新技术被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驯服而实现“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类媒体 媒介生态学 技术演进 数字新闻
原文传递
数字新闻实践过程:触发、联合与扩散
6
作者 常江 杨惠涵 《华声》 2024年第5期0011-0013,共3页
数字新闻实践的过程是与整个数字社会的变动过程同构的。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天然具有极繁主义和去中心化的取向,这使得任何新闻实践的发生和演化往往牵动十分复杂且互不关联的资源、行动和价值要素,从而让整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在很多时... 数字新闻实践的过程是与整个数字社会的变动过程同构的。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天然具有极繁主义和去中心化的取向,这使得任何新闻实践的发生和演化往往牵动十分复杂且互不关联的资源、行动和价值要素,从而让整个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在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找到一种新闻实践模式的“产品”是什么,因为整个实践过程的本质就是关系的呈现、基于关系的叙事和符号创衍行动,以及旨在维系或打破关系的冲突。因此,在数字时代,我们要超越过去那种将新闻理解为工业化、专业化实践的观念,在一种生态主义的总体性思维框架中重新把握新闻实践的过程。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数字新闻样态创新:数据、体验与仪式
7
作者 常江 杨惠涵 《青年记者》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本文基于数字新闻实践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方式,认为数据化、体验感和仪式性是数字新闻样态创新的三个基本路径。数据化同时意味着数据作为新闻样态的核心形式要素,以及以数据思维来组织新闻行动、实现社会动员;对体验的追求则同时源... 本文基于数字新闻实践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方式,认为数据化、体验感和仪式性是数字新闻样态创新的三个基本路径。数据化同时意味着数据作为新闻样态的核心形式要素,以及以数据思维来组织新闻行动、实现社会动员;对体验的追求则同时源于沉浸式、身体化技术的可供性,以及多元新闻行动者在新闻介入实践中的主体性高扬;而仪式性样态创新路径的形成则建基于“关系”作为新闻生态核心构成要素的普泛性,这使得借助协同生产实现的人际与群际关系的展演成为数字新闻的一种日常形式。新闻样态如何创新由新闻意义如何生成决定,只有那些有助于意义在数字新闻生态环境、多元新闻行动体系,以及数字新闻实践特有的过程中有效生成的样态创新机制,才具有成为稳定路径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创新 新闻样态 数字新闻 数字新闻学 新闻生态
下载PDF
数字新闻的文化特征:体验、情感与美学
8
作者 常江 《青年记者》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本文将数字新闻把握为人类获取生活经验、为社会进程赋予意义的实践,并据此将其文化特征归结为体验性、情感化、审美化三个方面。体验性缘于数字技术对人的连接和对传统社会关系的重新整合,以新闻实践的日常化为表征,标识着新闻从认知... 本文将数字新闻把握为人类获取生活经验、为社会进程赋予意义的实践,并据此将其文化特征归结为体验性、情感化、审美化三个方面。体验性缘于数字技术对人的连接和对传统社会关系的重新整合,以新闻实践的日常化为表征,标识着新闻从认知理性的典范日益转变为体验产物的过程。情感化由数字技术的感官化和沉浸式趋势所导致,其在经验层面的不断合法化为新闻流通设定了新的规则,并令新闻演变成一种介入性的文化。美学化既是数字新闻在形式上体现出的一般性特征,也是数字时代人与新闻之间关系的基本存在形式,作为审美实践的数字新闻因此而延续了既有的社会文化资本结构。文章进而提出,数字新闻的上述文化特征折射出原本相对疏离的经验范畴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不断外溢、融合的过程,并主张新闻应当在当下的社会解释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认识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情感转向 美学 数字新闻 数字新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